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之道 - 十二經脈循行路線及穴位定位

十二經脈循行路線及穴位定位

十二經脈循行路線及穴位定位如下:

壹:手太陰肺經

1.循行原文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隔,屬肺,橫出腋下,下循臑內前廉,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2.定位

·?中府:?在胸部的外上方,雲門下1寸,平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處。

·?雲門: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下窩凹陷處,距前正中線6寸。

·?天府:?在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3寸處。

·?俠白:在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4寸 ,或肘橫紋上5寸處。

·?尺澤: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孔最:在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

·?列缺: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經渠:在前臂掌面橈側,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凹陷處,腕橫紋上1寸。

·?太淵: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

·?魚際:在手拇指本節(第1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 1 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少商:在手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二:手陽明大腸經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臑外前廉,上肩,出颙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隔,屬大腸。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手陽明大腸經

2.定位

·?商陽:在手食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二間: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第2掌指關節)前,橈側凹陷處。

·?三間:微握拳,在手食指本節(第2掌指關節)後,橈側凹陷處。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陽溪:在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向上翹起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偏歷: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

·?溫溜:屈肘,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

臂臑:在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7寸。

·?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

·?巨骨:在肩上部,當鎖骨肩峰端與肩胛岡之間凹陷處。

·?天鼎:在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後緣,扶突穴直下1寸。

·?扶突:在結喉旁約3寸,當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

·?口禾髎:在上唇部,鼻孔外緣直下,水溝穴旁0.5寸。

·?迎香: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約0.5寸,當鼻唇溝中。

三:足陽明胃經

1.循行原文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遏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足陽明胃經

2.定位

·?承泣: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四白: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 巨髎: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緣處,當鼻唇溝外側。

·?地倉:在面部,口角旁約0.4寸,上直瞳孔。

·?大迎:在下頜角前下方約1.3寸,咬肌附著部前緣。當閉口鼓氣時,下頜角前下方出現壹溝形的凹陷中取穴。

·?骨頭之間。

·?缺盆:在鎖骨上窩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

·?氣戶:在胸部,當鎖骨中點下緣,前正中線旁開4寸。

·?庫房:在胸部,當第1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屋翳:在胸部,當第2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膺窗:在胸部,當第3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乳中:在胸部,當第4肋間隙,乳頭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

·?乳根:在胸部,當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不容:在上腹部,當臍中上6寸,距前正中線2寸。

·?承滿:在上腹部,當臍中上5寸,距前正中線2寸。

·?梁門:在上腹部,當臍中上4寸,距前正中線2寸。

·?關門:在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2寸。

·?太乙:在上腹部,當臍中上2寸,距前正中線2寸。

·?滑肉門:在上腹部,當臍中上1寸,距前正中線2寸。

·?天樞: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

·?外陵:在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距前正中線2寸。

·?大巨:在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距前正中線2寸。

·?水道:在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距前正中線2寸。

·?歸來: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

·?氣沖: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髀關: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屈股時,平會陰,居縫匠肌外側凹陷處。

·?伏兔: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6寸。

·?陰市:在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3寸。

·?梁丘: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2寸。

·?犢鼻:屈膝,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足三裏: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壹橫指(中指)。

·?解溪: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沖陽:在足背最高處,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足背動脈搏動處。

·?陷谷:在足背,當第2、3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內庭:在足背,當第2、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厲兌:在足第2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

四:足太陰脾經

1.循行原文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

足太陰脾經

2.定位

·?隱白:在足大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

·?大都: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跖趾關節)前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太白: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跖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公孫:在足內側緣,當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商丘:在足內踝前下方凹陷中,當舟骨結節與內踝尖連線的中點處。

·?府舍: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沖門上方0.7寸,距前正中線4寸。

·?腹結:在下腹部,大橫下1.3寸,距前正中線4寸。

·?大橫:在腹中部,距臍中4寸。

·?腹哀:在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4寸。

·?食竇:當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處。

·?天溪:在胸側部,當第4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胸鄉:在胸側部,當第3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周榮:在胸側部,當第2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大包:在側胸部,腋中線上,當第6肋間隙處。

五:手少陰心經

1.循行原文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下膈,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

