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保健的基本原則是什麽?

保健的基本原則是什麽?

(1)適應自然

人是自然界的生物之壹,任何時候都離不開自然環境。古代醫生通過長期的生活和醫療實踐,逐漸認識到人類生活在大自然中,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自然界中有各種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這些狀況的異常變化壹旦超過人體的適應能力,就會使人生病。《內經》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稱為“人對應天地”。《蘇文》雲:“天道萬物,萬事俱備,故不貴於人;人與天地之靈而生,四時之法而成。”這個“天”“地”代表自然,自然界的壹切生物都是靠天地之氣生存的,都受四季氣候變化的制約。人也壹樣。比如春夏季節,氣候溫暖,人體陽氣在體表;秋冬季節氣候寒冷,人體陽氣內斂,藏而不露。因為人體可以適應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在生理上可以進行正常的代謝活動,從而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中醫認為,人體五臟的生理功能也與自然界的生、長、化、收、藏等自然規律密切相關。張景嶽說:“春天,肝臟要養生;夏天,心臟要保持健康;夏季,脾臟要養生;秋季,肺要養生;冬天要養好腎。”。可見,人的生命活動總是受自然的影響。所以,研究健康長壽的藥方,首先要研究人與自然的關系。

所謂氣候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指的是四季六氣。四季是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的氣候特點是:春暖夏熱秋涼冬冷。根據它們的性質,這四種不同的氣候可以分為兩類:溫度和熱量是壹類,涼爽和寒冷是壹類。陰陽方面,前者屬陽,後者屬陰;即春夏晴天,秋冬陰天。四季的變化是所有生物正常生命活動的必經過程,所以古人總結出壹個規律:出生→生長→轉化→收獲→隱藏。《蘇文》雲:“故有陰陽四時,萬物始於終,生死為根本。若反,則災難性,從之,則難。”我說的是這個法律的重要性。

冷、熱、涼只是四季氣候的簡單變化。事實上,自然界還有各種其他復雜的氣候變化。古人通過長期觀察,總結出六種氣候變化因素,即風、寒、熱、濕、燥、火,或稱“六氣”。當這六個氣候變化因素處於正常狀態時,就會為生物的生長發育創造有利條件,比如春三月的溫暖多風,夏三的溫暖炎熱,都是壹定時期的氣候變化。但是,這種改變要有壹定的限度,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多。所有的生物都能適應四季的轉換和六氣的變化,這是壹個正常的規律。

萬物有恒變,有順有逆。氣候變化也不例外。壹般來說,氣候異常變化會給生物帶來不利影響。所謂異常變化,就是氣候太多太晚。比如春天到了,氣候應該是乍暖還寒,秋天到了,氣候應該是忽冷忽熱,其實並沒有那麽好;夏天熱,冬天冷,太過分了。太多太少都是不正常的天氣。上述六氣——風、寒、暑、濕、燥、火——在異常氣候下會不利於壹切生物的生長發育,所以中醫把異常氣候下的“六氣”稱為“六陰”。

除了天氣變化,地球和地球應該也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中國人口眾多,土地遼闊,不同地區的水土環境不同,人們的生活習慣也不同。比如西北,氣候寒冷,地面高而幹燥;東南部氣候溫和,土地低矮潮濕。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人體的生理變化也有顯著差異。不難理解,在中醫領域,“天人相應”理論已經成為整個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預防措施的壹個特點是認識到人類的生存與氣候變化和生存密切相關。因此,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活動要始終適應生、長、養、收、藏四季的規律,以保持內外協調,達到健康、生長、收、藏。這種照顧病人、預防疾病的思想,是建立在人與自然統壹為壹個整體的思想之上的。

(2)協調陰陽

中醫認為,世間萬物都有陰陽兩種屬性,既對立又統壹。比如天為陽,地為陰;白天晴,晚上多雲;男為陽,女為陰;氣為陽,味為陰,以此類推。陰陽共存。有陰無陽,或有陽無陰,必然導致“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久”,那麽壹切都是靜止無聲的。

陰陽的關系不是壹成不變的,而是相互對立、相互作用的,有壹個不斷運動變化的過程。壹般情況下,由於陰陽相互制約,任何壹方都不會偏盛偏衰。因為陽得陰,所以不會過於亢奮;陰和陽和諧,不會太沈。所以,陰陽雖有起伏,但不會超越某個常數,始終保持在壹個相對平衡的狀態。比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四季漸變,就是陰陽消長的壹種形式。同樣,人體在進行各種功能活動時,必然會消耗壹定量的體液或營養物質,這就是陽生陰消的過程;在各種營養物質化生的過程中,必須消耗壹定的能量,這就是陰生陽滅的過程。顯然,這種變化是促進人體不斷發展變化的必要條件,也是維持人體生理平衡的必然過程。

