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學前教育思想理念有哪些
1、約翰·弗裏德裏希·赫爾巴特
約翰·弗裏德裏希·赫爾巴特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被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稱為"教育科學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學》則被公認為第壹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是最早提出教學的教育性原理的教育家。
2、維果斯基
維果斯基,前蘇聯心理學家,"文化-歷史"理論的創始人。維果斯基的兒童發展觀點,假設社會互動和孩子參與真實的文化活動,均是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時在進化過程中,人類的心智能力也因需要溝通而被喚起。
另外,維果斯基在說明教學與發展的關系時,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理論。他認為教學必須要考慮兒童已達到的水平並要走在兒童發展的前面。為此,就要確定兒童的發展水平。
3、讓·皮亞傑
讓·皮亞傑(生於1896年8月9日,逝於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成以下四個階段:
(1)、感知運算階段(感覺-動作期,0-2歲)
(2)、前運算階段(前運算思維期,2-7歲)
(3)、具體運算階段(具體運算思維期,7-11歲)
(4)、形式運算階段(形式運算思維期,從11歲開始壹直發展)。
他認為智力的本質是適應,"智慧就是適應","是壹種最高級形式的適應"。他用四個基本概念闡述他的適應理論和建構學說,即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
皮亞傑認為,心理既不是起源於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於後天的經驗,而是起源於動作。即動作是認識的源泉,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中介。最早的動作是與生俱來的無條件反射。兒童壹出生就以多種無條件反射反應外界的刺激,發出自己需求的信號,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
隨之而發展起來的各種活動與心理操作,都在兒童的心理發展中起著主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中介作用。他將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各種要素進行了分析,將之歸納為四個基本因素:成熟、實際經驗、社會環境的作用和平衡化。前三者是發展的三個經典性因素,而第四個條件才是真正的原因。
4、瑪麗亞·蒙臺梭利
瑪麗亞·蒙臺梭利(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對兒童的創造性潛力、兒童的學習動機及作為壹個個人的權利的信念的基礎之上。
蒙臺梭利認為幹涉兒童自由行動的教育家太多了,壹切都是強制性的,懲罰成了教育的同義詞。她強調教育者必須信任兒童內在的、潛在的力量,為兒童提供壹個適當的環境,讓兒童自由活動。她特制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家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供兒童進行感官練習。
重要教育理念:
(1)、兒童獨立性的尊重。只有獨立的人才能享有自由。兒童的好動性是他的特色,大人不要橫加幹涉或禁止。
(2)、肅靜與活動。尊重兒童的獨立性,並非讓他為所欲為,且不可讓孩子以為安靜、順從、聽話、被動就是好事;而活動或工作就是壞事。
(3)、精神勝於方法。蒙氏希望她的學生不要“主動”的想去“教”孩子,應該做個“旁觀者”來註視孩子的壹切行為。
(4)、個人自由先於社會紀律。自由第壹,秩序只是其次。傳統教育強調“群性”,而蒙氏註重“個性”。
(5)、童年期的秩序感。蒙臺梭利發現兒童的行為特征之壹,就是秩序感。兒童本有順乎自然的秩序感,只是大人以“權力”予以弄壞而已。
5、福祿貝爾
弗裏德裏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1782年4月21日-1852年6月2日),德國教育家,被公認為是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幾個教育家之壹 。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
他不僅創辦了第壹所稱為“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機構,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導著學前教育理論的基本方向。
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與實踐對世界各國幼兒教育的發展起到深遠的影響。福祿貝爾認為,遊戲是兒童的內在本能,尤其是活動本能因而對兒童的教育,不應加以束縛、壓制,也不應拔苗助長,而是應當順應其本性,滿足其本能的需要。
根據上述觀點,福祿貝爾認為,遊戲和手工作業應是幼兒時期最主要的活動,而知識的傳授只是附加的部分,穿插其中。幼兒園上課只需要用口語,不需要學習文字。而教師最主要的責任,是妥善地加以指導、設計各種遊戲活動。
福祿貝爾相當重視手工材料和教具的準備,其中包括著名的恩物。他也重視環境的設置,主張幼兒園必須設置花壇、菜園、果園。1837年,福祿貝爾在勃蘭根堡創辦了壹所兒童機構,1840年更名為幼兒園。
百度百科-約翰·弗裏德裏希·赫爾巴特
百度百科-維果斯基
百度百科-讓·皮亞傑
百度百科-瑪麗亞·蒙臺梭利
百度百科-福祿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