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之道 - 如何克服學習心理障礙?

如何克服學習心理障礙?

中學階段基本上與人的青春期重合,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是人生發展的最重要的關鍵期。孩子們的智力、體力、道德意識等方面在迅猛發展中,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逐步形成,內外沖突不斷加劇,使得青春期的孩子情緒不穩、逆反心理、好奇心和求知欲極強、掙脫束縛想要獨立、自我管理能力差、易受外界影響等,這些心理特點決定了這壹時期的孩子難管、自控力差、易發生多種心理問題和障礙,尤其在學習過程中易出現學習心理障礙,如果不能得到老師、家長的關註和支持,將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對中學階段的孩子多加關註,協助孩子克服學習心理障礙,順利度過青春期,為他們未來的人生發展打下良好的知識和心理基礎。

中學生學習心理障礙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心理活動受阻,心理調節和適應機制不良,從而導致不健康的心理表現和行為傾向。

造成中學生學習心理障礙的原因有: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遇到壹些挫折,學習目標達不到,學習成績差,多種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如渴望被關註的心理、好勝心理、被尊重的心理、需要得到肯定卻總是被否定等),遇到困難又尋求不到合適的辦法加以解決,遭受挫折後得不到情感上的支持,社會、學校和家庭普遍存在的對人的片面評價(重成績不重德行、學習好就是好學生,學習不好就壹無是處等)。這些原因導致產生的不同反應,就形成了不同的學習心理障礙。

1.幾種典型的學習心理障礙

(1)焦慮

焦慮產生的原因很多。對環境的不適應和對學習內容和形式的不適應會導致焦慮。這往往發生在初壹或高壹的新生身上。新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尤其是學習內容與難度、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競爭對手都發生了變化,很大壹部分學生會感到不適應,導致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如果屢遭失敗,又不能盡快找到解決的辦法,就會對不愉快的情景增加敏感性,從而產生焦慮異常心理。

表現在:想看書,又看不下去,想休息,又安不下心。因為學習成績差而擔憂,怕看到家長、老師失望的目光。離考試越近,心裏越恐慌,學習刻苦,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學習上,但效率不高,成績得不到提升,甚至不斷下降,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調節和開導,久而久之,焦慮、緊張、無助、迷茫和恐懼心理就會占據孩子的內心,造成學生對學習喪失興趣,學習效率極低,失去自信,甚至否定自我、厭學。

(2)自卑

自卑心理是指學生由於各種原因對自己的氣質性格、智力、能力的估計和自我評價過低帶來的消極暗示所產生的心理感受。又稱自我否定意識。在學習上表現為信心不足,自以為事事不如人,情緒低落。其實,有自卑心理的學生,自尊心和成功的願望更強烈,但是他們的挫折耐受力差,情緒波動大,對事對物缺乏客觀恰當的評價體系,內歸因傾向等,導致他們經受不起失敗的打擊,懼怕被否定和忽視,以致嚴重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3)依賴心理

學習缺乏主動性,不願意動腦獨立思考,要掌握的知識和要解決的問題習慣依賴老師的講解、灌輸,離開老師就失去了方向,在學習上往往表現出隨波逐流,學壹點是壹點,過壹天算壹天,課余時間很難自主學習和完成作業,需要家長和老師催著趕著、督促甚至強制其學習,學習效率低下,不思進取。

(4)厭學

厭學是指內心厭惡學習的傾向和逃避學習的行為。表現為把學習當成負擔,不能專心致誌聽課,心裏總是想著玩,或者自己也意識不到自己到底在想什麽,沒有主動學習的習慣。

缺乏正確的學習動機、堅韌不拔的意誌、持之以恒的毅力以及良好的學習方法的學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厭學傾向。有的學生在學習上屢遭失敗,對所學的學科缺乏興趣;有的學生易受外界的各種幹擾(如電視、網絡),自我調控能力差,註意力難以集中;有的學生因為應付各科學習和作業太多太累而導致失去了學習興趣;有的學生雖很努力,但看到或聽到別人考試作弊時,心裏覺得不平衡,認為“認真學習也沒用,不如投機取巧有成效,不想再學了”。

