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監利人慶費恩施

監利人慶費恩施

監利人慶費恩施

文/張誌立

去年8月12日淩晨,監利人壹行13人前往恩施,開始了浪漫的文化之旅。四天三夜,我們監利人領略了石洲奇觀,參觀了土廟民俗,品嘗了玉米酒,感受了土著風情,領略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自然生態。石州的人文景觀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筆記,以備日後記憶。

註1:在去車庫的路上,人們是在壹個圖畫世界裏旅行。

監利到利川大概500裏。宜昌以西,通往恩施的道路猶如登天,盤旋在崇山峻嶺之中。采風者穿行在滬渝高速公路上,猶如穿行在壹片幻境中。壹眼望去,群山如獸脊,偶爾幾條小溪隱於山谷,景色壯觀。

車輛壹路向西,往往剛出洞,又進洞。即使出洞,也大多開在山坡的棧道上。難怪人們稱之為“天道”。滬渝高速是典型的山區高速,最高限速80碼。本來壹般司機只能開60多碼,但是我們不怕。我們壹路高高興興到了路哥,看到車過了橋再過橋,欣喜若狂,欣賞著橋隧相連的美妙風景。

在宜昌與恩施交界處,壹座巍峨的大橋從遠處映入眼簾,橋頂鐫刻著“四渡河橋”四個字。聽清楚廣播才知道,這座橋有1300多米長,橋面距離山谷有200層樓高,因此被譽為“世界最高的懸索橋”。

上了車,就像在雲端漫遊。白霧飄飄,山川幽幽,車輛仿佛在仙境中穿梭。萬東方部長說,這就是著名的“天道天橋”!可惜收票員停不下來,只好請司機減速。透過窗戶望去,方圓百裏之外,綠水青山,奇景連綿;俯視之下,只見四渡河谷險峻異常,美不勝收,真是令人神往。近距離仰望四渡河大橋的雄偉,不禁心生敬畏和好奇。這麽壯觀的峽谷高橋是怎麽建在大山深處的?原來,四渡河河底距離橋面有500多米。兩邊都是懸崖峭壁,峽谷裏的風變幻莫測。起初,建橋所需的引導電纜無法到達峽谷的對面。隨後發射兩枚火箭彈,成功將兩根長1,000余米、直徑1.4毫米的先導索拋過壹個寬900余米的峽谷上空,落在對岸指定地點。這壹鏡頭也成為世界橋梁建設史上的“經典時刻”,將永遠被載入橋梁建設史冊。

車行在長陽。車道兩旁山巒起伏,山間流淌的清江像壹條藍色的飄帶,穿越崇山峻嶺,穿越長陽全境,緩緩註入石州地界。我好奇地問“博學之人”萬部長,這座山和我去過的湘西、桂林有什麽不壹樣,那麽不壹樣,雄偉,奇特?萬部長說,鄂西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這座尖刀般直刺蒼穹的山峰。

自然景觀如此美麗壯麗,人工傑作同樣令人驚嘆。不用說,陡峭的棧道蜿蜒曲折,橋洞相連很久。光說隧道的開挖施工就足以讓妳信服了!

長陽金龍隧道全長8000多米,是整個高速公路最長的隧道。據說通車之初,金龍隧道內交通事故頻發。經過設計師的多次修改,道路交通變得更加合理,交通事故大大減少。後來請風水先生“把脈”,將原名“龍潭隧道”改名為“金龍隧道”。金龍隧道後是28公裏的連續下坡,落差912米,被稱為“死亡高速”。為了防止剎車失靈引發事故,沿途很多類似的長下坡路都修建了長達數百米的上坡逃生車道。

西行的天路上,青翠繁茂的森林陪伴著我們壹路前行,隧道被滾滾車輪甩在汽車後面,山峰壹個接壹個出現在眼前。汽車在山間穿行,心在興致勃勃地徜徉,人在雲裏雲裏消磨時光。這種心情,如果神人無憂無慮!

