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之道 - 袁隨園君墓誌銘翻譯

袁隨園君墓誌銘翻譯

袁隨園君墓誌銘翻譯如下:

錢塘縣袁君,名枚,字子才。他出仕官職,政績昭然,聲名遠播。辭掉官職後,在江寧西城建了壹所園子住在裏邊,稱作“隨園”。世人都稱他為隨園先生,於是更加著名。袁君的祖父名叫袁鑄,父親名叫袁濱,叔父名為袁鴻,都因為貧窮而到全國各地去做幕僚。

袁君年輕時,自學成才。二十壹歲時,他從錢塘去廣西,到廣西巡撫的幕府中看望叔父,巡撫金供公壹見之下,就覺得他才能不凡,試著讓他作壹篇《銅鼓賦》,他馬上就完成了,寫得非常瑰奇華麗。正好碰上朝廷開設博學鴻詞科考試,選拔博學能文之士,金公就推薦了袁君。

當時推薦的有二百多入,其中袁君最年輕。袁君參加了考試,沒有考中。後來他參加乾隆三年的順天府鄉試,中了舉人,第二年考中進士,改授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學習期滿後,被改派到江南做知縣,最後調任為江寧知縣。江寧本來是壹個大縣,難以治理。

當時尹文端公是總督,他最了解袁君的才能。袁君每遇到壹件事,也竭盡全身的本領,從不逃避責任,所做的事情無不成功。後來,袁君被解除官職,住在家中,再次起用,被派到陜西;他剛到陜西,趕上父親去世,又回到家中,最後壹直住在江寧。

袁君本來因為文章寫得好而進入翰林院,相當有名望,但忽然被排除到外面;等到做了知縣,政績顯著,但是官職始終不見遷升。從陜西回來後,他剛剛四十歲,就下定決心,再也不出仕做官,施展他的全部才華來創作詩文辭賦。

他的足跡遍布東南風景優美的地方,山川的瑰麗奇偉,幽遠深邃,全都在詩文中表現出來,他以此自得其樂。天下的文士來到江南,必定造訪隨園,送上自己的詩詞文章,幾乎沒有壹天空閑。

袁君的園林、廳館、花竹、水石,清幽深邃,靜謐優美,甚至窗格、欄桿、器皿都很精美,用來招待客人的東西十分豐盛。他對客人留連不舍,不知疲倦,看到別人的好文章,總是贊不絕口。後輩年輕人的詩詞文章,但凡有壹句寫得好,袁君必定能舉出詞句,讀給眾人聽。

袁君無論是寫古文還是駢文,都能自己抒發出心中的所思所想,並且與古人的文法相通。對於作詩,他尤其能馳騁自己的文才,世人心裏想表達出來卻無法表達的,袁君都能替他們表達出來,當代的文士大多都仿效他的文體。

所以《隨園詩文集》,上自朝廷的公卿大夫,下到街市的小商小販,都知道看重它。連海外的琉球,也有來求取袁君的書的。袁君做官雖然並不顯達,但世人認為壹百多年來,盡享山林的樂趣,又在文章上極負盛名,大概沒有人比得上袁君。

袁君剛出仕時,做過溧水縣令,他的父親從遠方來到溧水縣,懷疑兒子年紀輕輕,缺乏做官的能力,就試著隱姓埋名在鄉間查訪。百姓們都說:“我們縣有個年輕的袁知縣,是個大大的好官啊。”他的父親這才非常高興,進入縣衙。

袁君在江寧時,曾經白天處理事務,夜裏召集文士喝酒作詩,但聞名的政績更多。江寧街市中的人把袁君判決案件的事例編成歌謠,刻版發行天下,袁君卻覺得這些不值得稱道,以後絕不允許別人講述他如何處理政事。

袁君於嘉慶二年十壹月十七日去世,享年八十二歲。袁夫人王氏沒有生兒子,就抱養了堂兄弟袁樹的兒子袁通。後來袁君的偏房鐘氏又生下了兒子袁遲。袁君有兩個孫子:壹個叫袁初,壹個叫袁禧。

當初袁君在他所住的小倉山北邊安葬了父母,他留下遺言,讓把他自己和父母合葬。嘉慶三年十二月乙卯這壹天,袁君的遺體被安葬於小倉山他父母墓的左邊。

因為袁君與我的先輩有交往,而且我住在江寧,跟隨袁君遊歷的時間最長,所以袁君去世後,我就為他寫了墓誌銘說:“有位年高德重的袁君,才學廣博精深。作品難以數計,不經雕飾,自然工整。文壇唯他獨尊,海外遠播聲名。秉性和藹,祖居越中。

江寧做官,終老於此。兩代的墓地相同,將此銘文留在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