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容甫先生行狀文言文答案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
少孤,好學。貧不能購書,助書賈鬻書於市,因遍讀經史百家,過目成誦。
年二十,應提學試,試《射雁賦》第壹,補附學生,詩古文詞日益進。儀征鹽船厄於火,焚死無算,先生為《哀鹽船文》,杭編修世駿序之,以為驚心動魄,壹字千金,由是名大顯。
當世通儒如朱學士筠,盧學士文弨,見先生所撰,鹹嘆賞以為奇才。 年二十九,始顓治經術。
謝侍郎墉提學江左,特取先生為拔貢生。每試,別為壹榜,列名諸生前。
侍郎嘗謂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學,則予於容甫當北面矣。” 其見重如此。
朱文正公提學浙江,先生往謁,答述揚州割據之跡、死節之人,作《廣陵對》三千言,博綜古今,天下奇文字也。畢尚書沅總督湖廣,招來文學之士。
先生往就之,為撰《黃鶴樓銘》,歙程孝廉方正瑤田書石,嘉定錢通判坫篆額,時人以為“三絕”。 先生於六經、子、史以及詞章、金石之學,罔不綜覽。
乃博考三代典禮,至於文字訓詁、名物象數,益以論撰之文,為《述學》內外篇。又深於《春秋》之學,著《春秋述義》,識議超卓,論者謂唐以下所未有。
為文根柢經、史,陶冶漢、魏,不沿歐、曾、王、蘇之派,而取則於古,故卓然成壹家言。 性質直,不飾容止,疾當時所為陰陽拘忌、釋老神怪之說,斥之不遺余力。
而遇壹行之美、壹文壹詩之善,則稱之不置。事母以孝聞,貧無菽水,則賣文以養,左右服勞,不辭煩辱。
其於知友故舊歿後衰落,相存問過於生前,蓋其性之篤厚然也。年五十壹,卒於杭州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學其行,竊聞於趨庭之日久矣。
而先生於予所說《尚書》訓詁,極獎勵,以為可讀父書,則又有知己之感焉。雖不能文,尚欲揚榷而陳之,以告後之君子。
2. 《朱先生筠行狀閱讀練習及答案》古詩原文及翻譯作者:孫星衍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題。
先生姓朱,諱筠,字竹君,順天大興人。九歲入都,十三歲通《五經》,有文名。
先生少英異,至性過人,與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為鉅公契賞。 及丁父憂,服闕,不肯出仕,欲為名山大川之遊。
會文正公入覲,上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謂弟曰:“汝敗我雅興矣。” 先生以為經學本於文字訓詁,刊布許氏《說文》於安徽以教士。
復奏請采錄《永樂大典》逸書,上覽奏,異之,乃命開四庫全書館,禦制詩以紀其事。 又以《十三經》文字傳寫訛舛。
奏請仿漢熙平、唐開成故事,擇儒臣校正,立石太學,奉諭緩辦,因著《十三經文字同異》若幹卷藏於家。於是皖、閩之士聞緒言余論,始知講求根柢之學,四海好學能文者,俱慕從先生遊。
而戴征君震、王觀察念孫諸人,深於經術訓詁之學,未遇時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於時,蓋自先生發之。 先生剛腸疾惡。
俗流不敢至其門,寒酸有壹善,譽之如不容口。其在都。
載酒問字者,車轍斷衢路;所至之處,從遊百數十人。既資深望重,則大言翰林以讀書立品為職,不能趨謁勢要。
其督學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紱等,祠其主於鄉賢,以助樸學之士。 在福建,與弟珪相代,壹時傳為盛事,而閩士攀轅走送者,數百裏不絕。
其後文正主持文教,海內名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賞契者,故世稱據經好古之士為“朱派”雲。 先生窮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謂可證佐經史。
為文仿遷、固,尤長於敘事。 書法參通六書,有隋以前體格。
藏書萬卷,坐客常滿,談辨傾倒壹世。所至名山川,搜奇攬勝,都人士傳誦吟詠,至今不輟。
