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之道 - 四大書院是什麽?

四大書院是什麽?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嶽麓書院

嶽麓山上,清溪茂林之間,隱存著壹座雅致的千年庭院,青舍密密,屋宇麻麻,大門前懸掛有壹副楹聯,上曰“惟楚有才,於斯為盛”。這就是北宋開寶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的嶽麓書院。

這塊令湖南人驕傲了幾百年的金底文化招牌,外人未免會覺得太過洋洋自得,可如果查看史料,妳會默然承認,這座靜靜的庭院實在是有這樣的資本。單就清季以來,書院便培養出17000余名學生,其中如陶澍、魏源、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唐才常、沈藎、楊昌濟、程潛等,那壹個不是壹等壹的傑出人物?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

唐貞元年間,洛陽人李渤與其兄李涉在此隱居讀書,養壹白鹿自娛。此鹿通人性,常跟隨左右,且能跋涉數十裏到星子縣城將主人要買的書、紙、筆、墨等如數購回,故時人稱李渤為白鹿先生,其所居為白鹿洞。後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讀書臺舊址創建臺榭。到南唐升元中,在此辦起學校,稱“廬山國學”,也就是白鹿洞書院的前身。

白鹿洞書院最盛時,有360余間建築,屢經興廢,今尚存禮聖殿、禦書閣、朱子祠等。書院內,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臺樓閣,古樸典雅;佳花名木,姿態各異;碑額詩聯,比比皆是。這充分體現了古書院攻讀經史、求索問道、賦詩作聯、舞文弄墨的特色。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原名嵩陽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區北2.5公裏嵩山南麓,背靠峻極峰,面對雙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陽而得名。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著名高等學府,在歷史上以理學著稱於世。北宋儒教洛派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在此聚眾講學,使書院名聲大振。北宋名儒司馬光、範仲淹、韓維、李剛、朱熹、呂晦等也曾在此講學。嵩陽書院壹直是重要的儒學傳播聖地。

嵩陽書院在古代並不是單純的指壹個院落而言,而是由壹個主體院落和周圍多個單體建築群組合而成,其地域分布比較廣闊。大至而言,除今天我們看到的嵩陽書院建築外,屬於書院的建築物,比較有名的還有位於嵩陽書院東北逍遙谷疊石溪中的天光雲影亭、觀瀾亭、川上亭和位於太室山虎頭峰西麓的嵩陽書院別墅-君子亭;書院西北玉柱峰下七星嶺三公石南的仁智亭等建築。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應天書院

應天書院的前身是後晉時楊愨所辦的私學,北宋政權開科取士,應天書院人才輩出,百余名學子在科舉中及第的竟多達五六十人。l009年,宋真宗正式將該書院賜額為“應天府書院”。宋仁宗時,又於l043年將應天書院這壹府學改為南京國子監,使之成為北宋的最高學府之壹。後該書院在應天知府、著名文學家晏殊等人的支持下,得到很大擴展。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等壹批名人名師在此任教,顯盛壹時,

回答者:13339412275 - 舉人 五級 1-4 15:37

--------------------------------------------------------------------------------

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和應天府書院合稱為古代四大書院

回答者:wangtao811228 - 舉人 五級 1-4 15:37

--------------------------------------------------------------------------------

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和應天府書院

回答者:7799zaq - 秀才 二級 1-4 15:38

--------------------------------------------------------------------------------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壹般也稱北宋四大書院,宋代四大書院。歷來有許多說法,爭議不斷。除了四大書院的說法,還有六大,八大之說。但無論哪種說法,僅有嶽麓書院都在其中。

所有被列入過的書院名單: 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 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 河南商丘縣城南的應天府書院(睢陽書院); 河南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 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 金山書院,徂徠書院,麗澤書院,象山書院,茅山書院,龍門書院,東林書院。

1.天下四大書院(北宋四大書院,或宋代四大書院)說:

嵩陽書院,應天府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另壹說,石鼓書院取代嵩陽書院。

1)呂祖謙《白鹿洞書院記》、吳澄之推舉

2)宋末馬端臨《文獻通考》中的《職官考》推舉。但在同壹本書《學校考》中則用石鼓書院取代嵩陽書院。

3)1997年《中國古代書院》中國郵政發行的郵票推舉

2.宋初四大書院說:

石鼓書院,金山書院,嶽麓書院,徂徠書院。此說法沒有爭議。

範成大《驂鸞錄》

3.南宋四大書院說:

