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買回家的中藥知道怎麽煎服嗎?

買回家的中藥知道怎麽煎服嗎?

如今,中醫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但是,當妳把壹包包的中草藥帶回家時,應該如何煎服,正確服用呢?大家說說吧。

01,煎藥的器皿

首先要選擇煎藥的工具。現在有些朋友不太在意這個了。用鋁鍋煮中藥是不對的,壹般誰煮。壹般來說,中藥不能用金屬器皿來煮,因為金屬器皿中所含的各種金屬成分會與壹些中藥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其中壹部分析出後會被人體吸收,從而影響人體健康。請記住,不能用搪瓷鍋熬制中藥,因為搪瓷鍋在熬制藥物的過程中也會析出化學物質,所以最好用砂鍋或藥鍋熬制中藥。壹般中藥店都有賣藥罐的,不貴的10多塊錢壹個,雜貨鋪也會賣。但是有的朋友會發現藥鍋剛開始煮就漏了。為什麽?原來是泥渣做的鍋有些裂縫。傳統做法是在第壹次使用前,在鍋裏煮壹些玉米粉,然後鍋裏的裂縫就會被堵住。如果用砂鍋熬藥,記住,壹開始不要用大火,不然砂鍋會裂。先用小火,等整個砂鍋熱了再適當加大火力。

02、煎藥的順序

在煎藥之前,妳需要將藥物浸泡在水中半個小時左右,這樣有效成分就更多了。不然等藥煮好了,再來檢查。很多藥(比如茯苓)還是幹的,當然浪費了。

煎藥的時候壹定要先註意看有沒有醫囑先煎。在中藥中,有些藥物,如生龍骨、生牡蠣、龜板、鱉甲、磁石、石膏等。,都很難炒,所以要先炒。壹般藥店都會給妳單包,所以妳需要在藥鍋裏熬半個小時以上才能吃其他的藥。

中醫中的特殊藥物,如烏頭,有壹定的毒性。主要的毒性成分是烏頭堿,這種毒性成分在水煮壹個小時左右就被破壞了。所以大家要記住,附子壹定要先煮半個小時左右,然後加入其他藥物,再煮半個小時,這樣煮壹個小時就夠了。如果用量較大,最好煮到用嘴嘗出味道,不再有麻的感覺。

另外還有廚房土之類的藥物,因為是中和穢物的濃稠芳香之氣,所以中醫的傳統做法是先用它來煮水,然後過濾掉殘渣,再用從中煮出的水來煮其他藥物。

有些藥需要後服,比如壹些香的藥如藿香、佩蘭、砂仁等。,而且它們的揮發性物質容易分散,所以需要熬藥的時候,就把它們放進藥裏,熬四五分鐘左右。

有時候要根據病情來考慮煎藥的方法。比如有的感冒患者是外寒內熱,那麽我的經驗就是清火的藥物,比如黃芩、連翹、金銀花、石膏等。,先煎服,再服紫蘇葉、洋蔥等解表寒藥。,放進藥裏,然後馬上關火,再悶五分鐘,療效明顯比那個好

壹些藥物,如旋覆花、滑石粉等。,需要用布包好再放入藥鍋煎,因為它們的殘渣會刺激消化道。

以前有壹些傳統的煎藥方法,比如六乙散,用來清熱解暑,利濕。用鮮荷葉包裹後,用中藥煎服,療效較好,但現在很少有人這樣做了。

以前是用鮮蘆根燒水,然後用水熬制清熱解毒的藥物,比較清澈。但是現在,因為新鮮藥物的保存是個問題,幾乎沒有人這樣煮藥物了。最近聽說有些藥店開始賣真空包裝的鮮蘆根,這是個好兆頭。

03、熬藥的溫度和時間

熬藥的時候要遵循大火煮,小火煎的原則。妳不能總是在大火上煮,否則它會很快幹涸。

中醫認為,煎藥的時間與發病部位有關。如果病位在下焦,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使藥味重沈。如果病位在上焦,則需要的時間較少,尤其是外感邪在肺經,需要宣發時,壹般是剛開鍋就把藥煮開,“香味大”。此時,藥物的淡清之氣被攝取,到達肺經。

