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之道 - 小行星和大行星有什麽相同和不同之處?

小行星和大行星有什麽相同和不同之處?

小行星

1801年科學家們在夜空中發現了壹個閃光的小物體。起初他們以為這個名為"谷神星"的東西是顆行星,然而壹年後又發現了壹個同谷神星十分相像的物體。他們意識到行星不可能這麽小,於是將其命名為~小行星~,意思是"象星星壹樣"。

直到1951年也只發現8顆小行星。而今天天文學家運用先進科技已經辨別出約5000顆小行星。

太陽系中成千上萬顆小行星都沒能積聚形成行星。它們的體積大小不等,有的與高爾夫球壹般大,而有的則相當於整個羅德艾蘭州那麽大。大多數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進行軌道運行。

大多數小行星沿著木星的路線進行規則的軌道運行。另外壹些軌道則為偏心圓,遠時靠近天王星,近時靠近地球。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發現有幾百顆小行星穿過地球~軌道~,據估計還有成千上萬顆小行星未被發現。

天文學家們根據~隕石~成份和光譜將大部分小行星分成三大類。"矽質"小行星含有壹個石質矽層包圍的鐵鎳內核。這種小行星約占15%。"金屬質"小行星占10%,主要由鐵和鎳組成。"碳質"小行星數量最多,占了75%,它們含有豐富的碳。

有時小行星的軌道會對地球造成威脅。地球和受到撞擊而布滿~隕石坑~的月球壹樣,也是宇宙撞擊的目標。我們這顆勤勉的星球通過填平、火山活動以及風化腐蝕抹去了那些暴力的痕跡,然而少數大的沖擊遺留下來的隕石坑仍是過去創傷的見證。

小行星是指那些也圍繞著太陽運轉但體積太小而不能稱之為行星的天體。最大的小行星直徑也只有 1000 公裏左右,微型小行星則只有鵝卵石壹般大小。直徑超過 240 公裏的小行星約有 16 個。它們都位於地球軌道內側到土星的軌道外側的太空中。而絕大多數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其中壹些小行星的運行軌道與地球軌道相交,曾有某些小行星與地球發生過碰撞。

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後的物質殘余。有壹種推測認為,它們可能是壹顆神秘行星的殘骸,這顆行星在遠古時代遭遇了壹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毀。但從這些小行星的特征來看,它們並不像是曾經集結在壹起。如果將所有的小行星加在壹起組成壹個單壹的天體,那它的直徑只有不到 1500 公裏——比月球的半徑還小。

我們對小行星的所知很多是從研究墜落到地球表面的隕石而來。那些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小行星稱為流星體。流星體高速飛入大氣,其表面與空氣摩擦產生極高的溫度,隨之汽化並發出強光,這就是流星。如果流星沒有被完全燒毀而墜落到地面,就是隕星。

大約 92.8% 的隕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也就是普通巖石),5.7% 是鐵和鎳,其他的隕石是這三種物質的混合物。含石量大的隕星稱為隕石,含鐵量大的隕星稱為隕鐵。因為隕石與地球巖石非常相似,所以壹般較難辨別。

Gaspra 小行星 Ida 和 Dactyl 小行星

Toutais 小行星 Castalia 小行星

Geographos 小行星 小行星 Ida 和

Mathilde Gaspra

由於小行星是從早期太陽系殘留下來的物質,科學家對它們的構成非常感興趣。宇宙探測器在經過小行星帶時發現,小行星帶其實非常空曠,小行星與小行星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1991 年以前,人們都是通過地面觀測以獲得小行星的數據。1991 年 10 月,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訪問了 951 Gaspra 小行星,拍攝了第壹張高分辨率的小行星照片。1993 年 8 月,伽利略號又飛臨 243 Ida 小行星,使其成為第二顆被宇宙飛船訪問過的小行星。Gaspra 和 Ida 小行星都富含金屬,屬於 S 型小行星。1997年 6月27日,NEAR 探測器與 253 Mathilde 小行星擦肩而過。這次難得的機會使得科學家們第壹次能夠近距離地觀察這顆富含碳的 C 型小行星。由於 NEAR 探測器並不是專用對其進行考察的,這次訪問成為至今對它進行的唯壹的壹次訪問。NEAR是用於在 1999年 1 月對 Eros 小行星進行考察的。

天文學家們已經對不少小行星作了地面觀察。壹些知名的小行星有 Toutais、Castalia、Vesta 和 Geographos 等。對於小行星 Toutatis、Castalia 和Geographos,天文學家是在它們接近太陽時,在地面通過射電觀察研究它們的。Vesta 小行星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的。

部分與中國有關的著名小行星

第壹顆與在中國土地上發現的小行星:193 瑞華星(發現者J.C. Watson)

第壹顆由中國人發現的小行星:1125 中華 (發現者張鈺哲)