(節選自孫星衍《朱先生筠行狀》) 先生為人坦無城府,內友於兄弟,外好交遊,稱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過轍掩覆之,後進之士,多因以得名。 室中自辰至夕,未嘗無客,與客飲酒談笑窮日夜,而博聞強識不衰。
時於其閑屬文,其文才氣奇橫,於毅力事物情態無不包,所欲言者無不盡。為學使時,遇教官諸生賢者,親若同輩,勸人為學先識字,語意殷勤,去而人愛思之。
所欲著書未就,有詩文集若幹卷。 (節選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別傳》) 6。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壹項是( )(3分) A。復奏請采錄《永樂大典》逸書 逸:散失 B。
勸人為學先識字,語意殷勤 殷勤:周到 C。 未遇時皆在先生幕府 遇:得誌 D。
奏請仿漢熙平、唐開成故事 故事:舊例 答案B 考查方向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 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
解析B項“殷勤”應解釋為“情意深厚”、“懇切叮囑”。該詞意在《長恨歌》“臨別殷勤重寄詞”中得到體現。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壹組是( )(3分) A。
乃不敢引疾 B。 禦制詩以紀其事 臣乃敢上壁 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C。
四海好學能文者 D。 去而人愛思之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臨清流而賦詩 答案A 考查方向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
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 解析A項中“乃”均解釋為“才”;B項中第壹句“以”解釋為“來”,表目的,第二句“以”表示順承關系;C 項第壹句中的“者”表示人,第二句中“者”為助詞,和後句中的“也”構成判斷語氣;D項第壹句“而”表示轉折關系,第二句“而”表示順承關系。
8。用四字詞語概括朱筠的形象特點。
(3分) 答案才智過人,淡泊名利 傾心學問,推進學術 興趣廣泛,豪爽好客 考查方向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 能力層級為C級(分析綜合)。
解析朱筠才智過人,淡泊名利。他年少時即通曉《五經》,以善寫文章著名,深得賞識;誌趣超脫,不汲汲於仕途。
朱筠傾心學問,推進學術。他倡導整理文化典籍並身體力行;重視文字訓詁之學,對當時學人產生深遠影響。
朱筠興趣廣泛,豪爽好客。他愛好金石書法、藏書考古,喜遊名山大川;家中坐客常滿,飲酒論學終日不輟。
9。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先生以為經學本於文字訓詁,刊布許氏《說文》於安徽以教士。
(2)既資深望重,則大言翰林以讀書立品為職,不能趨謁勢要。 (3)其文才氣奇橫,於義理事物情態無不包,所欲言者無不盡。
答案(1)先生認為經學以文字訓詁為基礎,便在安徽印刷發行許慎的《說文》來教育讀書人。 (2)在資歷老、聲望高以後,他大力提倡文人學士把讀書和培養品德作為本分,不能趨附巴結權貴。
(3)他的文章才思新奇氣勢豪放,在義理、事物、情態方面無所不包,想要說的都能透徹地表達出來。 考查方向本題考查考生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次為B級 (理解)。
解析(1)關鍵詞“以為”:認為,“刊布許氏《說文》於安徽”,該句為狀語後置,正常語序為“於安徽刊布許氏《說文》”。(2)關鍵詞“既”:在……以後,“言”:倡導。
(3)關鍵詞“才氣奇橫”:才能和氣勢奇特奔放,“所欲言者”:所字結構,想要說的。 參考譯文 先生姓朱,名筠,字竹君,北京大興人。
九歲進入京城,十三歲通曉《五經》,以會寫文章而出名。先生年少時才智超群,神采絕俗,天賦。
