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怎麽來的。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壹。壹般是在公歷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壹種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須從古代壹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壹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壹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背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麽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於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壹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壹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鉆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鉆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壹件大事。《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可見當時是搖著木鋒,在街上走,下令 稹U饉眷郵希 簿褪親ü莧』鸕男」佟T誚鷸保 嗣薔妥急敢恍├涫常 怨┦秤茫 庋 統閃斯潭ǖ姆縊琢恕R院螅 龐虢樽油頻拇 迪嗔 擔 閃撕 辰冢 掌誄ご鏌桓鱸隆U獗暇***煥 誚擔 院蟊闥醵倘掌冢 悠嚀臁⑷ 溜鸞ジ奈 惶歟 浦 蟊閎諍顯誶迕鶻謚辛恕?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蕩秋千、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裏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 《荊楚歲時記》:“(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鬥雞與鬥雞蛋之戲了。鬥雞今多見,鬥雞蛋多是鄉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為遊戲。在古代,用作碰撞爭鬥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1ou,雕刻)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於《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幹,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於寒食日打秋千。但這恐怕只是傳說而已。劉向《別錄》記打秋千是在春時,不壹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宮詞》:“寒食宮人步打毯。”牽鉤與打毯等戲,也不壹定在寒食舉行。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蕩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壹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幹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掃墓淵源 清明的主要習俗,就是掃墓。掃墓在古代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周禮·春官·冢人》 :“凡祭墓,為屍。”可見古人有設冢人主持祭墓之俗,祭時要立屍。屍即神主之意。唐代,寒食掃墓得到皇家首肯。宋代後掃墓移到清明,寒食反而被遺忘了。但在先秦時,掃墓時間並不固定。 掃墓的主要活動,是往親人或紀念人物的墳前,除草、添土,修整好墳頭。民間普遍以為,逝者住於地下,墳穴是房屋,墳堆便是房頂。經年雨水沖涮,雜草叢生,墳堆多有破毀,所以要除草、填土,在墳沿修排水溝,防止雨水沖人墳中。在修好的墳墓後,便陳設雞、魚、肉、糕餅點心、酒、水果等供品於墳前,點燃香燭,祭罷燒紙錢,或把紙錢壓在墳頭,又酹酒。 除掃墓及祭祖外,人們對野鬼孤魂尤為畏憚,也要把酒食與紙錢分給野鬼,求得地下先祖的安寧,也防鬼魂幹擾陽間。