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嫡子對長輩行的禮
拱手 也稱“拱”、“作揖”。漢放等的交際禮節。見面時,雙手合抱舉前,向對方致意。上古時已有此俗。最初大概是模仿帶手枷的奴隸,意為原作對方奴仆,供其使喚。今有些老年人也行此禮。武術比賽、街頭獻藝時,或演員上場亮相時也行此禮。
九賓 九賓是我國古代外交上最為隆重的禮節,有九個迎賓贊禮的官員司儀施禮,並延引上殿。
脫帽禮 這個禮節來源於冷兵器時代,當時,作戰都要戴頭盔,頭盔多用鐵制,十分笨重.戰士到了安全地帶,首先是把頭盔摘下,以減輕沈重的負擔.這樣脫帽就意味著沒有敵意,如到友人家,為表示友好,也以脫盔示意.這種習慣流傳下來,就是今天的脫帽禮.
時至今日,行脫帽禮已經在美國很罕見了,部分的原因是社交禮儀已不那麽嚴格,另有部分原因即人們也不怎麽戴帽子了。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男人對女人脫帽行禮還是司空見慣的,不論在室內還是搭電梯,男人們都要脫帽。(在1949年,已知最早的電梯禮儀準則裏這麽說:不計其數的女人抱怨男人們在人群中行禮時總打到她們的頭,因此男人們不要脫帽了。)但是在18世紀,人們認為室內戴帽是不禮貌的。男人給女士們打招呼時應該脫帽,接著應該再戴回去。這麽做的原因太簡單了。首先,在大多數的歷史中,帽子是所在階層的標記,也是社會地位的可見標誌。戴帽的傳統可溯源至古羅馬時期。那時,頭上的蓋飾是社會或政治優越感的標誌。其次,要是把帽子抓在手上,拔劍就不方便了。
正如頭上改上什麽標誌著某種優越感,則不加蓋飾就標誌著某種服從了。從中世紀早期以來,脫帽——不論這帽子是布做的還是金屬的——都表示服從。這種風俗的原始意義在以下的壹些表達中就有所反映,如with hat in hand,意為“對……膜拜,言聽計從,盡極承歡”;I take my hat off to him. 意為“我對他表達仰慕之意”。
脫履襪 古代起居禮俗之壹。六朝以前,器具不備,人們皆坐於地上,而鋪以席,故入室前必脫履於戶外,以保持室內清潔。禮儀規定,臣子見君也須跣足,掾吏見丞相,則須去履,表示恭敬。至於朝會及祭祀大禮,例皆跣襪。魏晉時人喜坐床榻,坐時也多不著襪。唯君主優待重臣,如漢初特命蕭何可“劍履上殿”。降及六朝,加九錫之權臣,賜爵上公,位在群臣之上,即將改朝換代,皇帝亦多特許“劍履上殿,贊拜不名”,以為優渥。至唐代,尋常入朝,已皆著履或靴,唯祭祀尚有脫襪赤足以為至敬者。《後漢書.列女傳》:“祀為屯田都尉,犯法當死,(蔡)文姬詣曹操請之。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坐者滿堂,操謂賓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及文姬進,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辯,旨甚酸衰,眾皆為改容......操感其言,乃追原祀(董祀,文姬夫)罪。時且寒,賜以頭巾履襪。”徒行,即赤足而行。清趙翼《陔余叢考.脫襪登席》:“古人以跣足為至敬也。”又《著靴》:“古以脫襪為敬,其後不脫襪而但脫履,又其後則不脫履,最後則靴為朝服,而履反為褻服。設有著履入朝會及見長官者,反為大不敬,更無論乎跣而見也。”褻服,便服。
跪拜禮 在壹些反映古代歷史的戲劇和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古代人民行跪拜禮。為什麽會產生這樣的生活禮節呢?這要從古代人們的物質條件和生活習慣談起。
我國在漢以前,還沒有正式的凳椅。人們在進食、議事、看書時,只是在地上鋪壹條用蘆葦、竹篾等編成的鋪墊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稱“席地而坐”。如果請客人坐正席,則多墊壹重席子,表示恭敬。就連朝廷的最高統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過,所坐的東西比普通老百姓好壹些,如周代每次舉行大朝覲時,五者所坐的席位,設有繡著黑白斧形的屏風,屏風前面南向鋪設著莞草編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席,左右擺設玉兒,給王者憑依。
因此,古代所謂“坐”的姿勢,和我們現代人的“坐”完全不壹樣。坐時要兩膝著地,然後將臀部坐於後腳跟之上,腳掌向後向外。古人的“坐”,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的跪。在接待賓客中,每當“坐”著向客人致謝時,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變成了跪,然後俯身向下,就這樣,逐漸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禮。
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禮的意思。按照周代禮儀的規定,當時對跪拜的動作和對象,作了嚴格的規範,***分稽首、頓首、空首,稱為“正拜”。行稽首禮時,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壹般用於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後來,用於僧人舉壹手向人們行禮,也稱“稽首”。“)
行頓首禮時,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時必須急叩頭,其額觸地而拜。壹般用於下對上的敬禮。(“頓首”兩首,後來也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對人家恭敬。)
行空首禮時,雙膝著地,兩手拱合,俯頭到手,與心平而不到地,故稱“空首”,又叫“拜手”。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禮的壹種。
其他如振動,不僅要跪拜、頓首,拜後還要“踴”,即跳踴,壹般都在喪事時,拜者往往捶胸、頓足,跳躍而哭,表示極度悲哀,兇拜,即行禮時,先頓首,後空首;吉拜,則在行禮時,先空首,後頓首;奇拜,奇為單數,即壹拜;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為重。
