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朱的生死觀與養生之道。
楊朱的人生哲學是壹種極端的利己主義。他說:“所以,智慧彌足珍貴,救我也彌足珍貴。”所有的生物都有壹種“救我的天性”,不僅是人,所有生物的進化都是因為要自救。他還說:“權賤,侵物賤。”就是他認為侵犯別人和其他東西是最卑鄙的事情。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古人丟壹毛錢,造福天下,不可同日而語。明知道滿世界都是衣服,我不拿。大家不虧壹分錢,大家對世界不好,世界就被統治了。”古代人傷壹根頭發為天下謀利益,他不肯給;他不希望世界上所有的財產來支撐他的身體。每個人都不傷害自己壹根毫毛,每個人都不為全世界的利益而工作,世界才會太平。
可見楊朱的利己主義並不是損人利己。他看重“救我”和“侵物”;不做損人利己的事,不做侵世養己的事。他要的是“利己不損人。”
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想法?這與他悲觀的生死觀有關。他說:“壹切不同的人都是天生的。和妳在壹起的人會死。人生有德,有傻,有高尚,這是不壹樣的。死了,惡臭就消了,也是壹樣。”世界上所有的生物活著的時候都不壹樣,壹樣的東西就是死亡。人活著的時候有聰明的,愚蠢的,高貴的,低賤的區別,但是死後都是臭腐的,最後什麽都沒有了。他還說:“十年不死,百年不亡;仁者聖人死,兇者愚者亡。生為堯舜,死為腐骨。爛骨頭,誰知道區別?伊稀死後,妳活著的時候有趣嗎?”死後,誰會知道死前的區別?所以最好還是管好生前的事,死後就不管了。
這種消極厭世的思想,與當時的社會現實有很大關系。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混戰,人民生命財產危在旦夕,於是出現了兩種極端思想:像墨子那樣嘔心瀝血拯救世界的思想和楊朱那樣極端悲觀的思想。
楊朱從生死觀出發,提出了自己的“養生”思想。他說:“發自內心的感動,並不違背自然;.....遊從性,不反萬物。”隨心所欲,不違背自然的喜好;遵循自然的本性去玩,而不是違背萬物的喜好。這和道家思想類似,但他追求的是壹種妥協。胡適說:“楊朱的養生理論,不可太窮,也不可太富。太窮‘喪命’,太富‘累命’。”(中國古代哲學史)這個概念值得現代人深思。
楊朱補充道:“妳可以快樂地生活,但妳可以逃避。故善生者不窘,善逃者不育。”快樂的生活,舒適的身體。所以,善於讓生活快樂的人不會窮,善於讓自己舒服的人不會下海。楊朱只追求兩件事,即“快樂的生活”和“輕松的生活”。他不追求長生不老,不求長生不老,只要活得開心舒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