第壹顆以中國人名命名的小行星:1802 張衡

第壹顆以中國地名命名的小行星: 2045 北京

第壹顆以中國縣名命名的小行星: 3611 大埔

第壹顆以中國臺灣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2240 蔡(蔡章獻)

第壹顆以中國太空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8256 楊利偉

小行星在太陽系中別具壹格。它們的體積甚小,直徑多數只有幾公裏,為數眾多,饒日公轉的軌道幾乎都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

小行星的發現同提丟斯- 波得定則的提出有密切聯系,根據該定則,在距太陽距離為2.8 天文單位處應有壹顆行星,1801年元旦,皮亞奇果真在該處發現了第壹顆小行星谷神星。在隨後的幾年中同谷神星軌道相近的智神星,婚神星,竈神星相繼被發現。天文照相術的引進和閃視比較儀的使用,使得小行星的的年發現率大增,到1940年具有永久性編號的小行星已經有1564顆。其中,德國天文學家恩克和漢森因長於軌道計算,沃爾夫和賴因穆特在觀測上有許多發現而貢獻尤大。

小行星的命名權屬於發現者。早期喜歡用女神的名字,後來改用人名,地名,花名乃至機構名的首字母縮寫詞來命名。有些小行星群和小行星特別著名,如脫羅央群,阿波羅群,伊卡魯斯,愛神星,希達爾戈等。

按軌道根數作統計分析,軌道傾角在約5 度和偏心率約0.17處的小行星數目最多。柯克伍德縫是按小行星平均日心距離統計得到的最著名的分布特征。小行星數N 與平均沖日星等m 之間有統計關系logN=0.39m-3.3,小行星直徑d 同絕對星等g 之間滿足統計公式logd(公裏)=3.7-0.2g。小行星數隨直徑的分布在直徑約30公裏附近出現間斷。

——————————————————————————————

小行星

小行星是壹些圍繞太陽運轉但因為太小而稱不上行星的天體。小行星可大至如直徑約1000公裏的Ceres 小行星,小至與鵝卵石壹般。有16顆小行星的直徑超過 240公裏。它們位於地球軌道以內到土星的軌道以外的空間中。而大多數小行星集中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裏。有些小行星的軌道與地球軌道相交,有些小行星還曾與地球相撞。

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後的剩余物質。壹種推測認為它們是壹顆在很久以前壹次巨大碰撞中被毀的行星的遺留物。然而這些小行星更像是些從未組成過單壹行星的物質。事實上,如果將所有的小行星加在壹起組成壹個單獨的天體,它的直徑還不到1500公裏——比月球的半徑還小。

由於小行星是早期太陽系的物質,科學家們對它們的成份非常感興趣。宇宙探測器經過小行星帶時發現,小行星帶其實非常空曠,小行星與小行星之間分隔得非常遙遠。在1991年以前所獲的小行星數據僅通過基於地面的觀測。1991年10月,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訪問了951 Gaspra小行星,從而獲得了第壹張高分辨率的小行星照片。1993年8月,伽利略號又飛經了243 Ida小行星,使其成為第二顆被宇宙飛船訪問過的小行星。 Gaspra和Ida小行星都富含金屬,屬於S型小行星。

我們對小行星的所知很多是通過分析墜落到地球表面的太空碎石。那些與地球相撞的小行星稱為流星體。當流星體高速闖進我們的大氣層,其表面因與空氣的摩擦產生高溫而汽化,並且發出強光,這便是流星。如果流星體沒有完全燒毀而落到地面,便稱為隕星。 牋?經過對所有隕星的分析,其中 92.8%的成分是二氧化矽(巖石),5.7%是鐵和鎳,剩余部分是這三種物質的混合物。含石量大的隕星稱為隕石,含鐵量大的隕星稱為隕鐵。因為隕石與地球巖石非常相似,所以較難辨別。

1997年 6月27日,NEAR探測器與253 Mathilde小行星擦肩而過。這次機遇使得科學家們第壹次能近距離觀察這顆富含碳的 C型小行星。此次訪問由於NEAR探測器不是專門用來對其進行考察而成為唯壹的壹次訪。NEAR是用於在1999年 1月對Eros小行星進行考察的。

天文學家們已經對不少小行星作了地面觀察。壹些知名的小行星有Toutais、Castalia、Vesta和Geographos等。對於小行星Toutatis、Castalia和Geographos,天文學家是在它們接近太陽時,在地面通過射電觀察研究它們的。Vesta 小行星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的。

