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鹹陽市武功縣人口密度大嗎
人口密度:1034人/km2
武功地處關中平原西部,東迄興平,西鄰楊淩、扶風,北接乾縣,南隔渭河與周至縣相望,兩縣之間在渭河上有公路大橋連接,使得西寶高速公路可以直通周至、陜南等地。全縣***有 8鎮4 鄉, 262 個自治村, 6 個社區居委會, 41.14 萬人,其中農業人口 37.4 萬人。全縣總面積 397.8 平方公裏,其中耕地 42.5 萬畝,人均 1.1 畝,是我省人均土地面積較少、人口密度較高的縣區之壹。
境內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滿、白、壯、蒙古、侗、傣、朝鮮、土家、錫伯、土族等11個少數民族。隴海鐵路、 西寶高速公路、 西寶公路中線、北線和 107 省道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城區東距古城西安 70 公裏,鹹陽國際機場 50 公裏,西距工業重鎮寶雞 80 公裏,地勢平坦開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關中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
行政區劃
2006年,武功縣轄8個鎮、4個鄉:普集鎮、蘇坊鎮、武功鎮、遊風鎮、貞元鎮、長寧鎮、小村鎮、大莊鎮、代家鄉、河道鄉、南仁鄉、普集街鄉。
歷史沿革
武功建縣始於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王莽新朝天鳳二年(公元15年),改為新光縣。東漢初,廢入眉縣。永平八年(65年),復置武功縣。北魏太和十壹年(487年)置武功郡。建德三年(574年),廢郡設縣。五代後晉時,置武功郡,後周改郡為縣。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縣名為武亭。元代復名武功縣。
1949年5月19日武功解放,廢保、甲制,設區公署、鄉人民政府。全縣劃分為城關、楊陵、大莊、普集、薛固、長寧、貞元、魏公、三廠等9區,76 鄉。9月將渭河三廠區(***5鄉)劃歸__縣。1951年5月,將楊陵區_河以北的上營、新寨兩個鄉,大莊區的南、北廟底、毛家嘴、趙家崖、王家窖5個村和貞元區的麻西寨兩堡劃歸城關區。
1952年6月,將原71鄉縮編為64 鄉。1955年8月,縣人民政府改稱“縣人民委員會”;鄉人民政府改稱“鄉人民委員會”。將第八區(魏公)的賈晁鄉劃歸第壹區(城關)。1956年3月,撤區並鄉,全縣設城關、楊陵、普集三鎮;上營、杜寨、李臺、大莊、張寨、南仁、普集、薛固、北營、長寧、河道、戴家、貞元、蔚村、周村、牛臺等16鄉合並為7鄉。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將7個鄉改為7個人民公社,上遊(城關)、紅旗(楊陵)、躍進(普集)、衛星(薛固)、東風(長寧)、火箭(貞元)、中蘇(蘇坊)。同年11月,又將7個人民公社改設為武功、楊陵、普集、長寧、貞元5個人民公社,轄27個管理區。原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
1961年8月1日,武功縣建制恢復,將原5個人民公社劃分為14個人民公社,轄244個生產大隊。1964年,將扶風縣五泉公社的官村、周家村劃歸武功縣楊陵公社。1965年4月設楊陵、普集、小村三個鎮。1984年5月,撤銷公社、大隊建制,全縣設三鎮12鄉,轄365個村民委員會(511個自然村),4個居民委員會。並改車站公社為北營鄉;武功公社為武功鎮;原車站公社的田家、桂家、東李家大、小堡和屈家劃歸普集鎮;原薛固公社的仁村、成家、小村和薛村歸小村鎮。2001年11月,全縣8鎮7鄉合並為8鎮4鄉,撤消原觀音堂、薛固、北營三鄉,分別並入大莊、小村、普集三鎮。