麗澤書院,象山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此說法沒有爭議。

清代全祖望《鮚崎亭集外編》卷四十五

4.天下六大書院說:

嵩陽書院,應天府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附列石鼓書院,茅山書院。

1)南宋王應麟《玉海》推舉

2)清代全祖望贊同

5.北宋六大書院說:

石鼓書院,應天府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茅山書院

中華民國時期聖朗西、陳東原《中國書院制度》

6.北宋八大書院說:

石鼓書院,應天府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茅山書院,龍門書院,徂徠書院

南宋詩人範成大推舉

民國陳登源《國史舊聞》

來自“http://eeeeee.org/wiki/%E5%9B%9B%E5%A4%A7%E4%B9%A6%E9%99%A2”

回答者:笨笨的笨笨笨 - 魔法師 五級 1-4 15:38

--------------------------------------------------------------------------------

中國四大書院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後屏山之陽。書院傍山而建,壹簇樓閣庭園盡在參天古木的掩映之中。白鹿洞最初是唐代貞元時,李渤、李涉兄弟隱居讀書的地方。

據傳李渤在此隱居時,曾養壹白鹿自娛,因此人們稱李渤為“白鹿先生”,又因此地四山回合,由山麓小路進去也有數裏之遙,真有點入洞之感,所以稱為白鹿洞。南唐升元年間,白鹿洞正式辟為書館,稱白鹿洞學館,亦稱“廬山國學”,由李善道為洞主,掌教授,置田聚徒,成為講學和藏書之所。“四方之士受業而歸,出為用世,名績彰顯者甚眾。”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賜九經。宋仁宗皇佑五年,孫琛在故址建學館十間,稱“白鹿洞之書堂”,與當時的嶽麓、應天府、嵩陽並為“四大書院”。

白鹿洞書院雖為宋初所建,但不久即廢。直到著名理學家朱熹重修書院之後,白鹿洞書院才揚名國內。南宋淳熙六年,朱熹知南康軍。朱烹到任時,白鹿洞書院已經毀於兵燹,棟宇消落,林園荒蕪,觸目皆是塵封書海,網結門廊。經過朱熹的壹再請求,宋孝宗終於同意重建白鹿洞書院。修葺後的白鹿洞書院,以聖禮殿為中心,組成壹個錯落有致、相得益彰的龐大建築群。書院***有殿宇書堂三百六十余間,其中包括禦書閣、明倫堂、宗儒詞、先賢祠、忠節祠等。聖禮殿是用於學生拜謁孔子的殿堂,門上方兩塊匾額寫有“學達性天”、“萬世師表”的字樣。在文會堂有朱熹親書“鹿豕與遊,物我相忘之地;峰泉交映,知仁獨得之天”的對聯。朱熹不僅重修了白鹿洞書院,而且還建立了嚴格的書院規章制度。

《白鹿洞書院教條》不但體現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壹套儒家經典為基礎的教育思想,而且成為南宋以後中國封建社會七百年書院辦學的樣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規章制度之壹。

朱熹在白鹿洞書院還廣邀國內著名學者前來講學,學術空氣相當活躍。宋淳熙二年,朱烹與陸九淵二人由於學術觀點不同,曾在地處江西鉛山縣境內的鵝湖發生過激烈的論辯。但是朱熹並不因此而持有門戶之見,邀請陸九淵前來白鹿洞書院講學。陸九淵講的是《論語》中“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壹章,深受白鹿洞書院師生們的歡迎,有些學生甚至被陸九淵精湛、透辟的說講感動得落淚。為此,朱烹特意把陸九淵所講內容刻石立於院門。這不僅首開書院“講會”制度的先河,為不同學派同在壹個書院講學樹立了範例,在中國儒學史上也壹直被傳為佳話。自朱熹之後,白鹿洞書院“壹時文風士習之盛濟濟焉,彬彬焉”它與嶽麓書院壹樣,成為宋代傳習理學的重要基地。

元代末年,白鹿洞書院被毀於戰火,壹直到明代的正統元年才修復,以後又有所擴修。

●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壹,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約958年)智睿等二僧辦學。北宋開寶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嶽麓書院。嗣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為湖南高等學堂,爾後相繼改為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至今,歷經千年,弦歌不絕,故世稱“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自創立伊始,即以其辦學和傳播學術文化而聞名於世。北宋真宗皇帝召見山長周式,頒書賜額,書院之名始聞於天下,有“瀟湘洙泗”之譽。南宋張式主教,朱熹兩度講學。明代中後期,明世宗禦賜“敬壹箴”,王陽明心學和東林學派在此傳播和交流,明清著名的愛國主義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學,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別禦賜“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額。

