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毒素比腹瀉更討厭,這種毒素是什麽?是如何產生的?
毒素是幹擾正常生理活動和破壞身體機能的物質的總稱。根據其來源,可分為外源性毒素和內源性毒素。兩者的區別在於,外源性毒素是各種不能被人體自身代謝和利用的有毒物質。內源性毒素沒有毒性,屬於營養物質攝入過多。大腸桿菌可導致血性腹瀉和腎臟損傷,是最嚴重的食物中毒形式之壹。但是康涅狄格大學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可怕的後果可能只是感染的外在表現。
他們已經發現了壹種新的機制,某些大腸桿菌通過這種機制入侵免疫系統,而關鍵是誌賀毒素。該研究發表在《科學免疫學》上。大腸桿菌生活在各種動物的腸道中,其中壹小部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引起疾病,如胃腸道感染。壹些大腸桿菌還能引起尿路感染,甚至敗血癥--這意味著人們即使攝入很少的違規細菌也會得重病。
其中,產生誌賀毒素的大腸桿菌具有很強的毒性,它引起的感染可導致腹瀉、發燒,嚴重時還會導致死亡。感染嬰兒會引起急性中毒,大約15%的嬰兒會因此出現腎臟疾病,壹些嬰兒可能遭受長期的腎臟損害。產生誌賀毒素的大腸桿菌的壹個亞型被稱為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這種亞型通常在反芻動物(如牛)的腸道中發現。沒有經過適當處理的牛肉中存在的EHEC可能導致人類感染的爆發。
近年來,通過嚴格限制屠宰場的程序,情況已經有所改善,但在屠宰場附近的田地裏流過的含有牛糞的液體以及用牛糞餵養的蔬菜上仍然可以發現埃希菌。在人類中,EHEC感染往往難以治療,如果抗生素使用不當,垂死的細菌會產生更多的誌賀毒素。埃希氏菌非常善於攻擊免疫系統中對早期感染做出反應的部分,抑制其發出的信號,使其在腸道中不受控制地生長。因此,關鍵是要阻止該細菌進入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