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如何做壹個有生活質量和修養的人?

如何做壹個有生活質量和修養的人?

第壹,要確立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質。其核心有三點:廉恥、守信、誠信。壹個人有壹點羞恥感是很重要的。壹個人如果壹點羞恥感都沒有,什麽事都敢做。保持羞恥感是壹個人最基本的品德。如果壹個人“食言”,還有誰來對付他?怎樣才能在這個社會立足?誠信也很重要。孟子提出了“為君子”的三個條件:“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做到這三點並不容易!

第二,要遵循社會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壹個是盡職盡責,壹個是敬業守信。也就是說,在什麽崗位上,都要做好。我們不要馬虎,要敬業,要守信。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如果每個人都不盡職盡責,不敬業守信,這個社會就亂了,就亂套了。

真正的價值是在群體中,在社會中實現的,而不是壹個人在房間裏實現的。個人價值的實現很簡單,就是得到別人、群體或者社會的認可,也就是說妳為群體、社會做出了貢獻。不做出貢獻是不可能實現個人價值的。沒有這個社會,個人價值是無法實現的。

第三,審美情趣和藝術精神的培養。藝術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壹個人的藝術審美情趣能很好地體現他高尚或低下的品德。中國傳統文化也非常重視哲學與藝術修養的結合。中國的藝術有非常豐富的內涵,壹首詩或壹幅畫中往往隱藏著豐富的哲理。同樣,中國的哲學是很藝術化的,所以中國的藝術和哲學是融為壹體的。我這裏說的藝術是廣義的,不只是琴棋書畫,主要是從內涵上。藝術精神是對社會的理解,是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理解。壹個人喜歡什麽樣的藝術,很能體現他的品德。另壹方面,通過對藝術的欣賞,不斷陶冶自己的性情,也可以對人生的價值有新的體驗。

第四,是處理環境問題。所謂應對環境的能力,就是聰明地對待生活。《荀子·尤作》有:“君子之學,不為明,而為窮而不困,憂而不亂。”所謂“溝通”就是徒弟的意思;“窮”就是遇到坎坷和困難。我們讀書學習,不是為了高官厚祿,而是在遇到各種坎坷和煩惱的時候,保持低著頭,保持堅定的意誌,知災知福,知生知死,不為所惑。這是最根本的,人要有非常強的適應環境的能力。因為這裏面有壹個“天賦”和“時間”的問題。“夫遇不幸,必也;有德無謀者,亦有才;君子博學多識,不符合時代的人多了去了!”所以荀子說,才與無能在我,不過是環境的問題。很多有天賦的人沒有好的機會,玩不起來;但有機會,沒有人才,更不可能充分發揮。所以壹個人要能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的才能和機遇。

第五,要註重功夫和外貌的修養。這既是內部的,也是外部的。儀表是外在的,涵養是內在的。修身功夫最重要的是虛心提問,虛心待人。《易經》中說“人性本惡,性本善,性本謙”。“過剩”意味著自滿。如果妳沾沾自喜,妳就不會接受新的想法和好的建議,妳就不會進步。孔子看了看周廟,看到了壹個祭祀用的器皿。這個容器很奇怪。“滿了就蓋;空了,就直立了。”當它滿了,它就會倒下來;空的時候會傾斜,裝的合適才會直立。這說明了壹個道理,空著肚子是不行的,過於自滿也是不行的。只有適當和謙虛,我們才能正直。

第六,人文素質應落實在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認同上。範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表現了這樣壹種精神,以及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理解。這也是人文素養的最終目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定我們的居住地。我們所有的精神修養,我們對人的主體性和人的能動性的理解和把握,人的偉大和渺小,生命的短暫和永恒,都應該落實到我們對生命及其價值的理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