肅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禮的壹種。拜時跪雙膝後,兩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時低下頭去,到手為止,故又稱“手拜”。肅,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後來在書信來往中,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往往上“謹肅”。婦女行禮也稱“端肅”,即源於此。
到了漢代以後。才漸漸有高座,凳椅先後問世,人們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來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變化。但跪拜禮仍然存在,卻變成了等級差別的標誌,主要廣泛運用於官場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時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禮。在民間,如祭祀、祝壽等風俗中,仍世代相傳。後來,又增加了打千(行禮時左膝前屈,右腿後彎,上體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兩手合抱,拱手為禮)、鞠躬(彎身行禮)等禮節,直到辛亥革命勝利,隨著幾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滅,才結束了這種跪拜禮 ,今在拜神、拜祖時仍有殘留。
打千 原是滿族禮儀風俗,後是清代男子向人請安時所通告的禮節。流行於全國各地。行禮時,左膝前屈,右腿後彎,上體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壹種介於作揖、下跪之間的禮節。
“打千”是錫伯族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行的禮節。打千禮自古壹直傳到今天。平時,晚輩見長輩行此禮,兒女久別父母後見到父母時要行此禮。此外,老人之間也行此禮,所不同的是,在壹方向另壹方打千時,對方也同時“打千”,即“答千”,而年輕人向長輩“打千”時,長輩只是吭壹聲就算應禮了。錫伯人的“打千”禮只限於本民族內使用,婦女間亦不行此禮,但男性長輩向同輩婦女行此禮時,對方也須作出“打千”的樣式應禮。
跪禮和磕頭為大禮,除在婚喪嫁娶、節慶祭祀等重大場合外,其他場合不行此禮。壹般見面時,平輩之間握手,對長輩仍行打千禮。?
錫伯族最註意講究說話音調,其諺語說:“好話壞在音調上。”應答要和氣,否則會處處受到指責和議論。?
在錫伯族的傳統美德中,尊敬老人,愛護幼小是最高的風尚之壹。?
錫伯族是個崇尚整潔的民族,“笑破不笑補”。同時,他們非常註意保護水源。
“尊客、好客”是錫伯族禮節中最重要的壹項。客人到來,主人必須出門迎接;客人走時,要送到院門。接待客人要周到,否則人們會說這家主人不懂禮節或不尊重客人。
蹲踞 蹲,即兩膝如坐,臀部不著地;踞,有蹲或坐之義。踞與居通,即蹲之義,《說文》雲:“居,蹲也。”同書足部又雲:“蹲,居也。”此為蹲踞同義。《史記·高祖本紀》雲:“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足。”此“踞”為坐之意。所謂“踞坐”是也。即坐時兩腳底和臀部著地,兩膝上聳。蹲踞皆為聳膝不敬之坐。《論語·憲問》雲:“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夷”作“夷踞”。觀《後漢書·郭林宗傳》述茅容與同輩避雨樹下雲:“眾皆夷踞相對,容獨危坐愈恭。”可以知之,夷俟,即蹲踞而不出迎之謂。所以,孔子責其不恭,欲“以杖叩其脛”。然君見臣,亦可用之,不能責之以禮。《呂氏春秋》卷十五《下賢》雲:“魏文侯見段幹木,立倦而不敢息,返,見翟黃,踞於堂而與之言。翟黃不悅。文侯曰:‘段幹木官之則不肯,祿之則不受,今汝欲官則相位,欲祿則上卿,既受吾實,又責吾禮,無乃難乎?’”
跪安 跪安是皇室禮節,普通旗人家庭不使用。譬如皇帝召見大臣時,大臣必須行跪安禮,做法是先邁左腿,右腿跪在地上,收左腿,直力上身,然後起右腿站起來。跪下時並不叩頭。
朝儀古代帝王臨朝的典禮。按規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東為上,孤面向東以北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為上,王族在路門右側,面向南以東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屬官在路門左側,面向南以西為上。朝儀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禮,禮畢退朝。後世也稱人臣朝君之禮儀為“朝儀”。
九拜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周禮》謂“九拜”:“壹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動,五日吉拜,六日兇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
祖道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漢書》載,西漢將領李廣利率軍隊出擊匈奴之前,“丞相為祖道,送至渭橋”。《荊軻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送別。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晉書.陶潛傳》載:陶淵明曾為彭澤縣令,州郡派督郵巡視至縣,縣吏勸陶束帶迎見,他感嘆地說:“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裏小人邪!”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後來引申為傾倒、崇拜,如毛(蟹)澤(蟹)東《沁園春.雪》:“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四拜古時相見禮:下級向上級拜見時要行拜見禮,官員之間行揖拜禮,公、侯、駙馬相見行兩拜禮,下級居西先行拜禮,上級居東答拜。平民相見,依長幼行禮,幼者施禮。外別時行四拜禮,近別時行揖禮。
民間又有人三鬼四之說,即為上司、長輩行叩拜之禮時要磕三個頭;而為死去的親人行叩拜之禮時要磕四個頭.
