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之道 - 人在生之前和死之後還會有靈魂和意識存在嗎?

人在生之前和死之後還會有靈魂和意識存在嗎?

阿賴耶識--第八識還存在。這是輪回的主體。

大乘法相唯識宗的立宗基石就在於第八識--阿賴耶識,又叫含藏識,可包含生生世世的業種子。

第六識,就是佛教說的“分別意識”,有明了性,其功能是善於分別世間萬法的不同。

第七識,就是“末那識”,哲學上叫“自我意識”。第六識之所以能分別法相的不同,就是因為有第七識存在。因為有“我相”存在,故才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我了,也就無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所以小乘羅漢證到無我時,就入涅槃,不過是偏真涅槃。大乘稱之為“滅色取空”,結果是“灰身泯智”。雖然消滅了心識(第六、第七)不再輪回,但從此再也無法度眾生了。

佛經裏痛斥這種現象,稱為“焦牙敗種”,斷掉了成佛的種子。當然,是針對小心羅漢而言的。

為什麽自我意識存在呢?從很多時候,人的“本能”反應就可以看出來,人有深深的自我意識。比如溺水者,此時腦子混沌,意識壹片模糊,沒法再“分別”了。此時就是有美女在岸,妙音在耳,也對他沒用了,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但就是本能還在,拼命掙紮,因為還有“我”在嘛。

這個還好說,至於第八識,就不好講了。

阿賴耶識,其本身沒有分別功能,也沒有自我,就相當於壹個倉庫,不論好壞無記,都壹股腦往裏面藏。其實也不是沒壹點分別啦,只是說很細微,凡夫羅漢覺察不到,只有菩薩才開始察覺到。

因為阿賴耶識不分別,所以菩薩就沒有分別心;但阿賴耶識還有細微的意識,在佛法叫“妄想”,分為41品無明,等破除所有妄想,就成佛了。

怎麽證明阿賴耶識存在呢?因為外道與小乘不承認的!

如果不承認,就是說,只要人不再分別、沒有自我的時候,第六、第七識都消失不見了,人應該死嘛!

實際呢?在沒有分別、自我時,有人還沒死呢。。。

比如植物人,妳餵他吃什麽,對他都是壹樣,沒分別嘛;妳拿針紮他,也沒用,沒自我嘛!

但他死了嗎?沒有!過壹段,有的人還會蘇醒正常!就是因為還有另外壹個“意識”存在!就是阿賴耶識。

此外,還比如爛醉如泥的人,被打暈的人。。。。都是例子。

關鍵是,死後怎麽輪回呢?輪回載體是什麽?這個小乘和外道就無法解釋了。

但實際呢?阿賴耶識就是輪回主體。

還有,證得阿羅漢果位的聖者,已經破除了“俱生我執”,但為什麽還會受惡報(入涅槃前,最後壹次肉身死亡)呢?就是因為阿賴耶識裏的業力種子遇緣生出現行了。這也是賴耶存在的證明。

還有非想非非想天人,享壽8萬4千劫後,還要墮落,就是阿賴耶識的種子起現行了。此人還以為破除了第六識,應該入涅槃了呢。

長期以來,由於對人腦中的“無意識認知”比較陌生,所以不少人常常不註意區別意識和無意識,甚至把二者混為壹談。例如有不少哲學家都認為,“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就是意識,“人腦中所有的心理活動和精神活動”都是意識,其實這些認識是不夠準確、不夠全面的,因為在人腦中不僅存在著意識,而且還存在著無意識。心理學和腦科學的大量實驗研究證明,人腦可以進行不伴隨意識經驗的信息加工,例如無意識知覺、無意識記憶、無意識學習等,可以統稱為“無意識認知”或“內隱認知”。

正是由於人腦中存在著“無意識認知”,所以在不少時候,“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無意識的,也有不少“心理活動和精神活動”是無意識的,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說,“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就是意識,也不能說“人腦中所有的心理活動和精神活動”都是意識。下面我們就通過兩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這壹問題。

