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資料
在《三國演義》出現之前,中國的小說普遍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有幾十個字。《三國演義》是中國第壹部小說。我們應該關註中國的小說是如何從短篇發展到長篇的。原來宋代盛行評書,評書成了壹種職業。說書人喜歡用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陳壽的《三國誌》是講故事的最佳素材。壹些零散的三國故事片段也壹直在民間流傳。再加上說書人取材時間長,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也越來越豐滿。最後,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成長為壹部傑作。這些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口耳相傳了很久,最後被加工整理成壹本書,成為中國第壹部小說。這是壹個偉大的集體創造。它在形式上不同於單壹作者寫的小說,值得我們關註。這部源於傑出人才的小說,繼之以鬼故事小說《西遊記》和另壹部歷史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對後來的小說有壹定的啟發作用。歷史文學的起源,這部巨著本身的文學價值以及對後世的影響,都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第壹,《三國演義》的思想傾向:擁劉反曹。
1,擁劉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現;
2.擁劉反曹思想的形成:4 .它是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形成的,羅貫中繼承並熔鑄到作品中,毛宗崗修改時又加強了它;
3.擁劉反曹的內涵:反映了人們的德治、仁政理想和反對暴政的意願;它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統思想的反映。
第二,劉備和曹操的形象。
1,曹操:奸詐,殘忍,虛偽;偉大的才華和遠見;-這是壹個復雜的圖像。羅貫中既寫其短,又寫其長,不影響其傾向。
2.劉備:壹個理想化的君主形象,也是統治階級代表所特有的虛偽壹面。
第三,對戰爭的描述。
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相似之處:都是以弱對強,都是用火力,結局都是弱者贏。
特點不壹樣:鬥爭雙方的特點不壹樣,面對的情況也不壹樣,所以永遠不壹樣。
學習內容
壹、歷史文學的起源
宋代的說話技巧非常發達。說話的表演場所不僅限於勾欄瓦寺,農村寺廟也有。據《東京夢》記載,北宋都城汴京的著名藝人霍思劍,以“講三分”聞名,即講三國故事,而殷則常以講五代歷史為賣點。他們倆都是優秀的歷史學家。
不管演講者是不是專家,他都需要演講。當時有壹個專門寫演講稿的“讀書會”。書友會的人要寫故事,必須有深厚的文學修養和廣博的歷史知識。演講者的手稿經過不斷的打磨、增刪,可能會演變成壹部篇幅越來越長的小說。
宋代,乃德翁在《雞生瓦蛇種記》中記載了四個故事;
說話分四個流派:壹個是小說,叫銀字,比如煙粉,鬼,傳說。到了破案的時候,都是飛刀棍棒,大賺壹筆。當我們談到鐵騎時,我們指的是馬和金鼓的事情。說經文就是說佛經。我們說的“參”,是指“參禪參悟”。談歷史書,談前代歷史,談興廢之戰。最怕小說的人,蓋小說的人,瞬間就能講出壹代又壹代的故事。
其中第四條是“談史書,談前代史傳,談戰爭興衰。”關於三國的故事應該屬於這壹類。