3. 文言文翻譯 萬貞文先生傳貞文先生萬斯同,字季野,鄞縣人,戶部郎萬泰的第八個兒子。小時候不聽話,不肯順隨各位兄長,他所經過之處物品大多殘缺毀壞,各位兄長也不看重他。戶部郎萬泰本想把他寄放在寺院中,不久,因其頑劣,就把他關閉在壹間空屋中。萬斯同暗中發現書架的藏書中有明史資料幾十冊,很喜歡讀,幾天就讀完了;他又發現其中有各種經學書籍,又都讀完了。等放出來後,就時常跟在各個兄長後,傾聽他們的討論。壹天他的長兄萬斯年授課講學,斯同也要參加,長兄笑著說:“妳知道什麽?”斯同回答說:“看了各位兄長所做的事,我也能很容易做到的。” 長兄突然聽到他這樣說,感到很吃驚,說:“既然這樣,那麽我要考考妳。”於是把經義科目(科舉科目壹種,以經書文句為題,應試者作文闡明其中義理)試題錯雜在壹起對他進行測試,讓人摸不著邊際的話非常多,但他壹會就做完了。兄長非常吃驚,拿著試卷熱淚盈眶,把這事告訴了戶部郎萬泰說:“我差點耽誤了我弟弟” 戶部郎萬泰也很驚愕,說:“差點耽誤了我兒。”從這天開始,為萬斯同置辦了新衣新鞋。送入私塾讀書。壹年後,送到梨洲先生那裏請教學業,而他又在師門講席中坐在上座。先生讀書壹目十行,如同大海決堤。然而他能堅守先輩的訓誡,認為無益的書不必讀,無益的文章不必作。所以先生雖然無書不讀,但是他能懂得把握大局要領。
康熙戊午年,皇帝下詔征召博學鴻儒,浙江巡道許鴻勛把先生推薦上去,但他極力推辭才得作罷。第二年,官府設立史館編修《明史》,昆山大學士徐元文延請先生前往修史,當時史局征召學士都給七品俸祿,稱翰林院纂修官,學士們想援引慣例給他申請七品俸祿,先生卻請求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參加史局工作,不任官職,不受俸祿,總裁答應了他。各纂修官稿子寫好後,都送到先生那裏再審,先生審閱完畢,對工作人員說:取某書某卷某頁有某事,應當增補進去;取某書某卷某頁有某事,應當參校訂正。他們按照先生說的去查找,沒有有差錯的。《明史稿》五百卷全都由先生親自審定的,雖然後來的《明史》不都是使用先生之原先審定的稿件,但是先生的稿本精粹扼要,足以自成壹書。先生初到京師時,眾人對他的看法是他的專長在史學,等到昆山侍郎徐乾學守孝期間,先生同他談論《喪禮》,才知道先生的經學造詣也很精深,徐侍郎於是就請先生編修了五禮之書二百多卷。當時京師才俊雲集,各有所長,而先生最閑雅淡泊,然而上從王公貴族下到各讀書人,無不稱他為萬先生,而先生與人來往,自己簽名只用“布衣萬斯同”,從未用過其他稱號。
先生性情謙和,舉止高雅,然而他內心剛正耿直。前朝督師的姻親現在身居要職,向史館請求對督師稍微寬容些,先生壹件壹件地列舉他的罪行說給他聽。有個押運糧餉的官員因為放棄押運逃跑,在路上死了,這個官員的孫子通過行賄請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訓斥並且趕走了他。錢忠介公的嫡長子生活非常困頓,先生多方為他謀壹差事,最終沒有成功,但先生未曾厭倦過。先生父親的朋友侍郎馮躋仲的幾個兒子身陷勛衛家,先生把他們贖了出來,讓他們回家了。先生沒有炫耀的神氣,也不作公開聲明,尤其喜歡獎勵引薦後輩,唯恐有所失,於講會(教學形式,學術論辯的集會)中再三懇切地表達心意,原來他是在親身踐行君子之道啊。他死後學生們給予他謚號“貞文”。
4. 求古文:歸有光的《魏誠甫行狀》 翻譯嗚呼!我娶了誠甫的妹妹為妻,因而了解誠甫算是深刻的。誰說誠甫的賢能,僅僅是這樣的啊!原來是誠甫病得太久了。從我妻子過門起,有時說起她哥哥,就擔憂他將不久於人世,以至於潸然落淚。不久我妻子去世,時至今日已有八年,誠甫的三個堂兄弟,都身體強壯健碩,沒有疾病,他們都死了,然後誠甫才死,對於誠甫來說也算是幸運了。然而,以誠甫的賢能,老天就不該讓他生病,又最終讓他死去,真是可悲啊!
誠甫名希明,姓魏,世族是蘇州人。誠甫為人,早前精明強悍,有所作為,凡是從他心裏生出的意願,就沒人能阻撓。他小時候很暴戾、狂妄,沒有人能制止他。不久得到伯父的教導,忽然有所感悟,就立誌於學,用禮儀匡正自己的言行。這時誠甫做縣學秀才,和同輩的四五人,每天早上跑到學舍去。四五人常常結為壹群,都寬衣博帶,規規矩矩地走路,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博士、眾學生都看著他們,認為他們很奇怪,有的上前戲弄侮辱他們,誠甫不被他們動搖。每次行走市集中,孩童們站在市集兩邊吵鬧喧嘩,然而誠甫依然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神態自若。
