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出口歐洲的歷史淵源
由於中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和人們的飲用時尚,對國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壹方面,朝廷在壹些沿海港口設立專門的海運公司,管理海上貿易,包括茶葉貿易,並允許外商購買茶葉運回本國。在唐順宗永貞元年間,最真誠的日本禪師從中國學佛歸來,將帶回的茶葉種植在晉江(滋賀縣)。815年,日本峨眉天皇訪問滋賀縣樊氏寺時,僧侶們奉上了美味的茶水。天皇喝後非常高興,於是大力推廣飲茶,於是在日本大面積種植茶葉。宋代,日本的榮禪師來中國學習佛經。回國後,他不僅帶回茶籽播種,還根據中國寺廟裏的飲茶方法,制定了自己的飲茶儀式。他晚年寫的《吃茶養生》壹書,被稱為日本第壹部茶書。書中稱茶為“聖藥”、“長生不老藥”,對日本社會飲茶時尚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宋元時期,中國的對外貿易口岸增加到89個,此時的陶瓷和茶葉已經成為中國主要的出口商品。尤其是明朝,政府采取了積極的外交政策,先後七次派遣鄭和下西洋。他走遍了東南亞、阿拉伯半島,直抵非洲東海岸,加強了與這些地區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大大提高了茶葉的產量。
這壹時期,西歐國家的商人陸續來到東方,從這些地區運來中國茶葉,促進了本國上層社會飲茶。明神宗萬歷三十五年(1607),荷蘭船只從爪哇來澳門賣茶,轉運到歐洲,這是中國茶葉直接銷往歐洲的最早記錄。之後,茶成為荷蘭最時尚的飲料。由於荷蘭人的宣傳和影響,飲茶之風迅速傳到了英國、法國等國。
1631年,壹位名叫維特的英國船長專程帶領他的船隊東進,第壹次直接從中國運來了大量的茶葉。
清朝以後,飲茶之風逐漸傳到壹些歐洲國家。茶葉剛傳到歐洲的時候,價格不菲,荷蘭人和英國人都視其為“貢品”和奢侈品。後來隨著茶葉投入的不斷增加,價格逐漸下降,成為民間日常飲品。從那以後,英國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飲茶者。
印度是黑碎茶產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國家,其茶種起源於中國。印度雖然有野生茶樹,但印度人不知道怎麽種,也不知道怎麽喝茶。只是在1780年,英國人和荷蘭人開始從中國進口茶籽,在印度種植茶葉。如今,阿薩姆邦是最著名的紅茶產地。即1835年從中國引進茶籽種植茶葉。中國專家前往指導種茶和制茶的方法,包括小規模紅茶的生產技術。茶葉切割器發明後,黑碎茶開始出現,成為全球性的散裝飲料。
到19世紀,中國的茶葉幾乎遍布世界各地,1886年,茶葉出口量達到268萬噸。西方語言中的“茶”字,多來源於當時海上貿易港口福建廈門的“茶”的讀音,以及廣東方言。可以說,中國給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識,茶的種植和加工技術,來自世界各地的茶,這些都與中國的茶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千絲萬縷的聯系。總之,中國是茶的故鄉,我們勤勞智慧的人民為世界人民創造了這種美味的飲品,值得我們的後代為之驕傲。
茶的歷史——茶的發展(壹);
隨著茶葉的傳播,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幾乎遍布全國和五大洲的國家和地區。
