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從中國特色的茶、武術、圍棋、戲曲和酒中選擇壹項,並討論它如何體現中國文化。
日本禪僧吉飯(1344 ~ 1431)曾說“所謂茶道,心不在術”,是術而不在心。“心者,並行者,常盲目也。這意味著茶道壹定是道家和茶藝的結合,不可偏廢。但是,中國歷代的茶書,除了像許次紓(?~ 1604)茶稀等少數例外。總的來說偏向於外科,稍微關心心臟。中國歷代的茶書對茶樹的起源、茶葉的種類、泡茶的技巧、茶具的質量、茶葉的品質、炒制(泡茶)的方法等“技術”都有詳細的描述。但如何培養喝茶品茶的“心性”,甚至是在什麽環境、什麽心情下品茶,卻被忽略了。就連被後人尊為“茶神”的陸羽(727 ~ 804),在他的《茶經》壹書中,對“心”的描述也只有下面短短的兩句話:“茶的功效是,它的味道是涼的。很適合賢惠節儉的人。說到茶的作用,只強調提神健身的功效,與心性的培養無關。比如陸羽的《茶經六飲》說“欲醒困,須使其飲茶”;《茶經七事》雖然廣泛引用自華佗的《食論》、胡居石的《飲食禁忌》、陶弘景的《雜記》等醫書和道學書籍,但只談茶的益氣、輕身、化骨甚至成仙的功效。再如宋徽宗(趙霽)的《論大觀茶穴》,引用了(藥)錄,說:“茶味美供人飲,宜益身體,而錢春的《制茶新譜·茶效》引用了《本草筆記》,只說茶有“止渴、助消化、化痰、消困等作用。功效相當。這些都告訴我們,中國歷代的茶書關註的不是茶的栽培,而是茶的栽培。身體或物質的“身”比精神或心靈的“心”更重要,這顯然是中國茶書的特點。
因為中國歷代茶書註重的不是茶的“心”,而是茶的“術”,所以無論是茶和茶具的起源,還是茶的來源,都是很有講究的。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說:“茶中無貴龍鳳...每二十八片重壹斤,值二兩黃金。”樊雄:《宣和北苑茶貢錄》;介紹張勛奇的《中國茶書》,第54頁。這是形容“龍鳳茶”成本之高。趙《北苑別錄精彩五綱》說:“龍園勝雪為上品,建安有值萬元之人。《介紹張勛奇:中國的茶》壹書,83 ~ 84頁。這也是對壹種叫“龍源勝雪”的茶的描述,價格不菲。蘇光/易(16)湯類第七富湯說:“天下人用金銀做湯,只有富人才會做,所以湯業造得成功,窮人才不會。”他又說,“湯器不用金銀,不如做琴而不用桐,做墨而不用膏。兩者都做不到。“同上,第211頁。【袁】上壹集《歸心雜識》中也說:“長沙茶具世界精美,每對三百或五百白金之星;所有的茶葉都準備好了,外面儲存著大股的銀。趙南忠宰相趙南忠以黃金為獎品,在入書《景帝風光略》時說:明朝世宗嘉靖年間(1522 ~ 1566),景德鎮產的壹對成化鬥彩杯“價值十萬元”,同書,1465438+。。這些都在描述茶具的奢侈和昂貴。而張《煎茶之書》用劉伯周的說法,把煎茶的湯按優劣分為七等;以“李繼清對追隨者的註釋,即以陸羽口述”為標準,將茶葉分為二十種。按照這些說法,要想用世界上最好的水炒點茶湯,必須有錢有勢。
中國歷代茶書的作者,要麽是達官貴人本人,要麽是為達官貴人寫茶書。比如《茶經》的作者陸羽,雖然出身於禪寺,與禪師皎然成為了刻骨銘心的朋友,但真正影響他寫茶經的還是那些出身於朝廷的達官貴人——裏奇(皇族)、崔(不做博士)、顏真卿(湖州刺史)等人。再比如,《茶錄》的作者蔡襄(1012 ~ 1067),在宋仁宗李青時期,曾在福建做過轉運使,著有《茶錄》壹書,也就是詳細的《蔡襄:茶錄概論》,就是專門為了回答仁宗的問題而寫的。被收錄在《張勛奇》:。或許,這就是這些茶書不失濃郁韻味,甚至重“術”輕“心”的原因。