誠甫生平就沒有紈絝子弟的嗜好,唯獨購買幾千卷書籍,以及古代書法名畫,如果想得到它,就不計算費用多少。他樂於行善仰慕正義,常常流露出神情愉悅的神情。因此,郡中名士大多都喜歡與誠甫交往。(他)每次到郡中去,跟從他壹起遊玩的人,大多是文人雅士這類人。距離他家幾裏遠的地方,有壹處地方叫高墟,誠甫喜歡它的幽靜及優美,在那裏修築了別墅。祝枝山寫了壹篇《高墟賦》,用來表明誠甫的誌趣。誠甫補錄為太學生,多次參加在京城舉行的考試都落第了,後來因為生病了,自己中止了應試。他臥病在家,仍然每天收集圖史典籍。我常常前往誠甫家住宿,誠甫早晨起來,把書移動放置得很雜亂。我躺在床上看他,笑他不 讓自己清閑。誠甫也回過頭來看著我笑,然而卻不停止翻書。雖然生病,和人吃喝說話也如平常壹樣。有客人來,拿出所藏書籍給客人翻閱,等到客人翻看完離開,不曾有疲倦的容色。終其壹生都沒有改變他的愛好。至於謀生之業儲存積蓄等事,(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能夠如此)固然是憑借繼承祖上父輩(留下的產業的原因),也是他的本性中有這種品行才使他這樣的。
誠甫死於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年齡三十九歲。
謝謝采納
5. 朱先生筠行狀全文翻譯並解釋原文:先生姓朱,諱筠,字竹君,順天大興人。
九歲入都,十三歲通《五經》,有文名。先生少英異,至性過人,與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為鉅公契賞。
及丁父憂,服闕,不肯出仕,欲為名山大川之遊。會文正公入覲,上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謂弟曰:“汝敗我雅興矣。”
先生以為經學本於文字訓詁,刊布許氏《說文》於安徽以教士。復奏請采錄《永樂大典》逸書,上覽奏,異之,乃命開四庫全書館,禦制詩以紀其事。
又以《十三經》文字傳寫訛舛。奏請仿漢熙平、唐開成故事,擇儒臣校正,立石太學,奉諭緩辦,因著《十三經文字同異》若幹卷藏於家。
於是皖、閩之士聞緒言余論,始知講求根柢之學,四海好學能文者,俱慕從先生遊。而戴征君震、王觀察念孫諸人,深於經術訓詁之學,未遇時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於時,蓋自先生發之。
先生剛腸疾惡。俗流不敢至其門,寒酸有壹善,譽之如不容口。
其在都。載酒問字者,車轍斷衢路;所至之處,從遊百數十人。
既資深望重,則大言翰林以讀書立品為職,不能趨謁勢要。其督學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紱等,祠其主於鄉賢,以助樸學之士。
在福建,與弟珪相代,壹時傳為盛事,而閩士攀轅走送者,數百裏不絕。其後文正主持文教,海內名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賞契者,故世稱據經好古之士為“朱派”雲。
先生窮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謂可證佐經史。為文仿遷、固,尤長於敘事。
書法參通六書,有隋以前體格。藏書萬卷,坐客常滿,談辨傾倒壹世。
所至名山川,搜奇攬勝,都人士傳誦吟詠,至今不輟。譯文:先生姓朱,名筠,字竹君,北京大興人。
九歲進入京城,十三歲通曉《五經》,以會寫文章而出名。先生年少時才智超群,神采絕俗,天賦的卓絕的品性超過壹般人。
和他的弟弟文正公石君珪,都以會寫文章而出名,被鉅公賞識。等到父親死後回家守孝,守孝期滿,不肯出仕,想遊覽名山大川。
適逢文正公入宮拜見皇上,皇上詢問到先生,先生才不敢又生病為理由引退,對他的弟弟說:“妳敗壞了我的雅興啊。”先生認為經學應以文字訓詁為基礎,(便)在安徽印刷發行許慎的《說文解字》來教育讀書人。
又上奏請采集抄錄《永樂大典》散失的書,皇上看到奏章,以之為異,於是命令打開四庫全書館,親自寫了詩來紀念這件事。又因為《十三經》文字傳寫有錯誤。
