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水稻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有什麽特點?

水稻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有什麽特點?

1水稻品種的整個生育期包括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階段。壹般來說,幼穗分化的開始是生殖生長開始的標誌。

1.1.營養生長期是水稻營養體的生長,分為苗期和分蘗期。生產上分為苗期和大(原)田期(從移栽到綠化到拔節)。

1.2,生殖生長期是結果器官的生長,從幼穗分化到開花結果,又分為長穗期和開花結果期。幼穗分化至抽穗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期,生殖生長期基本在抽穗後。長穗期從幼穗分化開始到抽穗期,壹般30天左右。從抽穗開花到籽粒成熟的結果期因氣候和品種而異。50天之間。

1.3.水稻的生長類型(幼穗分化與拔節的關系)早、中、晚稻品種不同,早稻品種稱為幼穗分化後的重疊生長型;中稻品種,拔節和幼穗分化同時進行,稱為連生型;晚稻品種在拔節期後間隔分化幼穗,稱為分離生長型。

2.水稻品種生育期的穩定性和變異性。水稻品種的生育期受自身遺傳特性控制,受環境條件影響。

2.1.水稻品種生育期的穩定性同壹品種在同壹地區、同壹季節、不同年份栽培,由於年份間生態條件相似,其生育期相對穩定。早熟品種總是表現早熟,晚熟品種總是表現晚熟。這種穩定性主要受遺傳因素支配。因此,在生產實踐中,可分為早稻,全生育期>;125天,中稻>;150天,連作晚稻> 140天,壹季晚稻> 170天,早、中、晚稻生育期的差異也可分為早、中、晚稻品種,以適應不同地區自然條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從而保證壹定時期農業生產的相對穩定性和連續性。

2.2.水稻品種生育期的變異性因不同的生態環境和栽培條件而異。同壹品種在不同地區栽培時,生育期隨緯度和海拔的升高而延長,反之,隨緯度和海拔的降低而縮短;同壹品種在不同季節的栽培表明,生育期隨播種期的推遲而縮短,隨播種期的提前而延長。早稻品種栽培為連作晚稻,生育期縮短;從南方引種到北方,生長期延長。

3.水稻品種的“三性”是光敏性、溫敏性和基本營養生長的遺傳特性。在不同地區、不同栽培季節,水稻品種的生育期(從播種到抽穗)基本上是由品種的“三性”綜合作用決定的。因此,水稻品種的三大特性是決定水稻品種生育期長短和變化的本質。水稻的三大特性是在氣候條件和栽培季節的影響下形成的。對於任何壹個具體的品種來說,這三個特征是壹個相互聯系的整體。

3.1.水稻品種的光敏性表現為在適宜水稻生長的溫度範圍內,由於日照時間的長短而引起的生育期的變化,稱為水稻的光敏性。對於光敏品種,短日照可加速其發育變化並導致早穗分化,即早於某壹天抽穗;當長於某壹天時,抽穗明顯延遲,也稱“延遲抽穗的臨時日長”,是誘導幼穗分化的日長上限。不同的水稻品種,不同的種植面積,推遲抽穗的臨時天數也不同。在我國北方和南方稻區,水稻生育期大多在>:65438 ~ 06小時之間。

3.2.水稻品種的溫度敏感性在適合水稻生長的溫度範圍內。高溫會縮短水稻的生長期,低溫會延長生長期。這種生育期因高低溫而變化的特性,稱為水稻品種的溫度敏感性。高溫下水稻品種的生育期會縮短,但縮短的程度因水稻品種特性而異。晚稻品種的溫度敏感性強於早稻,但晚稻品種的發育和轉化主要受日長條件的控制。當日長達不到要求時,高溫的作用就無法表現出來。中稻品種介於早稻和晚稻之間。

3.3.水稻品種的基本營養生長水稻在進入生殖生長之前,在高溫和短日照的影響下不能縮短的營養生長期,稱為水稻的基本營養生長期。不受環境因素的影響,也稱為品種的基本營養生長。營養生長期被短日高溫縮短的部分稱為可消化營養生長期。