隨著“經濟起飛”,臺灣省的“茶道”成為壹種潮流,茶店、茶館隨處可見,喝“老人茶”的人口也在逐年增加。不過,或許是受上述樸實無華的茶書影響,臺灣省的“茶道”普遍停留在有茶無門的階段。茶農聯手茶商抄茶葉和茶具的價格,品茶師也急於跟進。茶道不僅是修身養性的時候,更是壹種民族飲食文化。茶道成了拜金主義者自我安慰的天堂。本文試圖從“心”的角度來探討茶道與禪宗的關系,這或許可以彌補臺灣地區茶道的缺失。
第壹,“茶與禪同”
中國禪宗祖師達摩(?~ 535),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因為久坐疲勞,眼皮睜不開,我就把它撕下來扔在地上。眼皮被丟棄的地方,居然長出了壹棵矮樹。達摩的弟子們從灌木叢中采摘綠葉,煮水喝,卻能在冥想中保持清醒。這就是禪茶的來源。參見羅斯著,許譯,《禪的世界》,[臺北]出版社,1994,188。。這當然是壹個美麗卻虛假的傳說。然而,茶道與禪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這方面,程光宇的《茶與唐宋思想界和政治社會的關系》、對宋代茶葉種植的貢獻、吳著名的《僧焙松蘿茶》等,都收入了吳的《中國茶藝叢書(上)》。中村喬的《制茶興盛與宜興名壺》收錄於吳、徐顯耀主編的《中國古代飲茶史》,[臺北]出版公司,1991年,147 ~ 169頁。姚國坤、王、程啟坤《中國茶文化》[臺北]鴻業文化公司,1995。、朱子真、沈晗《中國茶酒文化史》[臺北]金文出版公司,1995。其他書的壹些章節,甚至霍斯特·哈米茨希的《茶藝中的禪》,霍斯特·哈米茨希:《茶道藝術中的禪》,紐約:聖馬丁出版社,1980。,已經詳細解釋過了,本文就不贅述了。下面試圖從佛教的規矩和語錄,甚至日本茶師的壹些著作來探討茶道與禪宗的關系。
佛教和茶的關系,* * *有三種:
(1)宗教儀式用茶;(2)寺院內外、僧人接待禮儀用茶;(3)戶田《茶用解渴史》,羅譯:《幾帖:日本茶道的世界》,[臺北]稻禾出版社,1993,162頁。。多田所說的三種佛茶,並不局限於禪茶,而是包括了禪茶。回顧唐代高僧百丈淮海(720 ~ 814)的名作,百丈清規真跡已失傳。現在的版本已經被後人編輯過了。與茶相關的禪宗禮儀有三種。
在佛教的三種儀式中,與茶道和禪道關系最密切的屬於第二種。清代禪僧易潤在代表作《百丈清規正義紀》卷六《百丈清規》中詳細解釋了禪寺住持請眾僧喝茶的規矩:
每當方丈請吃素飯(或茶)時,堂主提前表明方丈和和尚今天請吃素飯(或茶,各師有各的尊嚴)。外室的執事們聚集在等候室。請服務員壹起見面,老師按順序入座。他們神情凝重,不會說話。杯盤碗,不要沈默。齋戒(或品茶)後,如果方丈說了什麽,聽完之後,都會起立,起立。魏南雲:“公師謝了和尚。”儀式結束後,各自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介紹“怎麽樣?繼續收藏,成交量111,752b~753a。引文中括號內的文字均為原書註釋。。
值得壹提的是,原著還說:“方丈要請方丈快餐,新老茶湯請客,重大節日點五色果,如結制、解制、冬季至日、除夕、大年初壹等。”與前面的報價相同。在這段引文的後面,《百僧明規證正》的作者也說:“證正:方丈邀齋茶,非唯壹。這只說節序的規則壹般適用。不管是新訂單,新應用,還是別的,都有壹套茶葉。關於方丈在等待大眾。“由此可見,方丈請吃茶是壹種常見的禮儀。此外,在宋代禪宗高僧陸所著的《禪園清規》第壹卷中,在壹篇題為《去茶湯》的文章中,也詳細規定了禪宗高僧邀茶應遵循的禮儀:
院門口特別是茶湯,禮重。被邀請的人不要慢悠悠的。既然被邀請了,就應該先去某個地方,再去某個地方,再去某個地方。聽到鼓聲,及時趕到,記得占好座位拍照,以免混亂。如果妳去大廳喝茶喝湯,公眾聚會,服務員詢問信息,請進入並站在第壹個座位。方丈鞠躬,合上袈裟,安詳坐下。棄鞋不得不平,收腳不得使椅靜。坐直,不要靠在椅子上。袈裟遮住膝蓋,座椅垂在身前,似乎叉手向主人鞠躬。.....喝茶不吹茶,不掉燈,不呻吟。拿床別敲。先放壹盞燈,就要放在盤子後面,別人跟著,不能搞混了。請妳右手捧壹杯茶,等它遊遍了,然後壹巴掌就能吃了。不要張嘴扔進去,也不要咬人發出聲音。喝完茶,離開妳的座位,平靜地走壹步。請主人感謝他的茶。
從上面兩段關於請茶和去請茶的規矩來看,禪僧在禪寺吃茶是壹件復雜而嚴肅的事情。把品茶視為嚴格的禪修,壹點也不為過。回顧歷代禪宗的規矩,如何分辨茶葉的好壞,水的好壞,甚至茶具的雅致,都沒有像普通茶書那樣的規矩。禪門雖有“茶頭”壹職,卻是掌管茶水服務的。,但似乎並不是壹個擅長“炒”的高手。在這些吃茶的禪規中,如果把“茶”字換成其他食物,比如第壹條引語中的“齋”字,還是可以成立的。這就意味著這些吃茶的規矩很明確,不壹定要站著喝茶;也意味著禪門的吃茶禮儀講究的是內在的禪定,即追求“心”,而不是茶的外觀或水質,甚至是茶壺的優劣,只與“術”有關。【唐】玄覺(665 ~ 713)曾說:“行即禪,坐即禪,言靜而動。”即使是到了前沿,也往往是坦白坦白,也是偶爾會原諒毒。”《鄭達傳·臧》,卷48,396a。從這個角度來說,喝茶只是冥想的媒介之壹,坐、靜、動、靜。毫無疑問,這是禪宗茶道的特點。
但是,從神仙樊沂的茶道中“心藝並重”的標準來看,中國的茶書重藝輕心是真的,禪宗的“重藝”說到底是壹種缺陷。而正是壹些與禪宗關系密切的日本茶師完美彌補了這壹短板。
壹般認為日本派的創始人容(明安容,1141 ~ 1215)是日本茶道的開創者。榮熙在仁安三年(宋孝宗幹道4年,1168),在夾心三年(宋孝宗惜春14年,1187年),兩次來到盛產茶葉的中國浙江天臺山。他還虛心參加了萬年寺的虛擬尼姑庵,並學習了林佶教黃龍派的禪宗方法。回國後寫出了《倡禪護國》《飲茶養生》等名作。其中《飲茶養生》是容禪師所著的茶道書。這本書基本上是日本版的陸羽《茶經》,但很大程度上加入了桑葚、高良姜的方法,甚至用陰陽五行來解釋醫學原理,與吃茶無關。所以,與其說是壹部心術並重,茶道與禪宗融為壹體的茶學著作,不如說是壹部以中國古代醫學和藥學為基礎的醫學著作。參見古田少欽:容吃茶養生,【東京】有限公司談心社,1994,401 ~ 410。。
在日本國內,“心藝並重”,真正做到茶禪合壹的茶道,會去諸光(村田諸光,1423 ~ 1502),少鷗(吳冶少鷗,1502 ~ 1555),甚至森野理也(65438)。又叫“奇思妙想”,意為熱愛不完整、不平衡、不完整、平凡的事物(如平凡的茶具),也是壹種安於孤獨的脫俗心境。茶道,是茶與禪的結合,也是壹種禪宗藝術,自然符合這七個特點。所以,把這七個特征作為“數發”的註解應該是恰當的。有日本“茶聖”之稱的森野力雄,為了表達他孤獨的茶道,用下面這首詩來說明他建造茶館(數數屋)的想法:
乍壹看/沒有花/沒有彩色的葉子。/秋夜的朦朧/暮色中,沙灘上有壹座孤零零的小屋。
森野裏雄的孫子錢宗丹充分發揮了這壹茶道理想。錢宗丹曾帶著盲僧寫了五卷《茶禪》,闡述了禪與茶道密不可分的關系。第壹卷的題目是:《禪是茶事的宗教》,文中說:“壹切茶事,用之如禪。”以下錢宗丹《茶禪與盲》的譯文均引自袁:《禪與茶》,第53-93頁。打開籃子?籃弦不好?妳在做什麽?妳在說什麽?妳怎麽了?有什麽問題?妳怎麽了?懷孕的墳墓裏什麽都沒有留下,只有壹輛車!