小說《三國演義》可以說是直接或間接收集了唐宋時期流傳的三國故事,尤其是小說家講述的“代代相傳”的講座材料。這是壹部經過多次修改的作品。下面說的《全向平話三國誌》是元代的產物,但其始祖可能源於宋代的說話人手稿。
口語素材如何變成腳本小說?大概是說者壹開始是口口相傳,不是文字,但是口口相傳很容易忘記。故事越添油加醋,內容越復雜,越難記。只有用文字才能記錄下來,避免說話時遺漏。隨著文字記錄的不斷整理,篇幅越來越大。這裏有兩個小問題值得考慮:壹是原稿可能比較簡單粗糙,後期修訂版可能比較復雜,而刪節版則相反;第二,初稿壹旦流傳,後面可能會出現同壹個故事的許多不同版本,因為不同的藝術家或文人對它進行了潤色和解讀。這裏舉壹兩個例子來說明。《知止新刊·全平話三國誌》共三卷,系元代英宗至(1321-1323)年間建安(今閩北)俞氏所刊。每卷都刻有摯新刊《三國誌平話》全本,通稱為《三國誌平話》。這本書現藏於日本東京內閣圖書館。它有138頁,每頁有兩列。左右頁合並,上有圖片,下有文字。演講者拿著這個筆記本,可以看圖看字,可以口吐白沫,可以隨意敷衍。這不壹定是演講者的第壹稿,但這是壹個較早的版本,這表明它是比較簡單和粗糙的。再比如《三國誌略》,也是《三國演義》,上下三卷,不是作者寫的,也是建安書店的。雖然中上冊第壹行刻有“致遠新刊全三點刊略”和“致遠新刊全三點刊略”字樣,封面有“吳佳新刻”字樣,但學界大多認為不是元世祖致遠三十壹年吳佳(1294)的刻本。是書商故弄玄虛,其實是元至鄭錚十四年或者元明之變的產物。因為在上冊、中冊和下冊中,每冊的最後壹兩頁之前都故意省略了兩三頁的故事,但頁碼是連貫的,沒有間斷。很明顯,書商偷工減料,欺騙顧客。為了降低成本,通常會印刷刪節版。
魯迅說宋朝的演說家很多是專家,但他對什麽作品都不了解。現存評話故事多為元人作品(1982,127頁)。其中,知止新刊《全平話三國誌》和致遠新刊《全三國誌》都有《三國演義》的主要情節,這是《三國演義》的雛形。
總結壹下這壹節的內容:中國的說書起源很早,宋代的說書人特別喜歡講歷史。北宋時,霍三學因說“三分”而出名。但三國故事的零散片段流傳很早,唐代就有記載。宋人致力於點綴和鋪張,使內容更加豐富,情節更加精彩。現存的全本《三國平話史》是元人之作,應該是《三國演義》的雛形。
二、《三國演義》的作者、年代、版本。
這壹節“作者、版本、寫作年份”提供的信息存在諸多爭議問題。建議大家不要死記硬背材料,只要知道大綱就可以了。
作者
在漫長的皇帝專制統治時期,奇怪的是中國的小說和戲劇壹直受到正統文人的忽視和歧視,以至於這些作品大多神神秘秘,鬼鬼祟祟。可惜的是,它的作者總是用化名或不用名字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活。本課程選取的幾部名著的作者都有類似的情況。
《三國演義》的作者壹般說是羅貫中。對他的籍貫和生平事跡的記載差別很大,材料也很簡略。
關於羅貫中的籍貫,主要有四種說法:壹是太原,二是杭州,三是東源(山東東平),四是廬陵。幾十年來,前兩種說法很多,但至今沒有定論。今天劉知賢、王啟立、沈伯鈞、周冷嘎都持東原論。從現有資料來看,董源的理論更可信。
——太原說
明佚名《鬼書續》雲:“羅貫中,太原人,號。與人守寡。樂府和暗語都極新鮮。”
第二,杭州說
明郎英《七修約稿》有二十三雲:“三國與宋江編,杭州人羅本觀。舊義必有書,故編之。”
田明汝城《西湖遊記》(卷二十五)說:“羅貫中,錢塘人,南宋人,編小說數十部。”
明代王琦《續文學通考》卷177《考證與傳記》雲:“水滸是羅貫所作。字書裏,杭州人。”
第三,東原(東平)說
明永玉子(蔣大器)《通俗三國演義序》說:‘若羅貫中原籍東方,傳陳壽平陽傳,研究各國歷史,自漢靈帝鐘平元年,至晉太康元年。註意得失。書的目的是通俗的三國演義,不是很深刻,很庸俗。事實上,這幾乎是歷史性的。
