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出關的主要內容
“根據有關史料、實物和民間祭祀習俗,可以推斷老子出關後在甘肅等地修身、傳道,最後‘升天’於甘肅臨洮縣”。上述言論是甘肅省政協研究員張冰玉、甘肅省社科聯研究員閆濤近日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行的“首屆老子文化國際論壇”小組討論會上說的。
學者的觀點
張冰玉說,經過對大量史料的梳理和研究,以及實地走訪,他們弄清了老子在甘肅的大致行程是:出函谷關(今河南省靈寶縣東北),經三關(今陜西省寶雞市西南),入甘肅,經天水、隴西、臨洮、蘭州、酒泉等地,返回隴西驛,定居臨洮,最後“翺翔”於臨洮東山。張冰玉認為,老子的事業始於他與關靈隱壹起合上《道德經》之後。晚年,老子定居甘肅臨洮,養生修行。得道之後,在臨洮超然臺“扶搖直上”。閆濤說,臨洮縣嶽麓山至今還保留著壹些與老子有關的遺跡,如“超然臺”、“說經臺”、“飛檐”、“文峰塔”(又稱“筆前塔”,相傳是老子寫經插筆的地方)。老子在臨洮“騰飛”之後,他的子孫在這裏繁衍生息。唐太宗編的《族譜》說:“李看十三事,隴西為第壹。”後世,天下黎族都稱老子為“太上老祖宗”。據兩位學者考證,老子西去甘肅定居後才出現“天下李氏出隴西”,可以斷李氏壹脈,其根為老子李氏壹脈。如今,每年都有大批海內外李後裔前往甘肅臨洮龍溪堂尋根祭祖。兩位學者的發言在“首屆老子文化國際論壇”研討會上引起巨大反響。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學部委員李靜媛說:“這壹觀點確實是壹個大膽的推論,為老子晚年最後壹絲痕跡的研究提供了壹些有價值的線索,必將對老子文化起到推動作用。”
結論
老子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家、思想家和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壹生最大的成就是創立了道家學派,給後人留下了壹部五千多字的《道德經》。司馬遷《史記》記載,老子本名李,耳聰目明,故名。他曾做過史家,掌管周王室的藏書,後來退休做官。騎著青牛西行後,“不知其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