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濁的痰濁本質
痰濁,若從現代科學、特別是包括現代醫學在內的生命科學的角度分析,痰濁的本質是什麽?亦即產生痰濁、發生痰病的現代機制如何?除精神病外,痰濁對身體免疫、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癌癥、哮喘等有何關系?
1、免疫與痰濁的關系
人體的兔疫機能反應異常,都可在體內形成為害人體的痰濁,故免疫和“痰”密切相關,“痰”在免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壹,在人體免疫活性細胞及其活動過程中,任何壹個環節的故障,都可從免疫細胞的結構、機能、相互關系的協調,以及殺滅靶細胞等具體活動中,形成痰濁,而進壹步引發其他相關性疾病。故必須在免疫系統的生理活動中,看到痰濁形成的因素,從而協調發揮其正常的機能活動,防止釀成痰濁的條件形成。其二,在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應答活動異常中可能形成痰濁。前者,最典型的表現在細胞吞噬方面,後者,在特異性細胞兔疫中,最能說明痰濁生成的是腫瘤兔疫;在特異性的體液免疫中,最能說明與痰濁有關的是 1gE 球蛋白。還有學者指出,免疫復合物,因其大小、性質、濃度的改變;或因機體的清除功能不佳,沈著於某些器官組織,則引起新的病變,如腎小球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等。
2、細胞與痰濁的關系
細胞的形態和結構是遵循壹定的規律而形成的。細胞的生命活動,也同樣是通過固定的生化反應實現的。活細胞中含有水、蛋白、脂質、糖和鹽,還有能催化反應的酶。細胞任何結構和功能發生異常,則其本身就會成為痰濁。任何生命活動中不正常主化反應的代謝產物、合成的物質都可能與中醫的痰濁有關。細胞表面的結構和功能,幾乎在所有的細胞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壹定程度上可以說細胞表面的各種受體、酶的活性及通透性正常與否,是區別該細胞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甚至是否完全變成痰濁的重要標誌。細胞表面結構,特別是質膜,在痰濁形成中起主要作用,質膜的重要功能,主要體現在物質運輸、代謝調控、細胞識別及細胞膜受體方面。此外,細胞液的狀態與功能如何,以及線粒體的作用、內膜系統及溶酶體的功能、細胞核的功能等,均關系到痰濁的發生。另外,細胞的自然衰老,也可使細胞功能減退,而逐步形成痰濁。總之,痰作為壹種病理產物,又可視為壹種致病因素,可無孔不入地滲透到機體的各個臟腑,經絡。細胞是構成機體的基本單位,它既與外界保持著協調壹致的聯系,又在內部“自成壹統”,以其獨特的結構、形態機能等,來完成生命所必須的物體代謝、發育、繁殖分裂、運動、聯絡、遺傳和進化等基本生命活動。這些生命活動都是有規律的,任何內外因素的影響,違背了這個規律都可能在細胞內的生命活動中形成痰濁。
3、血液流變學異常與痰濁的關系
血液在流動過程中,其特性的不穩定、成分的變化,影響其速度、流向、方式、程度和性質的改變,可能與“津液不循常道便成痰濁”有關。血小板的聚集性、粘附性和釋放功能呈病理性改變時,就必然影響血液的正常流態;紅細胞壓積過高,聚集性增強,變形能力低下,造成血粘度增加,使血液運行失常。由於血粘度增加,微循環亦發生障礙,甚至出現微血栓,這是痰濁在血液流變中形成的結果。另外,當代的醫療實踐,使許多醫家註意到痰濁與脂代謝異常的關系。實際上無論是高脂血癥中的哪壹型,壹則直接增加血漿粘度,使脂質沈於血管壁上而生成痰濁;二則可直接作用於血管中的軸流成分,導致微小血栓的形成,而致痰瘀互結。
4、微量元素與痰濁的關系
