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漢樂的歷史演變
據明代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大埔縣誌》記載,大埔鐘君班已有音樂、八音、絲弦活動,並有“鐘、陸”古樂譜。《實錄》說:“浦在潮中的詩,勝於鄒魯”,“浦之風俗,家之詩”。明清時期,大埔縣屬潮州府管轄,故有“浦在潮”之說。此後的《六縣誌》對蒲的習俗也有記述:“背家弦”或“比家弦書”。清代大埔人羅淑玉、百侯人楊友烈、人張振南等文人舉人,都擅長彈琴吹笛。張震南的家人知道這件事不下十次,壹時之間成為佳話。清光緒年間(1882),茶陽秀才饒擅長演奏三弦、琵琶,甚至臨摹樂名《康樂集》,收入中國樂曲182首,至今已逾110年。民國時期,中國音樂在大埔極為流行。鄉村的每壹個角落都有弦樂社,如依桐民族音樂社、依桐民族音樂社、寶鼎民族音樂社、如樂軒等。大埔雙溪國軍班著名藝人李蘭田曾說:“我祖上以吹唱為業,我這壹代大概有六七代。”
據介紹,當時大埔有近百家“笛館”(蒲人稱嗩吶笛),可見其繁榮程度。民國時期蓬勃發展的漢樂活動,造就了壹大批藝術成就很高的藝術家和音樂家,如如何教育翟、饒拓生、錢若初、饒從舉、羅九祥、饒弼初、李蘭田、李誌田等。他們不僅活躍在大埔縣,還將中國音樂傳播到新加坡、馬來西亞、上海、廣州、汕頭等地。新加坡客家協會民族音樂部聘請大埔樂師擔任指導;1990年春,何玉齋和饒拓生在廣州組織了“潮美音樂俱樂部”。21年,何玉齋赴滬創辦“向異社”,兩三年時間,造就了壹批中國音樂人才。在汕頭,土生土長的大埔人錢若初創辦了公益音樂劇《月月》,與饒、饒拓生、饒從舉、饒碧初等壹起推動了汕頭公益社的文娛活動。當時許多圖案密集的中國音樂唱片水平很高,壹直珍藏至今。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方針的指引下,大埔縣的國樂活動蓬勃發展,各地成立了以演奏國樂為主的俱樂部。較大的組織有:大埔縣鐘君班藝術家聯盟和大埔縣民間音樂研究會。樂譜整理出版中有1、2、3集大埔民樂。漢曲集、嗩吶曲牌、古鞏經等。期間,饒、饒從舉、羅九祥、俞敦昌、羅連、李德利等壹批中國音樂大師赴安、京、穗、梅州等地演出和錄制電影。“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迫使中國音樂活動停止。改革開放後,大埔的中國音樂活動有所復興。
1989 11 10月,大埔縣廣東省中國音樂研究會成立,全國各地的中國音樂表演隊陸續恢復活動;編輯出版《廣東漢樂300首》、《廣東漢樂新曲300首》;“中國研究會”出版學術刊物《中國音樂研究》;90年代以來,多次接待英國、美國、菲律賓音樂學者來訪,多次組團赴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多次接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臺灣電視臺的錄音錄像。
為了促進群眾性中國音樂活動的普及和提高,該縣舉辦了許多中國音樂演出、專場晚會和大型音樂會。還舉辦了暑期青少年中國音樂培訓班。200 4年,由於廣東漢樂的廣泛傳播和普及,大埔縣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大埔縣誌》設置祭祀禮樂欄目,詳細收錄琴、琴、鐘、卿、笙、簫等樂器,並附編鐘、陸字五種古樂譜,用於問候、紀念、送神。在民間,明朝末年,大埔郎峰人羅淑玉,避往深山,每日彈琴讀書自娛。
清乾隆元年,大埔童鳴秀才楊友烈在海南瓊山書院講學時,曾登上明樓。他的傳記說:柳葉是徐明,月光是霜。他回去借給東曉玩“水龍隱”,無法擺脫它。見上面《大埔縣誌》中的人物,稱之為儒樂。至於鐘君類的音樂,民間鑼鼓和八音等。《大埔縣誌》第十卷,清乾隆十年(1745)是民俗。《立春》載:立春的第壹天,各種社奏,主張耕牛反土,農民可以通過耕牛的顏色來辨別雨水。d .鼓吹是鐘君班的音樂和八音鑼鼓的總稱。再來說說廟會音樂。唐朝時,寺廟裏供奉僧尼。佛教歌曲為了適應當地的民風,吸收了民歌、民謠、流行曲調,同時邀請中國軍樂家用嗩吶伴奏,壹直沿襲下來。
從清末到抗戰時期,廣東漢樂府在粵東相當普遍。而且在城鎮裏有更多固定的音樂俱樂部。這壹時期的儒家音樂有以下特點:
壹個是同時演奏中國音樂和皮黃。漢樂和漢劇音樂是相互促進的。
二是搞研究。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錢若初(大埔人)經常在《汕頭日報》上發表對中國音樂的評論。民國二十二年(1933)創辦公益社音樂劇月刊,出版11期。著名國樂大師何玉齋整理了近百首傳統絲弦樂曲,標註了段落,並用小字記錄了演奏中的花。記譜法得到了改進。
