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四應該由誰來寫?
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醫聖”的是張仲景。聶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葛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撰寫了傳世巨著《傷寒論》。其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
張仲景生活的東漢末年,是中國歷史上極其動蕩的時期。統治階級內部,外戚和宦官互相爭鬥,互相殘殺。軍閥和有權有勢的人也為中原的霸權而戰。農民起義的烽火此起彼伏。
有壹段時間戰爭頻繁。民眾為躲避戰亂紛紛出逃,流離失所者不下百萬。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隨獻帝及洛陽百萬居民遷至長安。洛陽所有的宮殿和房屋都被燒毀,方圓被燒焦。無數人死在路上。
建安初年以來不到十年的時間裏,三分之二的人死於疫病,其中十分之七死於傷寒。面對瘟疫,張仲景非常難過和憤怒。他痛恨統治者的腐敗,把人民推入水深火熱之中。對此,張仲景下定決心,要研究傷寒的診療方法,壹定要制服瘟神傷寒。
擴展數據
雖然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鄙視仕途。但由於其父曾在朝廷做官,所以從漢武帝開始實行以“孝”、“才”為標準選拔官員的制度,這是漢代尋找和培養官員編制人選的壹種方式。規定每二十萬戶每年提拔壹個孝子,官職由朝廷任命。
被引用的學生要孝順父母,行為清廉,所以叫孝順。漢代已經把“孝”作為選官的科目,沒有“孝”的人不能做官。東漢末年,天下子弟甚多。仲景繼承了他的家族。靈帝時期(約公元168 ~ 188年),被郡縣提拔為孝宗,進入官場。
建安年間(公元196 ~ 219)被朝廷任命為長沙知府(長沙郡:秦家,轄湖南、洛、益陽、陰山、零陵、衡山、宋、桂陽等九郡,轄湖南郡今長沙市)。
但他仍然用自己的醫術為人民解除痛苦。在封建時代,官員不能隨便進入房屋和接近人民。但不接觸老百姓,就沒法治療,醫術也沒法長進。於是張仲景想了壹個辦法,選擇每個月的初壹、十五開衙門廣,不問政事,讓有病的人進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廳裏,小心翼翼地對待壹個個的人。
百度百科-張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