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東門的新規劃
開放的老東門“珠聯璧合”
按照徐州市轄區規劃,老東門時尚街區的建築色彩將與淮海路周邊建築相協調,壹同組成江蘇省內第壹的時尚休閑街區。
老東門相鄰的建築群包括了上世紀近現代的很多建築,歷史悠久,他們集體見證了近現代徐州的滄桑沈浮。開放後的徐州老東門將成為這壹近現代建築群的東大門,“珠聯璧合”就不壹壹枚舉了: 徐州花園飯店 歷史悠久,見證了軍閥戰亂、國***內戰的近現代歷史。壹九壹六年由英美煙草商人吳繼宏(字聲遠)出資兩萬銀元,從上海請來建築技師,仿照當時最時興的德式別墅樣式建造。廳堂內設紅木家具,房內設施壁爐取暖,設有西式衛生間,同時雇請南北名廚,主理中西餐點。典雅華貴的西式設施,各式中西精烹美食,使花園飯店壹時名噪省內,成為當時國內軍閥權貴、士紳名流們來徐後入住、宴請首選之地。
1915年,蘇州富商吳繼宏偕二夫人來徐,壹個深秋的晚上,二人來到位於大同街北面的花園散步(此花園實為公園),當夫人逗樂讓吳數石榴樹上有多少石榴時,吳忽然發現彎曲的主幹上伏著壹個狐貍,像成年的貓那麽大,目光慈祥。吳繼宏以為遇上了狐仙,再看石榴樹盤旋向上,像兩個小神龍,以為天賜良機,便許願決定在此建店。1915年10月,花園飯店動工,在挖小樓地基時又出現了壹個奇跡。挖到壹米深時,發現有壹個打好的舊地基,全是石頭砌成,而且與設計圖紙相吻合!“城下城”的奇觀在徐州常見,因為戰爭和黃河泛濫的原因,徐州城曾幾次被摧毀和淹沒,但吳卻因這次巧合,更堅定了要建大飯店的決心,花園飯店的百年歷史從此開始。
“辮帥”張勛曾在此謀求復辟,在軍閥混戰時期,張宗昌、褚玉璞、孫傳芳、陳調元等軍閥巨頭都曾住在這裏。壹九二七年,著名的“徐州會議”在這裏召開,蔣介石會同吳稚暉、胡漢民、李烈鈞等人與馮玉祥達成了聯合“清黨”和繼續北伐的協議,這次會議使蔣介石與馮玉祥結盟,因而改變了當時中國的政局。壹九三八年,徐州淪陷,日軍強占花園飯店,開設日軍高級招待所“鶴家屋”旅館。日本投降後,鶴家屋旅館又被換成了盟軍的美國空軍招待所。美國空軍撤走以後,又成為當時官方的綏靖公署招待所。1946年初,周恩來、張治中、馬歇爾軍事調停三人小組,乘專機抵達徐州,住進花園飯店,商討軍事調停和醞釀簽定軍隊整編及統編中***部隊等事宜。三人小組離開不久,蔣介石、蔣緯國父子也曾來過徐州,住在花園飯店。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飽經戰亂的花園飯店也獲得了新生。1949年4月,徐州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花園飯店。壹九四九年四月,徐州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花園飯店,並光榮的接待了毛澤東主席以及我軍朱德、陳毅、劉伯承、粟裕等高級將領。壹九五壹年,人民政府以四億四千萬元(舊幣)洽買過來,花園飯店成為徐州市政府第壹招待所。如果妳在花園飯店內徜徉,這裏還保存著國***和談時花梨木的會議桌,蔣介石和宋美齡用過的雕花臥床。 大同街,是近代最具徐州風情的壹條街,也曾是最有徐州味道的壹條街,名字大概是取中山先生“天下大同”之意吧,因為大同街裏面有個中山堂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建。
百貨爭強,老字號繁多。大同街最大的特色是老字號店鋪多,多到讓人眼花繚亂。“老天成,真正強,華豐泰,裕泰祥,寶成銀樓老鳳祥”,與大同街相比,淮海路還比較稚嫩。那時的大同街以吃著名,徐州的美味佳肴、風味小吃幾乎全都聚集與此。淩雲樓的羊肉湯、韭菜素煎包味道正宗、香氣撲鼻,門口掛著色彩鮮艷的伊斯蘭文字和“外菜莫入”的牌子。三珍齋的燙面蒸餃鮮美無比 ,兩來風的辣湯,堪稱壹絕。魯興菜館、鮑翅館也是名揚百裏。