嶽麓書院占地面積21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禦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分為講學、藏書、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連接,合為整體,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

除建築文物外,嶽麓書院還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書“嶽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禦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清刻朱熹“忠孝廉潔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嶽麓書院學規碑”等等。

●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在嵩山南麓、登封縣城北約三公裏處。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時,時稱嵩陽寺,至唐代改為嵩陽觀,為道士修行之所,嵩陽書院在歷史上曾為佛教、道教場所,後來為儒家獨占。到五代時周代改建為太室書院。嵩陽書院在北宋時最盛,院中有學生幾百人,宋廷在此置有校官,並賜九經子史。宋代理學的“洛學”創世人程顥、程頤兄弟都曾在嵩陽書院講學,各地學者紛紛慕名而來。此後,嵩陽書院繼續以理學授徒,成為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壹。明末書院毀於兵燹,清代康熙時重建。嵩陽書院經歷代多次增建修補,規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書院的建制,古樸雅致,大方不俗。嵩陽書院與河南睢陽書院(又名應天書院)、湖南嶽麓書院、江西白麓洞書院並稱我國四大書院,在國內也舉足輕重。

嵩陽書院東西山嶺環抱,逍遙谷溪水緩緩南流,嵩嶽寺溪水汩汩西來,兩道清澈的溪水,在嵩陽書院前面匯合成雙溪河,然後蜿蜒東南入潁。書院南面是開闊的沃田。站在嵩陽書院門口四望,可仰望嵩嶽諸峰,可俯瞰登封城全景。環境十分幽美,不愧為讀書勝地。書院內建築布局保持著清代前的風格,現存殿堂廊房五百余間,***有五進院落組成。首為先師祠,供奉與書院有關的先師先賢,其後為講堂,講堂後為道統祠,最後是藏書樓。兩側配房原為“程朱祠”、書舍、學齋等。院內廊房墻壁上鑲嵌有歷代文人、墨客題字留言,其內容書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陽書院教學考場部分建築。嵩陽書院歷朝並置有學田,以充書院費用。

除了書院有悠久的歷史,嵩陽書院的旅遊景觀還有有西漢的“將軍柏”和唐朝的“大唐碑”。相傳在兩千多年前,漢武帝劉徹來遊嵩山,走到嵩山南麓的嵩陽寺,剛壹進門,只見壹棵古老的柏樹,身材奇偉,枝葉茂密,酷如頂天立地的偉丈夫,武帝尚武,多年征戰渴求良將,仰望許久,贊嘆有加,當即褒封柏樹為“大將軍”。殊不料嵩陽寺乃藏龍臥虎之地,穿過二進院見到的柏樹比“大將軍”還要大,武帝見了既驚訝,又躊躇,但想到自己貴為天子,不容改口,就將錯就錯地把二院的柏樹封為“二將軍”。“大將軍”高興的大笑,笑彎了腰,成了彎腰樹。“二將軍”心生悶氣,肚子氣炸,變成了空心樹。“三將軍”為此十分惱怒,它突起壹枝直插天際,怒發沖冠,壹副與人爭鬥的樣子。可惜它在明末被火焚毀。傳說歸傳說,“將軍柏”卻實實在在是人間稀少的參天大樹:“大將軍”柏徑周6米,“二將軍”柏周徑15米,十二個人挽手剛剛能抱住樹幹。二柏高達數十米,蒼勁矯健,直聳雲天。從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受封,歷經千載滄桑而依然生機勃勃,誠不愧偉岸英武了。院外偏西有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的“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俗稱“大唐碑”,碑高8米,是嵩山地區最大的石碑,它記述的是道士孫太沖為唐明皇李隆基煉“九轉金丹”的故事,事屬荒誕不經,但碑卻立得光前隆後:由號稱“口蜜腹劍”的唐代宰相李林甫撰文,當時的書法名家徐浩書寫。徐浩的隸書端正工整,筆法俊逸遒勁。歲月流逝,千載易過,煉丹的荒唐事已成笑料,而“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卻因為是唐隸佳品引來壹代又壹代的欣賞觀摩者,這也是立碑之人始料未及的趣事。

