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之道 - 畢嬌的事件分析

畢嬌的事件分析

2013年5月24日下午發生在河南省濟源市的本田車女司機撞人後口出狂言事件引發輿論關註,26日下午,記者在濟源拘留所見到了5·24群體事件當事人畢某,還原事發現場時的真實情況。

“當時是我態度不好,現在很後悔。”

據畢某回憶,2013年5月24日17時30分,其在湯帝附近因不小心碰到小女孩後,因不理智呵斥了小女孩壹句:“走路也不看路”,遂與她的父母產生爭執。十多分鐘後,在圍觀的好心阿姨的勸解下,畢某向對方賠禮道歉。

畢某說,“就在我們雙方即將達成賠償協議時,有圍觀群眾說,‘不行,這事不能這樣就了了’”,小女孩的媽媽沒有做聲。這時,畢某建議對方報警,由警方處理。

畢某回憶,濟水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後,建議雙方協商了結此事。但是,圍觀者有說這有說那的,無法在現場調解,民警準備將雙方帶離現場。畢某說,圍觀者太多,他們不同意將車拖走,民警就讓其坐到車上。 畢某回憶,她在警方的車上大約坐了兩個小時,但她始終沒有說過“知道我是誰嗎,我後臺硬著呢”、“砸吧,我錢多的是”之類的話,這都是虛構的。

針對網絡上出現的針對其社會關系壹些議論,記者向畢某進行了求證。畢某說,“我的家境很壹般,從學校畢業後,壹直在打工。在我的親屬裏,沒有當官的人,也沒有壹個叫畢娟的姐姐”。

據了解,2008年,畢某從濟源某學校畢業。曾在朋友的介紹下在某商廈二樓幫人賣衣服,3個月後,她又前去深圳打工。2010年5月,畢某回到濟源,在某酒店從事前臺工作,次年8月,又更換工作到另壹家酒店作前臺。2012年起,畢某辭職壹直在家沒上班,幫助照顧身體不好的母親,順便在家做做飯,帶帶小侄子。

針對“有錢後臺硬”的傳聞,畢某說:“我不知道誰說這樣的話,目的是什麽,我也不知道我幾年來存的壹兩萬塊錢算不算有錢。”畢某說,工作以來收入壹直非常不穩定,要是有錢也不會頻繁換工作,她至今仍記得第壹份工作的工資掙了250塊錢。

畢某表示,“在我的親屬裏,沒有當官的人,也沒有壹個叫畢娟的姐姐。”畢某說,她的父母是濟源煤業的退休工人,父親現在在家幫助帶小侄子;母親退休後在沁園路某公司工作,據她所知,沒有任何親屬擔任有公職。

“我是土生土長的濟源人,我肯定不會說’有錢後臺硬’這樣的話,我才20多歲,還沒有結婚,我還要在濟源生活,盡管我當時不冷靜,但我知道如果說那些話,對我自己沒有任何好處。”畢某說。

連說三聲“對不起”

對於這件事引發如此大的影響,畢某得知後非常懊悔,痛苦流涕中連說了三聲“對不起”。她說,首先對不起被撞女孩和她的家人,由於當時情緒激動,對她們態度不好,才引起了爭吵,如果當時自己足夠冷靜,及時賠禮道歉也就沒有後來嚴重的後果;她也對不起周圍好心勸說她的人們和幫助過她的人,以及指責她的人,她們好心相勸,抑或指責批評,都源自於自己的錯誤,自己卻沒有足夠認識,用沖動和憤怒回應,帶給他們傷害;她還稱對不起整個社會,由於自己的不冷靜,這件事情在社會上掀起軒然大波,甚至傳出我“有錢後臺硬”的謠言,自己非常懊悔。

畢某最後說,如今因為自己的不理智,她付出了代價。在拘留所她想了很多,在父母來探視時,她已經委托父母登門去給當事人道歉,希望他們原諒自己的過錯。並且表示,自己出去後,還會當面向當事人再次道歉。

畢嬌事件,都是“後臺”惹的禍

政法委、宣傳部、公安局等多個部門的人員,去醫院看望、慰問壹名被交通肇事者打罵的普通市民;看望者與被看望者的身份、地位如此懸殊,如此不講“規格”的“組團慰問”,是壹件難得壹見的事情。河南濟源市方面的做法,是壹種“應急”措施,表明他們對24日傍晚由交通肇事所引發的“群體性事件”確實很重視,表明他們讀懂了現場人群的情緒。

24日傍晚,在濟源市宣化街西關小學門口,之所以會聚集起大量市民,之所以會群情激憤,只是因為肇事者的壹句話:“知道我是誰嗎?我後臺硬著呢”——“後臺論”引爆了現場人們的情緒,“後臺論”也是輿論關註的焦點:肇事者畢嬌到底有沒有後臺?後臺是誰?

昨天,濟源市公安局公布了畢嬌的家庭狀況和社會關系:家人和親戚都是普通百姓,沒有官員,意在表明:畢嬌所稱的“後臺”並不存在。但是,畢家的“社會關系”,僅限於父母雙方的親屬,不足以證明畢嬌沒有“後臺”。“後臺”(如幹爹)未必有血緣關系,已是社會“常識”。畢嬌若真有“後臺”,恐怕也不是那麽快就能查到的,“後臺”也不會坐以待查。但是,25日事件被報道,26日就公布畢嬌的家庭狀況和社會關系,應該說,濟源市方面的反應是快的,即使說服力不夠,也多少能緩和壹下群眾的情緒。

令人憤怒的,不僅僅是壹個自稱有“後臺”的畢嬌。畢嬌或許真沒“後臺”,但是,大家都知道有“後臺”的好處。“後臺硬”,意味著沒有“後臺”,妳就是個軟柿子。現實中,沒有“後臺”,妳的人生舞臺就受限。人生若是舞臺,衣櫃不是後臺。沒有後臺,妳就吃不開;沒有後臺,臉上無光,於是,沒有後臺,也要裝作有後臺。

不管畢嬌有沒有後臺,至少現場的人相信她真有後臺。只是“後臺”沒能嚇住人,反倒把眾人惹毛了——當人們對“後臺”的容忍達到極限時,“後臺”也能給人招災的。以為有“後臺”,就能恣意妄為,也是壹種愚蠢。只是對愚蠢的懲罰不太好預料罷了。誰能想到,壹起再普通不過的交通肇事案演變為壹個“群體性事件”?

解鈴還須系鈴人。這次發生在濟源的“群體性事件”,是“後臺”惹的禍。如果沒有後臺,人也能活得揚眉吐氣,還有什麽必要找“後臺”?人人都能活得揚眉吐氣,還會發生“群體性事件”嗎?“後臺”不除,國無寧日。組團慰問,至多只能安撫人情緒壹時。

如果沒有後臺,人也能活得揚眉吐氣,還有什麽必要找“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