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編者按
北京冬奧會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當我們歡慶這冰雪盛世之時,更應該回望 歷史 。
過去幾十年,壹代代冰雪先驅披荊斬棘,用汗水、熱愛、堅守詮釋著中國人的精神。
他們的身軀鋪就了中國冬奧之路,他們是中國冰雪運動的前行者。
中國花滑世界冠軍張丹。 本文圖片 受訪者供圖
“沒有誰能刀槍不入,但卻可以百煉成鋼。在國家隊的那些年,我嘗盡了榮耀與傷痛、喜悅與遺憾。離開賽場後,我對花樣滑冰的熱愛卻只增不減。”
這是張丹置頂的壹條微博,幾乎概括了她整個花樣滑冰的生涯——傷痛、榮耀、遺憾和熱愛。
2006年都靈冬奧會,張丹張昊斬獲壹枚銀牌,是彼時中國花樣滑冰選手在奧運會 歷史 上的最好戰績。直到四年後的溫哥華,才由申雪趙宏博將紀錄改寫。
2006年都靈冬奧會,張丹張昊斬獲銀牌。
印刻在這枚銀牌上的記憶,是張丹在“拋跳四周”動作後狠狠摔在冰面的驚心時刻。退役前,張丹始終認為那個瞬間滿是遺憾——16年之後再度回想起這個片段,張丹卻滿是感恩。
張丹如今已經成為花滑運動的推廣人。
“退役前是遺憾,退役後是感恩”
沒人會想到,拿過奧運會銀牌、創造過花樣滑冰雙人滑 歷史 的張丹,曾有壹段時間想要逃離花樣滑冰。
運動員時期的張丹為花滑奉獻壹切—— 按照她的話來說,自從練習雙人滑之後屁股和胯就從來沒好過,腫痛的身體在比賽之前甚至都很難彎腰穿鞋。而為了保持體重,她當時幾乎沒吃過晚飯……
“運動員的後期,這種精神壓力達到壹種崩潰的邊緣,它不是身體上的疲勞,沒法通過休息來緩解。”
2012年張丹選擇退役,選擇離開她熟悉了十幾年的冰面,“就是不想去再接觸跟項目有關的工作,好想完全松懈下來。”
這種精神壓力,壹方面來自年齡,另壹方面來自曾經的榮耀。
張丹張昊在比賽中。
2006年,被稱為花樣滑冰“三大雙”之壹的張丹張昊組合,是最有機會沖擊奧運金牌的壹對。彼時,他們的殺手鐧“拋跳四周”是雙人滑難度最高的動作。
短節目比賽中,張丹張昊表現出色,在三對參賽的中國組合中,成績超過申雪趙宏博和龐清佟健,名列短節目第二,僅落後俄羅斯組合托特米亞尼娜馬列寧3.92分。
這意味著他們有機會憑借“拋跳四周”動作,完成對俄羅斯組合的超越奪冠。但這個動作,即便是正式比賽前,教練組和相關領導都壹直在討論,難度可想而知。
“賽前訓練,我的狀態特別好,完成‘拋跳四周’非常輕松,自己的狀態應該是‘提前爆發了’。”但這恰恰是張丹緊張的原因,她擔心比賽當天狀態會下滑。
自由滑比賽當天,張丹有些反常,她賽前沒像往常壹樣去和張昊交流技術動作,反而是壹句話都沒說。甚至從比賽壹開始,腦子裏想的始終是“拋跳四周”。
最終,這個動作失誤,張丹狠狠摔在冰面上。雖然此後她忍痛完成比賽,但也僅獲得壹枚銀牌,與冠軍失之交臂。
“當運動員的時候,妳沒能站在最高的領獎臺上,永遠會覺得很遺憾,因為那是我們離冠軍最近的壹次。”
這種遺憾,直到張丹退役三年後才逐漸釋懷。也是這個時候,她重新燃起了對花樣滑冰的熱愛。
“2014年冬奧會的時候,不光是看花樣滑冰,還有其他的壹些冰雪項目比賽,看到運動員在場上拼搏,就好像突然喚醒了自己。”精神疲勞逐漸釋放的張丹,逐漸恢復到了壹顆平常心,“從那個時候,我慢慢找回了對花滑本身的這種熱愛。”