王啟立著《羅貫中與三國演義》(1983,240-265頁)在元代趙燮《趙寶鳳先生集》所附《壹位大師祭寶鳳先生》壹書中所列三十壹人中,發現羅本和高克柔,認為羅本就是羅貫中。這就涉及到水滸傳的作者了。梁山泊中唯壹的好官員是東平太守陳。為什麽?原來,慈溪縣令陳找本城市民趙寶鳳求職,要做徒弟,寶鳳通知了民政。因此,陳在宋元時期也被列為寶豐先生的門生,這就不難解釋《水滸傳》中唯壹的好官是陳的玄機了。《水滸傳》是施耐庵寫的,羅貫中編的。羅貫中明明是羅本,東平是他父母的國家。形容這位好官是東平知府,王啟立認為是“羅貫中精心安排的”。
周冷嘎《關於羅貫中生平的新史料》(譚羅非主編,1992,119-130)也從趙寶鳳先生的藏書和宋元中尋找資料,認為羅貫中原是名書,字直,東平人。元朝死後,他去了他的哥哥羅公子韋偃,他住在浙江慈溪。羅公是宋宗室後裔趙寶鳳的門生,所以羅本也曾師從趙寶鳳。害怕滲透是另壹個名字。
關於羅貫中的生平,有人認為他是南宋人。有人認為自己處於元末明初是有道理的,因為元末明初的動蕩經歷和作家的政治抱負對《三國演義》的創作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以下引用周毅、、張、、周冷嘎等人的話:
——南宋(周易)
周易的文章《羅貫中的《水滸傳》與《儒林外史》所見王實甫的《西廂記》(1985,76-82頁)認為“羅貫中可能是南宋人,也可能是宋元之間的人。”可以參考上壹節《歷史文學的起源》中周易的觀點。
2.出生於1295左右(,張,)。
馮其庸的《羅貫中時代論》(1991,80-93頁)認為,羅貫中和葛可久既然可以放在壹起提,那麽葛就是元人,羅當然也是元人。根據《鬼書續》的記載,羅貫中生於明朝貞元年(1295)前後,卒於明朝洪武年(1379)前後,活了八十五年左右。
張《羅貫中生卒年考》(1982,第三期,第120-126頁)堅持以書中現有地名為依據考證該書成書日期,以追溯作者出生時間。他認為《三國演義》寫於1329左右,作者是羅貫中。
三。生於1330(魯迅和周林加)
魯迅的《簡史》(129頁)被認為是“元明之際的人”(約1330-1400)。
周冷嘎小說筆記(1981,第4期,第76-82頁)贊同魯迅關於羅貫中“自元至明”的說法,可能是慈禧人。
結合各種說法,大致是這樣的:羅貫中東平人,原名羅本,字,別名管仲,又名胡亥三人。他生於元末明初。曾入張士誠幕府,後隱居浙江慈溪從事寫作,卒於明初。雜劇有三種,包括“宋太祖龍虎會”。他還著有六部小說:《三國演義》、《秦王花刺》、《隋唐演義》、《唐五代演義》、《三穗平遙傳》、《粉妝樓》。壹般認為小說《水滸傳》也包含了羅貫中的心血。
寫作年份
關於《三國演義》的成書日期,主要有四種說法:壹是宋代以前;第二,元朝中期;三、明初;第四,明朝中期。無論如何,因為羅貫中作為《三國演義》編者的身份不能被否定,所以寫作時間不能跳出羅貫中生活的時代,寫作時間必須結合羅貫中的生卒年。
第壹,宋常說
《周易》主張《三國演義》寫於宋代或北宋之前,我們前面已經引用過(見本單元,第3頁)。
二,元代中期的理論
元石碩《通俗三國演義》明代嘉靖印本是元代羅貫中的原著(1991,94-108頁),認為該書用了330多首詩評價人物,情節與宋元平話十分相似。而且引用的時候是唐仙或者宋仙,不是元仙,真的是任原的腔調;除了少數筆誤,書中小字註釋所提及的今天的地名,幾乎都與元代的行政區名稱壹致。因為江陵、建康、坦洲都是元二年(1329)以前的老地名,所以做註解的時間就在這壹年被打破,之後又延長了十幾年。基本上可以確定該書成書於元代中期,大約是14世紀20-40年代。他還認為羅貫中的生卒年約為1300至1370,嘉靖本可視為羅貫中的原著。
三、明初的理論
