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開展無痛分娩 孕婦就不來妳這兒生孩子
通過“無痛分娩”出生的嬰兒
“是個兒子。”
25年前,躺在產床上的馮宜瑜聽到這句話的第壹反應是,好吧,至少我的孩子以後不受這個罪了。
生產之痛,是做過母親的女性壹個集體性“夢魘”。
情況正在起變化。
不久前,40歲的張妍(化名)在羅湖區人民醫院生下她的第壹個孩子。
我們見面時,她正躺在病床上,看上去精神飽滿,氣色不錯,剛出生的女兒在身旁熟睡。
高齡的她起初很想剖宮產,醫生評估後認為她有順產的條件,鼓勵她盡量自己生。臨產後她疼痛劇烈,在醫生的建議和老公的動員之下,打了無痛針。壹針下去,疼痛明顯減輕,她睡了壹覺。醒來後沒多久,女兒就出生了。
無痛分娩,在醫學上稱為分娩鎮痛。應用最廣泛的方式之壹是椎管內麻醉。
由麻醉師從脊椎的硬膜外腔註射麻醉藥,產婦可以保持清醒、活動正常,但能讓產痛減少八九成。
這是壹項成熟的技術,在歐美發達國家普及率超過85%,但在中國的推廣壹度艱難:人們觀念的改變和制度配套,都需要假以時日。
2020年,深圳羅湖區人民醫院產科大力推廣無痛分娩以來,分娩鎮痛率較高的月份,自然分娩的產婦超過70%的人選擇這壹技術。
壹份文件加速了轉變。2018年底,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2019年3月,913家第壹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名單印發。
試點兩年來,在壹線城市深圳,產婦、家屬、醫護如何認知無痛分娩?有多少產婦能真正用上無痛分娩?我們離生育文明還有多遠?婦女節之際,讓我們壹起走進羅湖區人民醫院產科了解壹下。
1
9年前,我和已育女同事聊過生孩子這件事。
她們繪聲繪色、巨細靡遺地描繪過程的痛苦:開宮口的劇痛、漫長產程的煎熬、側切拆線的鉆心……
唯獨沒有壹個人提到過無痛分娩。但這項技術在發達國家早已普及。
“生孩子哪有不痛的?”
當了30年助產士,吳秀娜過去壹直認為,產痛是“天經地義”的事。
分娩時,子宮收縮、子宮頸口開大、韌帶拉伸,加上胎兒的壓迫,都會產生劇烈疼痛。
產痛,是大多數女性壹生中經歷的最劇烈的疼痛。媽媽們對此有各種形容,“像斷了20根肋骨”“像壹把大錘子使勁敲肚子”……
醫學上將疼痛分為10級,分娩疼痛是最高級別,僅次於大面積灼燒痛。進入產程後,這種疼痛往往要持續8—24小時。
更重要的是,劇烈的疼痛,讓人毫無尊嚴。
“躺在產床上,我覺得自己就像壹只待宰的豬。”30多年前,林麗(化名)生女兒的時候,痛得大叫,卻被護士呵斥:“叫什麽叫?就妳疼?”
