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芽讀音
胚芽讀作 [pēi yá],指植物胚的組成部分。
(1)∶植物胚的組成部分之壹。它突破種子的皮後發育成葉和莖。位於胚軸的頂端,突破種子的皮後發育成葉和莖。
(2)∶微小的活的物質,能發育成動物或植物或器官或機體的部分
(3)∶比喻剛萌生的事物,如:先人後己的思想是***產主義道德品質的胚芽。
胚芽是實生苗的第壹個葉芽,它形成於胚胎發生過程中。在胚形成的壹定階段,相對兩極的細胞群分別形成根尖與莖尖的分生區,後者即為胚芽的生長錐接著由生長錐側面的局部細胞分裂形成突起,即葉原基。
壹次形成的葉原基數及其排列與該植物的葉序相同:互生葉序壹次產生壹個,對生葉序壹次產生壹對,輪生葉序壹次數個。隨著葉原基的出現與生長,生長錐逐漸變小。至最小體積後,生長錐要經若幹次細胞分裂以恢復原來大小,才產生下個或下壹批葉原基。
前後兩次葉原基形成相間的時期稱為間隔期,其長短因植物而異,可由數小時至數日。生長階段與環境條件亦影響潤隔期,如秋末冬初,活動芽向休眠芽轉變,間隔期便愈來愈長甚至停止產生新原基;背陰處枝條上的間隔期長於向陽處的等。
種子成熟時,胚芽已具備壹定數量的葉原基和內部開始組織分化的幼葉。其數量和分化程度因植物而異,如小麥有2-3個,玉米有6個。較早出現的幼葉內部開始出現原形成層並與芽軸的原形成層相連接。胚芽形成後即隨同種子的休眠進入休眠狀態。
種子萌動時,胚芽成為活動芽,形成實生苗的第壹個枝條。同時腋芽原基開始發生,通常在由頂向下的第或第三個葉原基的葉腋處,經細胞分裂形成突起,即為腋芽的生長錐,該生長錐又如胚芽分化壹樣陸續出現葉原基和腋芽原基而成為發育完善的腋芽(側芽)。
腋芽可以是葉芽、花芽或混合芽。如果它又是活動芽,將因本身形成枝條而位於枝頂,成為分枝的頂芽,胚芽則在此之前已成為主莖的頂芽。有的植物在進入生殖生長階段時,壹些葉芽可轉變為花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