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秋季養生有四大註意事項:秋燥、秋涼、秋倦、秋郁。

秋季養生有四大註意事項:秋燥、秋涼、秋倦、秋郁。

氣溫明顯下降,空氣更加幹燥。這個時候要註意什麽?專家建議,秋分養生有“四防”,秋幹、秋涼、秋乏、秋郁!

秋分時降水減少,天氣幹燥,人體容易缺水,出現“秋燥”。多吃溫潤的食物,如百合、銀耳、山藥、秋梨、蓮藕等。減少蔥、姜等辛辣食物的使用,適當多吃些酸的。

秋天,天氣由熱轉冷,氣候幹燥多風。所以秋季養生的重點是“防秋燥”、“宜凍”、“防亂”。

應預防“秋燥”

秋季燥氣傷人,秋季對應的臟腑是“肺”。當“秋燥”侵襲肺部時,容易出現“津液幹燥”的現象,如口鼻咽幹、皮膚皸裂、大便幹燥等。

日常飲食中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如梨、柿子、葡萄、石榴、甘蔗、蘿蔔、西紅柿等新鮮果蔬,滋陰潤燥,避免幹燥的危害。

在滋補上,可以選擇阿膠,有滋陰潤燥、補血止血、強身健體的功效。阿膠往往是秋季滋補的首選之壹。

秋季燥氣傷肺,容易出現皮膚幹燥、津液流失等癥狀。堅持服用阿膠,可以達到養血滋陰、祛風潤燥、化痰清肺、利水利尿、調理大腸的作用。此時服用阿膠糕,將有效改善秋冬女性手腳冰涼的狀況。

1抗秋涼

“千年分夜,壹夜寒壹夜寒”,秋分天氣轉冷。夜越深,寒氣越重,越容易侵入身體。壹定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防止寒氣進入體內,埋下健康隱患。早晚溫差大,甚至高於10,要註意及時添衣。

2預防秋乏

秋分來臨,要多做運動,尤其是拉伸運動,以加強血液循環,舒展身體,收斂心神,防止疲勞。但是早晚比較冷,盡量在室內鍛煉。

初秋時節,很多人會出現“秋乏”,典型的癥狀是身體虛弱、精神不佳、持續嗜睡、連續打哈欠、食欲增加但不易消化。應對“秋荒”,要調整好日常生活,早睡早起,不要熬夜,避免過度勞累。

秋天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所以要積極參加活動和健身鍛煉,可以選擇爬山、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鍛煉項目。

3抗秋抑郁

“自古秋高氣爽,寂寞難耐”,秋天萬物枯黃,容易對心情產生負面影響。而擔心過多會傷肝脾,導致百病。要註意滋養脾胃,多曬太陽,補充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有助於改善心情。

秋分後的保健要點是什麽?

1添衣保暖防秋燥

秋分過後,涼燥控氣,容易引起腸胃病或使原有的腸胃病復發,所以秋分過後養生非常重要!中醫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秋季要特別註意殷琦的保養。飲食、進補、運動各方面都離不開“滋補、收獲”的原則。

專家提醒,秋分過後,保健要特別註意防止寒氣對身體的傷害,及時添衣保暖,尤其要註意胃部的保暖,晚上要蓋好被子。

在多風幹燥的秋季,燥邪的侵襲會使人生病,也就是常說的“秋燥”。如果不註意健康,當溫度和濕度變化較大時,身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最常見的是感冒咳嗽患者會增多。”

據專家介紹,秋季感冒的患者,由於鼻咽粘膜收縮,起初感覺幹燥,繼而因充血而感到疼痛,導致鼻咽部發癢不適,幹灼痛,幹咳少痰,因氣管、喉粘膜發病而咳嗽,稱為“幹咳”。

“幹咳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支氣管炎、支氣管炎,會讓肺部更受傷。”專家提醒,由於邪燥侵襲口鼻等上竅,往往會伴有口鼻咽幹、陣發性劇烈幹咳等癥狀。如果以咳嗽為主要癥狀,稱為“秋燥咳嗽”。

秋燥可分為“溫燥”和“涼燥”,它們的結果會導致陰氣和津液枯竭,皮膚幹燥和津液流失,並傷害人體的肺。其癥狀主要為口幹、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幹咳,甚至流鼻血或血痰,類似於上呼吸道感染的“幹燥綜合征”。針對以上癥狀,要接受不同的治療方案,對癥下藥。

早睡早起,好好休息。

秋季晝夜溫差大,邪氣容易進入體內。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很有必要。秋夜越深,寒氣越重,寒氣很容易侵入體內,為腰腿疼痛埋下隱患,也導致咳嗽等疾病。

3輕松溫和地運動。

秋季養生要以“收獲”為主,運動要選擇輕松溫和、活動量小的項目。還可以做壹些耐寒運動和有氧運動,比如爬山、散步、打太極拳、跳舞等。適當的冷水運動對預防感冒、流鼻涕、支氣管炎也有效。

秋分時保持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我推薦幾種飲食療法。

秋芬保健藥膳食譜

1健脾安神——桂圓糯米粥

材料:糯米35g,龍眼肉15塊,紅糖適量。

做方法

①將糯米洗幹凈。加入3 4杯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燜約10分鐘,攪拌1次,避免燒鍋;

(2)煮25分鐘左右。米粒略碎時,剝去桂圓肉,加入;

③繼續煮10分鐘,加糖煮好。

2脾:胡蘿蔔和山藥

配料:胡蘿蔔、山藥、瘦肉、姜、鹽。

做方法

①瘦肉、生姜洗凈備用,胡蘿蔔、山藥先去皮洗凈;

(2)胡蘿蔔、山藥切塊,切好的山藥先用清水浸泡,防止變黑;

③在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然後將材料放入鍋中,直接熬湯;

(4)煮壹個小時左右,然後可以加入適量的調料出鍋!

來源/高品質家居生活

編輯/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