三是絲弦樂空板的出現。與本世紀的樂譜相比,100年前的舊樂譜有字有音出現在板上(即小節的第壹拍),後者則變成了空板,如《崔子燈探》、《妳的傳說》、《千裏宿命》。這是音樂藝術家表演中的再創作,得到認可和許可。
第四,音樂資料陸續出版。如金陽樂園萬川(大埔舊縣名)編的《秦雪指南》,民國二十二年(1933)由施來(新加波)和盛印局印刷出版,收錄了《水蓮》、《小洋洲》等42篇公誌樂譜。民國23年《星洲客家總會國樂部五周年文集》出版,對近200首I音階樂譜進行了詳細註釋。同年,大埔陳小虎編著的《中國樂譜》出版,收錄了45首宮池音樂。抗日戰爭前夕,興寧郭樂社出版了平版印刷的《中國樂譜》,約有65,438+000份宮尺樂譜。這些出版物對廣東漢樂的傳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五是建立群眾音樂組織。比如潮州的洋風國樂社;大埔依桐中樂會。依桐民族音樂俱樂部和百侯儒家音樂俱樂部;汕頭的公益社和義成社;西河保定民族音樂學會;梅州市梅縣區藝光民族音樂社;梅州市興寧市興寧民族音樂學會;廣州的潮美音樂會所等等。可見這壹時期廣東漢樂興盛。六、廣東漢樂的前身饒於民國16年(1927年)成功地根據二胡創作了體胡。提壺音色柔和豐富,音域寬廣,更適合廣東國樂,從而取代了六角二胡。
抗日戰爭後,人民生活困難,廣東的中國音樂活動大大減少。
新中國成立後,廣東民族音樂得到了充分的重視和極大的發展。原來的音樂社改名為社團,有的變成了
漢劇班俱樂部。壹些中國軍事藝術家也加入了漢劇團,他們的活動更加廣泛。特別是1956年,以饒從舉、饒、羅九祥為代表的客家音樂團隨粵團赴京參加首屆民族音樂周,獲得成功。演奏的廣東漢樂廣受好評,井灌制作了《單點頭》、《趙軍的控訴》等十余張音樂唱片。65438-0959著名古箏專家羅九祥赴Xi安參加全國古箏教材會議,被譽為古箏南派代表。
1962年,大埔縣16名樂手,包括羅九香、羅蓮等,為首屆羊城音樂花會做了5場音樂會,並做了專場演出和錄制唱片。尤其是中國軍人班表演的《飯後茶》、《嫁個好郎》等有趣的民俗歌曲,更是受到全國音樂界人士的壹致好評。廣東省委宣傳部專門為“廣東中樂隊”召開座談會。此後,廣州音樂學院開設了廣東中國音樂班,培養中國音樂人才。1987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廣東省舉辦音樂表演周,廣東中樂集團應邀參加了6場演出,影響很大。
80年代以後,廣東漢樂進壹步發展,出版了許多音樂資料和樂譜資料。比如1982出版的廣東中國音樂300首。
700多年前,中原古樂從中原流傳到粵東等偏遠山區,並在客居地與民間打擊樂、廟會樂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音樂流派,成為廣東省三大音樂類型之壹。大埔有良好的中樂基礎,民間中樂活動歷史悠久,中樂表演點遍布城鄉。據《大埔縣誌》記載,蒲的民俗學家們都在背誦《家弦》。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有38個中國樂隊,60多個家庭中國音樂場所,廣東省中國音樂研究會會員200多人。
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廣東漢樂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了推廣廣東中樂,深圳市升平小學於2006年成立了廣東中樂團,成員138多人,全部是學生。經過幾年的訓練,升平小學中樂團的演奏水平越來越高,多次獲得省市級比賽。
2010年5月,第16屆廣州亞運會組委會向深圳市升平小學廣東中樂團發出亞運會演出邀請。作為全國唯壹的學生中樂團,升平小學廣東中樂團將在亞運城、官方總部酒店、天河體育中心等重要場館演出,向亞洲人民展示廣東國樂這壹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深圳布吉客家音樂協會品牌專場《廣東漢樂》於2010年16廣州亞運會首次亮相,隨後於20110年上演大運會,並於7月19日在大運會文化園開幕式上精彩亮相。大運會期間,客家音樂文化將向世界各地的朋友展示。
2012,12 10月24日,在2012CCTV全國器樂電視大賽傳統民樂組合決賽中,由梅州廣東漢劇院選送的廣東國樂《崔子登壇》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本組第壹名,這是梅州文藝團體首次參加全國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