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的生蠔如果出口到中國會對中國的生蠔市場造成打擊嗎?
自2009年以來,我國生蠔的產量和需求量呈現增長趨勢,在2013年,生蠔產量為420萬噸,而需求量約為417萬噸。近些年,我國國內的生蠔市場需求雖然在擴大,但生產技術也在進壹步升級,所以仍然處於自產自銷的狀況下,但我國也會進口部分高品質的生蠔。
丹麥生蠔出口到中國,就好比往壹杯已經溢出來的水杯中繼續加水,溢出有原來的水,但也有後加沒有進去的水,這也是丹麥生蠔進入中國市場生動的詮釋。但因為此次丹麥泛濫的生蠔屬於太平洋生蠔,大如鞋底,食之無味,所以就算作為進口食品可能會引發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只會因其品質相對較差,而不會占據太大的市場份額,除非使用低價競爭的手段,但高額的運輸費用以及我國政府是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的。所以,總的來說,丹麥生蠔出口到中國市場,並不會對中國的生蠔市場造成打擊。
“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事實上,歐洲的生蠔確實有著比較上乘的品質,這與歐洲所處的海洋水域以及受寒暖流影響的區域較多有關,而此次丹麥泛濫的生蠔,並非丹麥本國培育的生蠔,而是受到太平洋生蠔的入侵,並且該種類的生蠔已經經過證實:味道並不鮮美,那麽其首先從這壹點就無法與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生蠔相競爭。即使進口食品對國人有較大的吸引力,這是源於人們對於進口食品質量上佳的刻板印象,但若明曉太平洋生蠔所具有的特點,那麽買的人就寥寥無幾。
此外,近幾年我國生蠔的產量大於需求量,並且每年我國會進口部分高檔優質的歐洲生蠔,市場已經達到飽和狀態,外來產品若想爭奪壹部分市場份額,壹定要具有壹些個性優勢的存在,否則是無法與已經存在的產品競爭的。更何況,長途運輸的成本費,使得丹麥生蠔價格會相較國內的生蠔價格更高,在不具優勢的前提下,在價格方面也無法做到吸引消費者,那麽丹麥生蠔進入中國市場想要對中國生蠔產業造成沖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在丹麥駐華大使館發表了文章之後,中國的吃貨們蠢蠢欲動,看著長滿海灘的生蠔卻無能力,發出了開放簽證,讓中國吃貨去吃的感慨,甚至可以選擇吃成瀕危還是滅絕。縱觀對於這壹事件的評論,中國網友紛紛調侃浪費並積極獻言獻策,請求開放往來簽證,發動中國吃貨前去解決問題,但少有人提出開放中國市場,讓丹麥生蠔進入中國市場,在我看來,有兩點限制:第壹,由於此次丹麥爆發的生蠔屬於物種入侵,並且,對於生物的運入也有嚴格的要求,防止發生在我國出現類似的情況;第二,由於太平洋生蠔此前並未占據中國太大份額,因此,在對此類生蠔的烹制方面,手段並不是很成熟,相比常見的生蠔,這也是壹大限制因素。
綜上所述,首先,丹麥生蠔不易進入中國市場,其次,進入中國市場也不會造成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