微量元素是人體酶的活性中心,並形成載體,將體內的常量元素運送至全身各個器官組織和細胞,參與維生素、激素的合成,以及核酸的代謝。微量元素不足和過多,均容易使機體產生痰濁。因許多微量元素是酶的激活劑或直接參與其代謝,這些元素的不足,常常促使酶的活性下降、功能失常及壹些載體的功能障礙,而致陰陽平衡失調。陽虛則氣血運行無力,陰虛則煎熬津液,而致津液失去常道成痰。如:與缺碘有關的地方性甲狀腺腫、缺鐵性貧血,以及被認為與鋇過多有關的大骨節病等,都屬此類。總之,必需微量元素的缺乏或過多,有害微量元素的不斷積累,都與痰濁的發生相關。
5、澱粉樣蛋白與痰濁
澱粉樣蛋白的來源是降解後的免疫球蛋白( Ig ),當這種代謝產物在組織中沈著時,病理學上會出現壹些嗜伊紅性的玻璃樣元定形的細胞外物質,稱為澱粉樣變性。從其形成原因、存在狀態和臨床表現看,澱粉樣變性頗似中醫“痰”或“痰濕”證。澱粉樣變性,既可原發,也可繼發於許多疾病的病理過程。原發性多見於中年或中年以上的病人,它是隨著年齡的老化而代謝產物堆積的結果,從這壹意義上說,是繼發於衰老。繼發者,多見於慢性感染、慢性漬瘍性病變、慢性骨髓炎、慢性膿腫、慢性腎盂:牙炎。在長期而連續的慢性抗原刺激下,機體細胞免疫低下而體液免疫亢進。過多的免疫球蛋白的產生,必然導致多量的 1g 的代謝產物,這是形成澱粉樣蛋白的物質來源。澱粉樣蛋白在於細胞外組織間隙中,多見於心肌、舌、胃腸和小血管壁的中層。這種物質壹旦形成,即脫離生命狀態,而成為“異物”,幹擾正常的細胞功能,阻滯細胞間的信息傳導。這和中醫所說的痰阻經絡之中,妨礙氣血運行的理論不謀而合:澱粉樣變性存在於心肌、胃腸道和舌等組織時,可見心律不齊、傳導阻滯、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不良、巨舌癥等,臨床常表現出“脾氣虛”的癥狀。壹些慢性膿瘍、慢性炎癥,常常以“溫陽化痰法”(諸如陽和湯等)取效,即是壹例。
6、異常糖類、糖復合物與痰濁的關系
有些學者認為中醫所謂痰,即是較稠濁粘膩乃至膠凝的,多余地產生、累贅地存在的有害物質。其本質主要有五部分:
① 異常的糖類物質:包括異常的單糖及其衍生物、寡糖、多糖)和糖復合物;
② 過多、異常沈積的脂蛋白等脂類物質——但血漿脂蛋白也含有糖而實質上是糖脂蛋白,其實亦屬糖復合物;
③ 結核病之幹酪樣變物質——可能部分亦屬脂蛋白類;
④ 壹些異常增殖的細胞、組織——也是具較多的異常糖類、糖復合物或與之有關的物質;
⑤ 其他。
這幾個部分中,當以異常的糖類和糖復合物為首要。在不少疾病過程中產生和起作用的痰,不同程度地亦為異常糖蛋白,如慢性支氣管炎癥、甲狀腺機能亢進、動脈粥樣硬化、卵巢囊腫及其他各種囊腫,某些腫瘤(特別是粘液瘤)、粘液性水腫、帶下癥、腎小球腎炎、系膜增生性腎炎等。另外推測癲癇,特別是神經分裂癥(如吐或瀉下之痰濁、頑痰)等病,似乎是因異常糖復方合物產生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大腦的代謝及功能。 與此學說有關,鄒世潔在脾虛證本質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關於“脾虛——痰濕—— 粘液”關系的假說。認為吸收、消化、生殖道的粘液腺(包括混合液)、粘液細胞粘液分泌功能的異常,是脾虛有形痰濕證的病理實質之壹;粘液分泌功能的異常,導致粘液功能(如保護粘膜)的異常,成為脾氣虛證的重要發生機理。上述關系的假說,從粘液的物理特性看,符合濕為陰邪,其性重濁、粘滯的性質。粘液的主要成分是糖蛋白,有粘液細胞型、細胞外衣型、細胞外問質型三種類型。不同類型的粘液分布有壹定的規律,而其病理性改變不僅導致其作用異常,更反映了其相關組織器官的病理改變及其它指標如酶、血型物質的變化。這壹假說可概括機體不同部位病變的***同病理變化,符合這些病變的脾氣虛異病同證的診斷。 人體痰濁的產生跟我們日常的生活習慣也有壹定的關系,這主要表現在我們的納食方式,有的人吃飯比較快而有的人相對來說慢,胃消化食物所需的時間就好像我們壹天幹活所需的時間,如果我們壹天八小時的活用三、四個小時把它幹完試問出來的效果如何質量是否保證,胃也是如此。我們快速的吃東西,勢必會生產出人體不能被利用的東西,這東西便是痰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