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應該怎麽進行治療效果更好
1.治療原則 對淋病,應遵循以下原則進行治療。
(1)盡早確診,及時治療:首先,患病後應盡早確立診斷,在確診前不應隨意治療。其次,確診後應毫不遲疑地立即治療,切莫坐失良機。
(2)明確臨床類型:判斷是否為單純型,或有合並癥型,或播散型。臨床分型對正確地指導治療極其重要。
(3)明確有無耐藥:明確是否耐青黴素,耐四環素等,這也有助於正確地指導治療。
(4)明確是否合並衣原體或支原體感染:若合並衣原體或支原體感染時,應擬訂聯合化療方案進行治療。
(5)正確、足量、規則、全面治療:應選擇對淋球菌最敏感的藥物進行治療,盡可能作藥敏試驗,過敏試驗或?-內酰胺酶測定。藥量要充足,療程要正規,用藥方法要正確。應選擇各種有效的方法全面治療。
(6)嚴格考核療效並追蹤觀察:應當嚴格掌握治愈標準,堅持療效考核。只有達到治愈標準後,才能判斷為痊愈,以防復發。治愈者應堅持定期復查,觀察足夠長的壹段時期。
(7)同時檢查、治療其性伴侶:患者夫妻或性伴侶雙方應同時接受檢查和治療。
2.壹般療法
(1)性隔離:禁止性生活。
(2)休息:伴有高熱,嚴重合並癥的STD患者要適當休息,必要時應臥床休息。
(3)維持水,電解質,糖水化合物的必須與平衡,補充高糖,高蛋白飲食。
3.全身療法
治療淋病的藥物很多,但應以高效、安全和價格適宜為原則進行選擇。
①青黴素類:通過破壞菌壁合成而起殺菌作用。此類藥物適於治療非耐青黴素酶的淋球菌(PPNG)引起的淋病,是本病的?標準療法?。然而,在治療前不作藥敏試驗,將其作為常規療法是不適當的,當PPNG菌株的流行率大於5%時,不應采用青黴素類治療,而應選用其他制劑。加服丙磺舒的目的是減慢青黴素自腎臟排出,並減少其與血漿蛋白結合,提高血內水平,延長半衰期,以充分發揮其抗菌作用。
②?-內酰胺酶抑制劑:PPNG菌株對青黴素和壹些頭孢菌素耐藥的原因,主要是產生了?-內酰胺酶所致。棒酸和青黴烷碸是抗菌活性很弱的化合物,與含?-內酰胺環的抗生素聯合應用時,通過抑制-內酰胺酶,保護抗生素免受破壞,可抑制PPNG菌株的生長,但對非PPNG菌株則不發揮顯著意義的作用。
棒酸和青黴烷碸的藥代動力學特點分別與阿莫西林(羥氨芐青黴素)和氨芐西林(氨芐青黴素)相似,各適於與後者聯合使用。
③氨基糖甙類和氨基環狀糖醇類:主要作用為抑制菌體蛋白合成。用於治療對青黴素耐藥或過敏的患者。前壹類常用者有慶大黴素(gentamycin)、卡那黴素(kanamycin)、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黴素)和 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黴素);後壹類藥物主要是大觀黴素(淋必治),它對PPNG菌株和非PPNG菌株引起的單純型淋病的治愈率高達98%以上,對有合並癥型淋病也有極佳的療效;並且,該藥與青黴素和頭孢菌素類不產生交叉耐藥性,使用安全,是治療淋病的最佳藥物之壹。
目前,在壹些地區已出現了耐大觀黴素的淋球菌菌株。其換代產品 trospectomycin的抗菌譜較大觀黴素寬,包括Gram陽性菌、陰性菌、厭氧菌和衣原體,並且,它的組織內濃度更高,半衰期更長,因此對淋病效果更好,還對衣原體性尿道炎有較好的療效。