●應天府書院

應天府書院亦稱睢陽書院,位於商丘縣城南。始建於後晉,北宋時得到光大。

最初為戚同文講學之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曹誠就其地築學舍150間,聚書1500余卷,廣招學生。使應天府書院揚名的另壹位人物就是那個吟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範仲淹在此求學時就屬於有遠大抱負的人,雖然貧窮得只能長期就鹹菜喝粥(劃粥割齏這個故事就是講範仲淹的),但連歲苦讀,春夏秋冬都是淩晨即聞雞起舞,然後苦讀詩書,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由於應天府書院是免費的,這也是範仲淹選擇這個書院的最大原因,所以書院裏應該有許多如範仲淹壹樣的苦學之士。從這樣壹個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時應天府書院的學風是非常刻苦和嚴謹的。

範仲淹還是壹個身體力行的教師,每當給諸生命題作賦,他必定先作壹篇,以掌握試題難度和著筆重點,使諸生迅速提高寫作水平。這種做法,與今日許多教授講課時洋洋灑灑,真正到社會上應用時卻不靈光的現象相比,確實大相徑庭,真是值得後人借鑒。應天府書院的原址在現在的商丘故城,完整的書院已不在,只能看看殘存的壹些建築。

回答者:wy_1801 - 舉人 四級 1-4 15:38

--------------------------------------------------------------------------------

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和應天府書院合稱為我國古代四大書院。

1.白鹿洞書院: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省廬山五老降下的山谷中。唐代貞元元年(公元785年)李渤隱居此處讀書,並養壹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寶歷元年(公元825年)李渤出任江州刺史,在此建造臺榭,命名為白鹿洞。南唐時將臺榭建造成學館,稱為廬山國學,宋代時改名為白鹿洞書院,後毀於戰火。至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為南康軍守時又重建院宇,並在此講學,白鹿洞書院從此聲名大振。書院內現存碑刻百余塊,刻有朱烹手書書院學規和許多名人遺墨。

2.嶽麓書院:嶽麓書院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山東面山腳下,為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創建。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真宗賜名“嶽麓書院”。張栻、朱烹等理學家都曾在此講學,從學者千余人,時有“瀟湘洙泗”之稱。千年以來,書院歷經兵火,屢廢屢修,現存建築為清代所建。前廳“忠孝廉節”四字石刻為朱熹所寫,“道南正脈”木匾為乾隆帝所賜。附屬建築有文昌閣、禦書樓、六君子堂、十彜器堂、濂溪祠、湘水校經堂、赫曦臺、自卑亭等。

3.石鼓書院:石鼓書院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北石鼓山下。石鼓山峻峭聳拔,風景宜人,唐代元和年間,李寬在此築廬讀書。宋太宗至道年間李士真重建書院。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仁宗賜名石鼓書院,柳宗元、韓愈、範成大、朱熹、張載、文天祥、徐霞客、王夫之等都曾到此遊覽或講學。明清時書院不斷擴大,原有建築皆毀於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之手,僅存部分碑刻及前殿。解放後對書院進行了修復,培植了樹木花圃,建以亭榭,現已成為重要的遊覽勝地。

4.應天府書院:應天府書院亦稱“睢陽書院”,為宋代較早的書院。它位於河南省商丘縣城,韌為戚同文講學的地方。宋代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曹誠在此建學舍150間,聚書1500余卷,廣收學生。當時的應天府知事晏殊曾請範仲淹來此講過學。

回答者: 青鶴鳴 - 魔法師 四級 1-4 15:38

--------------------------------------------------------------------------------

大家找的資料都差不多:

中國四大書院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後屏山之陽。書院傍山而建,壹簇樓閣庭園盡在參天古木的掩映之中。白鹿洞最初是唐代貞元時,李渤、李涉兄弟隱居讀書的地方。

據傳李渤在此隱居時,曾養壹白鹿自娛,因此人們稱李渤為“白鹿先生”,又因此地四山回合,由山麓小路進去也有數裏之遙,真有點入洞之感,所以稱為白鹿洞。南唐升元年間,白鹿洞正式辟為書館,稱白鹿洞學館,亦稱“廬山國學”,由李善道為洞主,掌教授,置田聚徒,成為講學和藏書之所。“四方之士受業而歸,出為用世,名績彰顯者甚眾。”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賜九經。宋仁宗皇佑五年,孫琛在故址建學館十間,稱“白鹿洞之書堂”,與當時的嶽麓、應天府、嵩陽並為“四大書院”。