歐陽漸的隨筆《論通俗三國演義的成書時間》(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83,280-295頁)認為,《三國演義》成書於明初。他不同意袁關於書中註腳日期在歷二年(1329)之前的結論,認為地名的情況比較復雜。他認為羅貫中始於明初,十二卷成書不早於洪武三年(1370),全書初稿完成於1371年之後。他還認為,根據《大師向寶豐先生致敬》記載,羅本排在第八位的Usdao(生於1314)和第十三位的王浣(生於1314)之間,他的出生年份大約是1315到660。羅本·管仲開始寫作時大約五十歲。
第四,明朝中葉的理論
張國光《通俗三國演義》成書於明中葉(1983,266-279頁)壹文認為,通俗三國演義是在《三國誌平話》的基礎上寫成的,而元代出版的《三國誌平話》是於新安年間(132654)寫成的。張國光因此認為,“這本書的寫作不會是元朝,也不會是明朝初年,而是明朝中期。為此寫序的傻兒子蔣大器,大概就是它的作者。”他估計是因為蔣大器寫完序言後沒錢刻書,過了二十年才由修祖子出版。
值得註意的是,張國光拋開羅貫中是《三國演義》的作者,這樣就不用擔心該書的寫作日期是否與羅貫中的生卒年重合。如果結合羅貫中的生平,第二、三種說法更接近事實。如果第四種說法合理,明朝中期是開始流傳的時間。
版本
——賈靜本
現存明嘉靖壬午(1522)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篇,每篇只有七個字。該書署名為“晉平陽侯傳,後由羅本管仲主編”。需要註意的是,很多學者認為它是最接近羅貫中原著,甚至是羅原著的版本,但現在質疑者很多。
第二,地方誌
明代萬歷年間(1573-1620)出版的版本有幾個,簡稱“萬歷書”。劉龍田喬杉堂和於雙峰堂是較早的。值得註意的是,內容與嘉靖版有些不同,文字相對簡單。很多學者認為《列傳》的始祖早於嘉靖。
第三,李平本
《先生評三國誌》是萬歷以後、天啟年間,以之名對巫溪人葉畫所作的偽評,故又稱“李偽評”。嘉靖書每兩本合為壹百二十本,不分卷。現存明建陽吳冠明出版物有幾種。清代毛宗崗對《毛註》進行了刪節和修改。
四、毛本(毛平本)
《毛宗崗評三國演義》,清康熙年間出版,六十卷壹百二十回。毛倫、毛宗崗父子以金聖嘆的名義修改《偽李評點》,進行了全面的修改。魯迅說,石矛父子主要執行三項任務,壹是改,二是增,三是減。其余各節為“壹是正眼,二是正辭,三是刪贊,四是增刪瑣事,五是改詩”。值得註意的是,李認為這部書較前代更強化了封建正統觀念,但在藝術處理上卻大大超越了前代。
總之,這四個版本只有三個版本:壹個是嘉靖出版的通俗《三國演義》,壹個是《三國誌傳》,第三個是《毛平本》的體系。支與《李平本》經毛宗崗校訂後已編入《毛平本》,應屬同壹系統。現在書店印的多是毛評體系的書,但校勘時通常會參考嘉靖本的不同版本做壹些改動。
第三,三國故事的形成
晉代陳壽編《三國誌》,裴松之引劉宋四百余種書為註。我們知道,魏晉六朝時期,流行以貌取人,總是要根據具體的事跡來判斷人物。後來《世說新語》收錄了很多魏晉各種人物的精彩故事。品評人物的風氣已經流傳了壹段時間,很多人對當時人物的壹言壹行都非常熟悉。在說話的過程中,壹方面趣味性強,口口相傳之間加入了說話人的主觀見解和個人色彩,於是對人和事的描寫也變得越來越精彩。
如敘述、描寫、歌頌兩晉南北朝三國故事和人物的文獻就有30多種。這是現有的文獻,實際數量肯定不止這個。
唐代有140多首關於三國的詩,宋代有80首左右。這些也意味著,就今天已知的材料而言,當時肯定有更多。
元代除了詩歌和散文,還有60多部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元雜劇。這壹點更值得註意。第壹,三國故事的個別片段在當時發展得很好,才可以編成劇本。第二,戲劇比詩歌傳播更廣,影響更大,與小說的發展互為因果。自宋代以來壹直流傳的三分法成為《三國演義》小說的基礎。
