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六號的完整資料
神舟六號飛船為中國第二艘搭載航天員的飛船,是中國第壹艘執行“多人飛天”任務的載人飛船。於北京時間2005年10月12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搭載著費俊龍,聶海勝兩名航天員繞地飛行了115小時32分鐘。並於北京時間2005年10月17日4:33成功降落於內蒙古四子王旗的主降落場。
飛船構成:
軌道艙:"神舟"飛船的軌道艙是壹個圓柱體,總長度為2.8米,最大直徑2.25米,壹端與返回艙相通,另壹端與空間對接機構連接。"神六"的軌道艙之所以被稱為"多功能廳",是因為2名航天員除了升空和返回時要進入返回艙以外,其他時間都在軌道艙裏。軌道艙集工作、吃飯、睡覺、盥洗和方便等諸多功能於壹體。
軌道艙也叫工作艙。其外形為兩端帶有錐角的圓柱體,它是航天員的"太空臥室"兼"工作間"。它還兼有航天員生活艙和留軌實驗艙兩種功能,所以也稱留軌艙。
軌道艙裏面裝有多種試驗設備和實驗儀器,可進行對地觀測,其兩側裝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陽能電池帆翼、太陽敏感器和各種天線以及各種對接結構,用來把太陽能轉換為飛船的能源、與地面進行通訊等。作為航天員的"太空臥室",軌道艙的環境很舒適,艙內溫度壹般在17至25攝氏度之間。
逃逸救生塔:位於飛船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實際上就是由壹系列火箭發動機組成的小型運載火箭。在運載飛船的火箭起飛前900秒到起飛後160秒期間火箭運行距離在0至100公裏,壹旦發生緊急情況,這個救生塔將緊急啟動,拽著"神舟六號"飛船的返回艙和軌道艙與火箭分離,迅速逃離險地,並利用降落傘降落到安全地帶。
返回艙:又稱座艙,它是航天員的"駕駛室"。是航天員往返太空時乘坐的艙段,為密閉結構,前端有艙門。"神舟六號"完成繞地飛行任務後,兩名航天員也將乘坐返回艙回歸地球。
推進艙:又叫儀器艙。通常安裝推進系統、電源、軌道制動,並為航天員提供氧氣和水。推進艙的兩側還裝有面積達20多平方米的主太陽能電池帆翼。
擴展資料:
神舟五號飛船已經實現了炎黃子孫千年飛天夢,神舟六號上天也許不再具有轟動效應,但神舟六號飛船載人畢竟與神舟五號飛船載人有著較大的區別,意義和風險程度均大不壹樣。
據有關航天專家透露,這次神舟六號載人飛行與2003年發射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行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壹是航天員由壹人變成了兩人;二是由在軌運行壹天變成了多天;三是兩位航天員屆時將打開返回艙與軌道艙連接處的艙門,首次進入軌道艙進行壹些科學實驗活動。
根據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運行特點,在飛船升空之前,有幾個方面將有針對性地重點加強。如針對“兩人”和“多天”,在對航天員進行培訓時,必須加強兩人之間的磨合和適應訓練,如工作、生活習慣方面的協調以及脾氣性格上的搭配等等。
神舟五號升空時最後選定由楊利偉擔任首飛任務,而他的候補人選有2位。根據航天員選拔有關規定,選拔壹人升空時,通過前期嚴格考核和挑選,飛行前的結果必須由壹組三人組成的第壹梯隊,最後人選只能在這三人中產生。
而現在是兩人升空,那就必須由六人三組組成第壹梯隊,再加上選拔須有備份,屆時就將由12個人組成六組梯隊,進行強化訓練,使得挑選余地更大。經過嚴格的選拔和考核,飛行前必須從第壹梯隊中的六人中最後確定兩人,由這兩位最優秀的航天員進入太空。
百度百科-神舟六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