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事件”令奶粉再度成為焦點
8月2日,恒天然公司發布消息稱,該公司壹工廠2012年5月生產的38噸濃縮乳清蛋白粉檢出肉毒桿菌。報道顯示,汙染源是該公司新西蘭北島懷卡托地區豪塔普工廠的壹根並不經常使用的管道,據稱和該管道的清潔不徹底有關。
目前,此事件影響正在持續發酵,而在人們最為關心的奶粉行業,很多人們耳熟能詳的品牌,由於在奶粉生產中使用了該批濃縮乳清蛋白粉而“中槍”。
肉毒桿菌令人聞之色變
由於肉毒桿菌對人體健康的巨大危害,特別是對嬰幼兒身體可能造成的嚴重傷害,令眾多食用過國外品牌奶粉的孩子的家庭,陷入深深的恐慌之中。
中國農業大學招生辦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分析指出,1歲以內的嬰兒腸道微生態屏障還沒有完全形成,正常菌群還不夠強健,因此肉毒桿菌的芽孢進到嬰兒的腸道內之後,它有可能生根繁殖,釋放出毒素,毒素進入到血液以後有可能導致孩子神經痙攣或麻痹的中毒癥狀。
朱毅教授同時表示,被肉毒桿菌汙染的食物需要在120℃加熱10分鐘後才能被消滅,而家庭在沖泡奶粉的時候往往使用的都是溫水,起不到相應的殺菌作用。
奶粉安全再成焦點
“恒天然事件”的暴發,再壹次使奶粉安全問題成為焦點,而恒天然由於“屢生事端”則受到廣泛的質疑。
2006年9月,恒天然有兩批全脂奶粉***計231噸,被廣東檢驗檢疫局檢出含有阪崎腸桿菌。國家質監總局公布的2007年4月進境不合格食品信息也顯示,恒天然多個批次的全脂奶粉被檢驗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腸桿菌。2012年9月,恒天然的牛奶和奶粉中發現含有雙氰胺化學殘留物。今年1月,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宣布,包括恒天然在內的該國牛奶和奶粉中發現存在雙氰胺殘留物。
其實,不止是恒天然,現在追溯起來,當年讓歐洲舉國嘩然的二惡英事件、美贊臣蛋白質不達標被退貨、惠氏奶粉阪腸桿菌超標、雅培奶粉甲蟲門、雀巢奶粉碘超標等等……幾乎所有國際知名的企業,無壹幸免。
也正因此,農業部資深乳業分析師陳渝認為,進口乳品投訴和問題檢出率高於國產乳品,現在是該徹底打破迷信洋奶粉走出消費誤區之時了。
質量安全是永恒的課題
眾所周知,奶粉生產是壹個超長的產業鏈,其中涉及到原奶、原輔料、生產和檢測等諸多環節,任何壹個細節發生問題,都有可能釀成難以估量的嚴重後果。此次恒天然事件,看上去是壹根管子惹得禍,其實是暴露了企業管控體系的重大漏洞。因此,對上述四大環節實現嚴格的全程控制,也就成為奶粉品質和安全的關鍵。
與壹直順風順水的外資奶粉品牌相比,背負著巨大的社會和輿論壓力的國產奶粉企業近年來可謂如履薄冰。有國產奶粉品牌曾經表示,在中國做嬰幼兒配方奶粉,就像走鋼絲,產業鏈上的壹個小疏忽,就有可能讓企業萬劫不復。重壓之下,壹些有實力有遠見的國產奶粉品牌紛紛立下產品質量軍令狀,潛下心來苦練品質內功。
對於成熟的消費者而言,信任源於理性的判斷,對於成熟的企業而言,自信源於紮實的品質根基。因此,部分在“內功修煉”中不斷成長的國產奶粉企業,逐漸敞開胸懷,自信的接受消費者的檢驗。規模化集中化的養殖奶源、最高標準和品質的進口原料、全程可追溯的運輸體系、藥品級別的清潔標準、數百項檢驗檢測等等環節,壹壹展現在消費者眼前的,儼然已經是國際專業水準的生產和質量體系。
構建信心是當務之急
對於涉事的奶粉企業來說,“恒天然事件”是壹次沈痛的教訓,如何重建消費市場的信心,是涉事企業必須直面的難題。
表面看來,“恒天然事件”是自曝引發的,然而,被肉毒桿菌汙染的濃縮乳清蛋白原料於2012年5月生產,恒天然早在今年3月就發現微生物指標異樣,但直到五個月後,才向公眾公開汙染問題。這就讓人不禁質疑:為何五個月前公司不采取應急措施封存相關產品、從而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陳渝認為,“此次事件肯定會影響到國外奶粉品牌在中國的發展。”的確,受此事件的影響,恒天然等企業,重建市場信心的路很難走。
孩子的健康成長永遠是壹個不變的主題,而“恒天然事件”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事關孩子,事關未來,奶粉質量安全,既是企業的責任,也是全社會***同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