自然資源
武功縣地形由山前洪積扇前緣地帶和黃土臺原、河漫灘及河谷沖積階地三種類型構成。耕地中川、塬平地占97%,士婁土和黃土等優質土壤占94.3%,全縣土地總面積589252.1畝,其中耕地面積434741.1畝,水澆地面積395784.5畝,占耕地面積的91.02%。境內有三條河流,均屬渭河水系。水資源可利用總量26553.8萬立方米,已開發利用量為17169.8萬立方米。幹旱年畝均灌水253立方米,總計1.27億立方米,加上工業用水***計1.34億立方米,已開采1.6億多立方米,總水量收、支平衡有余。地下水年均可利用量1.5988億立方米,已開發利用量為9924萬立方米,占可開采量的62%。地下水中有豐富的肥水資源,主要成分為硝態氮、亞硝態氮和銨態氮及少量磷、鉀,分布在14個鄉(鎮)120個行政村,面積2.258萬畝。已開發利用的有肥水井含氮量為30克/立方米~100克/立方米,個別井含氮量最高達1200克/立方米~1500克/立方米。全縣水利設施面積 43.3萬畝,占耕地面積的99.6%,有效灌溉面積39.36萬畝,占耕地的89.4%,人均 1.05畝,其中旱澇保收田172576畝,人均0.46畝。
境內生物種類繁多,品種資源豐富。已被利用的植物中,農作物58種,果樹10種,林木68種。農作物中,糧食作物11種,以冬小麥和夏玉米為主要品種;經濟作物18種,以油菜為大宗;果樹以蘋果為主;林木樹種有針葉用材樹5種,闊葉用材樹40種,庭院風景樹7種,灌木11種。已被利用的動物中,飼養畜、禽15種,50多個品種。大家畜以奶牛、黃牛為主,小家畜以豬為主,奶山羊次之。家禽有5種,以雞為主。魚類有10種。
人口分布
武功是個農業縣,人口分布以農村為主,城鎮人口所占比例很小。1956年城鎮人口25106人,占總人口的12.01%;農村人口183894人,占總人口的87.99%。1982年城鎮人口31673人,占總人口的8.1%;農村人口359322人,占總人口的91.9%。1990年城鎮人口 31530人,占總人口的8.46%;農村人口341174人,占總人口91.54%。
武功縣各鄉(鎮)人口密度也有較大的差異。小村鎮、普集鎮、大莊鄉、北營鄉人口密度最大。據1990年統計,每平方公裏分別為4436.1人、 2502.3人、1202.3人、1161.5人。河道鄉人口密度最小,每平方公裏669.5人。
河流川地
渭河是該縣較大的過境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自扶風縣入本縣,經大莊鎮、普集鎮、普集街鄉、小村鎮東註興平市,境內全長20公裏,流域面積90平方公裏。河床最寬處2000米,最窄處700米,境內年平均流量147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1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65.5立方米/秒,年均徑流46.4立方米。
漆水河是第二大過境河,古稱杜水、武亭水、中亭水。發源於麟遊縣,經乾縣由遊鳳鎮入境。經遊鳳、蘇坊、武功鎮,向南流入渭河。境內流長24公裏,流域面積157.2平方公裏。年平均流量4.32立方米/秒,最大流量265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3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3623.6萬立方米。
