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匡超人主要情節是什麽?
匡超人主要情節如下:
匡超人本是個勤謹純良的農家青年,因家寒無力讀書,跟商人記賬,流落杭州。馬二先生在慷慨解囊資送他回鄉的同時,給他指點了壹條舉業求官的道路,還撿了幾部八股選本,塞在他的棉襖裏。回鄉後邊磨豆腐做小生意,照料生病的老父,邊讀書作文章,受到潘保正和李本瑛知縣的賞識和栽培,不久考中秀才。
“科第取來,心只系乎兩榜”,還想成為舉人、進士,加速了他的蛻變的進程。他再到杭州時,與景蘭江、趙雪齋等西湖鬥方名士為伍,知道除馬二指點的那條榮身之路以外,還有靠吹牛撒謊、附庸風雅來攀高結貴、擡高身價的“終南捷徑”,很快就把鬥方名士的那套本領全部學會。
吹起交遊來,現任中堂大人百官不見唯獨請他“坐在床沿上”攀談。扯起八股選本來,“***是九十五本”,連“外國都有的”,甚至不惜詆毀恩人馬二,以擡高自己。後又與衙吏潘三狼狽為奸,成為潘三包攬詞訟、假造文書的得力幫手,甚至替人代考充當“槍手”,幹下許多卑鄙無恥的勾當。
正當他道德淪喪的時候,卻被“題了優行,貢入太學”,司監察的李給事中把外甥女配給他,他厚顏無恥地用“戲文上說的蔡狀元招贅牛相府,傳為佳話,這有何妨!”為自己的停妻再娶開脫。其發妻鄭氏在家鄉吐血夭亡,而他在京城“珠圍翠繞,燕爾新婚”,完全滾進統治者的懷抱。
人物形象
匡超人的形象變化是內外因結合雜糅、畸形社會價值觀影響形成的結果。如果沒有社會價值觀的畸形和科舉之路的壓迫,匡超人未必就會將自身性格中負面、陰暗的那壹部分釋放出來,成為壹個純粹的利益至上主義者。
從這個角度而言,匡超人與《紅與黑》中的於連有著極為相似之處:二者都有著善良勤奮的本心,都在外界的影響下誘發出自己性格中貪婪陰暗的壹面。足可見,匡超人的形象變化是極為復雜的過程,這其中也或多或少寄托著本書的創作理念和作者宣揚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