敬坐毛皮墊鄂溫克族交際禮儀風俗。流行於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客人到家中,在主人擺好的毛皮墊上坐。毛皮墊放在哪裏,客人傳人地在哪裏,不能挪動,否則便視為失禮。
守節舊時指不改變節操,特指婦女受封建宗法的強制或封建道德觀念的影響,在丈夫死後不再結婚或未婚夫死後終身不結婚。
夫死後,立誌不嫁,堅守貞操,撫育子女,直到老死就是守節的行為,這樣的婦女稱為“節婦”。儒家禮教對婦女“從壹而終”的要求,不但丈夫生前貞節,死後還要守節。表彰貞婦始於漢宣帝,但真正成為習俗是理學提倡和官方表彰的結果。理學家認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寡婦改嫁就是失節。元、明兩朝特別鼓勵殉烈,清代更重視寡婦守節撫養幼孤侍奉公婆,表彰節婦壹直延續到民國初期。表彰守節給家族帶來榮譽,卻給婦女帶來痛苦,《清史稿?列女傳》載壹90歲寡婦,自述七十年每天勞作不息,為的是液能成眠;壹次液醒寂苦難耐,就用錐子紮自己的手掌,留下疤痕。
小殮舊時漢族喪禮儀式之壹。指為死者穿著屍衣(殮服)。在古代,小斂在室內,設帷。為死者著衣址九套。斂畢移屍於堂。舊時孔府死人,三日小斂時為死者穿常服;五日斂時為死者換官服;如為女子,則鳳冠霞帔,口含珍珠,身上撒香料。然後用綢子將死者從頭到腳裹起。 女用綠綢,男用紅綢,連裹三層,最外用壹層白綢,裝斂完畢,即廳入殮。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誌.浙江》引《蕭山問俗記.喪禮》:“斂,人初死,停於床,喪屬跪而號哭......祭後,乃面西停於堂。至液,僧或道踵於門,各事其事,或由喪家自雇,或為親戚所贈,鐃鈸鐘鼓交作,至晨乃已,意蓋散抑郁之氣也。如是或壹液、三液、五液,以至於七液,視家之貧富,時之寒溫而定,大約何日大斂,則何日已耳。又命門眷合日時以斂。其斂也,或布或綢,皆須全套,不能絲毫混亂。將斂,親屬壹二人,為之沐浴著內衣。親屬各人,各為梳發三次,然後加外服,次第為之著就,以衾圍之,至吉時,然後斂(大斂)。”
殮。殮通斂,為死者穿衣換鋪蓋叫小殮,人棺叫大殮。小殮之前為死者沐浴,也叫“抹屍”,有幹幹凈凈離開人世走向來世之意,從衛生的角度講這壹程序也是有必要的,故今天人們仍固守著,而且做的比過去更完善,比如過去人們用酒,今天人們使用酒精等。小殮之後,人們往往還在死者手裏、口裏放上壹些東西,還要用布條紮住死者的兩臂和小腿。手裏拿東西意為不能空手上路,口裏銜東西意為不能空腹上路。捆紮手腿是怕死者“驚屍”,“驚屍”挺可怕的,其實就是屍體痙摩,屍體痙攣是壹種屍體現象。屍體還有壹種自溶現象,往往從口、鼻、耳、肛門等排出汙物、濁氣,所以,現代喪事中,人們用藥棉堵塞。小殮之後就是大殮,大殮就是入棺。人棺不等於蓋棺定論,棺蓋壹定要錯開放。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對死者還抱有壹線生還的希望。在提倡火葬的今天,小殮之後就要送入醫院的太平間或殯儀館的停屍間冷藏起來。
餞行亦稱“餞別”,宴飲禮儀。親朋好友欲遠行,置辦酒席,為其送行,以示祝福和惜別。
祝酒宴飲禮儀,指宴席上賓主互相敬酒,以示祝福、慶賀。通常先由主人向來賓敬酒並致敬祝辭,主人與來賓壹壹碰杯,壹起歡飲,然後由來賓或來賓代表向主人祝酒,雙方飲酒。祝酒是宴席上最為普遍流行的禮儀。祝酒時,主賓都要說些有關祝福、吉利、感謝等話語。如祝壽宴席上應祝老人壽比南山、福如東海;婚禮宴席上應祝新郎新娘百年好合、白頭偕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