人與自然關系密切,人體內的陰陽在自然的影響下經常發生變化。所以,要維持體內的陰陽平衡,就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蘇文》說:“陰陽調和,調至四時。”他還說:“四時陰陽之人,是萬物之本。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順其根,所以在生長之門與萬物同升降;若逆其根,則斬其根,毀其真。”這些都表明,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保持內外環境的統壹,不使陰陽盛衰,是養生防病的關鍵問題。如果不養生,不能適應四季陰陽的變化,就會破壞陰陽平衡,易受外邪侵襲,最終生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內經》明確指出:“陰平陽為密,神為治;陰陽相分,精絕。”

此外,除了能夠影響四季陰陽變化的外界因素外,人體內部因素也會導致陰陽失調,引起病變。《內經》說:“怒傷陰,驟喜傷陽”就是壹例。換句話說,為了保持陰陽平衡,還必須註意調節情緒活動。

(3)形神統壹

“形神合壹”理論是中醫心理攝入的理論基礎。中醫把各種心理活動稱為“神”。認為神的活動是人體臟腑活動的表現,也就是說,五臟被視為精神所依賴的器官。經典說:“形為神之質”,“無形為神之命”;又說:“五臟:心藏神,肺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腎藏誌”;“心為五臟之主,神亦為靈之府。惡靈能忍,且痛,心痛,去則亡。五臟是人體生命的核心,人的精神是由精氣和津液產生的,所以五臟與精神活動密切相關。五臟氣血充盈時,精神正常,形神統壹,精神有智。《內經》說:“氣血相和,營衛相和,五臟形成,氣血之靈完善,使人成為人”,“人的氣血之靈因此而獻給生而為命所圍繞者”。相反,五臟氣血不足會導致精神疲勞、譫妄甚至死亡。”《靈樞》說:“當妳百歲之時,五臟俱空,魂魄盡去,終歸孤獨。這裏所說的“所有的靈魂都消失了”並不壹定是指百歲老人。任何年齡段的人如果不註意調養,都會傷害五臟藏精的功能,久而久之,也會導致同樣的後果。

中醫的形神觀,既承認神對形的依賴,也承認神對物質的反應。認為精神控制和支配臟腑氣血,人的心理活動制約人的生理活動,這是中醫形神觀的特點之壹。神對身體活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神能協調臟腑氣血陰陽,維持人體內環境的平衡;第二,神可以調節臟腑陰陽,使其主動適應大自然的變化,緩沖外界因素引起的情緒刺激,從而維持人體與外界環境的平衡。所以《內經》特別重視養神的重要性,認為“不在者死,得神者活”。

總之,上帝是依附於形體的,但如果是無形的,上帝就無法存在。而精神反過來又可以支配和主宰身體的壹切活動。沒有神的身體,就像行屍走肉。因此,中醫在養生中特別註重心理健康,即通過人們有意識的心理修養,註重心理健康,達到心理健康,用積極的心理活動去影響生理活動,從而達到精神、身體、心靈的繁榮,百年不衰。這也是現代醫學所重視的。例如,英國普通感冒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對健康誌願者進行了心理測試。對受試者的心理壓力進行分級,然後將感冒病毒註入體內。結果心理壓力大的那組和性格內向的那組,比心理壓力小的那組和性格外向的那組,病情更重。這說明心理不平衡,性格內向的人是受不了感冒病毒的打擊的。這也充分說明了心理健康對於維持人體內外環境平衡的重要性。

精神與精氣、津液與血液有著內在的聯系。精、氣、神被古人稱為三寶。精是谷精在後期生成的物質,是人體各種活動的物質基礎;氣由精產生,是產生機體壹切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質;神是精氣相互作用的表現,是人體壹切生理心理活動的總結。可見他們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氣由精產生,精的化生依靠氣,精* * *合而成神。所以,那些充滿活力的人,壹定很繁華。另壹方面,精神上不蓬勃的人,必然本質上是匱乏的。精氣過度消耗,會削弱氣的生成;氣耗過度也會減少精氣的產生和化生,精氣不足則神顯不足。另壹方面,如果神被精神活動過度破壞,神的不足也會影響精氣的生理功能,使人身體虛弱。這就是人體內精與神的辯證關系,即形神統壹的觀念。

體液和血液也來源於水谷的精妙之處。中醫經常提到精、氣、津液、津液、血、脈等名稱。實際上,它們不僅是同源的,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所以,津液虧損,氣血也虧;氣血不足也會導致津液的流失。《內經》“取血者無汗,取汗者無血”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汗液是由津液產生的,津液不足者自然少汗或無汗;另壹方面,出汗過多也會損傷體液。所以,維持體液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就是調理。

