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的詳細官職表官職表
官名。戰國始有。本為君主侍從之官。秦漢時皇帝宮殿門戶的守衛者,魏晉以後的官號。漢初有郎中、中郎,以後有侍郎和議郎,郎或郎官是其總稱。郎平時持戟宿衛殿門、殿廊,大朝會時立於殿階兩旁,皇帝出行則充車騎扈從,唯議郎不參與值衛,而是司諫議政事得失的壹種近臣。郎的主管者為郎中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郎中令為光祿勛。東漢時,郎中、中郎、侍郎由五官、左、右三中郎將主管,這三種郎也稱為三署郎。西漢時郎無員數,多至千人,東漢晚期達兩千余人。議郎、中郎之秩為比六百石。侍郎為比四百石,郎中為比三百石。西漢時在皇帝身邊的有些郎,他們因有不同職司而獲得車郎、輦郎、戲車郎等稱號。西漢時還有守護皇帝陵園及廟寢的園郎和寢中郎。武帝時為加強宮禁守衛而新置期門、羽林,期門、羽林中也有郎。稱期門郎、羽林郎。各王國也仿照皇帝而設郎中,是為王家郎。 兩漢時郎官擔負守衛宮禁之重任,故郎多從高官及富家的子弟中選拔上來。漢律的《任子令》中曾規定:凡吏二千石以上,視事滿三年,即可任弟兄或子壹人為郎。官吏所任之子也有未成年者,東漢人稱之為童子郎。按漢制家產滿五百萬的富家子弟可以為郎。如張釋之、司馬相如都因家財豐厚而為郎。武帝時,甚至能以財物或羊入官者也可為郎。還有因軍功而進者,如趙充國、傅介子都靠擊匈奴立功而為郎。武帝時確立起察舉制,被舉為孝廉、明經者通過策試便可為郎。從此,使更多的儒生進入到郎官的行列之中。 郎任職滿壹定期限後,要受光祿勛舉四行的考核,所謂四行是指敦厚、質樸、遜讓、節儉四種德行。郎若符合此類標準,即可遷為令、長等地方官。西漢晚期的蕭望之、翟方進,都是從郎而登上將相之位。東漢時官吏出身於郎官者更為普遍,在和帝、安帝時,壹次即從郎官中選拔三十人或五十人去補令、長或侯相,當時人以為郎官是“仕之通途”。故東漢時的三署郎漸變為散官或候補官吏,三署也成為培養和儲存官吏人才的重要機構。從西漢到東漢初,郎選較嚴格,如館陶公主曾為子求郎而遭到明帝的拒絕。但從東漢中期以後,由於政治日趨腐敗,郎官中以權勢子弟為多,仕進之路為他們所把持,原來通過郎官選拔人才的辦法已失去其效驗。 漢代除宿衛郎之外,還有壹些與宿衛無關的郎,如西漢時大將軍莫府屬官有從事中郎。又如西漢時因尚書管機要之事,常選拔壹部分郎去給事尚書。東漢時尚書屬官便有稱侍郎者,後因尚書機構擴大而設侍郎三十六人,這些郎不再由署郎充任,而多由令史補之,但仍舊以郎為號。這是東漢以後普遍以郎、郎中等為官號的壹個開端。 魏晉以後,郎漸成中央官署的官號。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秘書監、太常等官署之中皆設郎官,如侍郎、郎中、員外郎等。郎之權力輕重、秩品高低因時而異。魏晉南朝,秘書郎、著作郎、尚書吏部郎、中書郎、黃門侍郎等,雖官品升降不定,但始終都是士族子弟趨之若鶩的清顯之官。隋唐承魏晉以來之制,郎仍分職官和散官兩類,侍郎、郎中、郎均為職官,員外郎則是散官。宋實行差遣之制(見官、職、差遣),諸郎又成虛銜,”雖有正官,非別受詔亦不領本司之務”。以後歷代均沿其制,惟具體各目不同。職務變遷 官名。秦置中郎,至西漢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將以統領皇帝的侍衛,屬光祿勛。平帝時又置虎賁中郎將,統虎賁郎,位比二千石。後又置羽林中郎將,統羽林軍,與虎賁中郎將同級,品秩比二千石,低於諸將軍和校尉。 東漢以後,中郎將的名號被各割據勢力廣泛加於武官,不再限於禁衛統領等職,成為了壹個大致介於將軍和校尉之間的階層,其職位、品秩、權力差異很大,統兵將領亦多用此名,其上再加稱號,如使匈奴中郎將、北中郎將等。魏晉南北朝時,各中郎將中比較著名的有建威中郎將周瑜、軍師中郎將諸葛亮等。又建安中,曹操魏王嗣子曹丕就領五官中郎將,為丞相的副職。此後出現的東南西北等中郎將,其地位甚至壹般被認為高於雜號將軍。 唐代,中郎將又被恢復為各府衛的禁衛統領,品級大致在正從四品之間,為低級武職。宋初中郎將曾用為虛銜,後廢。 漢朝: 中郎將: 漢朝武官的級別分: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由於將軍並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壹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品秩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衛隊,屬光祿勛管轄。到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大量被封為將軍,中郎將反而成為了中下級軍官的職位。 三國時期: 光祿勛(郎中令): 九卿之壹,宿衛侍從之官。下屬官職有: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議郎、謁者仆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