_河是第三條過境河,古稱沮水,俗稱後河。發源於鳳翔縣,自扶風縣入境,東流武功鎮南匯入漆水河,全長100公裏,境內流長10公裏。年平均流量0.57立方米/秒,最大洪流量413立方米/秒(1954年)。年徑流量1785.2萬立方米,天旱斷流。
漠峪河發源於永壽縣,自乾縣南流入境,經蘇坊至武功鎮城東北處匯入漆水河。境內流長6公裏。年均流量0.03立方米/秒,年徑流量86.4萬立方米。此河壹年內多數時間無水。
清水河在縣境內有渭北、渭南兩條傍渭河西行的河流,均稱清水河,源於境內河灘沙磧中。渭北清水河由西向東流至立節、布王村南匯入漆水河,清嘉慶年間已幹涸,今無跡;渭南清水河於周至縣下三屯以西東流,經武功三廠鎮(鄉)退入沙河。1949年隨同三廠區劃歸周至縣。
[川地] 武功在關中盆地西部,地貌形態簡單:壹是河谷沖積階地;二是黃土臺原;三是山前洪積扇前緣窪地。
河谷沖積階地主要由渭河、漆水河、漠峪河、韋水河沖積形成。漆水河等比較窄小,形成的階地不連續,較零散;渭河歷史悠久,洪水規模大,在不同地質年代沖積形成了三級階地,對武功縣的地質地貌均有很大影響。三級階地形成於距今約69萬年,二級階地形成於距今8萬至10萬年,壹級階地形成於距今壹萬年左右。壹級階地形成較晚,沒有黃土覆蓋,壹般比河床高了3—5米,海拔417—454米;二級階地比壹級階地高10—15米;三級階地比二級階地高15—25米。
黃土臺原西起觀音堂鄉北部,東經貞元、河道南部,北與洪積扇前緣窪地銜接,南與渭河三級階地相連。比三級階地高20—80米,海拔480—560米。由於漆、韋 、 漠三條河流切割,分為武功西塬、金家塬和武功東塬。形成始於距今69萬年,結束於8—10萬年,表面覆蓋壹層10—20米厚的黃土,下層有沖積層,洪積層,風積層和湖泊沈積物。
山前洪積扇前緣窪地分布於蘇坊鎮的蔚村塬壹帶,南邊與黃土臺原相接,地勢南高北低,海拔490—570米,其前緣與金家塬相接。地表覆蓋10—20米厚的黃土,下層主要為沖積物。
民間習慣把縣域分為頭、二、三道塬。頭道塬包括黃土臺原和山前洪積扇。二道塬東部包括渭河二、三級階地,西部只包括三級階地。三道塬東部為渭河壹級階地、西部為壹、二級階地以及河漫灘。
土地資源
(壹)土壤:
武功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在遠古時期,當時的地面被茂密的森林和草原所覆蓋,從而形成了以黃土為母質,森林、草原為植被栽培作物所取代,原來的自然土壤也由於人類的作用而不斷演化。據1982年土壤普查,全縣***有士婁土、黃土、潮土、沼澤土、水稻土和淤土六大土類。其特點是:士婁土包括紅油土、黑油土、斑斑黑油土、黑澇窪土、褐士善土等,占總土地面積的76.7%。主要分面於渭河各級階地上,該土具有土層深厚、上虛下實、保水保肥等優良特性,是本縣最肥沃的農業土壤。黃土類包括黃士善土、淤土和淤士善土。面積僅次於士婁土,占總土地面積的17.6%,主要分布於原邊梯田、溝坡及部分河谷地。其特點是屬黃土母質上發育起來的壹種幼年土壤,因而疏松易耕,通透性好。但蓄水保肥性能差。潮土、沼澤土和水稻土,屬水成和半水成土壤,占全縣總土地面積的5.7%。主要分布於渭河、漆水河沿岸的漬水灘地,主要種植水稻等水生作物。
(二)土地:
1951年春,本縣土地改革結束後,為了對小農經濟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做準備工作並處理土改遺留問題,於1951年冬成立武功縣查田定產領導小組。從1951年12月18日開始至1952年1月25日,歷時39天,出動幹部488人,根據地形、土地多少、丈量難易等實際情況,將全縣劃分為310個責任區,逐村進行土地丈量。全縣實有土地567540.13畝,其中非耕地12979.67畝。並將境內所有耕地分等定級,按等級規定產量指標,起到了平衡負擔的作用。1980年4月,由省農委、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同主持,抽調省、地、縣有關單位13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和專家教授,采取野外調查和采土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全縣土地進行了全面普查。境內***有土地668998畝,其中生產用地573572畝,占85.7%,非農業生產用地95426畝,占14.3%。從1989年3月至1990年9月歷時壹年半時間,對全縣土地資源進行了調查。這次調查采用1984年陜西省測繪局航攝放大的50×50cm的黑白曬印膠片,經過野外調繪、轉繪、面積量算、編繪圖件等工作,查清了全縣土地的數量、利用類型、權屬及其分布狀況。自1996年開始,國土資源部門每年在10月31日之前,開展壹次年度全縣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工作。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縣土地總面積586825.8畝,折合391.2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410360.8畝,占總面積69.9%;園地10221.7畝,占總面積7.1%;林地4390.7畝,占總面積0.7%;其它農用地35936.3畝,占總面積6.1%;居民點工礦104278.3畝,占總面積17.8%;交通運輸4406.1畝,占總面積0.8%;水利設施用地787.4畝,占總面積0.1%;未利用土地5870.2畝,占總面積1.0%。其它土地10574.3畝,占總面積1.8%。
水文氣候
(壹)水文:
地表水:武功縣的地表水主要指引渭工程和過境河流,其中:引渭工程幹渠3條。總幹渠位於頭道原,境內渠長18.7公裏,流量40立方米/秒,灌溉面積19萬畝。渭高幹位於本縣中部二道原地區,境內渠長21公裏,流量23立方米/秒,灌溉面積12.3萬畝。渭惠渠位於本縣中部二道原南部的二級階地上,境內渠長20公裏,流量27立方米/秒,灌溉面積10.8萬畝。過境河流主要有渭河、漆水河、漠浴河、氵韋 河。渭河從本縣南部橫穿而過,為本縣最大河流。境內流長20.7公裏,年平均流量300立方米/秒,水量季節性變化較大,6、7、8月為洪水期,最大流量達1100立方米/秒,10月至翌年4月為枯水期,最小流量65.5立方米/秒。其次是漆水河,流經本縣西部,由北向南,流長24公裏,從遊風鄉正北入境,經武功鎮由大莊鄉註入渭河。再次是漠浴河和氵韋 河,流程短,水量小,幹旱季節常出現幹谷。
地下水:武功地處關中盆地,系斷陷水系發育地區,這種結構給降水和地面水滲入儲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而且,這些富水區主要分布在渭河、高河漫灘,壹級階地為強富水區。水埋深2—4米,含水深度20—40米,影響半徑260米,單位湧水量10~~20噸/時?米,水質良好,礦化度小於1克/升。渭河二級階地為中富水區,水埋深8~20米,承壓水20~40米,影響半徑200米,礦化度小於1克/升,單位湧水量1~5噸/時?米。水穩性良好。渭河三級階地和黃土臺原區為弱富水區,地下潛水埋深50米左右,承壓水70—120米,影響半徑160米,單位湧水量0.5~1噸/時?米,礦化度小於1克/升,含水性較差。