④頭孢菌素類:具有破壞菌壁和抑制菌體蛋白合成的作用。雖也屬於含?-內酰胺環的抗生素,但它們對?-內酰胺酶比較穩定或十分穩定,因此,對PPNG菌株和染色體介導的耐藥菌株所致的淋病,常能有效地取代青黴素類。大觀黴素耐藥菌株的出現使它們成為可行性代用品。
常用的頭孢菌素有頭孢唑林(cefazolin)、頭孢西丁(cefoxitin)、頭孢呋辛(西力欣)、頭孢噻肟(cefotaxime)、頭孢哌酮(先鋒必)、頭孢唑肟(益保世靈)、頭孢他啶(復達欣)和 頭孢曲松(頭孢三嗪)。其中以頭孢曲松(頭孢三嗪)和頭孢他啶療效較佳。拉氧頭孢(氧雜頭黴唑)在腦脊液中濃度很高,很適於治療淋菌性腦膜炎。
⑤氟喹諾酮類:通過抑制DNA旋轉酶而抑制菌體DNA及蛋白合成。治療淋病常用的制劑有諾氟沙星(氟哌酸)、依諾沙星(氟啶酸)、 氧氟沙星(氟嗪酸)和環丙沙星(環丙氟哌酸)等。在體外試驗中,它們對PPNG菌株和非PPNG菌株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據報告,諾氟沙星(氟哌酸)對單純型淋病的治愈率為97%,依諾沙星(氟啶酸)、氧氟沙星(氟嗪酸)和環丙沙星(環丙氟哌酸)治療淋病的效果很好,對衣原體感染也有壹定的療效。
近年,又有壹種新藥氟羅沙星(多氟哌酸)問世,它抗菌譜廣,血清半衰期長,每天口服1次即可。
⑥四環素類:通過抑制菌體蛋白的生物合成而發揮作用。對淋病也有較好的療效,但不作為壹線用藥。常用的有四環素(tetracycline)、多西環素(強力黴素)和 米諾環素(美滿黴素)等。
⑦大環內酯類:抑制菌體蛋白的生物合成。不作為壹線用藥,主要用作四環素類的替代品。近來報告,阿奇黴素(azithromycin)單劑量1.0g對無合並癥淋病的治愈率為96.4%,對同時合並衣原體感染的治愈率為100%。
⑧氯黴素類:抑制菌體蛋白的生物合成。常用甲碸黴素(將克)單劑量2.5g,對無合並癥淋病的治愈率為93%。
⑨林可黴素類:在體內組織濃度高,低毒,安全,對厭氧菌有良效。常用克林黴素(氯潔黴素)治療盆腔炎。
⑩利福黴素類:對Gram陰性和陽性菌的作用均很強,且對麻風桿菌、病毒、衣原體感染有效。常用藥物有利福平(rifampin)和利福定(rifamdin)等。
磺胺類:對Gram陰性和陽性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常用的藥物有磺胺甲惡唑(新諾明)、磺胺甲惡唑/甲氧芐啶(復方新諾明)及丙磺舒等。①敏感菌株致急性單純型淋病:
A.如當地無耐青黴素菌株流行,或分離的淋球菌對青黴素敏感,可用普魯卡因青黴素480萬~640萬U,每天分2次肌內註射;或阿莫西林(羥氨芐青黴素)3.0g,1次口服;或氨芐西林(氨芐青黴素)3.5g,1次口服;或青黴素G 480萬U,靜脈滴註,每天1次,***3天。以上均在第壹天同時口服丙磺舒1.0g;其後均用多西環素(強力黴素)或米諾環素(美滿黴素)0.1g,口服,每天2次,***7天。
B.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四環素0.5g,口服,每天4次,***7天,孕婦或8歲以下兒童禁用;或多西環素(強力黴素)或米諾環素(美滿黴素)0.1g,口服,每天2次,***7天,孕婦禁用;或紅黴素0.5g,口服,每天4次,***7天。