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手少陰心經

2.定位

·?極泉:在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

·?青靈:在臂內側,當極泉與少海的連線上,肘橫紋上3寸,肱二頭肌的內側溝中。

·?少海:屈肘,在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六:手太陽小腸經

1.循行原文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節,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

其支者,別頰上拙,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手太陽小腸經

2.定位

·?少澤:在手小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前谷:在手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5掌指關節)前的掌指橫紋頭赤白肉際。

·?後溪:小指本節(第5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腕骨:當第5掌骨基底與鉤骨之間的凹陷處,赤白肉際。

·?陽谷:在手腕尺側,當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中。

·?養老:在前臂背面尺側,當尺骨小頭近端橈側凹陷中。

·?支正:在前臂背面尺側,當陽谷與小海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5寸。

·?小海:在肘內側,當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的凹陷處。

·?肩貞:在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指寸)。

·?臑俞:臂內收,腋後紋頭直上,肩胛岡下緣凹陷中。

·?天宗:在肩胛岡下窩中央凹陷處。

·?秉風:在肩胛部,岡上窩中央,天宗直上,舉臂有凹陷處。

·?曲垣:在肩胛部,岡上窩內側端, 當臑俞與第2胸椎棘突連線

·?顴髎:目外眥直下方,顴骨下緣凹陷處。

·?聽宮:在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

七:足太陽膀胱經

1.循行原文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

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足太陽膀胱經

2.定位

·?睛明:在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

·?攢竹:在面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眉沖:在頭部,當攢竹直上入發際0.5寸,神庭與曲差連線之間。

·?曲差: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5寸。

·?五處: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1寸,旁開1.5寸。

·?承光: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5寸。

·?通天: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

·?絡卻: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

·?玉枕:在後頭部,當後發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

·?天柱:在項部,大筋(斜方肌)外緣之後發際凹陷中,約當後發際正中旁開1.3寸。

·?大杼:在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八會穴之骨會。

·?風門: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肺俞: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肺的背俞穴。

·?厥陰俞:在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心包的背俞穴。

·?心俞:在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心的背俞穴。

·?督俞:在背部,當第6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膈俞: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八會穴之血會。

·?肝俞: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肝的背俞穴。

·?膽俞:在背部,當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膽的背俞穴。

·?脾俞: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脾的背俞穴。

·?胃俞:在背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胃的背俞穴。

·?三焦俞:第壹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腎俞: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氣海俞: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大腸俞: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關元俞:在腰部,當第5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小腸俞:第1骶椎棘突下,旁開1.5寸,約平第1骶後孔。

·?膀胱俞:第2骶椎棘突下,旁開1.5寸,約平第2骶後孔。

·?中膂俞:第3骶椎棘突下,旁開1.5寸,約平第3骶後孔。

·?白環俞:第4骶椎棘突下,旁開1.5寸,約平第4骶後孔。

·?上髎:第1骶後孔中,約當髂後上棘與後正中線之間。

·?次髎:第2骶後孔中,約當髂後上棘與後正中線之間。

·?中髎:第3骶後孔中,次髂穴下內方,約當中膂俞與後正中線之間。

·?下髎:第4骶後孔中,中髂穴下內方,約當白環俞與後正中線之間。

·?會陽:在骶部,尾骨端旁開0.5寸。

·?承扶:在大腿後面,臀下橫紋的中點。

·?殷門:在大腿後面,當承扶與委中的連線上,承扶下6寸。

·?浮郗:在腘橫紋外側端,委陽穴上1寸,股二頭肌腱的內側。

·?委陽:在腘橫紋外側端,在股二頭肌鍵內側。

·?委中: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附分: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魄戶: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膏肓:在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神堂:在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譩譆:在背部,當第6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膈關: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魂門: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陽綱:在背部,當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意舍: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胃倉:在背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肓門:在腰部,當第1腰椎棘下,旁開3寸。

·?誌室: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下,旁開3寸。

·?胞肓:在臀部,平第2骶後孔,骶正中脊旁開3寸。

·?秩邊:在臀部,平第4骶後孔,骶正中脊旁開3寸。

·?合陽:在小腿後面,當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委中下2寸。

·?承筋:在小腿後面,當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腓腸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承山:在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昆侖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三角形凹陷處。