大同街真正的興起是在1920年後,大同街有多少年的歷史已經沒人可以準確說出。大同街開始承擔商業使命的時期可以追溯到黃河改道時期,大約是清鹹豐年間。不過壹直到民初,大同街上不過只有十幾家簡陋小店。天成百貨店開業之後,由於經營從上海運來的時新適銷的百貨,很快打開了業務,壹躍成為徐州最大的百貨店。天成的影響像是壹粒石子,激起了大同街的波瀾,吸引了眾多百貨店的追隨,大同街上百貨業百家爭鳴,形成了壹批老字號商號。1938年5月,大同街遭受日寇飛機轟炸,多年興盛的店鋪變成了壹片瓦礫。
此外,大同街還是文化表演的聚集地,是歷史上的人民大舞臺。 徐州老圖書館也在大同街上。
發掘大同街時,還在大同街的地下發現了更多的文化遺址。明代徐州衛遺址 就是其中之壹。它於市中心大同街南側。2004年11月至2005年5月徐州博物館考古部發掘。遺址距地表以下4.5米,發掘面積約為500平方米。***發掘明代房址24間。出土遺物主要有銅器、鐵器、瓷器、木器等。在房址內發現大量的冷、熱軍事武器裝備,主要有炮、槍、鐵彈、火藥、弓、刀、劍、盔甲、鐵胄等。遺址發現石碑的碑文有“徐州衛鎮撫司公廳,成化二十年鎮撫張茂改建”等記載,為遺址的性質和時代提供了準確的說明。 “耶穌聖心堂”即“徐州耶穌聖心主教座堂” ,建於1910年。徐州市青年路216號,臨近市中心繁華地段,教堂西側與主教府緊緊相連。北京以東南811公裏,南京以西北346公裏建成於1910年,是徐州最宏偉的天主教堂,也是江蘇省最大的教堂之壹。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1910年,法國傳教士艾賚沃出資,德籍傳教士,建築師吳若瑟設計,在徐州府城內修建了總面積1200平方米的羅馬式大教堂,東西寬25米,南北進深52米,高14.5米;鐘樓。外墻以青磚、青石構築,屋面為中國傳統的擡梁或重檐結構,而室內則券成穹窿頂。路南對面為修女院。
教堂是典型的羅馬式建築,采用了古羅馬式拱頂、厚墻和有穹窿的磚石結構建築風格。教堂平面呈巴西利卡十字型,東西寬25米,南北長52米,從地面至十字架頂高21米,總面積1500多平方米,可容納千人,由前廊、禮拜堂、鐘樓、音樂樓、更衣室等組成。兩旁對稱的鐘樓頂高達19米。堂頂外部為重檐結構,采用我國古代建築中擡梁式木構架,內部為盎格魯——諾曼底式即棱狀穹窿。堂內***有50根青石柱作支撐柱,柱頭刻紋紋飾豐富,有絞花紋、葡萄紋、樹葉紋、花草紋等,計25組。隨著傳教範圍的擴大和信教人數的增加,1936年又興建了主教府和修女院。1980年重建了鐘樓和大三角架。1992年教堂又對禮拜堂進行了揭頂維修。
1931年,成立加拿大耶穌會負責的徐州宗座監牧區,於是耶穌聖心堂升為主教座堂。1935年徐州監牧區升為宗座代牧區。1946年中國天主教實行聖統制,正式升為徐州教區。 徐州鐘鼓樓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徐州大同街中心。此樓是壹座混合結構的五層方塔形建築,為1931年冬銅山縣縣長余念慈下令建造。樓高約 20米,建築面積120平方米,是當時徐州最高的建築。
據《雲龍區誌》記載,修建此樓本是為了報火警,所以又稱“望火樓”。每有火警則以不同的擊打鐘聲表示火災的方位,以便市民聽到前去救火。不過,這“望火樓”從未報過火警,還險些因附近的大火被燒毀。
1932年,大同街鋪設了徐州第壹條柏油馬路,也決定把鐘鼓樓的大鐘換上新顏。安裝時鐘的工程於次年冬完成。據了解,此鐘為重錘鏈條式齒輪時鐘,四面有瓷磚,羅馬字鐘面,指針長達壹米。六十年代鐘面更換為白色油漆玻璃盤面,使用阿拉伯數字,用鏤空鋼板銼成數字和指針。大鐘後來因年久磨損,保護性地停止了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