上奏請求仿照漢朝熙平年間、唐朝開成年間先例,選擇儒臣校正,在太學立石碑,接受皇帝口諭暫緩辦理,於是寫了《十三經文字同異》若幹卷在家裏藏者。於是皖、閩的讀書人聞已發未盡、識見廣博的言論,才知道講求根本的學問,天下好學能寫文章的人,都仰慕跟隨先生遊學。
而戴征君震、王觀察念孫這些人,對於經術訓詁之學研究很深,沒得誌時都在先生幕府,最後因為撰述文章在當時聞名,大概是從先生這裏引起的。先生剛強痛恨壞人。
庸俗的人不敢進他門,窮人有壹點好處,他就贊不絕口。他在京城,拉著酒向他問字的,車轍都在大路斷了;所到之處,跟隨他遊學的有數十上百人。
在資歷老、聲望高以後,(他)大力倡導文人學士應把讀書和培養品德作為本分,不能趨附巴結權貴。其在安徽督學,旌表婺源原來的讀書人江永、汪紱等,在鄉賢祠祭祀他們的靈位,來勉勵質樸好學的士人。
在福建,和弟弟朱珪相繼任職,壹時傳為盛事,而福建攀著車轅挽留他跑著送他的士人,數百裏不斷絕。後來文正公主持文教,天下的名流都因為暗中尋找提拔的,多是先生贊賞意氣相投的,故世人稱考據經書喜歡古代的事物的士人是“朱派”。
先生整年考古,又喜歡金石文字,說這些可以可證佐經史。寫文章模仿司馬遷、班固,尤其擅長敘事。
書法領悟通曉六書,有隋以前的體制格局。藏書萬卷,坐客常滿,談辨傾倒壹世。
所到的著名山川,搜尋奇特的東西欣賞美麗的景色,京城的人士傳誦吟詠,至今不停止。
擴展資料:
於經史、文字、音訓、諸子百家,皆通其義。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充三通館校理。
乾隆六十年(1795年)授山東兗沂曹濟道,次年補山東督糧道。嘉慶十二年(1807年)任山東布政使。
博極群書,勤於著述。阮元曾聘他為“詁精經舍”教習及主講鐘山書院,以學術淵博稱。
性嗜聚書,聞人藏有善、秘本,借抄無虛日。金石文字拓本,古鼎彜書畫,無不考其源委。
旋與女詩人王采薇(玉瑛)結婚,夫唱婦和,伉儷殊為情深。
6. 羅孝逸先生傳譯文 翻譯羅無競,字謙中。其先長沙人也。遭馬氏亂,家廬陵①。曾祖晟,祖亮,父允;以好善聞州裏。謙中,皙頤豐姿,幼穎悟,遊學南昌且數歲,有場屋聲②。疾士風日薄,歸,杜門③。會有熙河之役,上書條利害,特旨褒美,授迪功郎④。親交強之行⑤,始為建寧主簿⑤,愛民如恐傷。禦史束濕令,魯人,黷貨無藝,謙中連註其過⑥。銜之,思有所中傷,無毛發釁罅⑦。令卒以貪敗。先謙中嘗攝尉,鄉民為觳抵,令意為盜,檄尉縛。既得,移縣以實,則使喻以風指此可超⑧。遂白郡,數十人得不死⑨。去官,百姓遮道⑩。
(選自胡銓的《羅孝逸先生傳》,有刪動)
註釋①馬氏亂:指五代時,馬殷割據湖南,稱楚王,建都長沙,後被南唐所滅。廬陵:舊縣名,即現在的吉安縣。②皙:皮膚白。穎悟:聰明,有悟性。有場屋聲:有科舉考試高中的呼聲。③杜門:閉門,指隱居不與外界聯系。④熙河之役:指宋徽宗期間童貫指揮的攻打西夏的戰役。條:分條陳述。迪功郎:官名。⑤親交強之行:親友們勉強羅無競出行(上任)。主簿:職掌賬目簿籍的官。⑥黷貨無藝:貪汙納賄無技藝。連註其過:接連批評束濕令的過失。⑦銜:怨恨。無毛發釁罅:找不到壹點毛病。釁罅:裂縫,這裏指毛病。⑧攝尉:代理縣尉。觳抵:壹種技藝表演,類似現在的摔跤。檄尉縛:曉諭縣尉抓捕。風:通“諷”,微言勸告。超:躍上。⑨白郡:向郡守反映。⑩去官:離職。遮道:攔路,這裏有挽留和表示敬意的意思。
譯文:
羅無競,字謙中。他的祖先是長沙人。遭遇馬氏叛亂。曾祖是羅晟,祖父是羅亮,父親是羅允;因為樂善好施在州裏名聲很大。謙中,皮膚白皙,風度儀態美好,小時候悟性高,在南昌遊學幾年,他被認為科舉考試高中的呼聲很高。痛恨讀書人的風氣日下,回家,閉門不出。恰逢熙河之役,上書朝廷陳述利害,皇上特意下旨表彰,授予他迪功郎。親友們勉強他出行上任,開始擔任建寧主簿,愛民如子,唯恐傷害了百姓。禦史束濕令,魯地人,貪汙納賄無技藝。怨恨他,想著中傷他,卻找不到壹點毛病。束濕令最終因為貪汙而敗露。起初謙中曾經代理縣尉,鄉民表演觳抵,讓人認為是強盜,官府命令縣尉捉捕。捕到後,按照實情上報公文,就委婉地勸告說這種情況可上報上級官府。於是就報告到郡,幾十人得以不死。離官的時候,百姓攔路表示挽留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