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有哪些習俗?
臘月二十八的傳統習俗有做年糕,貼花,蒸饅頭。
1,打年糕
吃年糕是中國人的習俗之壹。因為“餅”和“高”諧音,吃年糕就包含了“年年高”的美好祝願。
2、貼花
臘月二十八,人們還講究“貼花”,即年畫、春聯、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古代的“符濤”。古人用桃木辟邪,並在上面刻上桃符,成為春聯的由來。後來出現了用紅紙代替紅木貼春聯的習俗。
3.饅頭
許多技藝高超的婦女在蛋糕上制作各種面塑,包括花卉、龍鳳、蝴蝶等。煮好後用各種顏料染成五顏六色,特別喜慶。
傳統來源
臘月二十六、二十七,為過年準備肉。28號,該準備面食了。以前社會發展低,沒有現代的方便泡打粉。普通面粉提前幾天做好就容易變質,只有面團不會變質,所以28號做面團準備正月初壹到初五的主食。同時也是因為舊習俗認為正月初壹到初五期間不能用火蒸饅頭。
臘月二十八除了和面,還有“貼花”,就是年畫、春聯、貼花紙。其中,貼春聯的習俗起源於古代的“符濤”。古人以桃木為避邪之木,《藝經》曰:“桃為五樹之精,故抑邪者也。”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昌亞,擅長文學。他每年都要命人給符濤題字,這成了後世春聯的由來。符濤上的題詞“新年余慶,甲節長春”,成為中國有記載歷史上的第壹副“春聯”。
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出現,出現了用紅紙代替紅木貼春聯的習俗。家家戶戶都在門上、墻上、門楣上貼“福”字。寄托幸福生活,祝願美好未來。