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芻獸疫的癥狀表現與防控方法
小反芻獸疫是感染小反芻獸的嚴重的接觸性、烈性傳染病,在東西非、西亞及中東爆發流行過。
小反芻獸疫對當地養殖業及外貿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下面我們了解壹下小反芻獸疫的癥狀表現與防控方法。
小反芻獸疫流行區域及感染範圍
小反芻獸疫是1942年在非洲西部象牙海岸被首次報道發現,在隨後的十年小反芻獸疫病開始迅速擴散幾乎遍布了從撒哈拉沙漠到赤道的所有國家,並迅速向東、向南、向北大範圍擴展。
據oie公告,到2004年國際上有29個國家和地區爆發過該疫情[3]。
到2006年初,我國相鄰及周邊國家例如印度、尼泊爾、哈薩克斯坦等都先後爆發了大規模小反芻獸疫。
小反芻獸疫的癥狀表現
臨床癥狀和牛瘟類似,成羊和羔羊都可被感染發病甚至死亡,致死率高達50%-80%,嚴重爆發期可達100%,該病以肺炎、腹瀉、眼鼻有漿性分泌物、口腔炎、潰瘍為主要臨床特征,發病期間病羊持續3d-8d的40℃-41℃高熱,有時表現為類似羊支原體肺炎的支氣管肺炎,孕期母羊則會發生流產,病畜食欲明顯減退,精神不振,鼻鏡幹燥,口鼻分泌物逐漸變為粘液膿性;如果病畜未死亡,將持續這種癥狀14天,即使康復的山羊也會有部分唇部形成口瘡樣病變。
小反芻獸疫防控措施
目前尚無有效治療小反芻獸疫的方法,發病初期可以使用磺胺類藥物和抗生素對癥輔助預防和治療繼發感染。
從疫區進口動物及胚胎、卵和畜產品嚴格限制,所有疫區動物都要經過嚴格檢疫。
嚴密監控邊境區域易感野生動物的活動。
加強邊境地區家養小反芻牲畜的貿易控制和飼養管理,從源頭上切斷疫病傳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