三國演義是小說,但原著故事零星。這些零散的素材最終如何組織成壹部巨著,是壹個有趣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說是漫長的。因為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和正史差不多的話,那麽《三國誌》寫完後就沒必要再編《三國演義》了。當然,《三國演義》的素材不僅直接取自《三國誌》,也間接取自《三國誌》的註釋和其他六朝史料,更多的是被後人充分開發的故事素材(正所謂“添料”)。尤其是元雜劇作品,把三國故事滲透成了有血有肉的生活。三國故事的形成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壹階段是陳壽《三國誌》成書前的記載,大部分是史料,包括歷史人物出身、言行的記載和傳說。陳壽《三國誌》承認了其中壹部分作為編撰正史的材料,但更多的材料是文人或民間留下的。
第二階段是《三國誌》出版後的早期,尤其是東晉南北朝時期。因為到三國的時間並不遠,仍然有大量的文獻和民間傳說流行,但故事內容不可避免地開始增加或變化。
第三階段是唐宋時期文人的歌唱和說書人的表演。前者可以讓故事和傳說更有趣,後者可以把零星的故事組合成更長的單元。
第四階段是元雜劇作品。元代很多劇作家都試圖把三國故事寫成精彩的劇本。以呂布和貂蟬的故事為例。現存劇本有無名的《金雲堂秘編》、鄭光祖的《虎牢關三戰呂布》、武漢臣的《虎牢關三戰呂布》(殘缺)、余的《白衣斬呂布》。此外,元南戲還有《丟西姆女兒的故事》(不完整)。我們可以估量壹下元劇作者對整個《三國演義》發展的貢獻。
第五階段是羅貫中的書。《通俗三國演義》這本書,從正史、小說選文、考證、通俗程度來說,都是真實的。尤其是各種經典,包括史籍、筆記、傳說、評話、劇本、詩詞等。,都被融化成了壹部偉大的作品。這實際上匯集了千千成千上萬人的努力;在羅貫中之前,對故事文本和情節進行修改加工的佚名作者也功不可沒。羅貫中後期可以說是集大成者。
第四,《三國演義》的思想內容
毛評《三國演義》前面有壹篇《讀三國誌》。這是壹篇教人如何欣賞《三國演義》的文章,包括對其內容和文學技巧的分析。不是每個觀點都是正確的,但是很有啟發,壹定要讀。
主題
《三國演義》以陳壽《三國誌》的歷史範圍為基礎,從文學角度再現了漢末至西晉統壹的演變過程。因為歷史事件不便隨意編輯,但細節可以發揮到極致,作者在寫作時可以融入個人主觀元素,成為思想性明顯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以為正統,處處尊劉輕曹,與陳壽《三國演義》以魏晉為正統不同。壹直被認為是它的主題。劉洋和曹操是《三國演義》的主旋律,尤其是膾炙人口的毛評論。說“強調正統”是這本書的主題應該是正確的。所謂久別和久別的概念,也和作者的明初時代背景有關。
五、《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第壹,描述戰爭;第二,塑造人物形象;第三,結構藝術;第四,語言特點。
描述戰爭
第壹點是戰爭的多樣化。書中描述了數百場戰爭,可分為陸戰、水戰,或水陸混合戰,如水淹七軍;也可分為攻防戰;或者伏擊戰、偷襲戰;或者分陣地戰、遊擊戰;或者主將比拼,或者兩軍以各種形式混戰。
第二點是軍事行動和政治戰略的結合。比如曹操南征不是沒有目的,而是為了完成統壹大業。劉備聯合吳抵抗曹操,是為了立足,進而振興劉氏漢室。諸葛亮南征是為了解決與南方少數民族的紛爭,穩定大後方,以全力對付強大的曹魏。
第三,戰爭的勝負取決於智謀。關鍵在於策劃者的聰明,能否采納下屬的良策,能否正確判斷敵情,能否客觀區分忠誠與背信棄義,能否冷靜處理事情。大大小小戰爭的勝敗,都與機智的運用有關。《曼手稿》舉了很多例子,建議看原著。
第四,關註人,而不是戰爭過程。吸收《左傳》描寫戰爭的經驗,把戰略寫得很詳細,把戰鬥過程寫得很簡略;詳細寫占上風者,略寫處於劣勢者;詳細寫出勝利者,簡要寫出失敗者。通過幾次對抗,逐漸塑造人物形象。