②耐藥菌株致急性單純型淋病:
A.大觀黴素2.0g,1次肌內註射,必要時可增至4.0g。
B.舒他西林2.25g,1次口服;或1.5g~3.0g,1次肌內註射。均同時口服丙磺舒1.0g。
C.對大觀黴素不敏感者可用頭孢西丁2.0g,1次肌內註射;或頭孢呋辛1.5 g,1次肌內註射;或頭孢噻肟1.0g,1次肌內註射;或頭孢曲松(頭孢三嗪)0.25g,1次肌內註射。以上均同時口服丙磺舒1.0g。
D.對上述藥物不敏感或過敏者,可用諾氟沙星(氟哌酸)0.4g,口服,每天2次,連用2~3天;或依諾沙星(氟啶酸)或氧氟沙星(氟嗪酸)0.2g~0.4g,口服,每天2次,連用2~3天;或環丙沙星(環丙氟哌酸)0.5g,口服,每天2次,連用2~3天。以上藥物孕婦,兒童及肝、腎功能不良者慎用或禁用。
E.慶大黴素12萬~24萬U,分2次肌內註射;或卡那黴素1.0~1.5g,分2次肌內註射;或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黴素)0.4~0.8g,分2次肌內註射。均連用2~3天。孕婦及兒童禁用。
以上藥物治療後,均用多西環素(強力黴素)或米諾環素(美滿黴素)0.1g,口服,每天2次,***7天。
③慢性單純型淋病:
A.普魯卡因青黴素480萬U,分兩次肌內註射,連用3天,並諾氟沙星(氟哌酸)0.2g,口服,每天4次,連用7天。
B.青黴素G 800萬U,靜脈滴註,每天1次,並諾氟沙星(氟哌酸)0.2g,口服,每天4次,同時用磺胺甲惡唑(SMZ) 1.0g,口服,每天2次,連用7天。
C.大觀黴素2.0g,肌內註射,每天2次,連用2~3天。
D.頭孢曲松(頭孢三嗪)或頭孢噻肟1.0g,肌內註射,每天1次,連用2~3天。同時口服丙磺舒1.0g。
E.依諾沙星(氟啶酸)0.2g,口服,每天3次,***7~10天;或氧氟沙星(氟嗪酸)0.2~0.4g,口服,每天2次,***7~10天;或環丙沙星(環丙氟哌酸)0.25g,口服,每天3次,***7~10天。
F.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黴素)0.1g,肌內註射,每天2次,連用5~7天。
G.利福平0.6g,口服,每天 1次,並卡那黴素0.5g,肌內註射,每天2次,連用7天。
以上藥物治療後,均用多西環素(強力黴素)或米諾環素(美滿黴素)0.1g,口服,每天2次,***10~14天。
④孕婦和新生兒淋病:
A.孕婦淋病:氨芐西林(氨芐青黴素)3.5g,口服;或阿莫西林(羥氨芐青黴素)3.0g,口服;或普魯卡因青黴素480萬U,肌內註射;或頭孢曲松(頭孢三嗪)0.25g,肌內註射;或頭孢噻肟1.0g,肌內註射。以上均同時口服丙磺舒1.0g。或大觀黴素4.0g,肌內註射。以上其後均用紅黴素0.5g,口服,每天4次,***7天。禁用四環素。
B.新生兒淋病:對足月新生兒,普魯卡因青黴素10萬U/kg,靜脈註射或肌內註射;對低體重新生兒,普魯卡因青黴素 5萬U/kg,靜脈註射或肌內註射。其母若為耐藥菌株感染,新生兒也要相應改藥。
C.幼女淋菌性外陰陰道炎:青黴素G 10萬U/(kg?d),肌內註射,同時口服丙磺舒25 mg/kg;或大觀黴素40mg/kg,肌內註射。以上藥物均可同時口服己烯雌酚0.5mg~1.0mg,每天1次。
①輕癥:
A.普魯卡因青黴素 480萬U,肌內註射;或頭孢西丁2.0g,肌內註射;或氨芐西林(氨芐青黴素)3.5g,口服;或阿莫西林(羥氨芐青黴素)3.0g,口服。以上均同時口服丙磺舒1.0g,其後用多西環素(強力黴素)或米諾環素(美滿黴素)0.1g,口服,每天2次,***14~21天;或四環素0.5g,口服,每天4次,***14~21天。
B.氨芐西林(氨芐青黴素)或阿莫西林(羥氨芐青黴素),或四環素0.5g,口服,每天4次,***14~21天;或米諾環素(美滿黴素)0.1g,口服,每天2次,***14~21天。
C.頭孢曲松(頭孢三嗪)0.25~0.5g,肌內註射,每天1次,連用10天;或頭孢噻肟1.0g,肌內註射,每天1次,連用10天;或大觀黴素2.0g,肌內註射,每天2次,連用10天;或氧氟沙星(氟嗪酸)0.2~0.4g,口服,每天2次,***7~10天;或環丙沙星(環丙氟哌酸)0.25g,口服,每天3次,***7~10天。其後用多西環素(強力黴素)或米諾環素(美滿黴素)0.1g,口服,每天2次,***14~21天。
②重癥:指診斷不明;伴外科情況;疑有盆腔膿腫;孕婦;體溫超過38℃;門診治療48h失敗者。
A.青黴素G 1000萬~2000萬U,靜脈滴註,每天1次;或頭孢西丁2.0g,靜脈註射,每天4次。好轉後改用氨芐西林(氨芐青黴素)0.5g,靜脈註射,每天4次,連用10天。
B.四環素0.5g,靜脈註射,每天4次。好轉後改為0.5g,口服,每天4次,連用10天。
以上其後均用多西環素(強力黴素)或米諾環素(美滿黴素)0.1g,口服,每天2次,***14~21天。
③極重癥:指病情嚴重且反復發作,有中毒癥狀、盆腔膿腫及合並厭氧菌感染者。
可用頭孢西丁2.0g,靜脈註射,每天4次,連用14天;或青黴素G 2000萬U,靜脈滴註,每天1次,連用14天。以上均同時用慶大黴素1.5~2.0mg/kg,靜脈滴註或肌內註射,每8小時1次;或克林黴素(氯潔黴素)0.6g,靜脈註射,每天4次;或甲硝唑(metronidazole)2.0g,靜脈註射,每天1次。以上均應在病情改善後至少再用48h,然後繼用克林黴素(強力黴素)或米諾環素(美滿黴素)0.1g,口服,每天2次,***10~14天。
①菌性眼炎:
A.新生兒淋菌性眼炎:若對青黴素敏感,水劑青黴素G 10萬U/(kg?d),分4次靜脈滴註,連用7天。若為耐藥菌株感染,頭孢曲松(頭孢三嗪)25~50mg/(kg?d),靜脈滴註或靜脈註射,連用7天;或頭孢噻肟25mg/(kg?d),肌內註射或靜脈註射,連用7天;或大觀黴素40mg/(kg?d),肌內註射,每天1次,連用7天。
B.成人淋菌性眼炎:同慢性單純型淋病的治療。若為青黴素敏感菌株感染,可用水劑青黴素G 1000萬U,靜脈滴註,每天1次,連用5天。如為耐藥菌株感染,可用頭孢曲松(頭孢三嗪)1.0g,肌內註射,每天1次,連用5天;或頭孢噻肟1.0g,肌內註射,每天2次,連用5天;或大觀黴素2.0g,肌內註射,每天1次,連用5天。
②淋菌性咽炎:頭孢曲松(頭孢三嗪)0.25g,肌內註射,每天1次,連用2~3天;或普魯卡因青黴素 480萬U,肌內註射,每天1次,連用2~3天;或諾氟沙星(氟哌酸)0.8g,口服,每天1次,***2~3天;或氧氟沙星(氟嗪酸)0.2g,口服,每天2次,***2~3天;或磺胺甲惡唑/甲氧芐啶(復方新諾明)2片,口服,每天3次,***7天。