(4)預防疾病

“未病先防”是中醫的重要理論之壹。《內經》說:“聖人未治病,而未治病...丈夫的病成了壹種藥,...還不算太晚嗎?!"這說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人們就對治病重在預防的戰略思想有了深刻的認識。西漢《淮南子》中也有提及:“良醫常治病無病,故無病。”在古代,預防醫學受到高度重視。有壹句名言:“上班防病”就是把擅長防病的醫生當壹流醫生。在預防醫學的影響下,我國人民幾千年來普遍養成了許多良好的衛生習慣。

相傳掃帚和簸箕的發明者生於夏朝。傳說雖不可信,但甲骨文中確有“掃帚”二字。陜西出土的商周青銅器都有“手持掃帚作掃地狀”的銘文,可見當時是用掃帚來掃灰塵的。在《禮記》中,有這樣壹段話:“雞先啼叫...掃房、廳、院”,說明我們的祖先在兩千年前就使用了符合衛生要求的濕式掃塵法。

我們的祖先非常重視個人衛生,甲骨文中就有“洗澡”二字。“沐”字好比洗臉,“浴”字好比壹個人在盆裏洗澡。在我國古代文物中,有壹種叫“虎杖白盤”,是現存最古老的沐浴器具,距今已有2600多年。從宋代開始,中國就有了城市浴室設施和職業理發師。古人早就認識到隨地吐痰是壹種陋習,唐孫思邈就曾明確指出“習慣了就不能吐痰”。他在他的書《錢進方》中也提到了口腔衛生,他說:“每個人吃完東西後都要漱口;很難。“植發牙刷是公元七世紀遼朝發明的,比西方早600多年。元代《吃食》中也說:“清代刷牙,不如晚上刷牙,牙齒不會生病。“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古人留下的這些良好的衛生傳統。

古人非常重視飲食衛生。據李周說,周朝有壹位專門研究食品衛生和營養的“食品醫生”。《論語》特別指出:“食不厭精,食不厭細。魚饑肉敗,酒市不吃,色不吃,臭不吃。”錢進方更明確地指出:“不要吃生肉傷胃,但所有的肉都必須煮熟。”人以胃氣為基礎,以水谷的精氣為生長。飲食不節制,脾胃受傷,影響運化功能,產生疾病。吃多了會產生濕、熱、痰;過量食用不潔食物會導致腹瀉和痢疾。暴飲暴食導致受寒,胃中陽氣受損,會引起腹痛、腹脹。中國從漢代就提倡喝開水,從晉代就養成了喝茶的習慣。公元前二世紀,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挖井飲水”,保護水源,防止汙染。所有這些習慣都有助於預防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我國古代也非常重視環境衛生。早在戰國時期就有陶瓷下水道,考古學家從當時燕國都城所在地(今河北易縣)發掘的下水管道,在結構上是相當高的水平。甲骨文表明,中國商代就有垃圾清掃工,南宋臨安(杭州)有清潔工,每天保持清潔衛生。漢代的“杜廁所”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廁所。

勞動是人的本能,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鍛煉也來源於勞動。早在原始時代,體育活動的萌芽就已經出現。夏商周時期頻繁的戰爭促進了體育運動的發展,促進了軍事騎射。春秋戰國時期的遊泳、劃船、投石、擊劍、拳擊,秦漢時期的導氣、呼吸,華佗五禽戲以及流行的秋千、拋鍋、象棋,都是很好的體育鍛煉手段,可以預防疾病。古語有雲:“湖熟不慢,流水不腐。”華佗弟子烏普堅持五禽戲,活了90多歲。現在的八段錦、太極拳都是由五禽戲演變而來的。只要堅持體育活動,就能疏通血管,有益健康。然而,如果我們走得太遠,如過度運動和疲勞,就會對我們的健康有害。《內經》指出:“久視傷血,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勞則耗氣”。這些都說明,過度勞累會損傷人體的氣血骨骼,產生疾病。

此外,“節室”也是古人養生的重要內容之壹。所謂“節室”,就是情欲不可過度。中醫認為,貪欲過度會損傷藏於腎中的真氣。《內經》說:“過分進宅,……傷腎。”人體以腎為藏精之所,是先天之本。如果妳精力充沛,身體強壯,妳的五臟就會和諧,而妳的皮膚就會濕潤,妳的臉就會容光煥發,妳的眼睛和耳朵就會聰明。如果壹味放縱情欲,腎陰腎陽虧損,導致精氣不足,體虛體弱,易受邪氣侵襲,久而難愈,甚至早逝。偉大的中國歷史悠久,養生歷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