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神神養生山莊
洛河自西向東貫穿洛南全境,峽谷峽谷眾多,森林覆蓋率極高,非常適合發展旅遊業。這個縣有許多有趣的景點。在縣城西南,有壹個景區,有壹個非常浪漫的名字——中國洛南音樂小鎮。不接受門票。主要有音樂廣場、音樂風情街、音樂酒店民宿、萬畝花卉、四號草堂、兒童樂園、藝術家公社、淩倫文化研究院等。
該項目由江蘇省投資數億元支持。縣委、縣政府也非常關註這個項目,已經與陜西演藝集團、陜西廣電傳媒、咪咕音樂簽訂協議,達成合作。這麽多高端媒體的支持,遊客壹直稀少才奇怪。在鎮上溜達,入住酒店的人很少,風情商業街兩邊的古玩店也大多關門了。雖然桂是洛南唯壹的4A級風景區,但它的知名度遠不如附近的倉頡花園和饅頭山公園。
說到倉頡花園,我們首先應該談談倉頡。根據歷史文獻和傳說,倉頡是黃帝的歷史學家。他受鳥獸足跡的啟發,創造了28種象形文字,因此被稱為“造字聖人”。因為他,中華民族進入了用文字記錄文明的開端。洛南縣人民為了紀念這位中國文化的鼻祖,在山頭山生態園修建了倉頡園,塑造了倉頡的形象,成為洛南文化生活的象征。
那麽,為什麽要把音樂城建在倉頡花園附近呢?因為洛南不僅是“聲藏界”造詞的地方,也是淩倫造樂的地方。
淩倫是誰?他是音樂的鼻祖,被後世諸神稱為“音樂之神”。據說,黃帝軒轅氏在史學家倉頡和音樂官員淩倫的陪同下遊覽了洛南。倉頡在洛河畔根據鳥獸的蹤跡開啟了他的思維,開啟了漢字的發展。淩倫被山上鳥獸之聲豁然開朗,首創中國五音12律,推動了中國音樂的發展。壹時間,山中風聲、雨聲、雷聲、鳥鳴、蟲鳴、馮明、樹枝搖曳,還有巨蟒的吼聲,這些美妙的自然聲音令淩倫著迷。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研究,他終於創作出了五音12旋律,對中國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洛南音樂小鎮就是在這樣深厚的文化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因為有倉頡和淩倫這兩位傳奇的歷史文人,所以說洛南是中華文明的開創者並不為過。洛南的倉頡園林遠近聞名,倉頡造字的傳說已深入人心。然而,盡管《漢書》、《呂春秋·古樂篇》等史書記載了淩倫在洛南創作旋律的故事,卻鮮有人知。想想當今社會的歌手,被人們瘋狂追捧,音樂鼻祖淩倫卻鮮為人知。不得不說是文化教育的失敗。
洛南縣縣政府也想讓音樂小鎮出名,而且立足點很高。它稱這個小鎮為“中國洛南音樂之鄉”。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有多少景點敢用“中國”二字做前綴?
依托秦嶺優美的生態,政府正雄心勃勃地準備打造民族音樂產業品牌,引進音樂產業基地項目、樂器生產銷售項目,在秦嶺建設棲鳳灣大學城、滑雪場、兒童樂園。定期舉辦靈倫文化藝術節,發掘和傳承傳統文化,促進音樂文化產業發展。今年6月21日,是夏季至日節氣和零輪音樂日。由洛南縣委、洛南縣政府主辦的“中國洛南音樂小鎮靈倫文化藝術節”開幕。我有幸參加了開幕式並觀看了文藝表演。
做了很多宣傳工作,但收效甚微。在網絡社會,政府似乎缺乏網上宣傳的概念。只是讓少數官方媒體宣傳報道,馬虎了事。媒體報道的地名甚至不壹致。這個地方偏僻,地址潦草。難怪外地遊客不知道洛南音樂小鎮這個地方,不知道為什麽叫“音樂小鎮”。更何況不知道淩倫的旋律是哪座山?這座山的正確名稱是什麽?
既然音樂小鎮主打“淩倫文化”這個牌子,那麽他創作旋律的地方應該是神聖的,地名的書寫和稱呼也應該嚴謹。可惜,別說普通人,就連知名媒體都搞不清楚!給我的感覺就是這個老外很亂!
比如6月22日,淩倫文化藝術節開幕的第二天,有報道說淩倫的創作地點是“呼倫山”,山上已經建起了淩倫館(我看到的時候)。陜西科技傳媒、新浪陜西商洛頻道、中國經濟周刊等媒體均以“中國洛南音樂小鎮淩倫文化藝術節開幕”為題,對開幕當天進行了報道。文章指出,樂官淩倫在呼倫山腳下,聽到了馮明的聲音,反復琢磨、推敲,創造了中國音樂的十二音。也就是說,地名被寫成了“呼倫山”。當我參觀音樂城時,我查看了地圖。百度地圖上標註的是“雷虎山”,位於鎮南,也就是陜西法制網報道的靈倫閣“呼倫山”。如此具有文化魅力的聖山,居然用不同的方式書寫,表現出對歷史文化的不尊重和不嚴謹。
在音樂小鎮呆了幾天,問小鎮的工作人員附近的山(就是淩倫寫音樂12的那座山)叫什麽名字。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那座山的名字,甚至有些工作人員都不知道那就是傳說中淩倫寫下旋律的那座山。
今天本來想寫壹篇遊記,但是跑題了。或許是在剛剛脫貧的國家級貧困縣洛南看到了壹個文化小鎮,遊客並不買賬。我很擔心!我就寫了這麽多。
我覺得不如把“中國洛南音樂小鎮”的名字改成“洛南淩倫文化小鎮”,更有歷史文化氣息!什麽“呼倫山”、“呼倫山”、“雷虎山”!雖然發音相似,但寫法混亂。建議當地政府組織地名委員會、縣誌研究室等人員統壹山名。我個人認為稱它為“靈倫山”更為恰當,它與北方的倉頡園林的名字相對應。畢竟,倉頡和淩倫都是洛南的文化招牌。洛南人民建立了“倉頡花園”來紀念倉頡。為什麽他們不能命名為“淩倫山”或“淩倫文化小鎮”來紀念淩倫?這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