註二:龍遠留喜,奇跡猶存見玉衡。

6月5438+02日中午,剛到黎川縣城的我們隨便找了壹家土家餐館,點了幾個土家菜,飽餐了壹頓,立即驅車前往采風的第壹站騰龍洞景區。

在景區外的廣場,我們遇到了張翰林女士,她如約而至。她熱情地迎接我們,並把她已經訂好的票寄給了我們。我仔細打量了壹下這個“土家”妹子(其實是漢族後裔),30歲左右,身材嬌小,長得漂亮,眼神犀利,嘴巴靈動,頗有老板氣質,圍著壹條白色的圍巾和披肩,看上去十分妖嬈。據主編安介紹,張女士在省城經營壹家酒店,是恩施商會副會長。她人緣很好,事業心很強。她30多歲了還沒結婚。主編安特意對我說,“妳是張的知情者。這壹次,妳還有壹個艱巨的任務要幫她完成張家幾代人的夙願——尋根問祖。據說他們張家是從監利搬過來的。”張女士動情地說:“我爸聽說監利壹家要來。我不知道他有多開心!”我已經準備好了寶谷壹家的喪事,也約好了幾位長輩,隨時恭候您的光臨!"

有說有笑,走走停停,終於來到了騰龍洞的核心景區。

進入景區,沿著蜿蜒的棧道前行。我擡頭望去,滿山遍野綠油油的;連綿不斷的山峰和陡峭的石壁呈現在我們面前,讓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突然,雷聲響徹耳際,轟鳴如雷,威力無比。順著聲音向左,遠處有壹個洞,像瀑布壹樣從洞裏沖下來。瀑布兩側水霧升騰,濺起的水花像雲彩壹樣漂浮在壹堆堆卷起的石頭上。近了,水流像壹個部落,在吊橋下張著大嘴沖進了“臥龍”口。“臥龍”壹口吞下清江的水,壯觀的清江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就是“臥龍吞江”,天下奇觀。放眼望去,絲般的水流像“千層餅”壹樣滑過石壁,使石頭光滑如玉。這壹幕分明是人間仙境。同行的人趕緊拿起相機,“哢嚓”“哢嚓”,景色定格了。

過了吊橋,轉了水洞,來到了騰龍洞的幹洞,只隔了壹堵墻。突然,我看到了諾大的嘴,巍然屹立,威風凜凜。洞口大約有二十層樓高,就像龍的嘴壹樣。據說石州政府為了給開發加溫,曾經讓直升飛機在山洞裏飛行,直升飛機可以在山洞裏飛行。這個洞穴的宏偉不言而喻。洞的左上端鐫刻著三個紅色大字——“騰龍洞”,帥氣典雅。站在洞口,妳會對清江的創造產生深深的贊嘆,心裏不禁感嘆。只有造物主的聰明才智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

走進山洞,壹絲絲涼風迎面吹來,越往裏走,溫度越來越低,水汽越來越重,在昏暗的燈光下更加神秘。走在這個山洞寬闊的土地上,我覺得我是在龍裏面走,我好像走在幾十萬年前的清江河床上。我就像歷史長河中漂浮的壹朵小浪花。

我們和人們壹起走著,美麗的音樂和五彩繽紛的燈光出現在我們面前。張女士說,我們面前正在上演壹場“激光秀”。我們加快了腳步,微微小跑,生怕落在後面。穿過壹條狹窄的道路,到達激光表演現場。

哇!多漂亮的燈啊。這些光匯聚成壹條龍。龍壹會兒照在墻上,壹會兒照在我們頭上。就在我想猜它要去哪裏的時候,這道光變成了火星,有時候還變成了流星雨。壹束束燈光時而近,時而遠,時而上,時而下,五顏六色,無窮無盡,配合著優美的音樂,感覺真的進入了夢境。激光表演最精彩的應該是神龍和土家幺妹的感人故事。在這幽深黑暗的洞府裏,激光秀更是美麗動人。再加上唯美的愛情故事、唯美的演員、水幕效果,那些不斷變化、色彩斑斕、光影交錯的畫面,讓人仿佛置身夢境。

看完激光秀,沿著遊泳跑道越走越遠。當時鐘乳石和地下河增多,大洞覆小洞,主洞分支。洞中有山,山中有洞。巨大的洞穴象形文字有100多種,五顏六色的鐘乳石、石柱,雍容華貴,形神兼備。在洞壁上,人們以天宮、海龍王和各種神仙為原型,編造了各種著名的雕塑,它們靜靜地矗立著,增添了壹種神秘而嚴肅的氣氛。遊客們壹個接壹個地吸引了他們的註意力,認為這太棒了。在這裏,壹切都讓洞穴變得多姿多彩。它真的是五彩繽紛,栩栩如生,就像來自大自然的天才之筆。

