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寄生蟲病簡介
lú nèi jì shēng chóng bìng
2 簡介顱內寄生蟲病為腦或腦膜的寄生蟲感染。根據臨床和化驗檢查多可確診,不壹定要X線檢查,但部分病例可有壹定的X線特征,現分述如下。
3 腦血為日本血吸蟲蟲卵隨血流進入腦內所致。蟲卵多分布於大腦中動脈供血區域,較多集中於頂葉,引起嗜酸肉芽腫或假結核結節,呈淺表和彌漫分布,鄰近腦組織明顯水腫。平片和造影檢查均只顯示占位征象,無特征性。腦內病變消退時,相應部位出現腦萎縮,局部腦室擴張,腦溝增寬,有時腦室還向病側移位。病變涉及腦膜時可致蛛網膜粘連,出現交通性腦積水,使整個腦室擴張; 部分腦池和腦溝因粘連而閉塞,另部分腦池和腦溝則因腦脊液循環阻滯而擴大。
4 腦肺為肺吸蟲成蟲經縱隔沿頸動脈侵入腦內所致。常累及顳、頂、枕葉的腦實質。成蟲在腦內移動並排卵,在其行徑上形成壹串相鄰的多房性膿腫和肉芽腫,至後期膿腫內容被吸收而成為囊腔,並發生腦萎縮。平片在膿腫和肉芽腫形成階段可見顱內占位病變的征象。後期如果發生鈣化則較特殊,表現為大小不壹的多發圓形或橢圓形環狀鈣斑,彼此相鄰,排列成串,與肺吸蟲移動行徑相符。造影檢查可顯示相應部位的占位病變征象。由於疾病緩慢發展,膿腫、囊腫和肉芽腫常與腦萎縮同時存在,所以氣腦造影顯示較全面。病變在顳、頂、枕葉較深部位,以致側腦室三角區及鄰近的體部、下角和後角變窄,有時形成部分腦室閉塞。病側腦室常向前和向對側移位,如病側腦萎縮較重,也可向同側移位。部分蛛網膜下腔可因粘連而充氣不佳。後期腦萎縮常明顯,可見腦溝增寬顯著。
5 腦囊為誤食豬肉絳蟲卵,在消化道發育成囊尾蚴,經血循環進入腦部形成包囊所致。腦囊蟲病的包囊在腦實質呈圓形或橢圓形,常多發,早期引起鄰近腦組織炎性腫脹,後期引起腦萎縮; 包囊也可涉及蛛網膜下腔,引起慢性蛛網膜炎和粘連以及交通性腦積水。平片檢查陽性發現不多,有時可見囊蟲鈣化,表現為多發散在的圓形致密影,邊緣略毛糙,直徑為2~5mm,皮下和肌肉內常可見橢圓形的囊蟲鈣化影,十分典型,壹般不致誤為其它病變。氣腦和腦室造影於早期可見腦腫脹所致之腦室變小,晚期可見腦積水所致的腦室擴張,較為特征者為腦室壁上出現多發結節狀充盈缺損,約數毫米大小,為包囊蟲在腦室造影上的表現。CT除能顯示上述鈣化和腦室變化外,還能顯示囊蟲本身。囊蟲不發生鈣化而周圍有水腫時,顯示為腦內多發、散在圍以低密度區的等密度結節,其直徑為數毫米至十數毫米不等。註射造影劑後可見結節的密度增高。無水腫伴發時,只有註射造影劑後才能顯示結節。結節融合成塊時,不易與腦腫瘤區別。
6 腦包
為犬絳蟲的蚴蟲在腦內形成囊腫所致。包蟲囊腫多見於大腦,偶見於小腦,壹般為壹個或兩個。平片檢查可見顱內壓增高征和鈣化松果體移位,如囊壁鈣化,還可顯示蛋殼狀影。造影檢查可見相應的占位征象。CT顯示為邊界光整的球形密度減低區。
7 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