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野生茶?什麽是栽培茶?野生茶能不能飲用?
顧名思義,“野生茶”是從非人工栽培的茶樹上采摘下來的幼嫩芽葉(茶青),經加工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相應的,在人為培養種植的茶樹上采摘幼嫩芽葉(茶青)加工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稱為“茶”。野生茶和栽培茶,是對茶樹種性特征和不同生育環境的表述。“野生茶”可以被人工馴化變成“栽培化”,栽培茶也能丟荒、荒蕪而變為“野生茶”。 茶樹在人類栽培利用前,都是“野生”(自然生長)的。野生茶形成的原因有二:壹是“原始野生茶”在自然繁衍過程中,範圍不斷擴大,並產生新的變異體,這類茶樹較多保留了原始茶樹的形狀。野生茶可能是野茶(即“種性野”),也可能是栽培型的茶。二是早年為人工栽培,後被荒蕪的“荒野茶”,這類茶大多是地方性很強的“地方性”(特產)品種,多生長在人類活動區域內,它的種性並不是“野”的。野茶不是茶,不是人類社會幾千年來所飲用的“茶”。這需要從茶樹分類學角度加以理解和詮釋。 人類社會千百年來所飲用的“茶”,在植物分類學裏,被列為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屬、茶亞屬、茶組、茶系。茶組被統壹命名為“Camelliaslnensis(L)O Ktze',為全世界所采納。茶組裏有17個茶種,目前世界各國栽培利用的“茶”,是茶組裏的壹個“種”,其染體多為二倍體(2n=30)。其余茶組植物,大多處於野生狀態,雖也有被采摘利用的,但染色體多為單倍體(n=15)。因此,科學意義上的“野茶”,是分類學裏“茶系”以外的“茶組”植物的總稱,它們不是人類廣泛利用和飲用的“茶”。 由於嚴格意義上的“野茶”和目前廣泛栽培的茶樹不是同壹類茶系植物,能否飲用,需待進壹步的科學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