再比如:擺放器皿的時候,壹點都不要放松心態,而是把心思轉移到接下來要操作的器皿上,無論走到哪裏都要全神貫註。這種做法被稱為氣體延續點。.....所以在茶館裏專心練習三昧就好了。
但以上兩段重禪(心),輕茶(藝),不足以看出千宗丹茶道的特色。他的特色應該是茶的大眾化。在錢宗丹的《茶禪帶盲》壹書中,最具平民特色,值得我們關註的是對茶具的描寫:
禪茶的器皿不美,也不珍貴,也不陳舊,而是用壹顆圓、空、凈的心做的。此清凈是器,亦是禪機之茶。茶具,以其名器聞名於世。何桂科說。買了喝壹杯茶的無價之寶放在金庫裏有什麽好處?.....總之,不管器物好壞,都不應該說。擺脫了善與惡這兩種,邪見,他的內心變得現實而純潔。
語錄上說“壹心清凈空”才是真正的清凈美和寶藏。錢宗丹似乎特別註重“圓凈”和“壹心”;所以《茶禪·致盲》對“壹心”有這樣的解釋:“壹心之器,非陶鑄等人之物,乃天地自然之器,故陰陽、日月充盈,萬物皆美……”至於“空凈”,有以下幾種解釋:
不斷揭竿而起,勇往直前,在禪茶中做到最好,即能免王獄,死後關上三道門,就壹定能升天得道。有此成就者,謂天地合壹、空凈之寶。也被稱為禪茶之機。古舊器物,超凡脫俗,玩法奇特,有什麽價值?
無疑,這種茶具觀是從無形的、形而上的“心”,即禪宗的觀點,來解釋有形的、有形的茶具。
錢宗丹對茶具的概念顯然來自於他的祖父——森no Rikyū。在森no Rikyū的《百茶湯》中,有這樣壹首歌:
“拿著水壺可以做茶湯,我喜歡窮的各種道具。
森野理矢提倡樸素、自然、平常,從下面的軼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以下關於森野理矢(包括兩首詩)的軼事,都可以在羅譯的《多田史書:編號:日本茶道的世界》中找到,126頁。。
《姬叔記》的茶道往往與日本傳統文學中的合唱和俳句有關。參見袁捷·方明:禪與茶,44頁。。在日本茶道中,流傳著下面這首簡短的口頭歌曲:
仔細看,啊!/那年秋天,原野的草地上開了很多花。茶道中的這首短詠,和下面的俳句集《續徐麗》中收錄的松尾芭蕉(1644 ~ 1694)的名句,在同壹部作品中,真的是天壤之別:“近看,花開了。(引自:戶田史,羅譯:編號:日本茶道的世界,126頁。)。
對於這首普通而有趣的口頭短歌,《茶湯古故事談》有如下記載:森野裏雄的師傅竹野少鷗,有壹天在教森野裏雄講《路次》的原註:“就是開闊地,壹個草屋茶園的花園。”真理,曾經以上面這首短歌為例,說過下面這句話:
古人說要懂這首歌。如果是這樣的話,這首歌的作曲者會認為路上有開花的樹。.....怕遊客不欣賞宴席上的花,就不在馬路上種開花的樹。
“路次”,錢宗丹《茶禪隨盲》中命名為“開闊地”,是曹安式茶樓(幾棟)所在的周邊園林。如前所述,為了表達他孤獨的茶道理念,森野理也曾寫過壹首詩:“沒有花/沒有彩葉/.../壹個孤獨的小屋/坐落在海灘上。”這難道不符合邵鷗“路上不種開花樹”的初衷嗎?
