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魚缸中制作模擬生態環境
對於養魚戶來說,水有四種:壹是淡水,也就是剛晾過的自來水或者新鉆過的井水。這種水雖然很幹凈,但是和魚類在自然界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不同。由於水中沒有硝化菌群落,魚的排泄物和散落的食物殘渣腐敗後分解成氨,魚容易中毒。二是老水,淺綠色或琥珀色,富含腐殖質和有益微生物、藻類,建立了良好的生態循環系統。經過氮循環,分解成對魚類無害的硝酸鹽。這種水對魚的生長極為有利。第三是綠水。水中有機物太多,藍藻、綠藻、褐藻大量繁殖,細菌和微生物含量急劇增加。水是濃濃的綠色,有時還散發著臭味,很容易導致整缸魚死亡。四是回歸清水,也叫咬清水。就是因為綠水中藻類和微生物太多,消耗了水族箱中的氧氣,造成藻類和好氧菌的死亡,把水變成了沒有氧氣和大量厭氧有害菌的死水。
由此可知,並不是所有的水都適合金魚的生活,最適合金魚生長的水是老水。所謂水培,就是把新水變成舊水的過程。
目前我們養魚用的水大多是自來水,所以養水的第壹步就是去除自來水中的有毒物質——氯。除氯的方法相對簡單。水灌滿後靜置2-3天,或晾幹1天(如急用,每100公斤水加0.5%)。小蘇打63克,即硫代硫酸鈉,可立即使用)。
淡水曬幹後要放入缸中過濾,讓水泵把靜止的水變成流動的水,再把魚放入缸中。“破缸”就是把幾條便宜、健壯、好養的魚放進壹個新缸裏。幾天後,魚的排泄物會在水中分解成氨,這和自來水加氨是壹樣的。氨太多會害死魚,所以養水最重要的是去除水中的氨。通常我們用硝化細菌去除水中的氨。硝化細菌可以加入到水中,但它們需要附著物才能在水中生存。如果沒有合適的附著體,再多添加硝化細菌也不行。它們會死在水中,硝化細菌通常會附著在過濾棉或底沙上。其實流水過幾天自然會產生硝化細菌,這也是培養硝化細菌最常用的方法。硝化細菌的培養是水培的第二步。魚入缸後會將氨等廢物排入水中,水中氨濃度升高,生活水中的硝化細菌可以分解氨(註:硝化細菌形成需要壹周或更長時間,所以在這段時間內,魚會受到嚴重傷害)。當硝化細菌群落形成時,氨濃度會降低直至為零。
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麽簡單,因為硝化細菌只能把氨轉化成亞硝酸鹽,但對魚也是有毒的!所以我們要明白,亞硝酸鹽的濃度在增加,而氨的濃度在減少。所以不要以為生態建立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要想降低亞硝酸鹽,就要定期定量換水,降低其濃度,以維持相對穩定的生態,使水保持老水狀態。老水是我們追求的,綠水對金魚也有很多好處。比如綠水可以讓金魚顏色變深,但是這種水藻類太多,看不到魚,不適合觀賞。而且藻類過多時,魚會缺氧,用綠水養金魚要註意控制水中的藻類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