學生壹旦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學習就會成為沈重負擔。輕度厭學的學生學習被動,註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沒有時間緊迫感,對學習不當壹回事,逃避學習。極其厭學的學生甚至發展到恨書、恨老師、曠課逃學的程度。

(5)學習方法和習慣不良

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蘊藏著巨大的學習潛能。有研究表明:當努力不到位時,學習成績不會好;當學習壓力過重以至焦慮時,還會產生超限抑制,學習成績也會下降。心理學家指出,努力加方法,是提高成績的最佳途徑,所以學習者應努力探討有效的學習方法,如閱讀、記憶、聽課、應試、調節需要(欲望)、節約時間的方法等。

現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不良,如起居不定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有時間觀念(既不懂得珍惜時間,也不會自主安排時間)等,在學習過程中抱無所謂的態度,缺乏刻苦精神、馬虎、寫字潦草,不聽勸告與批評、自以為是等。這些不良的方法和習慣,長久下來,就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難以逾越的障礙。我們知道,21天的重復就能養成壹個習慣,但是,習慣壹旦養成,要改變就會很難,如果錯過了最佳的教育時機,有些習慣甚至是難以逆轉的。所以,我們看到,許多學生,他們不會學習,也不想學習,他們明知許多事不能做、不該做,但是沒有自控力,或者輕易就受他人和外界的影響和左右。這些都成為學業不良的主要原因。

(6)偏科

對某門學科不感興趣、不愛學、不願學,甚至因為不喜歡某壹科目的老師而抵觸學習這壹科目。這樣的問題在學生中間並不少見。還有壹部分學生,完全從興趣出發,從自己的內心感受出發,對學習的重要性不能客觀和理性地認識,毫無學習動力,表現在行為上就是以各種自覺或不自覺的行為對學習或某些科目加以抵觸,如不喜歡某個老師,就在他的課堂上說話、打鬧、看其他書籍(其他科目的課本或者課外書、小說等),還有的學生幹脆和老師對著幹,有的學生不願意上某課,就逃課去玩或者上網等。

(7)青春期困擾

主要是性的萌動、好奇,對異性的好感、愛慕導致的情緒不穩定,戀愛中的問題不會處理或處理不當,尤其中學生心理不成熟,難以理智對待情感問題,受控於情緒,遇到問題不顧後果,不惜代價,導致沖突、暴力事件等,這些對學習的負面影響非常大。

以上我們談到的這些學習障礙問題,在不同的學生身上會有不同的表現,也可能呈現出相互交叉的現象。

其實,中學生學習心理的發展還是有規律可循的,從學習稍有困擾到失調,再到形成心理障礙是壹個發展過程,如果能夠及時關註、仔細分析、恰當對待,並采取適當的形式進行調節、輔導,是能夠得到有效緩解和調整的。

2.緩解和調整學習心理障礙的策略

(1)良好的班風和學風能有效減少和緩解學習心理障礙

良好的班級心理氛圍和學習風氣,對班級內部的每壹位同學都能夠起到約束、激勵、影響的作用。良好的班級環境包括兩部分,壹是窗明幾凈的教室,班級文化建設以積極、奮進、向上為主題,班級成員自覺熱愛和維護班級各項設施;二是班級同學之間相互幫助、互相扶持,同時又能夠良性競爭、妳追我趕、力爭上遊,這樣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氣氛,能夠有效地減少厭學、依賴、自卑等心理,克服個別學生不良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是核心,是靈魂,建立同學間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同進步的氛圍,是班主任不可推卸、也是任何其他人難以替代的責任,或者說,是班主任工作職責中最為重要的壹項。優秀的班主任善於創造壹種和諧、奮進的班級學習氛圍,使學生處於積極向上的影響之中,有利於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2)加強意誌品質和抗挫折能力的培養