中國是茶的故鄉,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所以茶葉的產量和消費量居世界第壹。中國跨越六個氣候帶。地理區域東起臺灣省基隆,南至沿海瓊崖,西至西藏南部的茶余谷,北至山東半島。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產茶,全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茶區,江南茶區、江北茶區、華南茶區、西南茶區。中國茶葉產區分布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南,以浙江和湖南產最多,其次是四川和安徽。甘肅、西藏、山東是新開發的茶區,年產量不算太多。近年來,我國茶園面積已達16萬畝以上,年產量約40萬噸,出口量約13.5萬噸。同時,隨著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全國茶葉科研機構和教育機構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科研和教育網絡得到了建立和完善。大量研究成果得到推廣應用,科學植茶、科學制茶和茶產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為我國茶葉生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由於茶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成為三大飲料之壹,世界茶產業發展迅速。目前,世界五大洲50個國家都種植了茶葉,茶葉種植區主要集中在亞洲,占世界茶葉產量的80%以上。
茶葉的生產和飲用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人們對茶葉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這是因為,在社會發展中,人們對衣食住行的要求壹旦得到滿足,就特別註重醫療保健和文化生活的需求。茶,壹種天然的保健飲品,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同時,由於它含有大量的對保健和預防疾病有壹定作用的成分,所以會吸引大量的消費者飲用。茶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侶。
茶的歷史——茶的發展(下):
中國古代重要茶事的記載;
◆原始社會
傳說茶是人類在公元前28世紀神農時代發現的。《神農白草經》中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以茶解之。”說,當茶藥用的開始。
◆西周
據《華陽國誌》記載,巴蜀地區出產的茶葉,約在公元前1000年周武王伐之時,被作為“貢”寶,這是茶葉作為貢品的最早記載。
◆東周
春秋時期,嬰和時(公元前547年-公園前490年)“食米無粟,焙三蛋五蛋,沏茶。”說明茶已經作為菜湯供人食用了。(據《晏子春秋》)
◆西漢(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記載“沏茶有壹切”,“舞陽買茶”,表明茶葉在四川已經作為商品出現,這是最早的茶葉貿易記錄。童悅
◆東漢(公元25-220年)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醫學家華佗在他的《食論》中提出了“苦茶久飲可益之意”,這是對茶的藥理作用的第壹次記述。
◆三國(公園220 265)
史書《三國誌》記載,吳國國君孫皓(孫權後裔)以茶代酒,這是最早的“以茶代酒”的記載。
茶的歷史——茶的發展(三):
◆隋(AD 581-618)
飲茶逐漸開始普及,隋文帝病倒了。遇到壹個居士,叫他煮茶煮草,還真的管用。於是人們競相采摘,逐漸從藥用演變為社交飲料,但主要是在社會上層。
◆唐朝(公元618-907年)
唐代見證了茶作為飲料的擴張和普及,從社會上層走向全民。
唐太宗第五年(公元770年),開始在古竹山(今浙江長興)修建貢茶園,每年清明節前,動員民眾制作“古竹孫資”糕點、茶葉,向朝廷進貢。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趙贊提議開征茶稅。
公元8世紀後,陸羽的《茶經》問世。
在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最真誠的日本和尚帶著中國的茶籽和茶樹回到了中國。這是茶傳入日本的最早記錄。
壹種特殊的茶具出現在15(公元874年)的唐懿宗鹹通。