創建壹個角色形象
因為魯迅在《簡史》中批評《三國演義》,“至於寫人,也是相當欠缺的,以至於劉備的長粗看起來像是假的,諸葛的智慧接近於妖;只是對關羽,他很善良,很勇敢,他壹直看在眼裏。”以前很多批評家受影響,不敢推翻自己的理論,幾乎得出結論。其實魯迅的觀點有失偏頗。《三國演義》在人物塑造上可能有明確的忠奸主觀意圖,但並非非黑即白。孔明期望萬事如神,但也不是萬無壹失。曹操是個奸詐的人,也不是沒有優點。關羽忠義勇武,但為己所用,不顧大局。比如:要和馬超比武;辱罵孫權,拒絕結婚;恥與黃忠並列,不受五虎之印;四是鄙視魯迅,導致失敗。
結構藝術
三國故事基本以魏、蜀、吳的興衰為豎線,以戰爭的發展和人物的活動為素材。90多年的興亡史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壹階段是從黃巾起義到赤壁之戰;第三階段是從三國鼎立到諸葛亮去世。其間,隨著魏蜀吳之間錯綜復雜的紛爭,大大小小的各種戰爭,以及文臣武將的巧妙方案,壹個壹個的被帶了出來,最終形成了壹個完整的大故事。由於傳統張卉小說的結構輪相互呼應,循著主線發展,自始至終在分散與壹致中有集中,形成壹個統壹的小說體系。
但在處理長達97年的歷史事件中,從開始到諸葛亮去世,五十壹年中用了104次,而在隨後的四十六年中,時間長度實際上將近壹半,但總結歷史演變只用了16次,其成分安排明顯不均衡。原因是什麽?因為《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前50年,是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聯合吳抗曹,這些在世界上的光輝事跡自然值得大書特書。但諸葛亮死後,形勢急轉直下,蜀漢開始面臨崩潰,時間不多了,空間大大縮小。可以看出,就結構而言,處理時間的因素是重要的。
在對魏、蜀、吳的描寫中,蜀與魏之間有戰爭,但更多的是蜀與吳之間的戰爭,更多的是吳魏之間的戰爭。但壹直以來關註的焦點都在蜀、魏,對吳的描寫多少有些忽略。也正因如此,研究三國人物的人也有意無意地偏重於舒和魏君臣。換句話說,作者在確定優先級方面也是很有想法的。
由於《三國演義》是壹部描寫戰爭主題的戰爭小說,我們也可以從圍繞戰爭故事形成的特殊情節中梳理出壹個結構脈絡。鄭鐵生的《三國演義藝術鑒賞》試圖這樣分析它的結構,以官渡、赤壁、夷陵三大戰役為主線,中間穿插壹些次要的輔助戰役,貫穿全書,形成壹個戰爭體系(1992,246-273頁)。毛鑫和葉旭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以赤壁之戰為例:從頭到尾,* * *算了八遍,包括壹系列的短篇小說,曹操的文筆,諸葛亮的儒教口水戰,蔣幹的中計,黃蓋的用兵險招,孔明的借箭,借東風,華容道對曹操的解說,這些都形成了壹個大的焦點,成為壹個有條不紊的結構。
語言特征
《三國演義》用平實的文言文寫成,言簡意賅,語氣明快。這在封建時代得到了稍微有點文化的人的普遍贊賞,有利於交流。
《三國演義》這本書,尤其是毛平本,借用了很多古代作家的詩詞。與白話文相比,使用平實的文言文可以使其在語言風格上與這些詩詞更加統壹和諧。
《三國演義》創造了許多成語,引用或發明了許多諺語,生動活潑,豐富了中華民族的語言。
6.《三國演義》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三國演義》對後來的文學有幾個影響。第壹,它是歷史小說的鼻祖,後來的很多歷史小說都以它為範本,模仿它的體制結構。二是該書故事精彩,明清乃至近代許多戲劇家將其改編成劇本;第三,後期詩歌作品作為典故或作為歌唱題材;第四,《三國演義》語言嚴謹,可以豐富後世作家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