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之道 - 食物中毒現場怎樣處理?

食物中毒現場怎樣處理?

食物中毒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動物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和化學性食物中毒五類,其中細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見。

(1)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中毒食品:主要是動物性食品,特別是肉類及其制品,其次為禽肉、蛋類、奶類及其制品,由植物性食品引起的很少見。

臨床表現:潛伏期壹般為4~48小時,主要表現為頭痛、惡心、食欲減退、嘔吐、腹痛、腹瀉和發熱。腹瀉壹日可數次至十余次,為黃色或黃綠色水樣便,有惡臭,有時有黏液、膿血。體溫高達38~40℃,病程3~4天,嚴重者可引起痙攣、脫水、休克等。

治療與預防:對癥治療,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重癥可用抗生素。預防措施主要為防止汙染、控制細菌繁殖、食前徹底加熱。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中毒食品:海產品,以帶魚、墨魚、蝦、蟹、貝和海蜇較為多見。其次為直接或間接被本菌汙染的其他食品,如鹽漬和腌制品。

臨床表現:潛伏期14~20小時。發病初期上腹部疼痛或胃痙攣,繼之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和發熱等癥狀。發病5~6小時後腹痛加劇,以臍部陣發性絞痛為特點,腹瀉壹日數次至二十余次,多為水樣便,重者黏液或膿血,裏急後重不明顯,體溫37.7~39.5℃,病程3~4天,愈後良好。

治療與預防:對癥治療為主,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預防同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尤其對海產品及其制品要加強防止細菌汙染、低溫儲藏、食前徹底加熱等措施。涼拌海鮮類食品時要清洗幹凈、食醋浸泡10分鐘或沸水漂燙數分鐘。

(3)葡萄球菌腸毒素食物中毒

中毒食品:常見於奶類及奶制品、蛋類和各類熟肉制品等。

臨床表現:潛伏期壹般2~4小時,主要有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癥狀。其中嘔吐劇烈而頻繁,可呈噴射狀,嘔吐物常含有膽汁、血液或黏液。腹瀉多為水樣便或黏液便,每天3~4次。體溫正常或低燒。病程1~2天,兒童對腸毒素較成人敏感,故發病率較高,癥狀較重。

治療與預防:對癥治療,及時糾正脫水、電解質紊亂,壹般不需用抗生素。防止金黃色葡萄球菌汙染食物,對食品從業人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對奶和奶制品等壹定要消毒處理;為防止腸毒素形成,食物應冷凍或冷藏。

(4)變形桿菌食物中毒

中毒食品:主要是動物性食品,尤其是熟肉和內臟的熟制品,也見於豆制品、涼拌菜、剩飯、水產品等。

臨床表現:潛伏期壹般5~18小時。臨床特征壹般以上腹部刀絞痛和急性腹瀉為主,腹瀉為水樣便,伴有黏液,惡臭,壹日數次至十余次。有惡心、嘔吐、頭痛、發熱癥狀,體溫壹般38~39℃。病程1~3天,多數在24小時內恢復,預後良好。

治療與預防:對癥治療,重癥者可用抗生素。加強食品衛生監督管理,防止汙染,食品須冷藏,食用前徹底加熱。

(5)其他細菌性食物中毒

表5列出了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臨床表現和治療原則。

表5 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臨床表現和治療原則

(6)赤黴病麥中毒

有毒成分:赤黴菌是壹種真菌,小麥、玉米等谷物被汙染後可引起赤黴病,其代謝產物赤黴病麥毒素是有毒成分,對熱穩定,壹般烹調難以消除。

中毒表現:潛伏期0.5~2小時,主要癥狀是胃部不適,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等癥狀。重者有呼吸、脈搏、體溫及血壓波動,四肢酸軟、步態不穩、形似醉酒,故有的地方稱“醉谷病”,病程1~2天,預後良好。

治療與預防:壹般無須治療或對癥治療,不要食用發黴的谷物,或去除、減少糧食中的病粒和毒素,使其達到國家標準。

(7)黴變甘蔗中毒

有毒成分:甘蔗保存不當受到甘蔗節菱孢黴汙染產生毒素,主要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

中毒表現:潛伏期十分鐘至數小時。初期表現為消化功能紊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黑便,隨後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如頭昏、頭痛、復視等;重者出現陣發性抽搐,抽搐時四肢強直、屈曲內旋、手呈雞爪狀,可留下錐體外系神經損害為主要表現的終身殘疾;嚴重者瞳孔散大、昏迷、死亡。

治療與預防:尚無特殊治療。發生中毒後盡快洗胃、清腸以排出毒物,積極采取消除腦水腫、改善血液循環、防止繼發感染等對癥治療。甘蔗應成熟後再收割,收割後的甘蔗應註意防雨、防潮、防凍、防止黴菌汙染和繁殖,儲存時間不宜過久並定期進行感官檢查,嚴禁出售已有黴變或變質的甘蔗。