(二)氣候:武功屬溫暖帶半濕潤性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冬春寒冷少雪,四季區別明顯。
氣溫:本縣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0℃是從2月10日開始至12月15日結束,全年無霜期315天;穩定通過10℃的日平均氣溫是從4月5日開始至10月28日結束,歷時206天;全年≥10℃的活動積溫為4184℃,與全省2000~4900℃相比處於中間狀態。
光照:武功縣光能資源比較豐富,歷年平均日照時數2094.9小時,年輻射總量114.86千卡,其中生理輻射57.43千卡,占年輻射總量的50%。目前,光能利用率壹般為2.45%,高產田塊為5%,生產潛力較大。
降水:本縣地處關中偏西,年降水量633.7毫米,最大降水量97.97毫米,最小降水量327.1毫米。而且降水的季節性強,多集中在6、7、8三個月,占年降水量的50%以上。每隔2—6年常出現壹次幹旱年份,9月份的連陰雨天氣,幾乎年年發生,常給農業生產帶來壹定的影響。
地形地貌
武功縣位於關中盆地西部,屬渭河地貌,形成於中生代末朝,由於在燕山等新構造運動和氣候等多種應力作用下,造就了現今的不同地質結構和不同地貌類型。全縣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從北向南成階梯跌落,分為壹、二、三道塬。歸納起來,全縣有下更新世時期風積黃土臺原和山前洪積扇平原;中更新世時期渭河、漆水河三級階地;上更新世時期的渭河、漆水河二級階地;全新世時期的渭河、漆水河谷壹級階地及河漫灘。除壹級階地之外,普遍都被上更新世風積黃土(馬蘭黃土)所覆蓋。整個地形走向西北高、東南低,成階梯狀向渭河傾斜。從北到南群眾依次稱之為頭道原、二道原和三道原。
河谷階地:指由渭河、漆水河、漠浴河、氵韋 河沖積而成的河谷階地。距今約六十九萬年的中更新世時期,形成了現在的三級階地,海拔432—510米,包括長寧、南仁、觀音堂三個鄉,面積97256.1畝,占總土地面積的16.5%;距今8—10萬年的上更新世時期,形成了現在的二級階地,包括薛固、北營、普集街、大莊北部及小村、普集兩鎮面積40650.9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9%;在距今約1萬年的全新世時期,形成了現在的壹級階地,海拔411—450米,包括薛固、普集街、北營、大莊四個鄉,面積119151.9畝,占總土地面積的20.2%。
黃土臺原:系由黃土堆積而成的準平原,海拔500—600米,包括蘇坊、遊風、武功鎮、貞元、代甲、河道等6個鄉鎮,面積331779.4畝,占總土地面積的56.3%。呈西北東南走向,比降2.3—5‰。該原形成於中更新世和上更新世時期,上覆厚約10—20米的黃土,下埋洪積、湖積等沈積物。由於漆、漠、氵韋
水的分割,進而形成蘇坊、金家和武功東西四個大原以及原坡、原間窪地等小地貌。原面開闊平坦,土層深厚。槽形窪地,避風涵水,唯獨坡梁條件較差,但多辟為梯田。
山前洪積扇:由於洪積和坡積而成,分布於漆水河和漠浴河之間的三角原面,包括本縣西北的蘇坊壹帶,由南向北傾斜,海拔490—570米,坡降2.5—5‰,上覆厚約10—20米的黃土,下伏洪積物等。
民俗風情
[冠禮]
古代男子成年時,要舉行加冠儀式,20歲左右稱為“弱冠”。女子長到15歲笄年,表示到了盤發髻、插笄的年令。此禮俗在建國初已絕跡。
[婚嫁]