騰龍洞攬勝不僅欣賞洞穴風光,回程還有壹場民間歌舞劇《沂水利川》等著我們。在劇院裏,人們很擁擠。演出現場座無虛席,站著看的遊客不計其數,沒有座位。

歌舞劇《壹傳》通過舞蹈、對唱、解說等多種形式,從巴人始祖求君開疆拓土唱《龍船調》,從樸實的《茅古斯》到擺手舞,從“上刀山”到哭嫁,還有女兒會、六口茶等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文化。我們用眼睛發現,用大腦思考,用相機留下我們看到的最精彩的瞬間。優美的童話故事、神秘的地域色彩、華麗的燈光音響、可移動的懸掛舞臺、特色鮮明的民族服飾、帥氣的土家族男孩和漂亮的土家族女孩,使演出更加生動、情景化。該歌舞藝術地展示了土家族的起源、傳說、發展和民族文化。去參加這場視聽盛宴,雖然只有短短的50分鐘,但遊客隨時都在飛來飛去。從古至今,跨越了幾千年。真的感覺像是“山洞裏的壹瞬間,往事壹千多年”。

騰龍洞攬勝,我不僅欣賞了美景,還了解了很多土著苗族的文化故事。獨特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創造,難怪遊客們贊嘆不已,成為人們會後悔不去的絕佳度假勝地。

註三:走進避暑山莊,遇見別樣的土家情懷。

12下午,經過四個多小時的顛簸,采風人來到利川毛壩鎮田壩村,此時已是萬家燈火。當車輛緩緩停下時,我看到路邊豎立著壹塊石碑,上面鐫刻著大大的紅色大字“田壩B&B”。我知道,我今天會留在這裏。下車後,田壩村的鄒支書、B&B老板於光明熱情地伸出雙手,把我們壹行人迎進了於先生的家。

老余家的樓房依山而建,鄉間小路穿門而過,站在二樓,靠著圍墻,可以俯瞰河對岸,風水好。寨子四周是綠色美麗的小山,寨子前是壹片平坦肥沃的田地。壹條淺溪流經村莊。壹邊泡茶,老余壹邊告訴我,夫妻倆有個兒子,去外地打工了。老兩口在家呆著,種了些茶園。這兩年,他們壹直在搞“民宿”,招待外國遊客。正在這時,於家大嫂做的臘肉熟了。她熱情地端上了臘肉,招呼我們:“快來嘗嘗臘肉!剛做好的臘肉真好吃!”美味的辣椒炒培根也差點讓我把舌頭吞下去。門前的菜地裏,我現在挑的是炒豆莢,嫩絲瓜,炒土豆,蒸土雞蛋,涼拌黃瓜。菜品比酒館裏的香脆可口。品嘗地道的農家菜,正宗的土雞,鄉村臘肉,各種土菜野菜,都是平時想吃卻找不到的美味佳肴!

過了壹會兒,毛壩鎮的鎮委書記也聞訊趕來。然後,書記和老板壹個個給我們敬酒,把我們當客人,我們無拘無束地喝著土家玉米酒。酒過三巡,誘人的木桶飯和鍋巴粥從竈上飄過來。最後,我們輕而易舉地吃了兩木桶米飯。

13淩晨,我們在村裏拍了照片,去茶園欣賞風景。太早了,老余主動做我們的向導,參觀星鬥山生態旅遊景區。星鬥山是位於利川、鹹豐、恩施三縣交界處的名山。這裏溝壑縱橫,峰巒疊嶂,溪流秀麗,鳥語花香,景色宜人。我們實地參觀了星鬥山獨特的風景,雙手捧著富硒山泉水直接喝,感覺又甜又涼。站在半山腰,俯瞰前方,只見土家民居錯落有致地散布在秀美的群山中,大家不禁感嘆,此地真是避暑養生的仙境。

下山上車,老余開車帶我們直奔大石板景區。大石板景區因河邊壹塊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天然石板而得名。經過幾年的洗滌和打磨,整個石板表面光滑,可以赤腳大膽行走。普通汽車可以在上面暢通無阻的行駛,光是這塊石板就可以容納十多桌自助燒烤。剛到景區,在大石板中間看到前壹天晚上燒烤剩下的剩菜,很多遊客在小溪裏玩得很開心。我們無比興奮地喊著,只看到壹些腦袋不情願地從自救帳篷裏伸出來。原來我們打擾了他們的“美夢”。