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誌》下篇《江蘇·六合縣》之歲時:“清明插柳於門上,男女或簪之。祀祖於家,祭掃於墓,插陌錢於墓上,或掛於墓邊樹上,謂可贐(jin)野鬼。” 有的地方在上墳時還祭土地、山神。如紹興壹帶多在墳堆左立壹石,題“後土之神”,祈拜神保佑雙親後又拜左右鄰墓,這才拜祭自家祖先的墳墓。這自然是因為墳墓在土中受土神管轄的緣故了。 在祭墳時,民間多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及家庭健康、幸福,因為祖先是保佑自家的家神。 以上所述,多屬於舊俗。如今已多加革新,掃墓也有只用鮮花束、花圈了。並且,由掃個人親人之墓,發展到祭掃革命先烈之墓,祭掃中華民族的先祖之墓如黃帝陵等,其俗也已恢復,其思想內涵就更為深遠了。 在古代,祭墓之禮是極為繁雜的,《周禮》記有“為屍”的習俗;《後漢書·明帝紀》註引《漢官儀》:“緒陵寢皆以晦、望、二十四氣、三伏、社、臘及四時上飯。”明代張岱《陶庵雜憶》記明孝陵祭祀之禮更繁。今天我們雖不必如此多禮,但於清明這壹約定俗成的節日裏,祭禮炎黃二祖及孔子先祖師,追懷華人之先祖,以利世界華人的統壹團結,仍是需要的。建國後,政府曾派人前往陜西黃帝陵祭掃,這正表示了我們對先祖的艱苦創業的尊崇追憶及對先祖的緬懷之情。如今,炎黃帝陵均已修整壹新,供後人祭掃。 魂歸故鄉山水--沈從文先生骨灰安放記 這是壹次遲到的采訪。當我見到清瘦溫婉的張兆和女士時,她送丈夫沈從文的骨灰返鄉安葬,從湘西歸來已經近壹個月,那個質樸寧靜的葬儀,早在5月10日這位壹代文豪逝世4周年之際就悄悄地舉行過了。 由於張兆和女士的請求,是次安葬依照“從文生前的習慣和願望,壹切從簡,不聲張,不大舉,不接受花圈,除至親老友外,不驚動過多人參加”,因此許多熱愛沈從文的海內外讀者,不壹定知道先生最後的歸宿。從這個意義講,但願我遲到的采訪,提供的是壹條並不算遲到的新聞: 張兆和女士告訴我:“從文的骨灰送回他的故鄉鳳凰,壹半撒入沱江,壹半埋進墓地。” 魂歸與水,當是先生的夙願。他說過:“最親切熟悉的或許還是我的家鄉和壹條延長千裏的沅水及各個支流省份的鄉村人事。”“水上人”曾是他創作最多的主題。他的作品乃至人格與人生,都與水有不解之緣。 沱江,穿鳳凰山城而出,波靜浪柔,兩岸翠色連天。據張兆和女士回憶,5月本來是湘西的雨季,但10號安葬的那天,卻是壹個極難得的晴天,風和日麗沱江的水清瀅透澈,兩岸樹木綠的醉人。 壹葉扁舟載著沈從文先生的兒子虎雛、孫女沈紅,還有他晚年的學術助手王亞蓉女士,從城東水門口碼頭沿江而下。1982年沈從文攜夫人回鄉探親時,也乘坐過同樣的小舟,細長輕巧,宛若壹片竹葉。岸邊的吊腳樓、水庫、磨房壹壹向後退去,先生那支清麗秀婉的筆,曾寫盡了他們的滄桑與哀樂。 如今水接受了先生。沈虎雛和沈紅把骨灰緩緩撒下,王亞蓉女士隨後撒著壹捧捧花瓣。這些業已幹枯的玫瑰花瓣,是張兆和女士從北京家中帶來的。4年來先生的骨灰盒和遺照前從未斷過鮮花,那些開放的繽紛落英,也被夫人精心地保存下來,積成滿滿的壹竹簍。現在這壹瓣瓣的心香戀戀地追著船走。先生鐘愛的孫女沈紅說:“借助水的流動,我們為爺爺完成了壹項特殊的安排。” 水葬之後接著墓葬。為沈從文先生造墓這是37萬鳳凰人民的心願,他們素來把這位寫出《邊城》、《長河》、《湘行散記》等傳世之作的同鄉視為驕傲。面對鄉梓情深,張兆和女士取了個折中的方案,同意把先生的另壹半骨灰埋在離山城3華裏處的聽濤山下,但他千叮萬囑,不要占用太多的土地,且費用由家屬自理。 先生的墓地沒有墳冢,沒有通常的墓碑,只架壹大塊形狀拙樸的天然五色石,正面與背面上方各鏟平壹塊書寫碑文的地方。正面碑文取先生自題句子並手跡,曰:“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背面碑文是先生姨妹張充和女士撰聯並手書,曰:“不折不從,亦善亦讓;星鬥其文,赤子其人。”碑刻均為中央美術學院著名雕塑家劉煥章教授所鐫 。劉教授的夫人沈朝暉,是沈從文三弟的女兒,她從17歲進京讀書時起,就住在二伯父家裏。張兆和女士說,“我們沒有女兒,她就算我們的女兒了。” 這個簡易的墓地背負青山,面對綠水,滿山松竹花草。張兆和女士與同來的至親好友,每人采來壹束野花,放在先生的墓碑上,每人還在碑腳栽下壹株虎耳草,這種野草蔓生在山坡上, 先生在那篇著名的〈〈邊城〉〉中描寫過它們。如此淡泊,如此返璞歸真的墓地,猶如先生淡名如水的壹生。甘於淡泊這不僅是人的壹種品格,也是人的壹種境界。 時節古詩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長安清明言懷》 --顧非熊 明時帝裏遇清明,還逐遊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兩初晴。 《江城子》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示兒》 --陸遊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2007-04-05 13:08:25 - 檢舉 0 0 隱藏意見(1) 過客 60.205.128.* 時節古詩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