·?飛揚:在小腿後面,當外踝後,昆侖穴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處。足太陽膀胱經的絡穴。

·?跗陽:在小腿後面,外踝後,昆侖穴直上3寸。

·?昆侖: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仆參:在足外側部,外踝後下方,昆侖直下,跟骨外側,赤白肉際處。

·?申脈:在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八脈交會穴,通於陽蹺脈。

·?金門:在腓骨長肌腱和小趾外展肌之間,股骨外側凹陷中。

·?京骨:在足外側,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足太陽膀胱經的原穴。

·?束骨:在足外側,足小趾本節(第5跖趾關節)的後方,赤白肉際處。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

·?足通谷:在足外側,足小趾本節(第5跖趾關節)的前方,赤白肉際處。足太陽膀胱經的滎穴。

·?至陰:在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足太陽膀胱經的井穴。

八:足少陰腎經

1.循行原文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然骨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腘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註胸中。

足少陰腎經

2.定位

·?湧泉: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然谷:在足內側緣,足舟粗隆下方,赤白肉際。

·?太溪: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大鐘:在足內側,內踝後下方,當跟腱附著部的內側前方凹陷中。

·?水泉:在足內側,內踝後下方,當太溪直下1寸(指寸),跟骨結節的內側凹陷處。

·?照海: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復溜:在小腿內側,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交信:在小腿內側,當太溪直上2寸,復溜前0.5寸,脛骨內側緣的後方。

·?築賓:在小腿內側,當太溪與陰谷的連線上,太溪上5寸,腓腸肌肌腹的內下方。

·?陰谷:在腘窩內側,屈膝時,當半腱肌肌腱與半臘肌肌腱之間。

·?橫骨:在下腹部,當臍中下5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大赫: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氣穴:在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四滿:在下腹部,當臍中下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中註:在下腹部,當臍中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肓俞:在腹中部,當臍中旁開0.5寸。

·?商曲:在上腹部,當臍中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石關:在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陰都:在上腹部,當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腹通谷:在上腹部,當臍中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幽門:上腹部臍上六寸(巨闕)旁開五分處。

·?步廊:在胸部,當第5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神封:在胸部,當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靈墟:在胸部,當第3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神藏:在胸部,當第2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彧中:位於胸部,當第1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

·?俞府:在胸部,當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開2寸。

九:手厥陰心包經

1.循行原文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厥陰心包經

2.定位

·?天池:在胸部,當第四肋間隙,乳頭外1寸,前正中線旁開5寸。

·?天泉:在臂內側,當腋前紋頭下2寸,肱二頭肌的長、短頭之間。

·?曲澤:在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手厥陰心包經的合穴。

·?郤門: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

·?間使: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內關: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大陵:在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勞宮: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中沖:在手中指末節尖端中央。

十:手少陽三焦經

1.循行原文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拙。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手少陽三焦經

2.定位

·?關沖:在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液門:在手背部,當第4、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中渚:在手背部,當環指本節(掌指關節)的後方,第4、5掌骨間凹陷處。

·?陽池: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外關: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支溝: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會宗:在前臂背側,當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尺側,尺骨的橈側緣。

·?三陽絡:在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4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四瀆: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肘尖下5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天牖:在頸側部,當乳突的後方直下,平下頜角,胸鎖乳突肌的後緣。

·?翳風:在耳垂後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瘈脈:在頭部,耳後乳突中央,當角孫至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中、下三分之壹的交點處。

·?顱息:在頭部,當角孫至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上、中三分之壹的交點處。

·?角孫:在頭部,折耳郭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

·?耳門:在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後緣,張口有凹陷處。

·?耳和髎:在頭側部,當鬢發後緣,平耳郭根之前方,顳淺動脈的後緣。

·?絲竹空:在面部,當眉梢凹陷處。

十壹:足少陽膽經

1.循行原文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

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拙,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裏,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足少陽膽經