中學生喜歡做“白日夢”,喜歡幻想自己的理想實現後的美好情景,但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挫折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很大壹部分學生缺乏堅強的意誌品質和抗挫折能力,得意時沾沾自喜,自以為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壹旦出現停滯、退步,或者困難和打擊,就難以接受,可能會轉向另壹個極端:意識範圍變得狹窄,沖動下很難冷靜分析問題,不經思考采取簡單過激的手段解決問題,或者就是消極地忍受挫折,壓抑情緒情感,接受教訓,壹味消沈,逃避、退縮,自暴自棄,失去進取的信心,進而產生各種形式的學習心理障礙。

我們說,對待挫折的合理方式是,認識到“有成功就會有失敗,有失敗才會有成功”,把挫折當成是壹件平常事,情緒低落,內心痛苦,都是人在遭受挫折時的正常心理感受,關鍵是要積極面對挫折,並尋找解決問題的合適的方法,盡量減低心理壓力。最重要的是要思考造成挫折的原因,重新調整自己的認知和目標,以良好的心態、堅持的勇氣面對挫折。

培養學生良好的意誌品質和抗挫折能力,這需要家庭、學校、學生三方面***同努力,並且是壹場“持久戰”,要克服壹蹴而就和速成的不合理的心理期待,把培養頑強的意誌品質和平時的生活、學習緊密結合起來,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加以鍛煉和強化。只有堅持這樣的原則,並且持之以恒,才可能逐漸培養頑強的毅力和應對挫折的勇氣和能力。

(3)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力量

家庭教育的力量是潛移默化的,同時又是起關鍵和不可替代作用的。因此,家長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尤其是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不過分溺愛孩子,對自己的孩子有壹個準確的評價和合理的期待,尤其要註意經常與學校、老師保持聯系,使父母和老師的聯系暢通,使家庭和學校的教育保持壹致,發揮家庭與學校之間和諧統壹的教育力量,對孩子是壹個極大的外界的輔助和推動。有很多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就認為“督促孩子的學習是學校和老師的事了,家長可以輕松地喘口氣了”,還有的家長認為“我們家長管不了了,交給學校就行了”,等等。無論何時,家庭是孩子最溫暖和安全的港灣,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是制造人類性格的工廠”,所以,為人父母,要盡職盡責,更要盡心。

(4)加強心理訓練,掌握和運用科學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了解情緒的ABC理論,克服消極和非理性的觀念和看法

消極和非理性的觀念和看法有:

絕對化要求:“我必須考好,否則,我無臉見人。”

過分概括化:“這麽簡單的事都幹不好,我壹無是處,”“這個社會壹點也不公平,為什麽讓他成功了,而我沒有。”

糟糕至極:“這次考得這樣差,我以後肯定都沒希望了!”

兩極思維:“除非我考第壹名,否則就是失敗。”

個人化歸因:“我真是太笨了,太丟臉了。”“我就是不行,就是幹不好。”

我們可以加強心理訓練,有計劃地創造適宜的挫折情境,幫助他們改變這些不合理的觀念和看法,正確對待挫折,在處理失敗中學會容忍挫折的技巧,從而克服自卑、焦慮、厭學等學習心理障礙,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自信心訓練

自信心是可以培養的,通過積極的、長時間的自我心理暗示,同時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尤其是要著眼自己的長處,多讀書,盡可能把精力投入到某件事情中,當發現自己能夠很好地處理壹些事情的時候,自信心也就逐漸建立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學會如何用自信來戰勝怯懦,從而不斷強化信心。

·強化好的行為,以抑制或抵消消極想法和行為

可以這樣做:當自己取得壹些進步和成績的時候,就適當地給予自己壹些獎勵(也可以請家長、同學或朋友幫忙,及時給予鼓勵和獎賞),當出現懈怠時,及時給予提醒和懲罰。我們知道,懲罰能夠抑制不良或錯誤行為,而鼓勵和獎賞能夠強化積極的情緒體驗和正確行為。所以,獎勵和懲罰是必要的,但要適當和適度。

總之,學習心理障礙的緩解和克服,不是壹朝壹夕的事,關鍵是當學生(或者學生自己)出現了壹些學習心理障礙的時候,不要氣餒,更不要放棄,用積極的心態和行動去面對,壹點壹滴去積累和改變,相信會逐漸取得良好的效果,並逐漸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