例壹、20世紀70年代,我曾接診過壹位癲癇病人,他向我講述了他的壹次奇特旅行。這位病人是壹個煤礦工人,家住市郊的農村,有壹次他領了工資準備乘火車回家時,癲癇病突然發作了,他竟鬼使神差般地買了壹張去新疆烏魯木齊的車票,開始了壹次奇特的旅行。那時火車的車速還很慢,從他居住的城市到烏魯木齊需要3個晝夜,在這段時間裏,這位病人能夠像正常人壹樣與人交談、買飯、吃飯、休息、去衛生間等,在別人眼裏,他完全是壹個與其他人壹模壹樣的正常人。經過漫長的旅行,火車終於到達了烏魯木齊市,這位病人同其他旅客壹樣驗票、出站,可是當他走到烏魯木齊市的大街上的時候,他感到很奇怪:我怎麽會來到烏魯木齊呢?原來,當癲癇病發作的時候,他就失去了意識,在從家鄉到烏魯木齊這壹段漫長的旅程中,他都是在無意識狀態下度過的,雖然他也能像正常人壹樣與人交談、買飯、吃飯、休息、驗票、出站等,但他卻意識不到自己正在去往烏魯木齊,意識不到是自己在進行這些活動。這位病人的癥狀在醫學上叫作癲癇的“精神運動性發作”,這種發作常常會影響到病人的精神活動,具體到這位病人就是意識的喪失。

例二、2007年3月,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宣布,所有處方類安眠藥都有可能導致服用者出現“夢駕”,即人會在無意識的狀態下駕車上路。例如有不少美國人在服用了常用安眠藥“安必恩”後會出現類似夢遊的癥狀,服用者能夠在無意識狀態下駕車、打電話、吃食物等,但他卻對自己的行為渾然不知並且毫無記憶。

例壹是由疾病所導致的無意識,例二是由藥物所導致的無意識,通過這兩個例子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們雖然已經喪失了意識,但他們仍能像正常人壹樣乘車、駕車、打電話、吃食物、旅行等等,也幾乎能像正常人壹樣對外部世界作出反映或反應,這也說明他們的腦中仍然在進行著相應的“心理活動和精神活動”。假若按照傳統觀點——“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就是意識,“人腦中所有的心理活動和精神活動”都是意識,那麽我們壹定會認為這些人都是有意識的,但事實卻證明他們當時已經喪失了意識,而是處於無意識狀態。這些事實充分說明,“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不壹定就是意識,人腦中的“心理活動和精神活動”也不全都是意識,我們不能把無意識誤認為是意識,我們應該把它們嚴格區別開來。

然而意識和無意識都是人腦中的精神活動或心理活動,二者又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又如何把它們區別開來呢?作者認為,要想把它們嚴格區別開來,我們首先必須對意識有壹個確切的認識,作者在《究竟什麽是意識》壹文中曾經指出:意識最基本的特征,意識最獨特的地方就是主體對自我的“覺悟”或者說“悟”,就是主體對自我的那種“覺察和體驗”,這壹點是判斷意識與非意識的試金石和分水嶺。

意識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主體對自我的‘覺悟’”,這就是說在人腦反映客觀世界的時候,作為認識主體的人不僅能夠“覺悟”到非我(客觀世界),而且還能夠“覺悟”到自我,並且能夠“覺悟”到是他自己在進行著這種反映,所以我們說意識的最基本特征,意識最獨特的地方就是主體的“覺悟”或者說“悟”。但是在“無意識認知”中卻大不相同,雖然主體也可以反映客觀世界,但這種反映卻是壹種機械的、懵懂的反映,主體既“覺悟”不到非我(客觀世界),也“覺悟”不到自我,更“覺悟”不到是它自己在進行著這種反映,所以這種反映完全是壹種懵懂、迷惑、混沌的反映,這種反映完全是無意識的,就像例壹中的那位癲癇病人和例二中的駕車人。

通過以上探討我們可以發現,有意識的反映或認知是“覺悟”的,而無意識的反映或認知則是不“覺悟”的,這樣我們就可以把主體的“覺悟”作為判斷意識與無意識的分水嶺,並通過這個分水嶺把意識和無意識區別開來。在大腦的反映或認知過程中,假若主體能夠“覺悟”到自我,並且能夠“覺悟”到是他自己在進行著這些反映或認知,那麽這時的主體就是意識的;假若主體不能“覺悟”到自我,不能“覺悟”到是他自己在進行著這些反映或認知,那麽這時的主體就是無意識的。