◆宋朝(960-1279)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年),在建安(今福建建甌)建宮制作北苑貢茶。從此,龍鳳集團茶葉有了很大的發展。
大觀元年(公元1107),宋徽宗趙霽撰《大觀茶花》壹書,以帝王之尊,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成立茶葉公司,專門從事茶葉貿易。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九月詔令廢除團茶,推廣葉茶。從此貢茶由餅茶變為芽茶(散葉茶),對炒青葉茶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610年,荷蘭人從澳門販賣茶葉,運到歐洲。1916,中國茶葉運到丹麥。1618年,朝廷向俄國派遣了欽差大臣,並向俄國皇帝獻茶。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65438年至0657年中國茶葉在法國市場銷售。
康熙八年(1669),印度東方公司開始將中國茶葉從範丹直接運往英國。
康熙二十八年(1689),福建廈門出口茶葉150噸,開創了中國內地茶葉直接銷往英國市場的先河。
1690中國茶葉獲得許可在美國波士頓銷售。光緒31 (1905)年,中國首次組織茶葉代表團赴印度和錫蘭(今斯裏蘭卡)考察茶葉生產體系,獲得了部分制茶機械,宣傳制茶機械的技術和方法。
從65438年到0896年,福州建立了機械茶公司,這是中國最早的機械茶行業。
茶的歷史——制茶史(壹);
中國制茶歷史悠久。野生茶樹自發現以來,經歷了復雜的變化,從生煮湯到散茶,從綠茶到多種茶,從手工操作到機械化制茶。除了茶葉品種和鮮葉原料的影響,加工條件和制作方法是各種茶葉品質特征形成的重要決定因素。本文簡要介紹了制茶的歷史。
(壹)從生煮湯到幹菜收集
茶的使用始於咀嚼茶樹的鮮葉,並發展成為生煮湯。生廚師類似於現代的煮蔬菜湯。比如雲南基諾族至今還有吃“涼茶”的習俗。鮮葉搗碎放入碗中,加入少許黃果葉、蒜、辣椒、鹽作為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勻。茶是用來當湯喝的。《晉書》有記載“吳人采茶烹之,曰‘明粥’”。甚至到了唐朝,他們還有吃明粥的習慣。
三國時期,魏出現了茶葉的簡單加工,先將采集的茶葉制成餅,曬幹或曬幹,這就是制茶技術的萌芽。
(2)從蒸熟定型到龍組雞蛋糕
經過反復實踐,發明了清蒸綠茶。即把茶葉鮮葉蒸熟碾碎,將餅茶打孔,全程烘幹,去除其綠氣。但還是苦而澀,所以通過將鮮葉洗凈,蒸熟壓榨,去汁做餅,大大降低了茶葉的苦澀味。
從唐代到宋代,貢茶興起,建立了貢茶院,即茶廠,組織官員學習制茶技術,從而推動了茶葉生產的不斷改革。
到了唐代,蒸青餅已經逐漸改良。陸羽《茶經創作》描述:“清,采之。蒸、搗、拍、烘、穿、封、幹茶。”即此時蒸青茶餅的完整制作流程為:蒸茶、解塊、搗茶、成型、拍制、脫模、排茶烘幹、打孔、烘焙、成型、封茶。
宋代,制茶技術發展迅速。新產品不斷湧現。北宋時期,龍鳳團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宋太平復興初期,專設龍鳳模型,送往北苑制作團茶飲用,龍鳳茶蓋始於此”。
據宋代趙《北苑別錄》記載,龍鳳團茶的制作工藝有蒸茶、壓茶、磨茶、制茶、黃茶、焙茶六道工序。茶芽采摘後,用水浸泡,選取均勻芽葉蒸熟,蒸熟後用冷水沖洗,然後少量擠出茶汁,擠出汁後,在砂鍋中加水研磨,然後用龍鳳成型,烘幹。
龍鳳組茶在加工過程中,冷水可以保綠,提高茶葉品質。而泡水榨汁的方法帶走了真正的滋味,使得茶香大大流失,整個制作過程耗時耗力,促使了蒸青綠茶的出現。
茶的歷史——制茶的歷史(2);
(3)從餅茶到散葉茶。
在蒸青綠茶的生產中,為了改善苦澀味難脫、香氣不當的缺點,逐漸采用蒸青後不揉不壓直接幹燥的方法,將蒸青綠茶改造成蒸青散茶,以保持茶葉的香氣。同時,散茶也有鑒賞方法和質量要求。
這種改革出現在宋代。“宋史。《食記》載:“茶分片茶和散茶兩種”,片茶即餅茶。元代王鎮在《農書》中詳細記載了當時蒸青散茶的過程。第10卷。《百谷譜》。蒸熟,用籃箔薄薄的鋪壹層,揉濕,烤熟,火鋪均勻,不焦不爛的晾幹。"
從宋代到元代,餅茶、龍鳳團茶、散茶同時並存。明代由於明太祖朱元璋於1391年頒布聖旨,廢除龍組,推行散茶。這使得清蒸綠茶很受歡迎。
