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是怎麽形成的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譯作伊波拉病毒。是壹種十分罕見的病毒,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舊稱紮伊爾)的埃博拉河地區發現它的存在後,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註和重視。
“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壹個用來稱呼壹群屬於纖維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屬下數種病毒的通用術語。
埃博拉病毒是壹種能引起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熱(EBHF)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感染者癥狀與同為纖維病毒科的馬爾堡病毒極為相似,包括惡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酸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
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級為4級(艾滋病為3級,SARS為3級,級數越大防護越嚴格)。病毒潛伏期可達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埃博拉病毒(EBoV)屬絲狀病毒科,長度為970納米,呈長絲狀體,單股負鏈RNA病毒,有18959個堿基,分子量為4.17×10?。
外有包膜,病毒顆粒直徑大約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較強的病毒壹般長(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環形,分支形較常見。
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長的纖突,純病毒粒子由壹個螺旋形核糖核殼復合體構成,含負鏈線性RNA分子和4個毒粒結構蛋白。較長的奇形怪狀的病毒粒子相關結構可呈分枝狀或盤繞狀,長達10微米。來自剛果(金)、象牙海岸和蘇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學特性不同。
“埃博拉”病毒的形狀宛如中國古代的“如意”,利用電子顯微鏡對埃博拉病毒屬成員的研究顯示,其呈現壹般纖維病毒的線形結構。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現“U”字、“6”字形、纏繞、環狀或分枝形,不過實驗室純化技術也可能是造成這些形狀產生的因素之壹。
在病毒粒子中心結構的核殼蛋白由螺旋狀纏繞之基因體RNA與核殼蛋白質以及蛋白質病毒蛋白VP35、VP30、L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從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納米長,另外10納米則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這層套膜來自宿主的細胞膜,在套膜與核殼蛋白之間的區域,稱為基質空間,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組成。
百度百科-埃博拉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