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什麽意思?
被處死的人不能復活,人被砍斷了肢體不能再給他接起來。
這句話出自西漢路溫舒《尚德緩刑書》。
原文:
臣聞秦有十失,其壹尚存,治獄之吏是也。秦之時,羞文學,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治獄之吏,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於世,忠良切言皆郁於胸,譽諛之聲日滿於耳,虛美熏心,實禍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方今天下,賴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饑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獄亂之也。夫獄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復生,絕者不可復屬。
《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今治獄吏則不然,上下相驅,以刻為明,深者獲公名,平者多後患。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
是以死人之血流離於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計歲以萬數。此仁聖之所以傷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
譯文:
我聽說秦朝有很多失誤的地方,其中壹條現在還存在,就是負責審案的官吏違法判案的問題。
秦朝時候,看不起文學,崇尚武勇精神,輕視奉行仁義的人,重視負責判案的官吏,正直的言論被認為是誹謗,阻攔犯錯誤的話被說成是妖言,所以那些衣冠整齊的儒生在那時不被重用。
忠良懇切的言辭都郁積在胸中,稱贊阿諛聲天天響在他們耳邊,虛偽的贊美迷住了心竅,而實際上存在的禍患被遮蔽、掩蓋住了,這就是秦朝失去天下的原因。
如今天下靠著陛下恩厚,沒有戰爭的危險和饑餓寒冷的憂患,父子、夫妻合力安家,但是天下太平還未完全實現,原因就是判案的人把事情搞亂了。判案,這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被處死的人不能復活,人被砍斷了肢體不能再給他接起來。
《書經》上說:“與其殺死無罪的人,寧願犯不遵守成規舊法酌錯誤。”現在負責判案的官吏便不是這樣,上下相互驅使,把苛刻當作嚴明,判案嚴厲的獲得公道的名聲,判案公平的後來多有禍患。
所以負責判案的官吏,都想把人置於死地,並不是他們恨別人,而是他們求得自身安全的辦法就在於置人於死地。
因此死人的血在街上漂流,受刑的人並肩站著,處死刑的人計算起來每年數以萬計。這是奉行仁義的聖人感到悲傷的原因。太平未能完全實現,都是因為這引起的。
擴展資料:
文章尖銳地揭露了封建法制運用“逼、供、信”的殘忍手段,使人入罪。提出改變重刑罰、重用治獄官吏的政策,主張“尚德緩刑”,“省法制,寬刑罰”。
文章除了對獄政黑暗、用刑酷烈的現象進行痛斥外,還對造成冤獄的刑訊逼供表示深惡痛絕,並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
文章從春秋時的齊桓公、晉文公成就霸業說起,又從反面指出秦朝的過失,揭露了漢朝獄吏的危害,最後歸結到秦朝滅亡的原因,目的是要說服宣帝改變自武帝以來的嚴刑峻法、冤獄四起的情況,很有說服力。
他認為秦朝滅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獄吏。漢承襲秦朝這壹弊政,必須改革。路溫舒“尚德緩刑”的主張受到重視,宣帝曾下詔在廷尉下面設置廷平四員,秩六百石,負責審理冤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