氨芐西林(氨芐青黴素),阿莫西林(羥氨芐青黴素)和大觀黴素對本病無效。
③淋菌性直腸炎:頭孢曲松(頭孢三嗪)0.25g,肌內註射,每天1次,連用2~3天;或大觀黴素2.0g,肌內註射,每天1次,連用2~3天;或諾氟沙星(氟哌酸)0.8g,口服,每天1次,***2~3天;或氧氟沙星(氟嗪酸)0.2g,口服,每天2次,***2~3天;或環丙沙星(環丙氟哌酸)0.25g,口服,每天2次,***2~3天。
氨芐西林(氨芐青黴素)、阿莫西林(羥氨芐青黴素)和四環素對本病療效差,壹般不用。
①如為敏感菌株所致,用青黴素G 2000萬U,靜脈滴註,每天1次,控制後改用氨芐西林(氨芐青黴素)或阿莫西林(羥氨芐青黴素)0.5g,口服,每天4次,***10天。
②若系耐藥菌株感染,用頭孢曲松(頭孢三嗪)1.0g,靜脈滴註,每天2次;或頭孢西丁2.0g,靜脈滴註,每天4次;或頭孢噻肟1.0g,靜脈註射,每天3次。均連用5~7天後,劑量酌減,改為肌內註射,每天1次,至少7天。或大觀黴素2.0g,肌內註射,每天2次,連用3天,同時用氧氟沙星(氟嗪酸)0.2g,口服,每天2次,連用5~7天。
如系心內膜炎,頭孢曲松(頭孢三嗪)或頭孢噻肟每次靜脈滴註量應加至2.0g,***3~4周。若為腦膜炎,應選易通過血腦屏障的氧氟沙星(氟嗪酸)或環丙沙星(環丙氟哌酸),劑量應適當加大,連用2~3周;或拉氧頭孢(氧雜頭黴唑)1~2g/d,肌內註射或靜脈滴註,***2~3周。
PGS指淋病治療後實驗室檢查陰性而仍有某些癥狀或體征者。應具體分析其原因,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①感染性原因:根據檢測出的病原體及其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選用敏感的抗細菌、衣原體、支原體、病毒、寄生蟲或酵母菌藥物。若系衣原體感染,應予四環素類治療;如系L型淋球菌殘存,應選用頭孢菌素、氟喹諾酮類或壯觀黴素類,同時應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藥物如胸腺素或?-幹擾素等作輔助治療;如系棒狀桿菌、大腸桿菌、專性厭氧菌、白念珠菌、病毒或毛滴蟲等,應選用有針對性的藥物進行治療。阿奇黴素對淋球菌、衣原體及支原體都有較好的療效,可謂壹箭三雕。
②非感染性原因:必須在認真檢查、分析,並明確其病因的基礎上,區別不同的情況加以妥善處理。對機械、物理或化學性刺激所致者,只要停止刺激即可,無須特殊處理。對慢性無菌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痛,給予非甾體抗炎藥,如非普拉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可使75%的病人癥狀改善;?-腎上腺受體阻滯藥如酚芐明等可使尿流改善,減少前列腺內尿液反流,改善前列腺痛。潑尼松10mg,每天3次,***1~2周,加平滑肌解痙劑黃酮哌酯(泌尿靈)也可減輕排尿不暢,下腹不適。對心理障礙者,耐心地進行心理咨詢,可使不少患者不用藥而愈。部分病人可酌情給予安慰劑或鎮靜劑。尿道狹窄者應請泌尿外科醫生處理。
