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辨證簡介
liù jīng biàn zhèng
2 英文參考*** yse and differentiate febrile disea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of six pairs of channels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yndromedifferentiation of the six meridians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ifferentiation of six channels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channels theory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六經辨證為《傷寒論》的辨證方法[1][2]。指以陰陽為總綱,用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作為辨證綱領,從邪正盛衰、病變部位、病勢的進退緩急等方面對外感病進行分析辨別,並用以指導臨床治療的辨證方法[3]。六經,即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1][2]。六經辨證是漢·張仲景在《黃帝內經》六經的基礎上,結合外感熱病的傳變情況,總結出來的六個辨證綱領,亦即外感熱病過程中六個深淺階段的綜合證候[1][2]。六經彼此間是互相聯系的,可以合病、並病、兩感和互相傳變,不能截然分開[1][2]。
4 太陽病太陽病是《傷寒論》六經病之壹,包括經證和腑證[4]。多由外感風寒所致[4]。經病包括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腑病包括太陽蓄水證和太陽蓄血證[4]。《尚論篇》卷壹:“太陽病之總脈總證,統中風傷寒為言也。太陽,膀胱經,乃六經之首,主皮膚而統營衛,所以為受病之始。”《傷寒指掌》卷壹:“凡風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癥便有頭痛,項強,身痛,腰痛,骨節煩疼,發熱,惡寒,此皆太陽經之見癥。如無汗而脈浮緊,此營衛俱強而表實也,用麻黃湯以發表,使營衛之邪,從皮毛而出,則諸癥自除矣;如脈浮而弱,汗自出者,此營 *** 弱而表虛也,用桂枝湯以解肌,使營衛和,而邪自解矣。”《傷寒醫訣串解·太陽篇》:“太陽為寒水之經,主壹身之表。何謂太陽經證?曰頭痛、項強、發熱、惡寒是也。……何謂太陽腑證?曰表邪不去,必人於裏,膀胱為表中之裏也,有蓄水、蓄血之辨。”
太陽病:惡寒,發熱,頭項強痛,苔薄白,脈浮。
(1)太陽經證:①太陽中風證:太陽病,兼見汗出,惡風,脈浮緩等。②太陽傷寒證:太陽病,兼見無汗,身痛,脈浮緊等。
(2)太陽腑證:①蓄水證:太陽病未解,兼見煩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小便不利。②蓄血證:太陽病未解,兼見發狂或如狂,少腹急結或硬滿,小便自利。治蓄血證應註意先解表邪,後攻逐瘀血。
5 陽明病陽明病為六經病之壹[5]。《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胃家,泛指腸胃而言;實,是邪氣實[5]。陽明病壹般主裏、熱、實證[5]。辨證有經證、府證之分[5]。《傷寒貫珠集·陽明篇上》:“陽明則府病多於經病。以經邪不能久留,而府邪常聚而不行也……經病有傳經、自受之不同,府病有宜下、宜清、宜溫之各異。”陽明經證因無形的邪熱盛於經,證見身大熱,汗大出,大煩渴,脈洪大等[5]。治宜清熱保津為主,常用白虎湯等方[5]。詳見陽明經病條。陽明府證是有形的燥實熱結於腑,證見潮熱、譫語、腹滿痛、不大便、脈沈實等[5]。治當攻下燥實,清除熱結,常用三承氣湯等方[5]。詳見陽明腑病條。陽明病由於裏熱外蒸,故不惡寒而反惡熱,是陽明病的發熱特征[5]。在治療上,因陽熱亢盛,津液容易耗傷,故清、下二法,為陽明病的重要治法[5]。
陽明病: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脈數等。
①陽明經證: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脈洪大等。
②陽明腑證:日晡熱甚,煩躁譫語,腹部脹滿疼痛,拒按,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苔黃厚,脈沈實或滑數。
