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Day18:系統動力模型
個體的動力源自內心,自我內驅。
系統的動力源自結構,調節反饋。
如果自我內驅之力暫未被激發,可躬身入局,將自己嵌入系統之中,杠杠系統之力。
但系統之力,若無初心,也許會南轅北轍,越走越遠。
到底是系統之力在加持個人?還是個人之心在改變系統動力?
個人的內因和外因能打造和構建個體的系統動力模型嗎?
所以,傑伊*賴特*福雷斯特這句:”我們尚未充分理解支配系統行為的原理。“,讓我印象深刻。
壹、印象最深刻的片段
系統動力學模型,通常包括:源:對系統的輸入;匯:吸收輸出;存量:跟蹤變量的水平;流量:刻畫各存量水平之間的反饋;速率和常數用於流量;流量可以隨時變化,也可以固定不變;另外還包括正反饋和負反饋。以上是系統動力學模型中所必要存在的幾個要素。
二、收獲和啟發
1)系統動力學模型包括正負反饋回路。正反饋回路既可以導致良性循環,又可能導致惡性循環。啟發:正反饋指增強刺激和回路。
2)構建壹個有用的系統動力學模型的藝術體現在:既要包括足夠多的細節來顯示我們的直覺哪裏行不通,但也不能夠包括過多的細節,以至於會創造壹個像現實世界壹樣混亂泥淖。啟發:最有用的系統動力學模型都是處於那個邊界上,這就是建模的藝術,之所以要建立模型是,為了我們更好的采取政策和行動。
三、行動和改變
1)明天對本書第19章進行拆解。
2)嘗試著構建自己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系統動力模型。
我們常常能考慮到自身行為所帶來的直接影響,但對於間接影響不壹定能夠隨時考慮到,而間接影響是指各種正負反饋。而構建系統動力模型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晰和深入的進行思考。
見自己,已然很難,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不被嵌套在各種各樣的模型之中。
見世界,會更難,因為受時空所限,我們腳和心所能觸達的地方永遠有限。
見眾生,則會難上加難,因為眾生世界,紛繁多彩,而且內外之因相互融合,與世界萬物層層嵌套,相互聯系。
所以,還去“見”嗎?
當然!
早安,長沙~打卡,全世界!
2020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