淋病常合並其他STD,如梅毒和NGU。對合並有梅毒的患者,應先治梅毒,往往梅毒治愈後,淋病也隨之痊愈,若仍有淋病的癥狀,再針對淋病治療。對合並NGU的病例,應先治淋病,後治NGU;也可以同時治療這兩種疾病,即聯合化療。若合並毛滴蟲,念珠菌或其他病原體感染時,則應在治療淋病的同時或其後,進行相應的處理。
4.局部療法
局部療法僅作為抗菌療法輔助措施,起清潔、去除分泌物等作用。
(1)泌尿生殖器淋病:
①可用高錳酸鉀溶液,潔爾陰洗劑或潔膚凈洗劑清洗局部,並消毒、抑菌。
②也可用苦參30g,野菊花30g,銀花20g,黃柏20g,蛇床子20g,白礬15 g,側柏葉15g,水煎外洗患處。
(2)淋菌性眼炎:應用等滲鹽水或眼科緩沖液沖洗患眼,清除分泌物,每2小時1次。沖洗後用0.5%紅黴素滴眼液或1%硝酸銀滴眼液點眼。
(3)淋菌性咽炎:可用朵貝爾液含漱或溶菌酶片口含。
5.手術療法
(1)淋菌性盆腔炎:淋菌性盆腔炎患者發生輸卵管卵巢膿腫,經48~72h積極治療無效或破裂者,應手術切除病變組織,清洗腹腔,放置引流,並盡量保留生育功能。
(2)慢性淋病:慢性淋病並發明顯的尿道狹窄者,可行尿道擴張術或尿道環狀切除術。
6.治愈標準與療後觀察
在治療結束後3周內,無性接觸的情況下,符合下列標準即可判為治愈。
①臨床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
②尿液澄清透明。
③男性應在臨床癥狀消失後2周,經前列腺按摩,並全程尿及分段尿沈渣取材,女性應在臨床癥狀消失後1周從宮頸口或尿道口取材,分別作前列腺按摩液、尿沈渣或分泌物塗片和培養,每5~7天1次,連續2次淋球菌培養均陰性。
值得註意的是,PCR是通過檢測淋球菌隱蔽質粒上的CppB基因存在而確定淋球菌有無的,部分患者治愈後,尿道在壹段時間內尚存在有已殺死的含CppB基因無害性、無繁殖力的菌體及其碎片,盡管塗片和培養未檢出淋球菌,但PCR可擴增CppB基因,仍可得到陽性結果。因此,PCR檢測結果不能作為淋病治愈的指標。
①對青黴素類治療的病例,治療結束後3~7天仍持續有淋病表現者,要考慮可能為PPNG菌株感染。應選用針對耐藥菌株的藥物進行治療。
②經上述治療後,仍有淋病表現者,可能系對大觀黴素或頭孢曲松(頭孢三嗪)耐藥。應作藥物敏感試驗,改用敏感藥物。
③經過治療後,淋病又復發,則為再感染或重復感染,不壹定是治療失敗。應對患者進行宣傳教育,並對其性伴侶進行檢查,診斷,必要時予以治療。
④性伴侶的處理:凡在1個月內和淋病患者有過性接觸者,均應進行預防性治療。如有淋病證據者,則應按淋病的治療方案接受治療。
淋病中醫治療
中藥治療:中醫中藥可作為淋病治療的輔助措施,決不可將其當作主要治療手段,忽視抗菌治療,否則只會貽誤病情,造成本病遷延不愈。
(1)急性淋病:治則清熱利濕解毒,驗方如下。
①土茯苓30g,生苡仁30g,綿菌陳30g,白茅根30g,滑石20g,甘草梢10g,黃芩10g,黃柏10g,梔子10g,銀花20g,連翹20g。每天1劑水煎服。
②也可用海金沙散、八正散或鹿角霜丸等。
(2)慢性淋病:治則補腎利濕,扶正祛邪,驗方如下。
①熟地20g,山萸肉15g,淮山藥30g,萆解12g,車前子12g,澤瀉15g,續斷12,狗脊12g,杜仲12g,桑螵蛸9g。每天1劑水煎服。
②也可用金匱腎氣丸、知柏地黃丸或清心蓮子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