6 少陽病少陽病為六經病之壹[6]。由邪熱在半表半裏所致[6]。本病特征是口苦,咽幹,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嘿嘿不欲飲食,脈弦等[6]。《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並治》:“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又“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鞕滿,幹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沈緊者,與小柴胡湯。”《註解傷寒論》卷三:“邪因正虛,自表之裏,而結於脅下,與正分爭,作往來寒熱。”《傷寒微旨論·傷寒源篇》:“少陽受之,少陽主膽,故胸脅痛而耳聾。”《傷寒辨證》卷四:“邪在半表半裏,則惡寒且熱,故令寒熱往來。少陽之脈行於兩脅,故令脅痛。其經屬於膽,膽汁上溢,故口苦。”《張氏醫通·諸傷門》:“若交少陽之經,則往來寒熱,口苦脅痛,以其經居表裏之半,邪欲入則寒,正與爭則熱,所以只宜和解,而有汗、下、利小便三禁。”本病多兼證[6]。若有太陽表證時可兼用汗法,如柴胡桂枝湯證;若有陽明裏證時可兼用下法,如大柴胡湯證、柴胡加芒硝湯證等[6]。
少陽病:口苦,咽幹,目眩,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脈弦。
三陽經辨證適用於急性熱性病辨證,在臨床上應註意有無兼證、合病、並病及壞病。
7 太陰病太陰病為《傷寒論》六經病之壹[7]。多因三陽病傳經入裏,或寒邪直中,或內傷生冷所致[7]。其特征是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時有腹痛等[7]。《傷寒論·辨太陰病脈證並治》:“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傷寒分經》卷三:“太陰為寒臟,其宜溫之證為最多,非壹方可盡,故曰,宜服四逆輩,則理中、真武、附子等湯,俱可隨證用之矣。”《傷寒附翼·太陰方總論》:“其來由有三:有因表虛而風寒自外入者;有因下虛而寒濕自下上者;有因飲食生冷而寒邪由中發者。總不出於虛寒,法當溫補以扶胃脘之陽,壹理中而滿痛吐利諸癥悉平矣。”壹說,太陰病有陰陽虛實之分。《傷寒貫珠集》卷六:“然太陰為病,不特傳經如是,即直中亦如是,且不特傷寒如是,即雜病亦如是,但有屬陰屬陽,為盛為虛之分耳。”《傷寒醫訣串解》卷四:“太陰為濕土,純陰之臟也,從陰化者多,從陽化者少。病人太陰,何謂太陰之邪從陰化?《傷寒論》雲:腹滿,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溫,時腹自痛是也,宜理中丸、湯主之,不愈宜四逆輩。病人太陰之邪從陽化,《傷寒論》雲:發汗後不解,腹痛,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是也。”從陽化,即指太陰病轉為陽明病[7]。
太陰病:腹滿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便溏或腹瀉,口不渴,苔白滑,脈緩弱。
8 少陰病少陰病為《傷寒論》六經病之壹[8]。多因邪傳少陰,心腎陽氣衰微,陰寒內盛所致[8]。本病特征是脈微細,但欲寐,四肢逆冷,下利清谷,甚至汗出亡陽等[8]。《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註解傷寒論》卷六:“少陰為病,脈微細,為邪氣傳裏深也。衛氣行於陽則寤,行於陰則寐。邪傳少陰,則氣行於陰而不行於陽,故但欲寐。”《傷寒指掌》卷二:“少陰證,仲景以脈微細,但欲寐為主病。此指正氣之虛,非示邪氣之實也。……引衣蜷臥,下利清谷,腹痛吐瀉,是少陰虛寒見證。”治宜溫經回陽,如四逆湯等方[8]。其病可從三陽病傳變而致,亦有因寒邪直中少陰引起[8]。少陰病如見陰虛火旺,為熱傷腎陰證[8]。《傷寒溯源集·少陰熱證》:“熱邪內郁而心煩不得臥,致手足兩少陰俱受病也,以黃連阿膠湯主之者,所以瀉心家之煩熱,益腎臟之真陰也。”
少陰病:精神萎靡,嗜睡,脈微細。
①少陰寒化證:少陰病兼見無熱畏寒,手足厥冷,瀉下清谷,小便清長,脈沈微。
②少陰熱化證:少陰病兼見心煩不寐,下利口渴,咽痛或咽中生瘡,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沈細數等。
9 厥陰病厥陰病為《傷寒論》六經病之壹[9]。它是陰陽消長、邪正進退的重要關鍵,所以常出現寒熱錯雜的證候[9]。主要有上熱下寒與厥熱勝復兩類情況[9]。上熱下寒者,癥見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溫下[9]厥熱勝復者,可預測病情的進退,厥多熱少為病進,厥少熱多為病退,故其治法當以扶陽抑陰為主[9]。陽虛寒厥,見脈微惡寒,手足厥冷者,治宜回陽救逆;血虛寒厥,見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治宜養血和營、通陽散寒[9]。陽氣內郁,以致手足厥逆,心下痞塞,胸脅苦滿,或腹中痛,脈弦有力者,治宜疏肝泄熱退厥[9]。
厥陰病:口渴不止,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或食則吐蛔,四肢厥冷或與發熱交錯出現。
厥陰病有厥逆證時,應辨清寒厥(寒甚而厥)、熱厥(熱深而厥)、蛔厥(蛔蟲內擾)、臟厥(真陽衰脫)等。厥陰病還可有吐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