石板四周是天然的平湖,清澈的河水從石縫或邊緣流下,形成了壹個絕佳的觀賞、遊泳、遊玩的場所。我們脫下鞋襪,卷起褲腿,在淺淺的鵝卵石上遊走,仿佛找回了逝去的童年。李光榮先生觸摸到壹塊龜形的石頭,欣喜若狂。他把它舉過頭頂炫耀,說要帶回家做飾品。老俞很有感觸地說:“妳見過1980的愛情嗎?”?就是在這裏拍攝的!那個!在平湖上遊,順流大概三五裏就能看到永順橋(拍攝點)了!“其實早就聽說了,很期待。但最後因為路途艱險沒能成行,只好作罷。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壹家茶廠。十幾個工人在忙,看到我們來了都很熱情。他們不厭其煩地向我們介紹了制茶的過程,並給我們每人發了壹杯茶。我們很尷尬,買了壹些茶葉帶回家品嘗或送人。

離開利川毛壩鎮後,我們將前往恩施土家族村。“導遊”老俞和我們壹壹握手,並給我們留下了手機號碼,讓我們感覺就像親人在道別,依依不舍。

采風者在山裏穿梭了大概三個小時,我們來到了二官寨。

二官寨位於恩施市盛家壩鄉。相傳清朝鹹豐年間,恩施州仁海宴與新疆地方官康明達壹起,在此解決田界之爭,故名“二官界”,後因兵士築寨而改名“二官寨”。

如今,二官寨被命名為中國傳統古村落。境內仍有數個百年古村落,還有許多美麗的鄉村景觀。二官寨有壹條小河叫“官渡河”。上遊有兩條小溪,是河流的兩個源頭:壹條是“老蒲河”,壹條是“小溪”。當地人說“老店”裏有100多座保存完好的土家吊腳樓,老店岸邊有壹個百年老村——康佳大院,是清朝鹹豐年間康明達修建的。康佳大院是古代官道入川的驛站,有碑文為證:“此為石達開率太平軍入川之路。”來到建築面積最大的康佳大院,任海彥向康明達贈送了壹塊“初雲之旅”牌匾,赫然掛在朝門上。走進去,可以看到各種農具,就像壹個傳統農耕文化的博物館。大院後面有個後花園,種了些不知名的花草。我對壹些墓碑感興趣。從模糊的碑文上,我可以看出康明達的爺爺奶奶就葬在這裏。

“小溪”分為三壩,即上壩、中壩和下壩。分別有三家農家樂,沿著小溪河邊壹字排開,都是土家建築。我們的藏家先來到中壩,這裏還有壹個古村落——胡加大院,是清乾隆年間書生胡永連修建的。當我走進的院子時,我看到壹位70歲的老人胡,嘴裏叼著壹張卷煙紙。他曾經精神矍鑠,聲音洪亮。他壹邊給孫子餵奶,壹邊給我們做了壹番酣暢淋漓的講解。這座胡加四合院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古巴蜀鹽道上的驛站。我們裏裏外外仔細巡視,很驚艷。整個寨子都是全木結構的吊腳樓。是典型的幹柱式建築,依山而建,古色古香,保存完好。魚鱗瓦屋頂,五個三英寸,木柱和欄桿,雕刻桐漆,但頂部是白脊黑瓦的飛檐。整個建築有壹個深遠的屋檐,優雅和陡峭。在山後茂密的竹林和柏樹的映襯下,它看起來像五個高大而優雅的山間隱士。

在東丈的安排下,我們去了胡加大院附近的“農家樂”吃午飯。好客的主人給我們端上了壹大碗清江魚和壹大碗土家臘肉,又給我們灌上了香噴噴的玉米酒。吃完飯,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繞過胡家大院,沿著小溪走,去上壩。

途中轉角處立著壹塊題名為“汪清谷”的牌子,潺潺的溪水匯聚谷底,洶湧澎湃。大家抑制不住喜悅,紛紛跳入水中。

上岸,繼續前進,去水壩。有幾戶人家住在小溪的左岸。門前坐著兩個土家族的長輩。我們趕緊上前搭話,老人笑著招呼我們,沈思起來。屋檐下全是柴火,墻上掛著麻纖維和帽子。安將軍好奇地戴上帽子,披上蓑衣,我們忙著給他拍照。坐在土家大院,遠眺青山綠水,風景幽靜好。目前,在院子附近的路邊,壹簇簇野生梨樹上掛滿了來自黃澄澄的梨子。導遊摘了幾個遞給我們,吃著野梨,很甜。老人招呼我們坐下,壹邊給我們泡茶壹邊說話。喝了壹杯茶後,我們告別了老人,到溪淺處的壹座跳石橋的右岸,壹邊欣賞著民居,壹邊走回中壩。