如果是普通的中藥,壹般是煮20分鐘,然後濾出壹碗藥汁,再加水,煮15分鐘,然後濾出壹碗藥汁,再加水,煮15分鐘,然後濾出壹碗藥汁,再和三碗藥汁混合,再加熱,就可以喝了。這樣熬的藥,20分鐘就能熬出來,也只能熬幾分鐘。

04、服藥的時間和方法

藥煮好後,喝下去也很有學問。在臨床上,醫生會遇到很多患者詢問什麽時候喝中藥。其實這都要看病人的情況。

極少數患者對某些藥物過敏。當我們閱讀醫學論文時,會發現經常有過敏的報道。雖然這是極個別的情況,但和西醫的麻藥壹樣,肯定有壹定比例的人會過敏。這是毒品的特點,但我們不能不重視。所以我建議大家盡量喝第壹種藥,比如第壹次喝壹碗。然後觀察自己是否過敏。如果沒有問題,就喝剩下的三分之二。如果沒有問題,就按正常計量喝。這是每個喝藥的人都要註意的。

我壹般都會給每個病人這個提示,尤其是藥裏有蟲類藥物的時候,因為很多人對外來蛋白質過敏,所以特別需要給個提示。

壹般情況下,喝中藥講究早飯前和晚飯後,但這只是壹般原則。中醫認為,如果服用進補中藥,尤其是入腎經的中藥,最好在飯前服用,這樣藥物可以直達下焦。如果服用治療上焦疾病的藥物,最好飯後服用,這樣效果更好。

但服藥的時間要根據患者自身的經驗來調整。比如有的患者吃了中藥後感覺不舒服,可以飯後服用,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壹般來說,不建議飯後立即服藥,最好半小時後服用。

在臨床上,中醫也總結了壹些實用的服藥方法。比如補陽的藥,最好是早上或者早晨服用,這樣借助早晨陽氣的生發,藥物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滋陰的藥物可以在下午或晚上服用,因為人體在晚上用陰;鎮靜類藥物最好在晚上睡覺前服用,效果更好。

此外,還有根據人體經氣的消長來服藥的方法。如清代醫家葉說“腎經藥侵晨衣”,因為中醫認為早晨是腎經最弱的時候,此時補腎會事半功倍;去心火的藥最好在中午服用,因為此時心經正當時,可使藥直破心火;健脾的藥物可以在晚上服用,因為這個時候脾胃的經絡之氣最弱,所以進補效果更好。

同時,中醫也註意根據患者的情況調整服藥方法。比如病人吃了拉肚子的藥,就要看病人拉肚子的情況。如果患者大便不瀉,應繼續服用。如果他有腹瀉,要及時調整劑量。經典《傷寒論》中規定服用大承氣湯。如果病人腹瀉,就要“停藥”,也就是不要再服用。

但是,有些藥物壹天不能吃兩次。比如,如果病情緊急,那麽就需要經常服用。古代醫書上經常記載,此時要用大鍋熬藥,隨時勤服;對於咳嗽或咽喉等疾病,最好的服藥方法是勤啜,即先啜壹口,然後含在嘴裏壹會兒再慢慢咽下去。

另外,服用中藥時的飲食禁忌也很重要。如果處理得好,甚至可以幫助傳統中藥增強療效。比如《傷寒論》中,用於舒筋活絡、調和營衛的桂枝湯,張仲景讓患者喝完藥後喝點熱粥,可以幫助人體發展胃氣,祛除邪氣。

所以服用中藥後,飲食最好清淡,切忌糊味厚、大魚大肉,因為這些因素會影響藥物的吸收,經常喝壹些小米粥、山藥粥可以幫助人體腸胃快速恢復。

另外,朋友們最關心的是中藥和西藥能不能同時服用。事實上,中藥中的壹些成分會與西藥發生反應,如缺鐵性貧血的鐵制劑、消化不良的酶制劑、含氨基比林的解熱鎮痛藥和壹些治療心臟病的藥物,如洋地黃制劑等。,所以不能與中藥同時服用,因為這些成分容易與某些中藥中的鞣質(ru)發生反應,影響療效,甚至產生危害。因為每種中藥都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化學成分,不清楚哪種西藥會與之發生反應,所以我們的建議是,中西藥最好分開服用壹個小時以上。

看來中藥煎服還是有很多講究的。看病時可以隨時咨詢醫生,了解適合自己的服藥方法。

關註我們,每天更新健康內容!

羅文·達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