如今再談到那段經歷時,張丹說得更多的是感恩,“非常感謝那段經歷,讓我無論面對未來的生活,還是面臨很多事情,都能有更強大的內心去克服問題。”
“優秀運動員,要回饋項目本身”
和她同批的運動員,大多都走上了教練或管理崗位,趙宏博更是成為中國花樣滑冰隊雙人組主教練,而張丹卻在藝術和商業中尋找平衡。
“我覺得可能跟性格有壹些關系,我比較喜歡去嘗試壹些新的事情,認為在新壹個新的領域,接觸壹些新的事情,可以讓自己更豐富,學到更多東西。” 張丹這樣解釋。
退役之後,張丹壹開始也曾擔任教練的崗位,但她發現自己想要做的不僅僅是教幾個人滑冰,隨後,她便開始嘗試花樣滑冰的青少年培訓,“也算是比較幸運吧,遇到了壹群誌同道合的夥伴。”
開辦青訓基地之後,張丹又將目光放在了冰上舞劇。如何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大眾需求結合在壹起,張丹整個過程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完全都是走壹步看壹步,然後不斷的修修改改、縫縫補補,然後達到了現在大眾反饋不錯的壹個效果。”
張丹張昊出演冰上舞劇《踏冰逐夢》。
創作過程中,張丹沒有考慮太多商業的部分,而是將更多的重心放在了過程,“我們會盡可能的去想我們的故事好不好,我們的內容還有沒有需要修改的,我們的舞美燈光能不能把達到我們想要呈現的效果。”
但當她2019年在工人 體育 館完成冰上舞劇《踏冰逐夢》首演,看到現場坐滿80%以上的觀眾之後,她覺得沒有辜負自己的初衷。
“我們當初做的時候,目的就是想要推廣花樣滑冰,讓花樣滑冰和商業有更豐富的結合,讓大眾更好地接觸到花樣滑冰。” 張丹這樣解釋自己做冰上舞劇的理由。
青訓是和家長打交道,冰上舞劇是和資本打交道,但對於張丹來說,自己最在乎的還是回饋花樣滑冰。
“壹名優秀運動員,退役後是要回饋項目本身的。” 在她看來,做成的這兩件事不是個人價值的體現,做事的過程才是成就感的來源。
“因為我能獲得現在的成就,都是花樣滑冰帶給我的,如果我無法回饋壹些東西給花樣滑冰,可能就真的辜負了自己在這個項目當中這麽多年的付出和努力。”
冰上舞劇《踏冰逐夢》演出現場。
“退役後,我離花樣滑冰更近了”
既經歷過專業運動員的辛苦,又體驗過青訓培養、商業化開發的張丹,對花樣滑冰似乎有著更深刻的理解。
在她看來,花樣滑冰正經歷著積極生長的狀態。
“其他冰上項目對大眾來說,可能還是太過專業,需要更多的天賦,但是花樣滑冰是競技 體育 與藝術相結合的壹個項目,是非常符合大眾的需求。”
在她眼中,家長的變化也顯而易見。曾經的家長更多帶著功利的想法,“如果出不來成績就不練了”,而如今大家更多的培養孩子興趣的角度出發。
“雖然北京冬奧會2015年才申辦成功,但是這種轉變其實從2013、2014年就慢慢開始了。無論是普通家庭,還是想在花滑上有所發展的家庭,都越來越的參與進來了。”
“退役後沒有留在體制內,沒有接觸隊伍和比賽,這方面確實會有壹些距離感,但是自己壹直在推廣花樣滑冰,也更享受花樣滑冰了。從運動本身,我其實離花樣滑冰更近了。”張丹說。
校對: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