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絲瓜葉有什麽作用
基本信息
分布區域
遍及全國
門
被子植物門
中藥名稱
絲瓜葉
種
絲瓜、粵絲瓜
界
植物界
別名
虞刺葉
目
葫蘆目
科
葫蘆科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用量
煎湯:6-15g;鮮品:15-60;外用適量
采收時間
夏、秋兩季
屬
絲瓜屬
目錄
1絲瓜葉
2化學成分
3作為中藥的信息藥理作用
4功用主治
5用法與用量
6選方
7臨床應用
折疊編輯本段絲瓜葉
絲瓜葉為葫蘆科植物絲瓜或粵絲瓜葉片。
折疊編輯本段化學成分
1、絲瓜葉含三萜類及其皂甙:21β-羥基齊墩果酸(21β-hydroxyoleanolic acid),3-O-β-D-吡喃葡萄糖基馬勘斯裏酸(3-O-β-D-glucopyranosytmaslinic acid),3-O-β-D-吡喃葡萄糖基-2α-羥基棉根皂甙元(3-O-β-D-hlucopyranosyl-2α-hydroxy-gypsonenin),21β-羥基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甙(21β-hydroxyhederagenin-3-O-β-D-glucopyranokide),絲瓜素(ly-cyin)A即是21β-羥基棉根皂甙元(21β-hydroxygypsogenin),齊墩果酸二葡萄糖甙(oleanoli acid-3-glucoside),齊墩果酸葡萄糖-28-二葡萄糖甙(oleanolic acid),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絲瓜甙(lucyoside)A、B、C、D、E、F、G、H,人參皂甙(ginsenoside)-Re及Rg1,劍葉落酸內酯(machaerinic acid lactone)等。還含黃酮類成分:芹菜素(apigein),揮發油,丙二酸(malon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亞油酸(linoliec acid),亞麻酸(linolenic acid)和高級烷烴。又含甲氨甲酸萘酯(carbary),磺基奎諾糖基二脂酰基甘油(sulfoquinovosyl diacylglycerols)。
2、粵絲瓜葉含氫氰酸。
折疊編輯本段作為中藥的信息藥理作用
絲瓜葉或全草的水提取物(煎劑加酒精除去沈澱者)可明顯降低乙酰膽堿對離體豚鼠回腸的收縮作用,對組織胺的作用也有相似影響,但較弱。煎劑對回腸則有輕度興奮作用,對離體兔子宮有非常顯著的興奮作用。水提取物對離體兔十二指腸無明顯作用。對大鼠橫膈-膈神經制備也無作用。煎劑對蟾蜍腹直肌則有明顯興奮作用。在大鼠後肢灌流試驗中無明顯作用,麻醉狗靜脈註射0.1克生藥/公斤,有降壓作用。小鼠腹腔註射水提取物20克鮮生藥/公斤,無明顯作用。腹腔註射煎劑1克生藥/只,亦無明顯毒性。
功用主治
清熱解毒。治癰疽,疔腫,瘡癬,蛇咬,湯火傷。
①《綱目》:"癬瘡,頻挼摻之,療癰疽,丁腫,卵頹。"
②《本經逢原》:"搗汁生服,解蛇傷毒,以滓盦傷處,幹即易之。"
③《隨息居飲食譜》:"消暑解毒。治痧穢腹痛,絞汁服。"
④《嶺南采藥錄》:"煎服,治鵝喉。"
⑤《廣州植物誌》:"搗爛,治癰疽和小兒夏月皮膚病,有消腫退炎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