然而,森no Rikyū對路線的想法絕不僅僅如此。他之所以強調路中“無花無彩葉”,不僅僅是為了“賞花於表”,更是為了欣賞路中草叢中盛開的大自然中的野花。在錢宗丹的《茶禪·致盲》中,曾將其定義為:“解脫壹切煩惱,道出真相,謂之暴露。”轉引自袁《:禪與茶》,89頁。在去茶樓(幾棟房子)喝茶的路上,我慢慢走過簡陋的花園(道路和空曠的田野)。在花園裏,沒有華麗昂貴的建築和五顏六色的花草樹木,我卻享受著大自然中的野花野草,從而擺脫壹切煩惱,悟出真理。這是錢宗丹對“開闊地”的看法。我相信這也是他爺爺森no Rikyū的真實想法“路線”。
二、從“平常心即道”到“去茶”
但日本的“數送”茶道畢竟和中國的佛家規矩壹樣,過於看重佛家規矩,制約了禪宗的活潑與自由。從吃茶的禪理,到宋代以後發展出“平常心即道”的禪茶,才會徹底解放。
“平常心即道”的始作俑者是唐代媽祖易道禪師(?-788),《景德鎮鄧川實錄》(卷二十八)?江西達道濟壹禪時宇,曾經這樣描述他的禪法:
江西大吉路的壹位禪師對大眾說:“路不需要修,但是沒有汙染。什麽是汙染?但是放棄生命,取樂,都是汙染。要想直,平常心就是道。就是平常心,不做作,不是非,不選擇,不決裂,不俗,不聖。.....只是現在,走,住,坐,躺,利用機會,都是路……”介紹壹下臧的5月440a。
從引文來看,所謂“平常心即道”,是指壹種日常生活中保持內心平靜(不做作,不選擇)和平等(不破不聖)而不刻意修行的禪。唐宗密(780 ~ 841)《覺遠經大疏朝》卷三也對媽祖易道的這種禪法做了詳細的描述:
當妳開始思考的時候,妳打響指,咳出妳的扇子。妳所做的是為了所有的佛教徒,沒有第二個師父。吃盡可能多的面條,壹根壹根。佛的本性也是壹樣的,所有的人都是貪、昧、善、惡、苦、樂。.....又有雲:“...揚眉動眼,大笑咳嗽,或搖晃等。,都是佛教的東西。”故雲“觸類即道”。說“讓自己的心安心”的人,會在修行的道路上休息。造惡不起,修善不起,不修。道是心,心不能修。邪也是心,不能傷心。如果不是不斷制造,就可以放任自流。這叫解放人,也叫過度人。.....故雲:“惟正念則修。”介紹”?續集,vol. 14,557a ~ b .引文中的“蜀”指宗密的《覺遠大蜀經》。
引文說媽祖易道的禪法特點是“觸類即道,讓心”;是“觸類即道”和“讓心”兩種理念的結合。其中“修心”是“平常心即道”的禪法,即“我經不起造惡,修善,不修行佛法”。而“觸類即道”就是這種禪法背後預設的哲學。
“觸即道”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
各種接觸(發自內心,打響指,咳嗽扇風,甚至大笑等等。)都是至高無上的禪宗。這是壹種以“佛性”無處不在(各種)為真理的禪法。
吳門惠凱的“批判唱法”最有意思的是他的四贊。它告訴我們,只要“無憂無慮”(平常心),那麽任何時間地點都是修煉的好時機。
由於趙陳是媽祖的弟子,他的禪法自然與“觸類即道”和“平常心即道”的禪法密切相關。以下是壹個與“觸即道”相關的例子:
有時壹個和尚問:“我父親為什麽要來西方?”(趙舟自陳禪)師曰:“庭前有柏樹。”他說,“和尚不應該給人看周圍的環境。”他說:“我不會給別人看我周圍的環境。”他說:“我父親為什麽要來西方?”老師說:“庭前柏樹。”
在這個著名的公案中,“父親從西域來到中國”(達摩祖師的本意)只是禪宗的壹個象征或代名詞。所以,禪僧其實問的是:“禪是什麽?”趙周的回答是:“庭前柏樹是禪。”禪僧認為趙周拿心的“(外)境界”胡亂搪塞;因此,我抱怨道:“請不要用外界來回答我。”於是,趙周答應不對外回答,讓禪師再問壹遍。當禪師再問“禪是什麽?”當時信誓旦旦不從外面回答的趙周,還是回答說:“庭前柏樹就是禪!”"