白鹿洞書院雖為宋初所建,但不久即廢。直到著名理學家朱熹重修書院之後,白鹿洞書院才揚名國內。南宋淳熙六年,朱熹知南康軍。朱烹到任時,白鹿洞書院已經毀於兵燹,棟宇消落,林園荒蕪,觸目皆是塵封書海,網結門廊。經過朱熹的壹再請求,宋孝宗終於同意重建白鹿洞書院。修葺後的白鹿洞書院,以聖禮殿為中心,組成壹個錯落有致、相得益彰的龐大建築群。書院***有殿宇書堂三百六十余間,其中包括禦書閣、明倫堂、宗儒詞、先賢祠、忠節祠等。聖禮殿是用於學生拜謁孔子的殿堂,門上方兩塊匾額寫有“學達性天”、“萬世師表”的字樣。在文會堂有朱熹親書“鹿豕與遊,物我相忘之地;峰泉交映,知仁獨得之天”的對聯。朱熹不僅重修了白鹿洞書院,而且還建立了嚴格的書院規章制度。

《白鹿洞書院教條》不但體現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壹套儒家經典為基礎的教育思想,而且成為南宋以後中國封建社會七百年書院辦學的樣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規章制度之壹。

朱熹在白鹿洞書院還廣邀國內著名學者前來講學,學術空氣相當活躍。宋淳熙二年,朱烹與陸九淵二人由於學術觀點不同,曾在地處江西鉛山縣境內的鵝湖發生過激烈的論辯。但是朱熹並不因此而持有門戶之見,邀請陸九淵前來白鹿洞書院講學。陸九淵講的是《論語》中“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壹章,深受白鹿洞書院師生們的歡迎,有些學生甚至被陸九淵精湛、透辟的說講感動得落淚。為此,朱烹特意把陸九淵所講內容刻石立於院門。這不僅首開書院“講會”制度的先河,為不同學派同在壹個書院講學樹立了範例,在中國儒學史上也壹直被傳為佳話。自朱熹之後,白鹿洞書院“壹時文風士習之盛濟濟焉,彬彬焉”它與嶽麓書院壹樣,成為宋代傳習理學的重要基地。

元代末年,白鹿洞書院被毀於戰火,壹直到明代的正統元年才修復,以後又有所擴修。

●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壹,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約958年)智睿等二僧辦學。北宋開寶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嶽麓書院。嗣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為湖南高等學堂,爾後相繼改為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至今,歷經千年,弦歌不絕,故世稱“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自創立伊始,即以其辦學和傳播學術文化而聞名於世。北宋真宗皇帝召見山長周式,頒書賜額,書院之名始聞於天下,有“瀟湘洙泗”之譽。南宋張式主教,朱熹兩度講學。明代中後期,明世宗禦賜“敬壹箴”,王陽明心學和東林學派在此傳播和交流,明清著名的愛國主義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學,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別禦賜“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額。

嶽麓書院占地面積21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禦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分為講學、藏書、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連接,合為整體,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

除建築文物外,嶽麓書院還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書“嶽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禦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清刻朱熹“忠孝廉潔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嶽麓書院學規碑”等等。

●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在嵩山南麓、登封縣城北約三公裏處。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時,時稱嵩陽寺,至唐代改為嵩陽觀,為道士修行之所,嵩陽書院在歷史上曾為佛教、道教場所,後來為儒家獨占。到五代時周代改建為太室書院。嵩陽書院在北宋時最盛,院中有學生幾百人,宋廷在此置有校官,並賜九經子史。宋代理學的“洛學”創世人程顥、程頤兄弟都曾在嵩陽書院講學,各地學者紛紛慕名而來。此後,嵩陽書院繼續以理學授徒,成為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壹。明末書院毀於兵燹,清代康熙時重建。嵩陽書院經歷代多次增建修補,規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書院的建制,古樸雅致,大方不俗。嵩陽書院與河南睢陽書院(又名應天書院)、湖南嶽麓書院、江西白麓洞書院並稱我國四大書院,在國內也舉足輕重。

