中醫健康茶館
精美品種:不同的制作方法,效果不同。
古方、本草記載的茶名多達14種。目前國內外學者普遍認可的分類標準是根據茶葉的制作方法和品質特征,將茶葉分為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黑茶和綠茶。不同類型的茶葉在品質特征上有很大差異。透徹了解茶葉的制作工藝,明確分類,有利於更好地掌握茶葉的功能,科學合理地喝茶。
眾所周知,綠茶是中國最豐富的茶類。常見的綠茶有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基本工藝流程分為殺青、揉撚、烘幹三個步驟,其中殺青最為關鍵,保證了茶葉鮮綠色。
綠茶沖泡後,色澤艷麗,滋味醇厚。經過揉撚步驟後,茶香更容易釋放,茶水清澈透明。發現綠茶是眾多茶葉中最健康的,適合“三高”等人群飲用。
黃茶的主要代表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黃山黃芽等。其工藝特點是在綠茶制作方法的基礎上有壹個悶黃工序。所謂悶黃,是指鮮葉經過殺青或揉撚或初烤後,趁熱堆積,使其在濕熱作用下逐漸變黃。黃茶沖泡後,茶葉呈金黃色,清香撲鼻,沖泡後的茶葉呈杏黃色,清甜爽口。黃茶因黃悶過程產生大量消化酶,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
黑茶與雲南普洱茶、湖南黑茶、廣西六堡茶在產地、工藝上都不壹樣。其生產工藝復雜。殺青揉撚後,靜置時間長,充分發酵,茶葉呈油黑色。這個過程叫做堆積發酵。渥堆發酵很重要,也是決定紅茶品質最關鍵的壹步。紅茶沖泡後,茶葉挺直,呈深褐色,茶香濃郁。紅茶是緊壓茶的原料,可以幫助消化,安神解酒,也適合“三高”人群日常飲用。
白茶的主要代表有白毫銀針、白牡丹等。經常選擇芽葉上有許多白毛的茶樹品種。制作方法不是炒,也不是揉,壹般是萎幹。前者是發酵的過程。萎雕後的茶葉直接幹燥成型,因此白茶色澤白嫩,基本保持原有的葉形。沖泡後的茶葉略顯顏色,口感清淡,飲後有淡淡的甜味。根據白茶的性質,有清熱降火、祛暑的功效。
紅茶的主要代表有祁宏、滇紅、川紅等品種,其制作工藝最為復雜,主要包括萎雕、揉撚、揉撚、幹燥四個步驟。所謂“沃紅”,就是經過轉化,產生茶黃素、茶紅素等有色物質和具有特殊香味的物質。茶葉沖泡後,色澤潤澤,香氣四溢,滋味甘甜清新,葉色古銅色。紅茶性質溫和,適合胃虛或冬季飲用。
綠茶又稱“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省烏龍四種。其制作工藝包括萎雕、殺青、炒制、揉撚、幹燥,其中殺青是綠茶特有的工藝,即在機械力的作用下,破壞部分鮮葉的邊緣,促進其內含物的氧化聚合,產生綠葉的紅邊。綠茶沖泡後,茶清橙黃,滋味醇厚鮮爽。兼具綠茶和紅茶的優點,是兩者的完美結合。
除了以上六種茶葉品種外,還有特殊種類,即利用茶葉的特性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壹種茶葉,如茉莉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等。緊壓茶,如普洱緊壓茶、黑磚、青磚等。
喝茶註意:寒暖宜避四季。
因茶味苦寒,善清熱降火,治熱證。此外,茶還有醒神、解渴、消食、化痰、清腦、利尿的作用,不同種類的茶會側重其作用。如《本草綱目》中記載,雨前茶(龍井茶)除了上述茶葉功能外,還有利咽、補中益氣的作用。值得註意的是,由於茶味苦性寒,歷代醫家都不提倡過量飲茶,認為茶有涼胃、切脾、耗精血、消人脂膏等壹些弊端。
另外,酒和鹽都入腎經,所以酒後喝茶,或者喝茶加鹽,都有可能導致茶的寒氣入腎經,導致腰冷痛等癥狀。在茶學領域,有“綠茶性寒,紅茶性溫”的說法,但通過對古代文獻的研究發現,“茶性”在古籍中有兩種含義。壹個是指中醫“寒熱涼”的藥性,在這個層面上,茶屬於苦寒之味;另壹層含義是茶的特性在文學中的表現。但中醫文獻中並沒有記載“紅茶性溫”的觀點,所以這種觀點與中醫的寒熱過盛無關,大多是指茶性溫。
喝茶養生,既要註意茶的寒性和溫性,又要順應自然,使四季不同。中國大部分地區屬於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氣溫高,夏季炎熱,秋季涼爽,冬季寒冷。中醫認為養生要順應自然界的季節氣候變化,與天地陰陽保持和諧平衡,使人體內外環境和諧統壹。四時養生的原則是蘇文四氣調神理論中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根據這壹原理,在具體的保健實踐中,需要順應四季氣候來調理五臟之氣;在不同的季節,應根據季節因素,優選所選的茶葉品種。
在春季保健中,壹定要掌握春季之氣的特點,註意保護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任何傷害陽氣和妨礙陽氣的情況都應該避免。在選擇茶葉時,可以選擇花茶,如茉莉花茶,味辛、甘、涼,有助於冬季祛寒邪,促進陽氣生發。夏季健康,由於夏季熱氣蒸騰,出汗多,毛孔發達,易受風寒之邪侵襲;同時,濕為陰邪,易傷楊琪。因此,要防止濕邪的侵襲,尤其是傷楊琪的脾胃。此時應以綠茶為主,有利於清熱降火,尤其是熱茶。秋季以燥為主氣,燥易傷人體津液,所以秋季養生的關鍵是防燥護陰。這個時候可以主要喝綠茶,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醇厚。不冷不熱,最適合潤喉生津。冬天寒邪入侵,萬物休眠。冬天養生重在“藏”,以腎為主,食物要溫補,所以冬天喝茶還是紅茶比較好。紅茶溫陽,此外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分,增強禦寒能力。
中國的飲茶文化源遠流長,茶作為壹種保健飲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長期科學喝茶真的可以養生。但值得註意的是,茶畢竟不是藥,不能指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更不能作為“三高”人群的藥物替代品。同時,由於每個人自身體質不同,喝茶有偏好,不能壹概而論。總結歷代飲茶禁忌,可以概括為:少喝茶,喝熱茶,喝好茶,飯後喝茶;忌茶喝多了,喝涼茶,空腹喝茶,酒後喝茶,體弱者用鹽和茶壹起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