(4)從蒸到炒。
與餅茶、團茶相比,茶葉的香氣在清蒸綠茶中保存得更好。但是蒸綠茶還是有香氣不夠濃郁的缺點。因此,利用幹熱充分發揮茶葉優良香氣的炒青技術應運而生。
炒綠茶從唐朝就有了。劉唐玉溪《西山蘭若品茶歌》說:“山僧後檐幾簇茶...而且壹定要炒到滿屋飄香”,還有壹句“從采摘到炒壹會兒”,說明嫩葉炒過之後香味四溢,而且炒的時間不長。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炒制綠茶的文字記錄。
唐宋元以後進壹步發展,炒綠茶逐漸增多。到了明代,炒綠茶的方法越來越完善,在《茶記》、《茶書》、《茶解》中都有詳細的記載。其制作方法壹般如下:高溫殺青、揉撚、復炸、烘幹。這個過程和現代炒綠茶的方法很像。參見附錄中的綠茶制作流程。
(E)從綠茶到其他茶。
在制茶過程中,由於對保證茶葉香氣和滋味的探討,通過不同的加工方法,從不發酵到充分發酵的壹系列不同的發酵程序,摸索出壹些規律,使茶葉從鮮葉到原料,制成不同色、香、味、形、質特點的六大茶,即綠茶、黃茶、紅茶、白茶、白茶。
茶的歷史——制茶的歷史(3);
壹代(1)黃茶
綠茶的基本工藝是殺青、揉撚、烘幹。當綠茶的炒制工藝掌握不當,如殺青溫度低、殺青蒸制時間長,或殺青後不及時攤晾、揉撚,或揉撚後不及時烘幹、炒制,則葉片變黃,產生黃葉湯,類似後來出現的黃茶。因此,黃茶的制作可能是由綠茶制作不當演變而來的。明代許次紓的《茶書》(1597)記載了這壹演變歷史。
(2)紅茶的外觀
綠茶殺青時,葉量過多,火溫較低,使葉變成類似黑色的深棕綠色,或綠毛茶發酵變黑,這就是制作紅茶的過程。紅茶的制造始於明朝中期。《明史·陳碩疏》記載了紅茶的生產(1524):“商茶尚低,求紅茶,產地有限……”。
(3)白茶的起源和演變
所謂唐宋時期的白茶,是指偶然發現的壹種白葉茶樹所采摘的茶葉,不同於後來開發的不經炒制、揉撚的白茶。到了明代,出現了類似現在的白茶。恒《沸泉小品》記載:“制茶者以火作者為次,曬者為上,亦近自然...綠色明亮,特別可愛”。現代白茶是由宋代綠茶的三色細芽、銀絲水芽逐漸演變而來。起初指的是幹茶表面有白絨、銀白色的“白毫銀針”。後來又發展成白牡丹、工美、壽美等顏色。
(4)紅茶的產生和發展。
紅茶起源於16世紀。在制茶的發展過程中,發現日曬代替了殺青,揉撚後葉子變紅,產生了紅茶。紅茶最早的生產是從福建崇安的小紅茶開始的。清代劉婧在《閑集壹刻》中記載“山中九歌有星鄉,群星雲集。外面有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地產的茶,黑紅湯,當地叫江西吳,都是星村各線私售。”自星村出現小規模紅茶後,功夫紅茶逐漸演變。20世紀20年代後,印度開發了碎紅茶,中國在50年代開始試制碎紅茶。
(5)綠茶的起源
綠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先做綠茶,再做紅茶,實現了綠茶的制作方法。綠茶的起源在學術界仍有爭議。有的推斷出現在北宋,有的推斷出現在清朝鹹豐年間,但都認為是福建首創。清初王草堂《茶論》:“武夷茶...收獲後,它被均勻地撒在竹籃裏,並在有風的日子裏擺放。它被稱為曬幹,壹旦其青色逐漸收集,然後油炸和烘烤...熟的時候是半青半紅,青的炸,紅的烤”。目前,福建武夷巖茶的制作方法仍然保留著這壹傳統工藝的特點。
(6)從素茶到花茶
在茶中加入香料或芳香花朵的做法由來已久。宋代蔡襄《茶錄》中提到,在茶中加入香料“茶真香,貢品用冰片、藥膏助聞”。南宋時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記載。石月的《踏月》。茉莉》記載:“茉莉嶺出產...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窨花制茶的技術越來越完善,可以用來泡茶的花也多種多樣。據《茶經》記載,共有桂花、茉莉、玫瑰、蘭花、橘子、梔子、木香、梅花九種。現代的花茶,除了上述的花種,還有白蘭花、玳瑁、珍珠蘭等。
由於制茶技術的不斷改革,各種制茶機械相繼出現,先是小規模的手工操作,然後是各種工序的機械化。除了少數名貴茶葉仍采用手工加工外,大部分茶葉都采用機械化加工。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