這段分娩經歷,讓林麗記恨了半輩子。
每天,在待產室、產房裏,吳秀娜都能看到女人最狼狽的樣子。
有人歇斯底裏地喊叫,有人死死抓住助產士的手,掐出壹道道血痕;甚至有疼得受不了的產婦,拔掉胎心監護設備,跳下床,壹路狂奔出門……
這時,吳秀娜能做的,就是開導、鼓勵、安慰,設法讓產婦分散註意力,呼吸減痛。
但在巨大量級的疼痛面前,這些可能都是杯水車薪。
從臨床實習的時候起,從事婦產專業的羅湖醫院集團副院長兼羅湖區人民醫院副院長趙躍宏就看過無數產婦痛苦地大叫著生孩子。
“產科醫生是最了解生孩子有多疼的。看見產婦那麽痛苦,我覺得我們應該做點什麽,讓女人生孩子不再是那麽痛苦和可怕的事。”她說。
深圳市婦幼保健醫院麻醉科醫護人員檢查麻醉孕婦的心率
2
早在2010年趙躍宏在德國交流學習時,椎管內麻醉分娩鎮痛已經在當地普遍應用。
這項技術並不高難,但那場景仍帶給她深深的觸動。
“打了鎮痛後的產婦生孩子沒有那麽多恐懼和痛苦,在屬於自己的獨立房間裏由家人陪伴著分娩,更多的是迎接新生命的激動和喜悅,是壹件非常開心的事。全 社會 都很關註孕產婦的感受,給準媽媽們盡量多的人文關懷。”趙躍宏說。
無痛分娩在歐美發達國家已經十分普遍,但國內能真正開展的醫療機構並不多。包括產科醫生護士在內,對此有耳聞,但不知道這項技術何時能在國內普遍推廣,切實減少產婦的痛苦。
30年前,羅湖區人民醫院產科護士長朱小紅生孩子時,也沒有無痛分娩,只能輔助用藥。“宮口開了3公分,我自己用了靜脈推註安定,感覺會好壹些。”
2005年前後,趙躍宏工作的深圳市人民醫院產科應用笑氣吸入給產婦減輕分娩疼痛。
“椎管內麻醉分娩鎮痛在國內的推廣經歷的過程其實還蠻艱難曲折的。”趙躍宏說:“有壹個人功不可沒——美國西北大學芬堡醫學院麻醉科胡靈群教授。胡教授自2006年發起的‘無痛分娩中國行’公益活動,有計劃地幫助和推動了國內很多醫院逐漸開展無痛分娩,也讓更多人了解了這項技術。我自己也是受益者,在這麽多年積極推動無痛分娩的過程中,胡教授給予了很多支持和指導。”。
根據《2019年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2018年,在開展分娩鎮痛的醫療機構中,自然分娩產婦接受分娩鎮痛的占比為31.72%。據媒體報道,2019年前後,國內無痛分娩普及率只有10%左右。
“這件事看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還是有很多困難的。”趙躍宏說。
阻力主要有兩方面。壹是觀念上的,不了解技術的安全性,有疑問。老百姓普遍認為,“不痛怎麽能生孩子”“忍壹忍就過去了”。產婦的感受、尊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二是客觀原因。分娩鎮痛需要醫院的科室協作,尤其需要麻醉師的全程跟進,不是產科壹個科室的事。
前些年國內開展比較好的醫院往往都是婦幼保健院,綜合醫院因為手術多、麻醉師緊缺、醫院科室之間協同、收費等很多問題,開展起來相對困難些。
“產婦實在痛得不行啦,看看妳們能不能盡快派個麻醉師過來幫忙打個無痛?”這些年,趙躍宏經常因為認識或不認識的產婦或助產士的請求打電話給麻醉科。“節假日、夜班遇上手術多、大搶救,就只能等,畢竟搶救優先。”
在趙躍宏看來,近年來我國在推動無痛分娩普及中,有兩個標誌性事件:
2017年,陜西榆林壹名產婦難忍分娩疼痛,從醫院墜樓身亡;2018年底,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隨後913家第壹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名單印發。
前者引發了全 社會 對產婦分娩痛苦的重視;後者意味著推行無痛分娩,由產科醫生自下而上的呼籲,變為國家層面自上而下的推動。
3
羅湖區人民醫院麻醉科裏,麻醉師誰本周“輪值”產科,如今已經有了壹個排班表,協作已經進入到日常化、制度化。
該院麻醉科主任翟宇佳說,麻醉科對無痛分娩有專門排班,只要產婦有需要,全天24小時都能打上無痛。
安排去做分娩鎮痛的醫生必須是中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的,對開展麻醉的例數也有要求。“產婦的生理結構變化會加大穿刺的難度,體內還有胎兒,更要謹慎對待。我們都是派更有經驗的麻醉師去的。”
做壹例椎管內麻醉大約需要30—60分鐘,麻醉師會通過電子系統、與產房護士溝通等方式隨時跟蹤。
“麻醉師人手不足,但是無痛分娩是醫院必須做到的,不管怎麽困難都要支持。”翟宇佳認為,增加麻醉師人數,可以為無痛分娩的普及提供更多的保障。
4
最近,壹名孕婦找到趙躍宏,堅決要求剖宮產。“我說別緊張,妳怕痛我們可以給妳打無痛的,她說,打了無痛會腰疼,我不打。”
盡管無痛分娩已經開始逐漸普及,但人們仍有許多的認識誤區。
哪些產婦可以使用無痛分娩?