不知不覺天色已晚,我們走回中壩。夜幕降臨,我們再也去不了大壩了。根據行程安排,當天我將抵達東丈的家鄉馬龍鎮帽子山村住宿。

晚上9點,采風人到了毛子山村。東丈的家人壹直在門口的院子裏等著我們。迎接我們的還有的啟蒙老師張氏宗親、校長陳和恩施市商務局局長。我們剛坐下,東丈的爸爸、媽媽、月經都很忙,把做好的菜壹個接壹個地擺上了桌子。滿滿兩張桌子的美味食物勾起了我的味蕾。東丈的父親打開家釀,酒香四溢。累的時候也嗜酒如命。“酒已滿,胸猶開。”雖然我很累,為什麽不呢?!

仔細看菜,大部分都是豬肉做的。東丈的父親說:“我們這裏有個習俗——壹年小半月大。妳們是難得的客人,我們開心壹下吧!”原來這幾天是農歷的“七月半”,土家族很重視“七月半”這個節日,相當於我們漢族的春節。每個土家族家庭都要殺豬吃肉慶祝。

酒過三巡,我和幾個人開始了家庭對話。經過深入的交談,我了解到東丈的這個宗族並不是從監利遷移過來的。老人說,他們是在祖先張誌贊的時候,1714遷到恩施龍鳳鎮楠木橋的。現在沒有族譜,除了有十代字“文明忠義,與天長存”。我是對比張監利《清河劉放》中部落的文字才發現這個的。在座的陳校長是地理專家,眼光深邃,談吐睿智。從張家最古老的墓碑上的碑文,結合我的解釋,陳總認為的分支應該從石首遷出。他的祖籍在哪裏?這需要進壹步的研究。

喝壹杯,好好聊聊,然後各自去睡。我躺在床上,枕著松濤,回想著這種特殊的土家族感覺,享受著山村的夜色之美。睡覺,做夢,忘記煩惱,獨自享受寧靜。

在14的早晨,我們將離開房子。於是,我早早起來看風景,我和哥哥謝月成用手機拍攝記錄眼前的美景。風景優美,茶園滿坡,景色優美,壹排排依山而建的特色民居,翠竹、小橋、流水、亭臺樓閣,這就像是仙境般的毛子山村,遠遠看去美不勝收。

註4:《愛在女兒社,愛上索布亞》

14早上,吃過早飯,東丈帶我們去了索布亞,參加了女兒的聚會。女兒會是土家族古老習俗的遺留物,有“東方情人節”的美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2016“女兒會”在索布亞石林景區浪漫開幕。可惜錯過了6月5438+03日的開幕式,錯過了相親會、土家族訂婚儀式、土家族民俗集體婚禮、篝火帳篷露營等精彩活動。,但沒有太多遺憾,因為我們看了民歌大賽,欣賞了這裏的石林景觀。

我們首先來到“女兒會”民歌大賽的現場。雖然是第二天,但嘹亮的民謠和激情的舞蹈依然吸引著我們。

“太陽壹出來,四座山就紅了,鳥變雞,魚變龍。情哥哥找個聰明的姐姐,情姐姐找個聰明的老公。”山歌、民謠、經典的土家民俗表演輪番上演,贏得了黑暗遊客的歡呼。

女兒會,歌會,浪漫無畏,快樂懷念。

感謝創造女兒會節日的人們,他們為我們保留了壹份記憶,為美麗的恩施增添了壹份溫暖。

中午,我們找了壹家路邊餐館,高高興興地“讓它殺了我們”,美美地吃了壹頓地道的土家飯。

接下來,我們跟著人群走進了石林景區。

索布語是土家語“三”的意思,索布亞是三關的意思。進入景區,這裏怪石嶙峋,有的如鷹望月,有的如龍入,有的開滿清涼的荷花,有的婀娜多姿,有的氣勢磅礴。與之相伴的,還有各種美麗的傳說。

狹窄的地方,只能壹個人通過,頭頂的藍天只有壹條線。這個狹窄的地方,是土家族孩子下山找媳婦的壹個關口。他們必須肩扛扁擔,背對人,不碰山壁才能通過,否則考不上。

壹路上美景很多,石林涼風伴著來自某處的民謠,讓我感覺很舒服。

“沒想到索布亞石林這麽美,不比雲南魯南石林差!”除了精彩的土家族歌舞,相親的哥哥姐姐和索布亞石林景區的美景也讓無數遊客贊不絕口。

醉人的石林風情,浪漫的土家族情歌。如夢似幻,悠揚動聽。

雖然只是第壹次,但我已經“愛上了女兒會,愛上了索布亞”!