原來,按照“觸類即道”的禪法,內心深處最隱秘最珍貴的禪法就是院外的柏樹等萬類。按照“佛性”無處不在的道理,或者說“唯心三界”,外在的“境界”就是內在的“心”,兩者沒有區別。這就是趙州多次用“庭前柏樹”來回答的原因。
趙州是“觸類即道”的繼承者,自然也是“平常心即道”的繼承者。這壹點從下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來:和尚問“學者迷茫,向老師請示。”(趙舟自陳禪)石雲:“妳吃粥了嗎?”和尚道:“吃粥。”石雲:“把碗洗了!”他的和尚恍然大悟。在這裏,我們看到吃粥、洗碗是平常的事,也就是修行最深的禪宗。湛堂準禪師曾經為這個吃粥洗碗的公案寫過如下壹首文字簡單卻意趣深遠的詩:
更有甚者,和尚鼻孔被砸,大頭朝下。如果禪者不能,請東村王姐查閱《月令》卷十壹,趙州觀音殿甄珍,並介紹?繼續收藏,卷143,252a。
詩歌中的“知、護、者、也”原指深奧的古籍,現在則象征深奧的禪宗。而“和尚的鼻孔”字面意思是:和尚的鼻孔;但在這裏,它也指深奧的禪宗。壹般被認為深奧難懂的禪,其實是最常見的東西;這就跟和尚鼻孔朝下的大頭(鼻子)壹樣簡單。如果連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去問東村的王姐!拿深奧的禪宗去問東村的王姐;這意味著,深奧的禪宗只是壹個連村婦都知道的普遍真理。在趙周禪師的禪法中,吃粥洗碗當然是最深的禪法,吃茶也是!下面這個著名的例子就是為了解釋這個意思:
(陳產趙舟)老師問新人:“妳來過嗎?”嶽:“我去過。”老師說:“喝茶!”又問和尚,和尚說:“我還沒到。”老師說:“喝茶!”後來,醫院的老板問:“妳為什麽去葉韻喝茶,卻從來不去葉韻喝茶?”老師給醫院的師傅打電話,師傅要說:“答應!”老師說:“喝茶!”同上,第253b頁。
本案中,商澤公案中的“吃粥”“洗碗”等詞改為“吃茶”,但要闡述的“平常心即道”卻是壹模壹樣的:去過趙州觀音寺(他居住的地方)的禪僧,被趙州請去喝茶;趙周還請沒去過觀音寺的禪師喝茶。而出於好奇提問的觀音院主人趙周也叫他喝茶!這是趙州禪師以“平常心即道”的禪法打造的“趙州茶”。在趙舟禪師看來,“去喝茶”是最好的禪定方法,就像“吃粥”和“洗碗”壹樣。
這樣看來,喝茶和吃粥、洗碗壹樣,只是修行禪的方便手段之壹。吃茶當然可以成為禪宗裏最嚴肅的修行;但這種工作也可以隨時放棄。這樣就不拘泥於茶葉和茶具的質量,不在乎炒制時間的好壞,不拘泥於有形的吃茶方式(禮儀)。連吃茶的禪定都可以“放下”,這才是真正的“帶盲的茶禪”。日本的禪僧外川智子東陵曾本著這種精神記錄了壹個禪宗故事:
太傅王入肇慶煎茶時,郎坐在有柄的桌前,郎卻把茶壺打翻了。太傅見了,問座下:“茶爐下是什麽?”郎雲:“持爐神。”壹位老師說:“妳既然捧著竈神,為什麽還要翻茶壺?”郎雲說:“為官壹千日,壹旦失守。”老師在左邊走了。明曰:“郎被邀同桌吃飯,卻去河外打野[木+冢]!”郎雲:“和尚是幹什麽的?”趙雲:“方便非民。”薛鬥雲:“當時我踩在茶爐上。
在這個被稱為“王太傅煎茶”的公案中,我們可以看到,茶(鎇),乃至煎茶、吃茶的全過程,只是禪定的壹部分。根據上面引用的禪宗的各種規矩,禪宗喝茶本來就是壹種禮儀,有很多限制和嚴格的規矩;但在這裏,卻表現出壹種不拘小節、活潑灑脫的風格。像這樣的例子,在宋代以後出版的禪宗語錄中比比皆是。
最值得註意的是,最後壹段引文還附有註釋,壹方面講了禪茶的嚴格規則,另壹方面也講了這些規則背後的真正精神:
茶道有三個部分:開始,結束和中間。這個人也是成年人。大家散了,粗糙了;所以,持之以恒地教,是很自然的。.....就是燒點茶,怎麽談親密。主有五件事:壹、掃房;第二,住所;第三,換工具;第四,點茶;第五,接客戶。有五個客人:第壹,進房間;第二,坐下;第三,換衣服;第四,吃茶;
第五,徹底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