小行星的發現同提丟斯- 波得定則的提出有密切聯系,根據該定則,在距太陽距離為2.8 天文單位處應有壹顆行星,1801年元旦皮亞奇果真在該處發現了第壹顆小行星谷神星。在隨後的幾年中同谷神星軌道相近的智神星,婚神星,竈神星相繼被發現。天文照相術的引進和閃視比較儀的使用,使得小行星的的年發現率大增,到1940年具有永久性編號的小行星已經有1564顆。其中,德國天文學家恩克和漢森因長於軌道計算,沃爾夫和賴因穆特在觀測上有許多發現而貢獻尤大。

小行星的命名權屬於發現者。早期喜歡用女神的名字,後來改用人名,地名,花名乃至機構名的首字母縮寫詞來命名。有些小行星群和小行星特別著名,如脫羅央群,阿波羅群,伊卡魯斯,愛神星,希達爾戈等。按軌道根數作統計分析,軌道傾角在約5 度和偏心率約0.17處的小行星數目最多。柯克伍德縫是按小行星平均日心距離統計得到的最著名的分布特征。小行星數N 與平均沖日星等m 之間有統計關系logN=0.39m-3.3,小行星直徑d 同絕對星等g 之間滿足統計公式logd(公裏)=3.7-0.2g。小行星數隨直徑的分布在直徑約30公裏附近出現間斷。

天文學家:2029年有小行星從地球與月球之間穿過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英美天文學家宣布,倫敦時間2029年4月13日晚上10點,壹個相當於3個足球場大小的小行星——“2004MN4”,將在地球和月球之間飛過,與地球近距離接觸,但不會相撞,其飛行軌道甚至低於許多電視通信衛星。這將是有天文紀錄以來,小行星首次如此近距離地與地球接觸。

2004年6月,天文學家首次發現這顆小行星,2004年聖誕夜前公布的軌道計算結果表明,它與地球相撞的幾率為1/60,後來經過重新計算,發現其與地球相撞的幾率事實上基本為零。

當然,如果真的相撞,其威力將相當於20顆氫彈同時爆炸,將會對人類造成不可想象的災難。

根據最新計算結果,小行星將會在地球同步衛星軌道之內,與地球擦肩而過,間距3.6萬公裏,

僅為與月球距離的1/10,將是有天文紀錄以來,距離地球最近的小行星。屆時,人們在英國不需借助望遠鏡,即可清楚地用肉眼看到天空中這顆暗淡星體的迅速移動。

英國阿馬天文臺臺長馬克·貝利教授表示,雖然這顆小行星與地球的距離非常近,但不會有太多危險,它的軌道將會受到地球引力的直接影響,被迫遊離。

貝利教授表示:“每個人都會說,相撞將會避免。它是如此之近,妳可以用低倍望遠鏡甚至用肉眼看到它,就像在壹個鐵道站臺看著3尺外飛馳而過的列車壹樣,非常近,但不會有危險。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利福尼亞州)博士史蒂夫·切斯利表示,與其他曾經近距離飛過地球的星體不同,小行星2004MN4將在24年後非常近距離地飛過地球的軌道是提前計算出來的,是可預測的,此前的星體則是在近距離接近地球時才被發現。這種規模的小行星,平均每1300年才會如此近距離地接近地球壹次。

與其他飛行軌道大多集中在火星和木星軌道間的小行星不同,2004MN4小行星雖然也圍繞太陽旋轉,但其軌道基本在地球軌道之內,將來還是有可能與地球相撞,不過,21世紀之內沒有相撞的風險。在過去,巨大的星體經常與地球相撞,壹些嚴重的相撞曾引起整個地球範圍內的巨大災難,相撞產生的大量灰塵和殘骸進入大氣層,引起環境災難性的變化。(

大行星

IAU大會公布太陽系大行星只有八顆,即把冥王星不再被視為行星。IAU大會這份決議太陽系行星定義的決議最終稿包含4個部分即5A號決議,5B號決議,以及6A號決議,6B號決議。對決議5A和決議5B的投票將分開來依次進行。同樣,對於決議6A和6B的投票也將分開進行。決議5A是IAU關於“行星”和相關名詞的主要定義。決議5B對由水星到海王星這8顆行星組成的集體稱呼前面加上了“classical”。決議6A以冥王星為原型為IAU創建了壹個新的天體類別。決議6B為這類天體引入了“plutonian objects”這個稱呼。

八顆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IAU將啟動相應程序來界定天體屬於矮行星還是其他類別。

目前這些包括大多數的太陽系小行星,大多數的海外天體(TNOs),彗星,和其他小天體。

“冥王星”名稱被數字取代 134340將為正式編號 。

天文學家目前決定的行星定義是這樣的:

如果壹個天體被定義為行星,那麽它必須符合兩個條件:首先,該天體必須繞恒星運動,且自身不能為恒星;其次,必須有足夠的質量,使其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呈球形。壹般認為質量超過月球的0.6%、直徑超過800公裏的天體都能滿足第二個條件。但是對處於臨界條件附近的天體還需要經過更多的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