2.定位

·?瞳子髎:位於面部,目外眥旁,當眶外側緣處。

·?聽會:在面部,當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的後緣,張口有凹陷處。

·?上關:在耳前,下關直上,當顴弓的上緣凹陷處。

·?頷厭:在頭部鬢發上,當頭維與曲鬢弧形連線的上四分之壹與下四分之二交點處。

·?懸顱:在頭部鬢發上,當頭維與曲鬢弧形連線的中點處。

·?懸厘:在頭部鬢發上,當頭維與曲鬢弧形連線的上四分之三與下四分之壹交點處。

·?曲鬢:在頭部,當耳前鬢角發際後緣的垂線與耳尖水平線交點處。

·?率谷:在頭部,當耳尖直上入發際1.5寸,角孫直上方。

·?天沖:在頭部,當耳根後緣直上入發際2寸,率谷後0.5寸處。

·?頭竅陰:在頭部,當耳後乳突的後上方,天沖與完骨的中三分之壹與下三分之壹交點處。

·?陽白:在前額部,當瞳孔直上,眉上1寸。

·?頭臨泣:在頭部,當瞳孔直上入前發際0.5寸,神庭與頭維連線的中點處。

·?目窗:在頭部,當前發際上1.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正營:在頭部,當前發際上2.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承靈:在頭部,當前發際上4.0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腦空:在頭部,當枕外隆凸的上緣外側,頭正中線旁開2.25寸,平腦戶。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淵腋:在側胸部,舉臂,當腋中線上,腋下3寸,第4肋間隙中。

·?輒筋:在側胸部,淵腋前1寸,平乳頭,第4肋間隙中。

·?維道:在側腹部,當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樞前下0.5寸。

·?居髎:在髖部,當髂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最凸點連線的中點處。

·?環跳: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肌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三分之壹與中三分之壹交點處。

·?風市:在大腿外側部的中線上,當腘橫紋上七寸,或直立垂手時,中指尖處。

·?中瀆:在大腿外側,當風市下2寸,或在橫紋上5寸,股外側肌與股二頭肌之間。

·?膝陽關:在膝外側,當陽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處。

·?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陽交: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

·?外丘: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緣。

·?光明: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緣。

·?陽輔: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緣稍前方。

·?懸鐘: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丘墟:在足外踝的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足臨泣:在足背外側,當第4、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地五會:在足背外側,當足4趾本節(第4跖趾關節)的後方,第4、5跖骨之間,小指伸肌腱的內側緣。

·?俠溪:在足背外側,當第4、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足竅陰:在足第4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

十二:足厥陰肝經

1.循行原文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壹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腘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慷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裏,環唇內。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註肺。

足厥陰肝經

2.定位

·?大敦:在足大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

·?行間: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太沖:在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中封:在足背側,當足內踝前,商丘與解溪連線之間,脛骨前肌腱的內側凹陷處。

·?蠡溝: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

·?中都: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7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

·?膝關: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上髁的後下方,陰陵泉後1寸,腓腸肌內側頭的上部。

·?曲泉:在膝內側,屈膝,當膝關節內側面橫紋內側端,股骨內側髁的後緣,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緣凹陷處。

·?陰包:在大腿內側,當股骨內上髁上4寸,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

·?足五裏:在大腿內側,當氣沖直下3寸,大腿根部,恥骨結節的下方,長收肌的外緣。

·?陰廉:在大腿內側,當氣沖直下2寸,大腿根部,恥骨結節的下方,長收肌的外緣。

·?急脈:在恥骨結節的外側,當氣沖外下方腹股溝股動脈搏動處,前正中線旁開2.5寸。

·?章門:在側腹部,當第十壹肋遊離端的下方。

·?期門: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附:

切記:僅供醫學科普參考,非專業人士不要進行針刺!!!

我說的“壹寸”,是現在臨床上普遍適用的腧穴定位法所表示的“寸”。

腧穴定位法,又稱取穴法,是指確定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法。

確定腧穴的位置,要以體表標誌為主要依據,在距離標誌較遠的位置,則於兩標誌之間折合壹定的比例寸,稱“骨度分寸”,用此“寸”表示上下左右的距離;

取穴時,用手指比量這種距離,則有手指“同身寸”的應用。

故明代張介賓《類經圖翼》說:“同身寸者,謂同於人身之尺寸也。人之長短肥瘦各自不同,而穴之橫直尺寸亦不能壹。如今以中指同身寸法壹概混用,則人瘦而指長,人肥而指短,豈不謬誤?故必因其形而取之,方得其當。”

以上可以參考十四五規劃教材《經絡腧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