(8)河豚魚中毒

有毒成分:河豚魚所含毒素為河豚毒素,主要存在於魚的內臟、生殖腺、血液、眼、腮、皮膚等部位,為劇毒。性質穩定,煮沸、鹽漬、日曬均不易將其破壞。

臨床特征:潛伏期10分鐘至3小時。早期感覺有口、舌、指尖發麻,隨後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血等胃腸道癥狀,進而口唇、舌頭及肢端知覺麻痹,並出現眼瞼下垂、四肢無力或肌肉麻痹、***濟失調等神經系統癥狀。重者全身麻痹、癱瘓、言語不清、血壓和體溫下降、發紺、呼吸困難,最後因呼吸、循環衰竭死亡。

治療與預防:無特效解毒藥。壹般以迅速排出體內毒物(催吐、洗胃、導瀉、應用吸附劑)、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補液、吸氧、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為主。加強宣傳、勿食河豚;禁止隨意丟棄、自行加工和出售河豚;嚴禁餐飲服務提供加工制作鮮河豚。

(9)毒蕈中毒

蕈類又稱蘑菇,目前我國可食用的有300多種,毒蕈100余種,其中含劇毒的10多種。毒蕈中毒壹般發生在春夏季,山區農村地區、雨後天晴蘑菇生長茂盛時,由於誤采或采集可食蕈時有毒蕈混入其中,食後引起急性中毒,故預防上以不采集不認識的蘑菇為主。

不同毒蕈中毒的臨床表現各不相同,分為以下五型:

胃腸炎型:由毒紅菇、墨汁鬼傘等毒蕈引起。潛伏期0.5~6小時,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癥狀,有惡心、嘔吐、上腹部陣發性疼痛、劇烈腹瀉等癥狀,不發熱。經過適當處理對癥治療,中毒者可迅速恢復。

神經精神型:由毒蠅傘、豹斑毒傘等毒蕈引起。潛伏期1.0~6小時,發病時除胃腸道癥狀外,上有明顯的副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如流涎、流淚、多汗、脈緩、瞳孔縮小等。用阿托品類藥物治療效果較好。

溶血型:因鹿花蕈所致。潛伏期6~12小時。發病初期為胃腸炎癥狀,3~4天後出現黃疸、血紅蛋白尿等溶血癥狀和急性貧血、肝脾腫大、頭痛等。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輸血和保肝治療等多可恢復。

肝腎損害型:因毒傘屬蕈、褐磷小傘蕈引起。通常病情兇險、病死率高。臨床表現分為6期,即潛伏期、胃腸炎期、假愈期、內臟損害器、精神癥狀期和恢復期。此外,少數呈暴發型,潛伏期後1~2天突然死亡。肝腎損害中毒時首先應迅速排除毒物,食用後10小時內均應徹底洗胃,然後給予活性炭吸附殘留的毒素,無腹瀉者還要導瀉排毒。其次用二巰基丙磺酸鈉進行解毒治療,同時還應對癥治療。

(10)其他有毒動植物中毒

表6介紹了其他有毒動植物中毒的臨床表現、急救處理與預防措施。

表6 其他有毒動植物中毒的臨床表現、急救處理與預防措施

(11)砷中毒

中毒成分:砷的氧化物或鹽類有明顯毒性,尤其是三氧化二砷(As2O3,砒霜)毒性最強。

臨床表現:砒霜急性中毒潛伏期15分鐘至5小時,口咽部有燒灼感,口中有金屬味,口渴及吞咽困難。有明顯急性胃腸炎癥狀,如劇烈惡心嘔吐、腹絞痛和腹瀉(水樣便或米湯樣便,有時混有血液)等,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如頭痛、煩躁、譫妄、抽搐、意識模糊、昏迷等癥狀,最後可因呼吸中樞麻痹死亡。可並發急性腎功能衰竭、多發性神經炎、中毒性肝炎和心肌炎。

急救與預防:首先迅速催吐、洗胃和導瀉等排毒措施,同時應用二巰基丙磺酸鈉、二巰基丙醇等解毒藥物。另外,還要對癥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保護肝功能,血液透析及換血療法。

(12)有機磷農藥中毒

有機磷農藥按毒性大小分三類:①高度類。甲拌磷、內吸磷、對硫磷等。②中毒類。敵敵畏、甲基對硫磷、甲胺磷、氧樂果等。③低毒類。敵百蟲、樂果、馬拉硫磷、鋅硫磷等。

中毒癥狀:經口攝入潛伏期壹般10分鐘至2小時,輕度中毒時全身疲乏無力,頭暈頭痛、躁動不安、視物模糊、惡心嘔吐(嘔吐物有蒜臭味)、多汗、瞳孔可縮小;中度中毒時,肌肉震顫、步履蹣跚、輕度呼吸困難、瞳孔縮小、流涎、腹痛、腹瀉;重度中毒時,驚厥、昏迷、肺水腫、腦水腫、呼吸衰竭。某些有機磷農藥有遲發型神經毒,在急性中毒後2~3周出現感覺運動型周圍神經病。

急救與預防:迅速排除毒物,催吐和反復洗胃;使用對抗藥和解毒藥,輕度中毒用抗膽堿藥(阿托品),中度或重度中毒用抗膽堿藥加膽堿酯酶復活劑(氯解磷定、碘解磷定、雙復磷等)兩者並用;對癥治療。

(13)其他化學性食物中毒

表7列出了其他化學性食物中毒的臨床表現、急救處理和預防措施。

表7 其他化學性食物中毒的臨床表現、急救處理和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