嵩陽書院東西山嶺環抱,逍遙谷溪水緩緩南流,嵩嶽寺溪水汩汩西來,兩道清澈的溪水,在嵩陽書院前面匯合成雙溪河,然後蜿蜒東南入潁。書院南面是開闊的沃田。站在嵩陽書院門口四望,可仰望嵩嶽諸峰,可俯瞰登封城全景。環境十分幽美,不愧為讀書勝地。書院內建築布局保持著清代前的風格,現存殿堂廊房五百余間,***有五進院落組成。首為先師祠,供奉與書院有關的先師先賢,其後為講堂,講堂後為道統祠,最後是藏書樓。兩側配房原為“程朱祠”、書舍、學齋等。院內廊房墻壁上鑲嵌有歷代文人、墨客題字留言,其內容書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陽書院教學考場部分建築。嵩陽書院歷朝並置有學田,以充書院費用。

除了書院有悠久的歷史,嵩陽書院的旅遊景觀還有有西漢的“將軍柏”和唐朝的“大唐碑”。相傳在兩千多年前,漢武帝劉徹來遊嵩山,走到嵩山南麓的嵩陽寺,剛壹進門,只見壹棵古老的柏樹,身材奇偉,枝葉茂密,酷如頂天立地的偉丈夫,武帝尚武,多年征戰渴求良將,仰望許久,贊嘆有加,當即褒封柏樹為“大將軍”。殊不料嵩陽寺乃藏龍臥虎之地,穿過二進院見到的柏樹比“大將軍”還要大,武帝見了既驚訝,又躊躇,但想到自己貴為天子,不容改口,就將錯就錯地把二院的柏樹封為“二將軍”。“大將軍”高興的大笑,笑彎了腰,成了彎腰樹。“二將軍”心生悶氣,肚子氣炸,變成了空心樹。“三將軍”為此十分惱怒,它突起壹枝直插天際,怒發沖冠,壹副與人爭鬥的樣子。可惜它在明末被火焚毀。傳說歸傳說,“將軍柏”卻實實在在是人間稀少的參天大樹:“大將軍”柏徑周6米,“二將軍”柏周徑15米,十二個人挽手剛剛能抱住樹幹。二柏高達數十米,蒼勁矯健,直聳雲天。從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受封,歷經千載滄桑而依然生機勃勃,誠不愧偉岸英武了。院外偏西有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的“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俗稱“大唐碑”,碑高8米,是嵩山地區最大的石碑,它記述的是道士孫太沖為唐明皇李隆基煉“九轉金丹”的故事,事屬荒誕不經,但碑卻立得光前隆後:由號稱“口蜜腹劍”的唐代宰相李林甫撰文,當時的書法名家徐浩書寫。徐浩的隸書端正工整,筆法俊逸遒勁。歲月流逝,千載易過,煉丹的荒唐事已成笑料,而“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卻因為是唐隸佳品引來壹代又壹代的欣賞觀摩者,這也是立碑之人始料未及的趣事。

●應天府書院

應天府書院亦稱睢陽書院,位於商丘縣城南。始建於後晉,北宋時得到光大。

最初為戚同文講學之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曹誠就其地築學舍150間,聚書1500余卷,廣招學生。使應天府書院揚名的另壹位人物就是那個吟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範仲淹在此求學時就屬於有遠大抱負的人,雖然貧窮得只能長期就鹹菜喝粥(劃粥割齏這個故事就是講範仲淹的),但連歲苦讀,春夏秋冬都是淩晨即聞雞起舞,然後苦讀詩書,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由於應天府書院是免費的,這也是範仲淹選擇這個書院的最大原因,所以書院裏應該有許多如範仲淹壹樣的苦學之士。從這樣壹個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時應天府書院的學風是非常刻苦和嚴謹的。

範仲淹還是壹個身體力行的教師,每當給諸生命題作賦,他必定先作壹篇,以掌握試題難度和著筆重點,使諸生迅速提高寫作水平。這種做法,與今日許多教授講課時洋洋灑灑,真正到社會上應用時卻不靈光的現象相比,確實大相徑庭,真是值得後人借鑒。應天府書院的原址在現在的商丘故城,完整的書院已不在,只能看看殘存的壹些建築。

回答者:panupuct - 魔法學徒 壹級 1-4 15:50

--------------------------------------------------------------------------------

四大書院

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和應天府書院合稱為我國古代四大書院。

1.白鹿洞書院: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省廬山五老降下的山谷中。唐代貞元元年(公元785年)李渤隱居此處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