水稻的“三性”是在氣候條件和栽培季節的影響下形成的。對於任何品種來說,這三個屬性都是壹個相互聯系的整體。根據品種的光溫敏感性和基本營養生長期的長短,劃分了光溫反應的類型。其實就是把不同生態類型水稻種子的三個特性結合起來。大部分早稻品種光敏性弱,基本營養生長期短至中等,對溫度的敏感性中等,無強光敏性,基本營養生長期長;大部分中稻品種基本營養生長期長,中等強溫敏性,弱光敏性;晚稻品種光敏性強,基本營養生長期短到中等,對溫度的敏感性強到中等。我國晚稻基本營養生長期短,不存在弱或中度感光。晚稻的溫度敏感性只有在短日照時才能體現出來。溫帶高緯度地區種植的早稻品種,在夏季長日照條件下能正常抽穗,在低溫到來之前成熟,而在長江中下遊地區>:6月,在長日照條件下,幼穗開始分化,完成發育轉化;晚稻型膨大,不適宜在溫帶高緯度地區種植,但可在長江中下遊地區作為單季晚稻和雙季晚稻種植。中稻品種中,早熟中稻“三性”偏向早稻,晚熟中稻品種“三性”偏向晚稻。早季栽培時,抽穗期比早稻明顯推遲,晚季栽培時,比晚稻推遲。

4.水稻“三性”在生產中的應用。

4.1.引種應用:壹般不宜從不同緯度引進早熟品種,由北向南引種,因為它們對高溫敏感,容易出現早穗、小穗、少粒,從而減產;光敏性弱的早稻品種從南方引種到北方容易成功,而光敏性強的晚稻品種則很難成功。不同海拔引種,在同壹緯度,從高海拔到低海拔,生育期縮短,成熟早,更適合引進晚熟品種。相反,從低海拔到高海拔的引種,要以早、中熟鐘為基準。

4.2.栽培中的應用為了適應各種耕作制度、水稻品種搭配和播期安排的要求,保證穩產高產,需要考慮品種的光溫特性。品種要與南方三季稻田配套,早稻要選擇光敏性弱、溫度敏感性中等、基本營養生長期長的晚熟早稻品種;而早熟品種溫度敏感性強,基本營養生長期短,苗壟稍大,易早抽穗,產量提高難度大。由於對短日照條件的嚴格要求,晚熟水稻品種不能在早季抽穗成熟,因此只能作為晚稻栽培。

對溫度敏感性強的品種應提早安排播期,培育壯苗,以便充分利用前期低溫進行營養生長。如果這個品種播得晚,即使苗壟很短,也往往會造成早穗;對於光敏性強的晚稻品種,楊淩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在連作晚稻栽培中適當延遲播種,但齊穗應控制在當地安全齊穗期。

5.水稻品種分類是在壹定區域和栽培條件下,經過長期人工和自然選擇形成的栽培稻的基本單位。具有壹定的遺傳特征,同壹品種內的個體具有壹致的植物學和生物學特征,對當地自然條件和耕作制度具有較強的適應性。

5.1.品種可分為早稻(早、中、晚熟)、中稻(早、中、晚熟)、晚稻(早、中、晚熟)。成熟與地點和時間有關。我國水稻品種全國成熟期的劃分是以南京地區各品種的抽穗期為依據的。區域成熟度的劃分取決於區域品種局部生長期的長短。不同熟性類型的品種,生長天數不同,生長類型不同,生長在不同的生態條件下,需要根據熟性的特點,配套采取相應的栽培措施。

5.2.按穗粒特征可分為大穗型和多穗型,穗大、莖粗、葉大、分蘗少、單株穗數少和穗大粒多;多穗型,莖細,葉小,分蘗多,單株穗多,穗粒少。在大穗型栽培中,采取低群體、強個體,中期註重施肥,後期留根留葉的措施;多穗型品種適宜密植,中期調氮,後期防倒伏。

5.3.按株高分類,分高、中、矮稈品種。梗米矮,秈米高。其標準:株高100 cm以下為矮稈,株高120 cm以上為高稈,中間為中稈。

5.4.按雜交稻和常規稻分類,表現出明顯的雜種優勢,容易獲得大面積高產,但制種不育率高,成本高;常規水稻不制種,有利於良種加速繁殖,成本更低。我國目前的水稻生產是雜交水稻和常規水稻並存,以常規水稻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