(1)、二十世紀3大偉人之壹的弗洛依德,創建精神分析學,構築於無意識理論的基礎上。他認為人類行為、思想最深層次的驅動力就是無意識,稍微接近了佛教的業力說法。

弗洛依德在精神病學研究中發現,人的心理現象之所以神秘到連本人都難以認知,是因為人的精神中存在壹個遠不為人所知的領域,這就是無意識。弗洛依德進而將人的意識劃分為三部分:意識、前意識、無意識。意識是人的所知所想所感,這部分意識是人自身所認識的,但弗洛依德認為這部分意識並不能代表人的真正思想與欲望,人的真正欲望深潛於無意識之中。無意識雖深藏不露,但包含著巨大的能量與動力,人類行為、思想最深層次的驅動力就是無意識,但無意識本身卻直接為人所認知,以弗洛依德看法,這裏存在壹個“壓抑系統”,壓制人對無意識精神的認識,或稱為形象比喻成壹道“檢查機制”,對無意識產生強大壓抑作用的,是人的意識中的宗教、道德、倫理。前意識則是無意識與意識之間的橋梁,有壹部分無意識通過壓抑系統,但並沒有直接進入意識之中,而是存在前意識中,這種前意識相當於壹個精神緩沖區。

弗洛依德在無意識研究上還有很值得壹提之處,他認為人的記憶並不曾消失,無論是親身經歷的事,或者是見過的人,看過的書等等,即使是很不經意的壹眼。但我們的意識卻常常遺忘,即使是五分鐘以前的事,說不定也容易忘掉,更不用提起童年的事情。但在無意識中,壹切記憶都完好地存在著,沒有缺失,但很遺憾大多卻不為人所可以記起。精神病學家們非常重視對病人童年時代的分析,因為人的許多心理疾病,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時代,通過催眼引導,有些病人常能訴說童年的遭遇,雖然清醒時他們並不能想起這些往事,但這些往事常是長大後心理疾病的源泉。

(2)、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提出“集體潛意識”,認為這是最深層次的驅動力,比佛洛依德前進了許多,更接近佛教的阿賴耶識(神識)了。

“集體潛意識”是指人類原始祖先潛藏記憶的儲存庫 ,是人類據以做出特定反映的先天遺傳傾向 ,是最深層的無意識。榮格認為它是壹個儲藏所 ,是由世世代代遺傳下來的 ,但又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行為的各種本能和原型組成 ,是人類歷史進化過程中積累下來的祖先經驗的積澱。在這個層次中 ,人不再有個體的區分 ,個人的心靈在這裏擴展開來並融入人類的心靈 ,存在著不能加以分割的整體性。從個體出生的那壹天起 ,集體潛意識的內容就給個人的心理與行為提供了壹套預先形成的模式 ————壹個人出生後將要進入的那個世界的形式 ,作為壹種心靈的虛像個體已經先天地具備了。

集體潛意識能產生各種意象和概念,不受意識控制能驅使人做出某種行為。而佛教唯識學認為阿賴耶識是身心世界生起的本源 ,能將所有經驗保藏無失 ,遇有機緣條件即可復現,決定人的種種心理與行為等身心活動。 阿識的內容是由其所含藏的各式各樣的種子構成的。種子 ,就像地中的種子 ,有喚起的潛在功能 ,也就是在阿識中含藏著的產生現象經驗等現行的功能作用 ,是阿識中壹種潛在的功能差別。在阿識中 ,我們所曾做過的、經歷過或察覺到的所有事情、經驗 ,都是以種子的形式儲存起來了。

(3)、量子力學的權威薛定諤,近來研究生命科學,薛氏說:“我在母胎時,並不是我生命的開始,我是依照了過去的藍圖,而出現我的生命。我的死亡,也並非我生命的結束。”薛氏之說,生前已有藍圖,死後生命並不結束,恰恰否定了人死如燈滅的俗論。他也談到,遺傳密碼是帶著人多生多世的知識,壹生命運的展開,無非是遺傳密碼的壹個譯碼過程。而這壹世妳的人生的經歷,學習的過程,又在這個遺傳密碼當中添進了新的密碼,然後這個添進新密碼的遺傳密碼,又會找到另外壹個生命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