“孕婦在打椎管內麻醉鎮痛前要經過麻醉醫生和產科醫生的充分評估。”趙躍宏說,“現在的觀點是,臨產後產婦有需要就可以打。”
無痛分娩是否會影響產程?
壹般來說,只要根據產婦的反應調整麻醉藥的速度和劑量,既可以保證產程順利進行,也可以抑制宮縮疼痛。
“分娩鎮痛的產程我們是有嚴格的管理規範的,產婦舒適了、松弛了,產程往往會更加順利。”趙躍宏說。
有數據表明,在全面開展椎管內無痛分娩的醫院,產婦剖宮產率、側切率都有所降低。
無痛分娩會對胎兒和產婦造成影響嗎?
采用椎管內麻醉,鎮痛泵中的麻醉藥濃度很低,對胎兒和產婦都是安全的。
無痛分娩會導致腰痛嗎?
產後腰痛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懷孕期間腰椎生理彎曲加劇,負擔加重,孕婦在懷孕和照顧嬰兒的時候也容易造成腰肌勞損,術後臥的姿勢不對也會造成影響。“不能壹概而論認為產後腰痛都是打麻醉造成的。”趙躍宏說。
5
“如果有壹種方法,讓分娩變成壹個無需忍受痛苦的、受到尊重的、身心愉悅地創造生命的過程,妳會選擇嗎?”
這是張妍兩口子讀到的壹本關於無痛分娩小冊子上的話。
產科病房外,我遇到挺著大肚子、和丈夫壹起來產檢的王琳(化名)。
“打無痛嗎?”我問。
“打啊,當然要打!”她說,她有親友在醫院工作,向她講述過無痛分娩的好處。
“先生了解嗎?”我又問。
“他呀,不太懂,他讓我自己定。”她笑著看向丈夫。
產房門口,陳添(化名)和母親、剛請來的月嫂並排坐著,他神色緊張、壹言不發。門後面,他的太太正在生產。開宮口的過程中,太太疼得受不了,已經用上了無痛。
“擔不擔心打無痛會影響孩子?”我問。
陳添說:“身邊很多朋友生孩子都打了無痛,都說挺好的,也沒什麽影響。我相信沒事的。”
“有醫生在,不擔心的啦。”陳添的母親擺了擺手,用方言說道。
趙躍宏表示,現在來羅湖區人民醫院產檢、生產的孕產婦及家屬中,絕大多數能夠在分娩前了解到無痛分娩這件事,並有壹定的認識。
“建冊時會發無痛分娩宣傳冊,晚期產檢時醫生和助產士門診會宣教。有意向的,會先安排她們去麻醉科門診,由麻醉師進行評估。”
當張妍正在待產室裏痛得快要失去神誌的時候,丈夫聽從醫生的建議,同意采用無痛分娩。
麻醉藥從脊椎硬膜外腔註入體內,張妍瞬間感覺輕松了。“護士囑咐我可以睡壹會,保留體力。”
壹覺醒來,宮口全開,張妍根據醫生的指示用力,不到壹個小時,女兒就順利出生。“生的時候還是好痛啊,但是比沒打好太多了。”
“就像壹下從地獄到了天堂。”許多打了無痛的產婦這樣跟朱小紅形容。
吳秀娜發現,那些打了無痛的產婦,不再大吵大叫,可以聊聊天,休息壹陣子。待產室壹下子安靜下來,安撫產婦的工作量也減少了。
“越來越多百姓了解了無痛分娩,尤其是有了正確的認知。這是壹個非常好的預兆。”胡靈群在《2020年無痛分娩的回顧和展望》中寫道。
無比艱難的推廣,突然覺得輕舟已過萬重山。趙躍宏很欣慰:“來羅湖壹年來,親歷了無痛分娩率迅速翻倍增長這個轉變,這都得益於院領導和麻醉科的支持。我們的孕產婦在獨立溫馨的房間裏,由家人陪伴、舒適而幸福地期待新生命的降臨,這是我作為壹個產科醫生期待多年的場景,它成真了”。
“在深圳這樣壹個高度發達的城市,我們應該並且有能力不斷提高全 社會 對孕產婦的人文關懷。具體到無痛分娩,如果妳不開展,孕婦就不來妳這兒生孩子,這壹個理由就夠了。”趙躍宏說。
統籌/呂冰冰
文/記者 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