即結婚。男稱取媳婦,女稱起發。出稼前壹天,由壹位命相好的中年婦女給女子整容,用五色線拔頭發周圍的黃毛,欲稱“開臉”。從此已不稱“黃毛丫頭”了。清朝至民國時期,除縣城的官紳結婚用轎外,農村不論貧富壹律用席棚大車。早晨三四點將車趕到女方家,並帶上踩門錢、下炕錢、糖果等,到了女方家,先致其列祖列宗,吃過“長路面”,女方盤內端手帕,給娶親的每人壹條。然後由女方同輩兄長背女上車,女子哭聲大放,將壹把筷子拋擲在頭門裏邊,娶親的連放“起身炮”三響 ,車便起動,沿途拋灑紅紙花。男方由壹人騎壹頸帶串鈴的馬,名曰“報馬”(傳報情況),女方由壹人騎馬站在娶車前,名曰“壓馬”,等送親的人坐上車後,騎馬後行,娶車到男方村城門口外暫停,由新郎穿吉服、戴禮帽騎馬繞車三周,娘家人給新郎搭紅綾、紅布、插金花,新郎再騎馬到城門口預先擺好的桌前站定,由賓相唱念親友住址稱呼,依次搭紅。在鞭炮聲中,娶車趕到男家門口,先將女方親友迎至客房坐定,男方壹位中年婦女,拿出紅布襄的檉子,上系壹酒壺、壹面銅鏡,讓新娘抱住(表示婦工和婦容,還含有皇上聖旨恩準結婚之意)下車,踏著布和葦席入門。男家壹人,手端燒紅的石頭,放在鐵鏵內,另壹人用醋澆灌,名曰“打醋壇”。新媳婦邊走,賓相用碎谷草、五色糧食,撒在新娘頭上、身上,名曰“撒豆瓣”。新郎在前,新娘在後,到“天地堂”舉行婚禮,由賓相唱,新郎作揖新娘拜。先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交拜,禮畢入洞房。進洞房門,新郎先上炕踩四角,下炕揭新娘蓋頭。中午新娘洗 面、梳妝、交鑰匙,開衣箱換衣服。打扮畢,新婚夫婦行合巹禮,喝合杯酒,吃合碗面。後即拜竈爺,竈前扣擺壹個饃碗、壹個肉碗、壹個錢碗,如揭個饃碗,表示終生不缺吃;揭個肉碗,表示嘴饞,揭個錢碗,表示壹生有錢花。在宴席上,新郎、新娘向親友敬酒叩拜,飯後娘家人要謝廚。女方客人回時,新郎送至村前,客人給新郎搭紅(表示吉利和謝意)後,雙方所有人相對行壹揖辭別。下午新娘由嫂子引領先拜家族,後拜村鄰,至此六禮全部告成。
[說媒]
建國前,本縣男女婚姻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決定,需先由男方或女方父母請鄰居、鄉裏、親友向對方提親,俗稱“說媒”。1953年,《婚姻法》頒布實施後,婚姻以雙方自願為主,男女雙方經介紹人介紹,先是背地裏觀看、了解,再見面,談話、相互認識,雙方都同意後,男方攜帶禮物到女方家訂親,介紹人(即媒人)必須參與。
[定婚]
女方先把庚貼(寫有女方生辰、屬相的單子)交媒人帶給男方,如果雙方“命合”、“屬相合”,雙方父母同意,即可商議彩禮。清末至民國初年,壹般全禮為24兩銀子,另外還有“春禮”,作為女方母親養育之錢。抗日戰爭開始以後,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彩禮便以實物(小麥或玉米)代之。訂個媳婦,壹般男方需出五石到十石(每石150公斤)小麥,有的高達36石。窮人比富人彩禮更高,除正禮外,還有10—20公斤棉花、鞋腳錢、衣料錢,統稱“押彩錢”。彩禮商定後,男方托媒人給女方壹張貼,叫“撒貼”,即定親貼。女子接貼後,擇定吉日(壹般為雙日),男方陪同媒人到女方家送禮,女方盛宴款待,始算訂婚。
[開臉]
女子出嫁前壹天,由壹位命相好的中年婦女給女子整容,用五色線拔頭發周圍的黃毛,谷稱“開臉”。從此,已不算黃毛丫頭了。
[鬧洞房]
結婚後三天新房內燈不能熄滅,名曰“長命燈”。三天內每晚鬧洞房,除父母輩及兄長外,本家和村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可以耍鬧。半夜在洞房窗、門外偷聽,名曰“聽房”。還有趁新娘熟睡之機,拿走襪、鞋等物,次日新娘用手帕挽回,名曰“偷房”。
[回門]