註5:同時自應,同心自知。

旅遊回來後,我幾次想把這段浪漫的旅遊經歷寫下來,卻因為種種原因擱置了。快壹周年采風了,熱的受不了。不禁想起了去年輕松自由的石州之行。想起安主編,安主編的恩情讓我沒有來這裏,又壹次讓我有機會接觸和學習壹批文學作家。

“同線匯聚,千裏相隨。”我們這些文學朋友,與監利滿結緣,跨越了雲與水的距離,跨越了風與煙的大山,信守了我們的承諾。在壹起四天對朋友來說很短。有多少火花在閃耀,有多少靈感在飛舞,有多少感情在流淌,靠猜測和揣測是不合適的。當我在睡覺前醒來時,侃侃在飯後和旅遊後與我交談是壹件樂事!

安品主編,優雅溫柔。多次受邀陪他,談做人,寫文章,爭鳴。博學睿智,熱心腸。窮而樂,人如其名,才情深厚,詩詞或散文,妙語連珠,靈感飛揚。只要妳稍微靠近壹點,眉眼間的自信,隱藏在身體裏的硬朗,總會爆發出強大的感染力,然後讓妳感動,驚訝,驚嘆。我若有性,必有他無量功德。

監利本地知名作家謝金成,擅長歷史人物和地理研究。從上車開始,他就壹直在手機上寫寫畫畫。每到壹個落腳點,他總會沈思,手機裏就會彈出舒爾的大作。在過去的四天裏,已經有多達八個系列的收集風景,以及大量的風景照片和微視頻,選擇好,圖片清晰,質量高。謝老的手機照片不比相機差。到目前為止,手機裏存的照片已經占滿了我的記憶,不忍心刪幾張。難怪,原來謝老是個十足的風水先生!

陳振麟,壹個與神為友已久的書生,和我想象的壹樣獨立不羈,灑脫灑脫,才華橫溢。我被他澎湃的氣息所震撼,也欽佩他孜孜不倦的探索。如果說我壹生中幸運過幾次,這次旅行就是壹次。陳老師作為壹位師友,壹位模範作家,引起了我對文學的興趣,也引起了我對寫作的興奮。

教學寫作的另壹個偶像王。命運真的很慷慨,甚至給了我們擁抱的機會。看到美麗的花朵並不罕見。我看了他的作品,轉發了他的美文,靈魂早已融為壹體。在打車回家的路上,我進行了壹次坦誠的交談,我很佩服他的洞察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謝月成,壹個遊走在鄉村的記者。采編新聞大概已經深入他骨髓了,已經到了“公司歸屬”的地步。記者謝可謂廣交天下朋友。有200個好友,有1900多個好友。每天都有朋友舉報材料。壹天到晚,除了編新聞,他就是在村子裏走來走去,收集材料,做個大忙人。這次恩施之行,手機從未離開。壹天下來,它至少要充電兩次。後來手機再也沒有離開過充電寶。謝哥的敬業精神值得學習!

李光榮、萬東方,兩位官場文人,白羅,兩次相遇。就算他們不說話,強大的氣場也能直接壓出我的懶惰。如果我叫他們朋友,我真的很慚愧。

與他們同行的還有在教育界享有盛譽的全國模範教師鄧,白天種地35畝,晚上寫書的農民作家袁,領導尺八教育的後起之秀校長。

寫到這裏,我不禁瑟瑟發抖。我學有所成,教有所不教,卻為被列入其中而感到羞恥。然而這些老師朋友們並沒有落在我後面,還有壹首詩贊美我:“有風有景,我好開心。”坦白說,佛是坐在心裏的。"

“同時自應,同心自知。”回國後很忙,雖然朋友不如問候;篇幅有限,雖然我不能壹壹寫下來;但它的樣子和感覺,它的人和它的產品,已經刻在了心裏。感謝安主編,感謝監利滿,讓劍南老蔣河畔的壹株狗尾草,到達壹片廣闊的天地。也許有人會嘲笑這份友情的渺小,細碎的聲音難免會吵吵鬧鬧;然而,沒有微小的水滴,怎麽會有大海的潮汐湧動呢?真情無價,不分高低貴賤。好好記住老師朋友,開心照顧監利人!

如夢,亦師亦友。多好的機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