結婚後擇吉日(壹般雙日),新郎與新娘帶圓蒸饃40個,四樣禮物,去嶽父家,叫“回門”。嶽父必須給女婿衣料、鞋襪及文房四寶等物。
[送十六]
先年農歷臘月或正月結婚的新媳婦還必須在正月十六日前回娘家,到正月十六日這天,由娘家父母陪同,帶上20個饃(10個空的、10個實的)、壹包糖果及核桃、大棗、蔥、青菜等禮物回婆家。晚上“送娃”,由兩個中年婦女扮成老翁、老婆,懷抱用麥草或稻草綁紮的“假娃”送給婆母,然後進新房高喊:“雙雙核桃雙雙棗,要下娃子滿院跑”、“兒媳孝、孫子鬧,樂得阿公胡子翹”、“芹菜芫荽滿罐罐,引上孫子命蛋蛋”等,與新娘耍鬧中,將“娃”、核桃、棗放在炕席背後,吃過招待飯辭去,耍鬧新媳婦又重新開始。
[送百子] 男女新婚之後,農歷臘月二十三日之前,娘家要給女兒送核桃、花生、梨子、棗等果品,俗稱“送百子”。
[看月婆]
媳婦產後10天,娘家、婆家的所有親戚要給產婦送小米、掛面、雞蛋、紅白糖等,稱“看月婆”。半月時,娘家要攜帶雞蛋、掛面、__饃再次看望,稱“看半月”。
[過滿月]
孩子出生後20天或滿月時,娘、婆家所有親戚要帶上白饃、雞蛋、包單、衣帽、綢緞披衣、尿布等來看望,婆家要盛宴招待,產婦要給公公、婆婆、親戚送鞋、襪、布枕等,稱“滿月活”。大家以錢酬勞,午飯後由父親抱上孩子,去街上拾小塊土,再到書桌前轉轉,取壹本書與壹小土塊放在孩子的胸前,祝願娃長大後勤耕苦讀。後又給孩子胸前放壹大饃,抱在街上走,叫“碰幹大”。凡第壹個被碰上的男人,都要送件小禮物或錢幣,孩子家則以白饃奉送。最後抱進祖父母房內停壹會兒,叫“挪窩窩”(表示孩子長大後不忘報本)。
[過生日]
慶壽誕習俗在縣境內較為普遍,通常稱為“過生日”。建國前,壹般富裕人家,年滿60歲即開始做壽,每年壹次,到辭世為止。壽辰日,要大宴親朋,晚上唱戲助興。建國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壹般人家都要為老人慶壽,晚上多演電影助興。近年來,為孩子過生日也較普遍。
土特名產
[辣椒]
亦稱“秦椒”,屬本縣特產,有辣味濃烈、皺紋均勻、角型修長、色澤鮮紅,入湯不沈等特點。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記載,年行銷外地八九萬斤。建國前,辣椒種植多分布於下塬,中、上塬種植量較少,以自食為主。建國後,面積逐年擴大,品種有當地土種、耀縣“壹窩蜂”、“西農20—7”、“8212”、“8819”等。1975年,改直播與白茬地純種為套種和育苗移栽,八十年代後育苗移栽較為普及。1979年全縣種植1500畝,1990年發展到16650畝。最高年份出口量450噸,1989年,省政府確定武功縣為辣椒 種植基地縣。
[大蒜]
建國前,境內種有生產蒜苗或早蒜苔的當地豁蒜及蔡家坡紫皮豁蒜,以自食為主,零星種植,壹年壹料。建國後,由於堅持“以糧為綱”的政策,大蒜種植仍不多。主要產區有薛固、普集街、長寧、北營、大莊、小村等鄉(鎮),二道塬也趨於發展,上塬各鄉(鎮)亦有零星小塊種植。1972年,全縣種植130畝,1974年,蒜頭出口以後,相繼引進“上海嘉定蒜”、山東“蒼蒜”和“改良蒜”、河南“宋城白蒜”。由於改進工作制度,實行套種,變歇茬地純種壹年收壹料為壹年收二料、三料,經濟效益提高。1984年以來,大蒜生產發展較快,1989年種植25691畝,總產16500噸,平均畝產642公斤,總產值1731萬元,畝均產值創673元的歷史記錄。1990年種植29980畝,總產23250噸,畝產平均776公斤。提供商品量2萬多噸,其中蒜頭1.2萬噸,蒜苔8000噸,出口蒜頭供貨量4500噸,在歐美等國際市場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